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把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作为国家重大战略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0-23 浏览量:21

来源:未知

城市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载体,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率从1979年不到19%提高到2011年底的51.27%,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宏伟的城市化篇章。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城市化中后期,城市发展作为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更广泛、更深远的影响力。但我国现有城市发展方式总体是粗放的、外延式的,做大城市规模、拉大城市框架、土地铺张浪费,城市功能不全、大城市病久治不愈,长此以往,粗放的城市化将痼疾难返。必须以新的视角审视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我国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城市发展方式面临的挑战

诺贝尔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是影响未来人类发展的两件大事。我国用三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英国、美国、日本分别用200年、100年、50年走完的城镇化历程,创造了城镇化的世界奇迹。但当前我国城市仍未摆脱以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土地高扩张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城市发展方式难以适应城市现代化的新要求,多重因素掣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对资源能源的粗放式利用,使自然资源和环境生态对城市发展的硬约束越来越明显。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高扩张、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使得城市资源能源紧缺状况日趋明显,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健康发展的“硬伤”。目前,我国城市的快速扩张和空间的无序开发,导致城市土地资源消耗过快,闲置、低效率利用等浪费现象严重。城市人均建设用地高达133平方米,远超发展中国家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明显,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2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10座严重缺水。城市能源消耗急剧上升,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到2015年,我国城市能耗占全国能耗总量的比重将达到79%,到2030年将提高到83%。更令人担忧的是,城市环境的持续恶化,尤其是城市空气、水质量堪忧。全国有2/3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指出,全球20个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16个在中国。城市水质监测点中为较差级和极差级的占57.2%。另外,城市固体废物排放量剧增,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较低,造成严重二次污染,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危险废物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对城市及其周边环境造成危害。这些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往往存在不可逆性,危及人类健康、危害生态系统和生命资源,长此以往,人们的生命将受到威胁,城市发展将无以为继。

2.城市规模急速膨胀使城市病日益明显化、复杂化,形成阻碍城市发展的城市化症候。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城市病的迹象日趋明显,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问题引起的城市化症候。在“机动化快于城市化”的背景下,困扰我国大多数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仍将继续恶化。据统计,我国城市上班族平均通勤时间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1.7%,比加拿大和美国高出近一倍。全国有将近2/3的城市在高峰时段出现拥堵,其中部分大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堵城”,平均通勤(往返)时间超过1小时。同时,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城市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增大,供给严重不足,尤其是住房、教育、医疗普遍存在价格较高、区域分布不均、总体覆盖有限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更是不容乐观,据2011年卫生部的调查显示,我国十城市上班族亚健康状态占比达48%,其中北京高达75.3%,城市人群的疾病体质令人堪忧。另外,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公共设施安全事故频发,如2012年在各大城市发生的电梯设备故障造成多起人员伤亡事故,城市居民的安全居住、安全饮食、安全出行等均面临挑战。在这一系列的城市化“病症”中,不仅有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类似“症状”,也有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特有问题,这进一步增加了解决的难度。

