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以长效机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8-14 浏览量:18

来源:光明日报

“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给了世界一个合作共赢的宣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相连相通。它将为世界架起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也必将为全球合作发展提供新契机。

壹.“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将与沿线各国迈向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开创更加美好的新未来。“一带一路”构想实现后,将构建起世界跨度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沿线各国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上升期,无论是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从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转型升级的角度看,沿线各国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休戚与共。

将推进沿线各国互相对接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将给中国海外投资和企业“走出去”带来历史性机遇。过去10年中,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年均增长19%,高出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中国企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的直接投资额从1.8亿美元扩大到86亿美元,年均增加54%。这充分表明共同投资与合作的潜力巨大。

将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探索国际合作及全球治理新模式。当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调整和变革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将再一次唤醒沿线各国对经贸文化交流的热忱,有利于共同塑造世界人民世代友好的新秩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将与沿线各国共同应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风险,顺应国际社会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新期待。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将实现动力机制、经济运行方式和经济管理方式的重大转换,使中国继续成为充满活力和最具潜力的经济体。中国愿意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分享发展的机遇,满足世界特别是沿线各国的新期待,和平发展、惠及各国。

将与沿线各国形成国际国内互动、互通、互补的跨国界大区域和次区域的新布局、产业新动力、合作发展新格局。“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将改变长期以来产业布局仅限于国内现有区域和资源条件的状况,真正做到以外带内、以内促外、内外联动、内外一体化发展。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将以外部通道建设加快内部各主要经济区块联系和整合,缓解西部内陆地区区位和空间劣势,把西部地区、珠三角和东南亚地区横向连在一起,推动形成具有跨国境要素集成能力、市场辐射能力的我国区域和产业发展新布局。

贰.“集体大合唱”有望“歌声嘹亮”

目前,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集体大合唱”的歌声越来越嘹亮。根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我们可以梳理出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建设经济通道和廊带的大致方向: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方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进一步推动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带一路”将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和共同发展之路,与沿线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较快进展: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沿桥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部分东部沿海港口及若干内陆城市为桥头堡,以港口后方铁路为通道的多条亚欧国际运输线路。新亚欧大陆桥将成为连接欧亚的重要通道。

——中巴经济走廊。2013年上半年,中巴双方启动中巴经济走廊规划建设事宜。双方都在积极推进喀喇昆仑公路、加达尼和塔尔能源项目、瓜达尔港口运营、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等项目,加快建设中巴经济走廊。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积极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并向西北延伸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进入欧洲,形成第三亚欧大陆桥。逐步形成泛亚铁路网的西线经济走廊,将中国经缅甸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乃至印尼连接起来。云南是中国唯一可以同时从陆上沟通东南亚、南亚的省份,将是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重要战略节点省份和城市。域外的曼德勒、吉大港等也是重要节点。

——中蒙俄经济走廊。目前蒙古正加紧规划建设连接俄罗斯、俄罗斯太平洋港口的铁路运输网。建设与之连接的经济走廊,形成更紧密的中蒙俄合作发展格局,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当前重点是共同建设哈尔滨—满洲里—俄罗斯—欧洲路径,以满洲里、绥芬河口岸对接俄罗斯和欧洲市场,拉动欧亚经济带沿线共赢发展,盘活俄方铁路沿线、港口,形成辐射或连接我国沿海各港口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海铁联运和陆路货源地,同时为日本、韩国经我国海铁联运过境出口欧洲(俄罗斯)货源提供新通道。
沿线国家和地区将共同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逐步形成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预计将有几个重点区域较快见效:

——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提升中国—东盟自贸区质量和标准,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可以进一步发挥地缘优势,在农业、渔业、能源、金融等基础产业领域加强对话和合作,建立和健全地区供应链、产业链与价值链,提升东盟与中国产业在全球的竞争能力。建议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争取到2015年双方双向贸易额达到5000亿美元,今后8年双向投资1500亿美元,力争2020年双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让东盟国家更多从区域一体化和中国经济增长中受益。

——中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正日益成为全球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以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为重要切入点,可以辐射南亚地区。近期内应重点提升中巴自由贸易安排水平,启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合作机制,建设昆明—曼德勒—达卡—加尔各答的铁路或高速公路。打通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瓜德尔港以及中国云南与缅甸皎漂港的交通线,使中国与中亚、南亚经贸关系更加畅通。

——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海合会是西亚最重要的区域组织,由西亚社会最稳定的国家组成,通过海合会辐射西亚地区是理想选择。重点是推动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尽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推动中国与海湾国家合作由能源领域合作转向产业链合作,加强双方在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与阿联酋合作建设迪拜人民币境外交易中心。

——中国—欧盟。欧盟是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终点。中国欧盟合作的重点方向,是推动中国欧盟投资协定谈判进程,争取尽快启动中国欧盟自贸区谈判,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自贸区战略。全面深化中欧战略经济伙伴关系,提高中国与欧洲区域合作的水平,争取使2020年双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

——提高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的合作水平。力争2020年双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中国与俄罗斯签订的一系列战略合作决定,特别是未来20年能源合作的4000亿美元大单和东西线输油管道实施,将使中俄经贸关系迈上新台阶。与中亚经贸合作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的重点,已经开创了良好局面。“一带一路”将使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经贸关系更加密切。

