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寻找中国经济的新动能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2-05 浏览量:23

来源:《经济要参》

今天的会议,我们研究怎么来寻找中国经济的新动能,特别是如何为发展新经济、新业态,包括如何加快形成下一代贸易方式,如何在这一重大机遇面前怎么能站在世界的前沿,来引领我们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实现从跟随到引领这样一个转变,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政府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管理经济,是用旧的思维方式传统的经济形态来管理新经济,还是站在时代的前沿,来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的新常态,还是用传统思维和驾轻就熟的旧的管理方式,阻碍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实际上这是在新形势下,对政府的一次新的考验。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性体现在哪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的结构性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我想它是一场攻坚战。它是在中国走到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如何进行新的战略选择。为什么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要用改革这两个字?我理解,是对我们建国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形成的一种存量调整。随着这个巨大存量的形成,它形成了一套与这个存量相适应的制度供给,以及相适应的管理思维、管理方式,还有一整套的政策设计。而我国改革的取向是建立完善、成熟、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方向是改革开放。现在这种结构性的改革,就不简单地是调整一个产品的结构,一个行业的结构,甚至一个产业的结构。因为我们的产业结构,一直在调整,一次产业,二次产业,三次产业,一直在调整,现在关键的、核心的东西,我认为应该着眼于调整制度供给,实现新旧制度,新旧动能的这样一个大的转换。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调整中,只能靠改革来突破原来渐进式形成的这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我国改革开放的制度供给,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逐渐.形成的,我们一直是把着重点放在吸引外商投资上,放在“引进来”上。我国连续二十多年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一大发展中国家,那么去年我们吸引外商投资和我们对外直接投资,基本持平。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我们现在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投资国。过去是我们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大国,用我们国内的资源和优势搭载一个平台,使国际上的要素在这个平台上集聚和配置,现在是我们开始了“走出去”,在全球市场上进行资源配置,那么它的制度供给,应该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原来逐渐形成的制度和政策鼓励方向,都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而我们“走出去”进行投资,还缺少一整套的制度和政策设计。我们原来的制度设计是引进来的制度,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后,在境外投资生产的产品怎么回来,在境外产生的GDP如何纳入统计,还没有这个制度设计。我国企业在境外投资生产的粮食,没有进口的粮食指标,就没有这种进口的渠道。没有这样的一个回流渠道的通道设计,所以现在就遇到了很多我们企业“走出去”之后,我们的产品回不来的问题。我们现在还进行广泛的国际产能合作,比如“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六条经济走廊,中蒙俄、孟中印缅甸、中巴经济走廊,还有中国到中南半岛、中国到中亚西亚、中国到南亚的经济走廊,这六条经济走廊都在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随之拓展。这种国际产能合作潜力巨大,像在印度尼西亚有2.5亿人口的国家,目前严重缺电,旅游区巴厘岛40%的电力现在是靠我们华能在那发电供给。但是我们的企业到这地方投资产生的经济量,不进入我们国家的GDP统计,所以从经济总量看我国GDP在下行,原来年平均从1978年到2012年的9.6%,下行到2013年、2014年的7.7%,再下行到2015年的7.4%%,今年可能是6.5%到7%之间。但是,我们“走出去”产生的这个巨大的存量和巨大的增量,并没有进入我们的GDP,并没有随之改变我们的国民经济统计方式,还只是统计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中国企业产生的这种经济总量没有计算在内。我们现在到了这样一个非常关键、非常特殊的这样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全面的转型期,新一轮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在全球配置资源,我们处于这样一个重大的转型期。但是原来的统计的方式,政策支持的取向,已有的政策体系,还是原来的这种在渐进式开放中形成的,我们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思维,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成了一种定式。比如我们与美欧进行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长时间认为只对境外投资者有利,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所以一直纠结于负面清单问题。在这方面其实应学习美国制定法律的一些方法,只确定负面清单的方向,或者负面清单的大类,比如说涉及到国家安全的这算一类,在这个类别里面,再进行具体的法律解释,法规解释,那么这方面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美国总商会每年有两次的中美“二轨”对话,在中美对话的过程中,开始几年一直是美方代表非常积极推动BIT——中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但是从去年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中国代表非常积极,但是美方代表比较消极。这就说在投资的均衡上,已经产生了很大问题,就是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已经超过了美国企业对华投资。今年这个势头更猛,上半年中国企业对美投资达到150亿美元,全年可能达到300亿美元,是去年的2倍。所以是谁更需要保护?是我们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向美国投资,向欧盟投资,向日本投资,向其他东南亚国家投资,我们更需要双边投资的保护协定。

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是制度供给的结构性改革和调整,我们整个的制度供给、政策供给必须要整体再造,适应现在的这种对外开放新形势和经济新常态。通过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使我们的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满足即期的消费需求,挖掘潜在的消费需求,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创造崭新的消费需求。对于钢铁业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如何认识过剩产能,我们曾经做了一个调研,2015年,我们钢铁出口总量是11000多万吨,进口是1200多万吨,我们的出口是进口的8.8倍,但是我们进口的1200多万吨的钢铁,它的价值是我们出口价值的2.2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我们存在产能过剩,有12亿吨钢铁的产能,是全球钢铁产能的60%到70%,是后第二位到第十二位钢铁产量的总和还要多,但是我们进口的这1200多万吨钢,却是高价值的,是特型钢,是我们不能生产的高端钢,这就是结构性。所以我们所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就是要改革这些不适应消费需求的落后生产力布局和产能结构,改革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的那个部分。