3.城市建设方式粗放,城市整体形态、建筑质量和组成结构等城市“骨架”问题堪忧。城市的外观形态由城市整体规划、基建设施和城市建筑等要素组成,是城市发展的有形载体,更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财富积淀。目前,我国粗放的城市建设方式,为城市发展百年大计埋下严重隐患。作为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多的国家,我国每年新建面积高达20亿m3,而重速度、轻质量的建设方式,使我国城市建筑(住宅)普遍存在使用寿命短、使用能耗高、改造难度大等问题。城市建筑平均使用寿命仅为25-30年,而在美国、法国和英国,城市建筑的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80年、85年、125年。城市的大拆大建导致资源能源消耗和建筑垃圾的大量增加,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已经占到城市垃圾的30%-40%。城市建筑仍以传统建筑为主,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生态建筑等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具备普及的条件,高耗能传统建筑的锁定效应,成为城市发展转型的重大障碍。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重地上、轻地下,地上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地下则管道丛生、杂乱无章,地下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中,地下管网建设是最重要的基础建设,代表了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伦敦、巴黎等世界城市的下水道系统如同一个地下城市,人、车畅行,有的甚至成为城市的旅游景点;曾饱受城市内涝之苦的日本东京,借鉴西方先进的城市治理理念,建立了被称为“地下神殿”的巨型的地下分洪工程。而我国城市地下设施建设质量低劣,地下管网敷设缺乏系统规划和管理,排水、电力、热力和电信管道互相交错,如同城市“毛细血管”的地下管网,难以负荷城市建设的提速,导致城市建设周期缩短,城市内涝、建筑和道路坍塌等城市安全问题频发,城市经营成本增加。另外,我国城市住宅建筑建设普遍存在重外在、轻内在的问题,上市销售的住房大部分都是毛坯房,土建装修一体化比例不到10%,二次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噪音,劣质建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随意更改房屋结构和管线等现象也造成新的安全隐患。同时,城市建设重单体、轻整体,没有一座城市的外观形态从整体看是和谐的、美观的,既没有体现每个城市整体形象的城市天际线,也缺乏动静相间、城乡相间和建筑群落相间的整体美。从城市规划来看,我国缺少整体协调的建筑群体设计和建设,一些历史建筑被现代建筑遮挡,自然风景被人造景观掩盖,城市公共建筑参差不齐,城市建筑风格缺乏历史文化含量和连贯性。

4.单体城市一般功能和城市群组合功能缺失,引发多种城市危机。目前,我国城市功能存在系统性缺失,造成城市功能结构失调,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城市危机。一方面,单体城市的一般功能不完善。受发展阶段的限制,我国城市发展多以经济功能作为城市的主导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城市的服务、管理、协调、集散、创新等其他功能,城市功能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集中体现在:城市载体功能不完善,在自然灾害面前,本该成为人们“避风港”的城市显得不堪一击,一场大雨、一场薄雪就可使一座城市陷入瘫痪。2008年南方冰雪天气,造成铁路运输大面积停摆,南方多座城市电力系统瘫痪。2012年夏季大雨,造成北京等大城市交通大瘫痪。城市的交通疏散功能、物流集疏功能,以及城市应急能力亟需提升。社会功能不健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诉求逐渐多元化,传统的社会管理手段和方式难以应对和解决日益增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同时,城市的经济功能有待优化,城市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城市间低水平同质竞争突出,城市创新能力缺乏。另一方面,以城市群落发展为基础的城市组合功能缺失。目前我国城市群的发展还处于逐渐成熟期,城市群的层级结构还不合理,缺乏城市群内各层级城市的职能区分,以城市间产业集群、产业链连接的城市组合功能,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雷同,单体城市功能追求大而全,城市群功能结构缺乏区别性、层次性和结构性,难以发挥城市群组合功能的合力。

5.城市群发展尚不成熟,还未形成网络化的区域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城市群是未来我国城镇化布局和区域发展的主体空间形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城市群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从城市群内部结构来看,我国城市群大都是单极结构,在经济规模、社会影响等方面存在中心城市“一城独大”的现象,缺乏与之比肩的支柱城市或次一级中心城市。而且在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中心城市主导和带动作用较弱的问题,部分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滞后,经济实力不足,难以发挥对城市群以至整个区域的主导和带动作用。另外,多数城市群的城镇等级结构不合理,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较大乡镇之间未能形成网络型的分工与合作关系,部分城市之间仍停留在自然、地缘的连接层面,未形成互动均衡的城市群落化发展格局。从城市群发展的空间格局来看,受到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制约,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区域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城市群发展格局,出现了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带,不同规模的城市群之间联系密切,正在形成我国沿海地区巨大的城市密集带。而中西部地区则仍处于城市群形成和逐渐成熟期,城市群内部结构较为松散,大城市群之间缺乏连接和过渡,城市群中间空白地带的城市定位模糊、资源受限,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近年来,国家区域战略对均衡我国区域城市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城市群发展的东、西部区域整体差异将长期存在。