沿线国家和地区将共同推进和深化金融合作。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得到了50多个国家响应。金砖国家银行和上海合作组织金融机构也在筹建之中。“丝路基金”将发挥独特作用。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的步伐正在加快,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亚洲开发银行、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以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方式开展多边金融合作正在推进。中国支持沿线国家政府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鼓励在沿线国家使用所筹资金。中国与沿线国家的金融监管合作日益紧密,正推动签署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将逐步在区域内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

沿线国家和地区将形成产业互补互动的新格局。“一带一路”将全面系统地提升所有成员、特别是发展中成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共同营建有利于全球价值链发展的核算体系与政策环境。应重点建设一批跨境工业开发区、产业园区和农业示范园区;鼓励有条件的中国企业到沿线国家设立研发中心;设立海外营销和服务网络,实现产品价值链向高增值的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环节延伸;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开展农林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产业合作;促进沿线国家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深度合作;加大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作,积极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扩大服务业相互开放,推动区域服务业加快发展。

沿线各国的民心将日益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文化是“一带一路”的灵魂。民心相通要提升文化相互开放水平,推动不同文明交流;还要消除文化障碍,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同“一带一路”发展的广阔前景对接起来。

叁.国内区域经济新布局前瞻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重塑国内区域经济布局。

新疆、福建分别是建设“一带一路”的核心区。新疆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把其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源地,昔日东方大港——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丝”起点。将福建作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将从历史积淀中汲取营养,全方位强化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

全面部署国家“一带一路”节点和高地。

——从西北、东北地区看:除新疆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亮点频现。西安为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宁夏是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兰州、西宁将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内蒙古拥有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成为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

——从西南地区看: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云南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开展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将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

——从沿海和港澳台地区看: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通过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舟山群岛新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都将成为“一带一路”新增长点。

——内陆主要从三方面与“一带一路”对接:

依托长江经济带,对接“一带一路”。以海陆重点口岸为支点,形成与沿海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推动长江经济带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构筑H形经济大格局。要积极构建流域、陆地、海上、空域等综合交通体系,以黄金水道贯通长江沿线11个地区,实现东中西联动。推动新的“中三角”变“平”,推动各种要素自由流动,使皖江城市带、成渝经济区、黄河金三角区域、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北部湾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更好地协同发展。

依托中国五大港口群,全面对接“一带一路”。目前,我国港口运输行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珠江三角洲和北部湾等西南沿海5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群体。战略节点城市与五大港口群可充分对接“一带一路”,积极拓展沿海港口集疏运功能,谋划建设向西、向北的国内乃至国际大通道,使沿海港口成为新丝绸之路的重要出海口。特别应关注阿拉伯世界中的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这三条海上通道不仅是我国商品出口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通道,关系我国国家利益在国境之外的延伸。同时,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瓜达尔港、关丹港、比雷埃夫斯港、科伦坡港、亚丁港、塞得港、雅加达港、新加坡港,通过一系列交通体系建设,打破现有世界经济地理格局,重构全球性物资运输网络。

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进行重点交通、环保和产业对接,将使三地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形成世界级大城市群和大首都经济圈。这将使北京和河北腹地不仅成为沿海地区,而且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节点和支点。

肆.逐步形成“一带一路”建设体制化机制化安排

建设“一带一路”,要促进各方在经贸往来、文化交流、能源共享等多领域形成广泛持久的合作机制。

——充分利用现有的多边合作机制,创新多边合作方式。在“一带一路”实施进程中,应充分利用、整合和对接现有多边合作机制和平台,如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亚信会议、亚欧会议等。继续发挥沿线各国区域、次区域相关论坛、展会以及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平台的建设性作用。

——完善双边合作机制,有效地进行重大规划和项目对接。与沿线国家建立和完善双边联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现有的联委会、混委会、协委会、指导委员会等双边机制作用,与沿线国家共同推动合作项目实施。对合作意愿较强的国家,双方可共同编制“一带一路”建设合作规划,推动签署合作备忘录和协议,确定双方合作的领域、项目、投资主体等内容,尽早建设一批取得积极成效的合作典型项目。

——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通关机制,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各国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与沿线国家加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海关合作,以及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统计信息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达到“一次通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便捷通关目标。推动与沿线国家海关监管和检验检疫标准互认,实现检验检疫证书国际联网核查,推进海关监管制度创新,支持跨境电子商务、边境贸易、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型贸易形式发展。

——继续深化和利用好现有合作平台机制,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务实合作。通过对有关机制进行补充,加强规则的制定与对接,形成照顾各方利益的柔性联动机制。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机制、中国与东盟“10+1”,全面加强“一带一路”下的双边、区域、多边合作机制。

——强化政府间合作交流机制,带动多方面推进“一带一路”的积极性。“一带一路”构想能否实现并持续健康运行,取决于各国参与的内在积极性。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利益诉求各异、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沿线国家应一国一策,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做实做细政府间合作。同时,应注重发挥我驻外使领馆和国内外智库的作用,有分工地加大国别研究,密切关注各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反应,收集各国的合作意向、项目建议,跟踪反馈项目执行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