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站在国际环境发生重要演化的大格局中,该如何认识改革开放?回顾这40年,改革开放不仅重塑了中国,亦重塑了世界。
于中国而言,改革开放40年,中国国家发展发生了历史性、根本性变化。首先,改革开放重塑了中国经济制度,使中国采取了世界通行的市场经济制度,通过遵守国际规则、平等参与国际竞争,融入世界经济、世界市场。经济制度的重塑,焕发了人和企业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从1978到2017年,中国GDP(本地生产总值)从2165亿增长到12.24万亿美元。40年间中国年均GDP增幅达9.6%,是世界同期平均水平的3倍多。1979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是109亿美元,2017年达到4.1万亿美元,居世界货物贸易进出口第一位。中国对外投资累计达到1.9万亿美元,上升到世界第二位。2016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25.5%。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生产的产品75%是农产品,现在国民经济总值90%以上是工业品。中国拥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丰富的商品市场体系。仅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商品品种规格就达到180万种,而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商品品种还不到15万种。
重塑中国经济制度
中国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目前掌握了高铁全部核心技术,已具备整体输出的能力。中国的核电,智能电网,航天、航海技术,光伏技术等走在世界前列,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世界领先。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和跨境电商等新商业模式在中国出现。中国的城市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不到20%,到现在提高到56%,有8亿人生活在中国的城市。
其次,改革开放重塑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方式,使中国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面开放。建国初期中国遭西方世界封锁,选择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改革开放前,中国内地所有进出口贸易都要通过香港转口,当时香港是中国通向国际市场的唯一窗口和通道。改革开放后,中国从深圳、珠海等4个特区和沿海城市开放,再到内地全面开放,中国目前有259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96个高新技术开发区、19个国家级新区、11个国家级自贸区试点。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开始了制度性、全方位开放。从2001到2006年间,中国各级政府废除了20多万部地方法律法规,清理了2000多部国家部委的法律法规,关税总水平从15.6%降到9.8%。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在新国际形势下更高水平的引领性开放。今年在亚洲博鳌论坛、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主席提出了进一步开放的举措。改革开放使外资搭载的一些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先进商业模式渐次进入中国。中国人非常勤劳勤奋,且学习能力强,进入中国的先进事物,中国人很快就学会,并能加快形成与之匹配的发展能力与服务体系。
再次,改革开放缩短了中国民众生活水平改善的时间,提高了政府执政能力。改革开放40年,中国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脱贫人口占全球脱贫人口的76%。中国人人均预期寿命从建国初期的43岁,延长到2017年的76.7岁。中国现在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人均收入水平是改革开放初期的200多倍,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3亿人。中国政府的执政水平也在不断进步。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就是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国过去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迈向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国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学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政府执政方式、行政方式和管理方式不断变革,在这些方面迈出了很大步伐。短短几年,中国营商环境从2012年处于世界90多位升到46位,2018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上升为世界第一位。
中国和平崛起 成世界稳定之锚
中国改革开放对世界影响深远。第一,改革开放使中国能够和平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稳定力量,是世界的「稳定之锚」。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使全球南北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使穷国和富国的关系得以快速调整,特别是使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国家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在这个意义上中国重塑了世界格局。
第二,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动力源。2008年美国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年均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超过30%。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自由化,「一带一路」把更多国家和地区通过互联互通连接成一个整体经济发展版图,形成内外联动、东西联动、陆海空网联动,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更顺畅流通的全球互联互通大格局,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第三,丰富和补充了全球文化价值观。上世纪50年代,中国总理周恩来就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5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现在,在这样一个需要全球合作的时代,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出处理国家关系应坚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的发展观、义利观、安全观、价值观、全球观给各国带来积极影响,给人类发展方向作出有益探索。愈来愈多国家和地区关注中国的理论、中国的方案、中国的行动。
中国选择开放、发展、合作、和平
那么未来中国会向何处去?中国今后的发展选择不仅关乎自己,仍将影响世界。第一,开放是中国选择的大方向。海南全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国与新加坡自由贸易协议(FTA)升级、举办进口博览会、放宽市场准入和营造现代营商环境等,均表明中国开放的水平会愈来愈高。
第二,发展是中国选择的大方向。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让14亿民众过上更美好生活,是中国政府执政目标和推进国家发展的动力来源。
第三,合作是中国选择的大方向。中国实际上在探索和各国都能合作的方式。比如中国主动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方针,提出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倡议。中国希望和发达国家合作,也希望和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合作,这也是中国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坚持多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使之成为世界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认同并参与其中的原因所在。
第四,和平是中国选择的大方向。中国在几十年快速发展过程中,没有挑拨任何一个国家发动颜色革命,没有支持任何一个国家进行局部战争,没有主动和任何国家在哪怕是局部、区域发生战争。作为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理想追求是天下大同,是各美其美和美美与共。中国希望发达国家更发达,希望发展中国家更快发展,希望贫困国家摆脱贫困。
中国主要矛盾不是与美国的矛盾
当然中国自身也面临许多挑战和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的快速发展付出了巨大成本和代价。比如中国贫富差距扩大,中国有近3亿农民工在城市工作,需继续解决他们的住房、医疗和子女教育问题。比如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治理起来难度很大。比如中国城市化进程较快,但是一些城市地上很宏伟,地下工程还要再改善。比如政府执政方式还需改进,如何更好发挥市场作用,使治理现代国家的能力大幅提高。
中国领导人对此非常清醒,一直向国际社会发出清晰声音,即中国的主要矛盾不是与美国的矛盾,不是与国际社会其他国家的矛盾,而是要解决自身问题,取得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