6.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城市对农村反哺能力亟待提升。城乡之间的发展落差一直是我国城镇化的痼疾,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仍存在制度性障碍,城市对农村的反哺能力、带动能力和辐射能力不足。从世界城市化的规律来看,城市化的最终形态不是百分百的城市,而是城乡空间的合理布局、城乡形态的融合发展,更是城乡文明的共存共荣。目前,由于缺乏城乡一体化规划设计,我国城乡发展形态割裂,城是城、乡是乡。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大大改观了农村的风貌和生产生活状况,但长期重城市规划、轻乡村规划,使城市和农村从空间布局和外观形态上基本割裂开来,城乡界限明显,城市中心区、近郊与乡村之间缺乏过渡和融合地带,城市文明和田园风光各处一隅。这种割裂状态更体现在城乡产业布局上,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城市和农村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难以实现一体化,导致了城乡产业发展的脱节,城市发展工业、农村发展农业的单向产业发展格局仍未打破。同时,基于城市扩张需要而对农村土地和自然资源进行单向入侵,使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加之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缺乏城乡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供给,农村人口未能真正纳入到城市发展体系和共享体系中,农民面临失地又失业的风险,使得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发展矛盾愈加明显。

二、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方式的选择

我国城镇化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时期,将来的城市发展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城市不仅是现代化优质要素和资源集聚的载体,更应该是宜居城市,是满足人们更多物质文化需求的空间,城市群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更是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基本单位和综合体。因此,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方式亟需做出新的战略选择。

1.城市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强调城市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从城镇化的整体趋势判断,我国已经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城市时代,城市发展也将进入到由量到质的转变阶段。在这个阶段,衡量城镇化进程的数量指标、速度指标和经济指标,将让位于突出城市发展质量的考核性指标和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从城市的发展质量来看,更加注重城市的建设质量(包括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城市建筑质量和风格)、管理质量(包括覆盖城乡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城市应急管理)、经济发展质量(包括产业结构的轻型化、集群化、高端化、生态化)等。从城市可持续发展来看,更加注重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提高,强调城市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深度融合。此时,城市的发展不仅表现在人口、资源、技术、产业等文明要素的空间化集聚上,更体现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文明传承方式的整体性转换。

2.城市发展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强调城市发展的集约和高效。外延式的城市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做大城市规模、拉大城市框架,以获得规模经济利益,强调的是城市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和空间的拓展。而内涵式的发展则意味着城市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升,强调城市发展的集约和高效,注重城市功能、城市承载力、城市创新能力、城市文化品质等城市内部价值的提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率先以集约高效的城市发展理念为指导,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城市土地的经济产出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承载历史文化功能。同时,在全国更出现了以“低碳城市”、“创新城市”、“田园城市”、“智慧城市”等以国内外先进理念指导的城市建设发展实践。

3.城市发展由功能型城市向特色型城市转变,强调城市个性化和生命力。城市的特色是一座城市最具稀缺性和不可复制的财富,是一座城市永恒的生命力。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我国陷入到城市“特色危机”,空间形态“千城一面”,经济形态趋同,文化形态被割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曾几何时,一首诗、一句词、一湾水就能唤起对一座城的记忆,如今似乎已逐渐消失。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反思,城市的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个性发展、传承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除了传统的以城市历史文化为名、以自然资源条件和地理风貌为名的特色城市,更出现了以城市特色产业为名、以城市特殊功能为名的国际会展城市、国际贸易城市、国际旅游城市和港口城市等,如因国际会议组织永久所在地而扬名海外的海南小镇博鳌,以小商品市场和国际贸易而闻名世界的浙江名城义乌,以及拥有优质旅游资源的海南三亚等。同时,部分城市的特色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如西安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大学城市;苏州极具江南古韵的古城风貌,与现代化的苏州工业园相得益彰。这些城市特点的多重性为其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更为城市整体竞争力增添了砝码。

