陈文玲:中医药何以能在抗疫实践中大放异彩?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04 浏览量:19

来源: 雷锋

此次疫情是一次大考,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大机遇。既要有信心用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实践为世界抗疫树立新标杆,同时,又要下定决心构建具有中国独特优势的中西医并举并重并跑的医药卫生新体制。

中医药是中国几干年形成的宝藏,保障了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和文化长河奔流不息,并战胜了历次瘟疫

中华文明5000年绵延不断,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没有干涸、没有断流的文明。中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凝聚着深邃的中国哲学智慧。中国之所以人口众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中医,一把草药、一根银针,护佑着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

历史上,中国医药饮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滋养了自豪自信的民族气质,培育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医发源于黄河流域,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人体救治,积累了丰富的救治经验,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公元前五世纪,扁鹊望、闻、问、切诊断疾病;《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结合构成了辩正施治的理论体系;《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指导中医临床治疗。

几千年历史证明,中医药能够战胜瘟疫。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发生过321次疫病流行。由于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古人们在有限的地域

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蔓延。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像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

2003年“非典”疫情初期,中国内陆死亡率15%,中医药介入后死亡率降至6.53%。国医大师邓铁涛以中医药为主的治疗方案,让所有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创造了患者零死亡、零转院、零后遗症、本院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四个零”奇迹。这都说明中医药在防治突发性、流行性、传染性疾病方面优势明显,发挥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良好作用。

对于突发性、流行性疾病的认识和诊治,中医与西医完全不同。西医要查清病毒的流行特征、致病机理等之后,才能进行有效干预。现代西医的理论体系认定这次武汉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西药没有特效药,治疗主要是支持对症和适度的压制免疫,主张尽早使用激素抑制免疫,避免进一步肺组织损害。但西医也清楚这样同时压制了免疫应答,使免疫系统难以完成病毒感染中自身抗体形成,后遗症是严重的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和肺部纤维化,这在抗击“非典”疫情中已得到验证。

中医固本培元的理论和辨证论治的思路,决定了其能够治疗瘟疫。中医认为,病毒细菌千变万化、防不胜防,人能做的就是帮助患者提升免疫能力。中医治病不是关注致病因素,而是关注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所导致的症状,即人体正气对致病因素的反应状态。通过人与自然时令变化的适应性,观察病毒侵犯人体后的不同反应,采取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无论疫情处于什么阶段,中医都能够把握疫病的演变规律,达到及时快速控制病情发展,有效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在这次抗疫实践中,中医药多种形式积极救治,中医参与率高的地方治愈率高

中医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全面参与疫情防控,为抗疫实践立下汗马功劳。中医药深度、全方位参与的地方,患者治愈率高,这是祖国医学抗击瘟疫的再次“亮剑”,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中医力量。中医人在与疫情赛跑、与时间赛跑,这是东西方文化的赛跑,也是医疗制度的赛跑。

一是凝聚中国国医大师的智慧制订治疗方案。疫情前期,受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委派,中医专家组先后两次前往武汉诊察病情,与国内知名中医专家反复研究后得出结论:新冠肺炎当属“湿疫”,因感受湿毒邪气发病。据此,专家推出了指导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的中药诊疗方案。中医药大省河南也成立了由314名专家组成的省、市两级中医技术指导组,全方位参与轻重症病人诊治和会诊工作,中医参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会诊率100%,在确诊患者和出院患者中,中医药协同治疗率分别达到94.31%和90.7%。

二是中医入驻三个医院开展救治。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和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等地中医医院的医务人员,组成3支国家中医医疗队共334人支援湖北。全国中医药系统共向湖北派出2220人的医疗队伍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的救治,分别入驻武汉金银潭医院、湖北中医结合医院、江夏区方舱医院。

江夏区方舱医院以中医为主,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张伯礼任名誉院长、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任技术院长,医疗队由来自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五省市的209位专家组成,涵盖中医、呼吸重症医学、影像、护理等专业,总床位1.2万张。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张伯礼院士在接受采访的时曝光了一组数据:收治的567例新冠肺炎患者,全程采用中医药治疗,没有一例患者转为重症,没有一例患者出舱后复阳。作为武汉唯一由中医接管的方舱医院,江夏方舱医院的患者在治疗中,中医是以清肺排毒汤为主,配合颗粒剂随症加减。太极和八段锦也在医院中流行起来,很多患者每天会跟着老师一起做。而在轿口方舱医院收治的330例患者中,几乎是没有人采用中医药治疗,其中有32例患者转为重症。计算一下,中医治疗轻症新冠肺炎,重症的转化率为零;而西医治疗轻症新冠肺炎,重症的转化率将近10%。