第一就是要实行标准替代。我国现在钢铁产量很高,但是我们的标准很低,现在我们的钢铁标准是三百兆帕,实际生产钢铁是335兆帕,但是美国日本,欧洲,它的钢铁标准都是400到500兆帕,因此我们的这种钢标准比国际标准要低的多。

第二是要实行进口替代。我刚才说的1200多万吨特型钢,异型钢、高端钢、高价值钢,我们要加快进口替代,不是说“去产能”,就把所有的戴上过剩产能帽子的所有的产能给它按计划消灭掉,这里边肯定是应该有保有压的,应该加快实行进口替代。假如说我们生产的钢铁,能像我们进口钢铁的价值,我想我们原来钢铁产能就是压掉了一半,但是钢铁产能创造的总价值,还会是现在产能生产钢铁价值的几倍。所以结构性调整不是一个文字游戏,不是一个数字游戏,必须要遵从市场经济的规律,要有技术标准,环境标准,生态标准。真正淘汰掉那些落后产能,该上的先进产能还应该上,该发展的这种进口替代性的产能,还应该发展。

第三个替代就是技术替代。要大幅度提高我们的产品标准,同样的产品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消费外溢。中国一共13.7亿人,去年2015年我们的旅游人次达到40亿人次,其中出境旅游是1.2亿人次,出境旅游购买据不完全统计是1.5万亿元人民币,但是我们发现消费者购买的有些东西是在国外生产的,很多东西是我们国内生产,然后出口到国外,我们又从国外买回来的。所以我们技术替代和标准替代在结构性调整里面非常重要。

结构性调整第二点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调整,是全流通过程的效率和能量的提升。要关注整个社会,关注整个社会运行的全过程,整个社会再生产中的大流通的程,我国制造业现在占世界的比重25%以上,1/4以上,但是流通是短板,我们的物流成本现在仍然是在16%以上,刚刚开始推进现代物流的时候我国是23%,当时欧洲国家基本上是7%左右,美国是8%左右,日本能够达到5%到6%。全过程的流通产生的这种日益降低的流通成本,是一个巨大的第三利润源,所以只看到单一的这种全要素生产率是不够的,我觉得必须看到整个社会运营全过程的这个效率。结构性改革不是仅仅指产品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供给和需求匹配,还有加快形成国际化、社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智能化的大流通,提高全过程的流通的效率和效能。

二、民营企业如何走出去,如何迈向中国制造2025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一方面在国内失去了很多投资机会,民间投资今年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下降。政府推出了一大批PPP项目,鼓励民营企业早就想进入的公共投资领域,但是很难吸引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的投资意愿不强,主要是它的预期受到了影响。对政府制度设计的预期,对经济发展的预期,对投资回报的预期,对市场红利的预期,种种的预期处于非常纠结之中,要从这种纠结中走出来,民营企业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有几个非常重大的机会。

第一,就是能够融入全球供应链,成为供应链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哪怕是一个品种的产品的供给者,或者某一个环节的服务的供给者。未来的产业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将形成若干个虚拟的企业的链条,每一个企业它在供应链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了这个企业未来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对物流供应链我已经研究了二十多年,那么供应链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为重要,因为未来的产业的连接的基本形态就是链状的连接,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信用链,资本链,信息链都是链状的链接。

第二是主动参与国家的大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是个大战略。除了六大通道之外,我们要更加关注网上丝绸之路,空中丝绸之路,还有文化丝绸之路,能源资源的丝绸之路等等,在这方面企业发展创造的空间是无限的。

第三要融入新经济,发展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用这种新的动能,寻找新的投资机会。重庆开发区有一个猪八戒网,现在上网一查都能查到,它和马云的阿里巴巴不一样,阿里巴巴淘宝交易的是商品,但是猪八戒网上交易的是服务品,交易的是创意,这种交易是网上时时在线,它的扩张速度比马云的商品交易的扩张速度要快的多,每一年增长80%以上,比如说我在这个网上需要一个三维空间的创意,我出两万块钱,这边网上马上会有响应者,这种运作方式扩张速度非常快,造就了很多新的行业,那么它在网络上通过这种交易形成了大数据。大数据分析之后深打井,形成了一些网上派生出的新行业。

第四就是要从存量调整做起,在进行存量调整中寻找投资机会。增量你是必须看准的,但是存量的调整某种程度上,比增量还要重要。我们很多企业做的是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怎么能够把这个传统产业调整好,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比如说能不能形成像德国这样具有160年的这种百年老店,一个产品做成世界第一,后者成为世界“隐形冠军”,这样在产业链中就占了绝对优势。比如说我们原来同样做服装,同样做鞋,我的鞋能不能做的像意大利这样的鞋,它的工序接近200道。但是意大利现在经济衰退,它的最好的鞋的设计师都在向中国寻找机会,我在成都看到一家制鞋企业,他的设计师是意大利的设计师,这位设计师跟我说,现在的希望在中国,意大利本国制鞋已经从接近200道的工序现在减到65道,但是中国这个企业,已经到了120道工序。将来最好的鞋在中国,这个工厂生产,女鞋的价格在英国、法国这些欧洲市场已经卖到了800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