4.城市发展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强调城市功能的现代化和国际化。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日趋紧密,世界经济竞争的方式发生重大改变,中心城市及其所在的城市群成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基本单位,更进一步催生了一批国际性城市和世界城市群。目前,我国有些城市由于所处的枢纽位置和新信息节点等因素,正在由内向型—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成外向型—国际性或世界性城市。这些城市将逐步构建起国际化的城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城市资源供应、产业链延伸、产品销售、人才流动和共享,发展成为全球产业链、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价值链不可或缺的战略节点,真正实现城市功能趋向由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变。目前,北京、上海等具有发展基础和优势的国家中心城市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在完善国家中心城市体系的基础上,打造具有国际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同时,全国180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虽然其中大部分城市离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但城市功能的国际化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5.城市发展由单体向网络型发展转变,强调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内部组团发展和城市群协同发展。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主要的世界级都市圈、城市群,如伦敦、巴黎、东京都市圈等,都经历了由单中心扩张,向多中心、网络化发展的模式转变。构建网络化、群落化的城市发展模式,有利于解决我国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空间和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更有利于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城市内部组团发展,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防止城市的无序、过度扩张。另一方面,形成以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较大乡镇组成的城市群落发展模式,强调大中小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合理的层级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合作紧密的城市间网络关系,有利于推动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发展。目前,我国城市群发展迅速,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川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等也在形成和发展中。这些城市群从最初以自然、地缘、人文相接相似为前提的成片发展,到以有价值的生产要素共享和基于产业链分工的群体协作分工,更出现了以产业集群、市场集群和政策优势等资源共享带动区域发展的城市群,如以金华—义乌都市区为主中心城市和发展轴线的浙中城市群。因此,随着我国城镇化的继续推进,我国的城市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格局将日趋成熟。

三、把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作为国家重大战略

城市发展方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因此,在坚定不移推动城镇化的同时,应重新思考和总结我国的城镇化道路,把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的独特的城市发展道路。建议从以下七个方面创新我国城市发展方式:

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城市发展理念是指导城市发展的共识,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应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指导城市发展,充分挖掘我国城市发展的多重内涵。以面向未来的城市发展理念,使城市从单纯的数量扩张和拉大框架的外延式发展,向提升城市的质量、完善城市的功能、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增强城市的承载能力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转变。以城乡共赢的城市化理念,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以人文城市理念,突出历史文化传承、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质和品牌。以生态城市理念,探索城市的绿色发展方式,在生产、生活中融入生态循环的先进理念,更加关注生态环境、资源节约和质量效率,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智慧城市理念,注重创新驱动和知识经济,建立以科教人才为支撑、智慧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以立体城市理念,建设现代化城市形态集聚和功能密集区,以高密度城市发展模式,实现对土地和能源的集约利用。以特色城市理念,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方式,以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生态、特色建筑打造城市独特的空间形态、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

创新城市发展形态。城市形态是城市单体和城市群发展的“骨架”,是城市之间各要素高效合理布局的基础,更是城市自然特质和人文历史的有形载体。创新城市发展形态,应在保证城市空间结构紧凑、景观特色协调多样、就业与居住适度均衡的基础上,注重城市形态的差异性、传承性、艺术性和多重性。一方面,注重城市外观形态和风格的创新,改变过去长期同心圆式的环线交通路网和摊大饼式的城市建设方式,以现代建筑群勾勒城市天际线,镶嵌于田园风光和自然山水之中,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新型城市形态,引领城市规划建设和建筑设计理念、方式和艺术,打造城市独具魅力的空间外观形态,为城市的特色发展百年大计积累宝贵财富。另一方面,加强城市组成结构的创新。在内部,组团布局、大开大合,设计多中心的都市空间形态,构建“紧凑型城市”。在外部,构建以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较大乡镇组成城市群落发展模式,基于城市间基础设施、市场要素、信息平台、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无形连接和有形连接,构成有机的城市关联体,实现大中小城市与现代乡村之间的互动关联,形成城乡交错、大中小城市相间、疏密合理得当的现代城市群发展布局。