三是辨证论治和大锅熬药提供汤剂提高免疫力。2月7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面向全国推荐使用中药“清肺排毒汤”。甘肃、湖南、宁夏对患者第一时间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一人一方,同时为高危人群免费提供中药预防汤剂,提高免疫力;山西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有效率达90%,确诊病例实现“零死亡”;上海市在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确诊患者,中医药使用率达到91.6%,汤药占63.3%,高烧、腹胀的危重症病人,用中医药灌肠后,效果非常明显。

四是中医传统疗法见效快,深受患者喜爱。中医传统疗法包括针灸、八段锦、耳穴贴敷、耳穴压豆、易筋经、太极拳等,具有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作用,明显缓解了焦虑、失眠、腹胀、食欲差等症状,特别是针灸治疗可以快速缓解呼吸困难。中医传统疗法明显增强患者体质、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对患者的恢复非常有益。临床调查显示,重症患者,有80%愿意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患者,有90%愿意用中药进行干预。

五是启动国家科技应急攻关项目一一《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湖北省、京津冀地区和广东省多地区的医疗机构参与研究主要服务于临床救治,发现中西医结合在核酸转阴的时间,比纯西药效果显著,在降低发热、咳嗽、乏力、食欲减退、心慌等10个症状上,比西医的改善更明显,见效更快,对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有明显改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西医治疗时间。能减少轻症、重症向危重病的转化,重症病人向普通病人转变的几率比较高。2月14日晚,湖北省召开第24场新闻发布会指出,湖北确诊病例的治疗中,中医药参与度在75%以上;全国其他地区的比例达到90%以上。

中医药全过程、全方位、深度参与新冠肺炎救治,将会产生重大的综合效应和集成效应

一是从经济成本来看,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案费用低、治愈率高。根据调研了解和专家大体估算,采用西医治疗方案,一个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从住院到出院,用ECMO(人工肺)治疗,首次开机约10万元,之后每天2-3万元,大致费用近40万元;不用ECMO要20万元,还不包括后期ICU治疗费用,不保证存活几率。轻症患者检查和治疗费用大约2万元。治疗新冠肺炎如果用价格低廉而且容易获得的中药材,依据病程严重情况和疗程长短,轻症0.8万元/人,重症约3万元/人以内。如果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支出不超过西医治疗支出的30%至40%。这次抗击疫情根据公开数据初步估算,不包括医疗队伍自身费用,采用西医治疗方案花费约27亿至45亿元;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花费约10亿至12亿元;采用中医治疗,花费将会降到7亿至10亿元,且治疗效果和患者后遗症都优于西医,还可以为国家节省下大笔的救治资金。第五版诊疗规范上明确表示“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既然中医药已经被证明有效且成本低,国家就应把此作为主要投资方向,划拨中医药专项经费,保障中医待遇,将中药材源源不断送往前线,让每位患者尽快吃上中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效、廉”的特点,以同样成本救治更多患者。

二是从治疗效果来看,中医药治疗可最大限度减少副作用和后遗症。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西医没有特效药,西医采用抗生素、激素、抗病毒类药物和高流量吸氧等对应治疗办法。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的经验早就告诉我们,用激素、抗生素、抗病毒类药物治疗此类疫病,是应急和无奈之举,对病毒没有效果,反而会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巨大损伤。有些病人愈后留下严重的肺纤维化、骨头坏死、器官衰竭等后遗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我们必须接

受教训,避免出现西医只管治症、不管治人、病治好但人治坏的情况,从促进患者身体治愈康复和减少后遗症的角度,让中医药全过程、全方位参与所有患者治疗。

三是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中医药能够治疗新冠肺炎可以迅速解决社会恐慌心理。钱学森认为,“中医是顶级的生命科学,中医理论是经典意义的自然哲学,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系统论为指导的人体科学”。在中医药深度参与救治的同时,大力宣传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将可以迅速稳定民众的社会心理。目前,已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西医结合的经验做法,应快速在全国和全球推广,用5000年传承下来的中医药治疗方案,以最快的速度打赢抗疫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