创新城市组合功能。以城市群落发展的空间形态为基础,强调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较大乡镇的功能区分和合作,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乡生产生活一体化的多层次、多方面、动态的需求出发,构建以生产性、生活性和创新性服务功能为核心的城市功能体系,再造城市群落的组合功能。重点是加强中心城市综合功能,强化中小城市的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以及乡村的生态涵养功能。以现代化的标准全面提升和完善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大城市和中心城市适宜现代人居、融合先进文化、集聚新型经济、包容开放合作的高端平台功能,全面提高城市的经济层次、产业能级、社会文明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增强和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能力、集聚辐射效应、综合服务功能。重点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保障城乡居民充分就业、便利就医、就近入学,实现城市有序、高效、低耗运转。

创新城市产业形态。城市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持续动力,更是城市之间要素集聚和交流的重要载体。创新城市产业形态,需要对产业布局、产业形态和产业驱动力进行全面创新。从产业布局来看,注重城市群内产业布局的层次性以及与城市功能相匹配,在整合各城市优质存量资源基础上,城市之间的产业布局应突出特点,错位发展,发挥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粘合作用,在城市群内形成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支撑,乡镇保障的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从产业形态来看,强调产业形态向高端攀升,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在有条件的城市发展城市产业综合体,实现产业优势的最大化。采取集群式、耦合式跨产业循环经济链条的方法,构建以战略性新型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农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智慧型、科技型、创造型、生态型的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从产业驱动力来看,从依靠人口、土地、资源等的“要素驱动”,向依靠知识、信息等的“创新驱动”转变。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强调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创建高技术为先导的产业发展新机制、新方式,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化、集成式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创造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物流、金融产业成长壮大的新途径、新业态,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程。

创新城市要素集成方式。城市发展理念、功能、产业形态等方面的创新,对城市要素的集成方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人文城市、智慧城市等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更强调科技、教育、文化、人才等非传统要素对城市发展的内生驱动作用,要求创新城市要素组合和集成方式,形成转变城市发展模式的内在合力。创新城市要素集成的有形平台,着力构建科技、教育、文化、人才等要素集聚有形载体,增强中心城市尤其是国际性城市对全球先进要素的集成、集聚功能。并以城市产业形态和城市组合功能创新为载体,发挥其对科技、教育、文化、人才等要素的综合性组合集聚功能,以多元要素聚集来丰富城市产业和城市功能的创新内涵。同时,创新城市要素集成的新机制,着力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国际教育合作机制、城市文化保护机制等。

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管理的复杂性,针对新形势下我国快速城镇化引发的城市化症候,尤其是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城市管理难题,应强调以社会建设统领城市建设的理念,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从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创新入手,创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管理和服务新模式,构建城乡居民公平、公正共享发展成果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新机制,全面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城市管理格局。具体包括:创新基层组织治理模式,建立健全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构建保障农村人口稳定有序转移的制度基础,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制度,特别要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尤其是强化社会服务供给方式的创新。

创新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方式。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可以说中国的每一座城市,或多或少都保留着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更有许多遗存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城。这决定了我国城市发展必须要处理好城市发展、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把历史文化保护放在优先地位,使历史文化遗迹财富实现保值增值,获得长久和永续利用。首先,在历史文化保护中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创新的关系,使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相融合。以历史古城的保护为例,应尽量保留古城的整体格局和轮廓,尤其是重点保护能体现古城风貌的代表性建筑群、城市轴线、古树名木等。同时,要注意现代建筑和周围环境及传统建筑风格的融合。其次,创新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方式,要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传承,探索城市历史文化和新兴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道路,在开发中挖掘、整合城市历史文化潜在价值,梳理贯通城市文化脉络,形成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新路。

注:

①我国城市的“十一五”与“十二五”,《北京日报》2010年11月1日。

②吴江、王斌、申丽娟:《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3期。

③④⑤《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参考文献:

[1] 牛凤瑞:《中国城市发展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 樊纲、武良成:《城市化:一系列公共政策的**—着眼于城市化的质量》,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3] 张鸿雁、李强:《中国城市评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 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设计要点》,《战略与决策研究》2009年第2期。

[5]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