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认清未来区域政策走向的三个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6-11 浏览量:32

来源:环境经济

对于区域发展,我国提出的是协调发展。再往前推几十年,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40年,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均衡布局”。所谓“均衡”就是将国家投资、建设重点转向内陆地区。

改革开放以后提出的概念是“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把重点转向了沿海,就是“非均衡”发展战略。上个世纪80 年代以后的区域政策重点就是在沿海地区设立特区、开放港口城市、设立开发区,沿海地区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形成。

到了90 年代初,提出的是“ 区域协调发展”。从西部大开发,也可以说是从2000 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开始真正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崛起和沿海率先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四大板块的总体战略。

经过中央政策的倾斜支持,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中西部地区经济份额增长非常快,约占全国经济份额的40%多,沿海地区所占份额有一点降低,东北地区降得比较多。

虽然这几年的经济增长是“西快东慢”,区域发展的差距缩小了,但我们跟国外的差距仍然很大。西部地区内部分化严重,有些发展很快,有些发展很慢,甚至是像东北地区,经济处于困境,经济衰落形势严峻。

十九大报告揭示了未来的区域政策走向,虽然字数不多,但总的方向是肯定的。我概括未来的政策走向是“三个度”。

一是力度。国家总体上在加大区域协调发展的力度,最重要的是对老少边穷地区。因为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老少边穷地区是短板,我们要补上短板。

二是精度。十九大报告精准概括了“四大板块”的政策支持方向。比如,对于西部大开发,提的是“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形成新的格局”。有人说国家这几年对西部地区的支持政策减弱了。其实不是这样,国家未来在西部开发方面还要强化举措,在政策上给予更有力的措施。

对东北提的非常明确,是“深化改革,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的问题根源还是体制问题。振兴东北有很多方面,产业转型升级、开放、观念的改变等等。但是,体制机制的改革是根本,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推进新一轮的东北振兴。没有机制体制,东北振兴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什么民营资本不愿意去东北?资本要逃离,人口要逃离,人口净流出,实际上就是因为东北的经济环境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体制机制。

中部地区不靠边、不靠海,国家政策对中部六省也很明确,就是要发挥优势。虽然国家提出中部崛起,但并不给专门的政策,主要是比照西部和东部的政策。中部具有交通区位优势,承东起西、连南贯北,市场很大,人口占全国的26%,物流成本、土地成本、人工成本相对较低,产业配套环境比较好、配套能力比较强,要靠发挥自身优势来发展。

沿海地区是要靠创新引领。沿海地区是我国科技实力相对发达的地方,人才集聚的地方,要引领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可以说,“四个板块”未来的走向和主打方向非常明确。

三是向度。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向要进一步调整。过去我们讲区域协调发展主要是缩小东西差距、解决问题区域的政策。我把它称作地带间协调,协调东中西、统筹南北方,是地带间的协调。今后,我们的协调方向会更加细化,从地带间协调转向城市群内部的协调,不是地带间协调不重要,而是两个协调要并举。现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跟边缘、外围城市处在不协调状态,大都市群的核心城市出现“城市病”问题,要进行功能疏解,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的大都市都在考虑功能疏解,跟周边区域协调发展。所以,未来的城市群要建成世界级城市群,内部要一体化,要缩小发展的落差,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划了19 个城市群,其中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地区这五大城市群最为重要。当然,还有中原城市群、西部的关中城市群、东北城市群等。城市群内部要实现一体化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

从今年开始,城市群协调有两大热点。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去年4 月份,中央提出雄安新区建设,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上采取重大举措,要推进京津冀地区的协同,通过雄安新区建设,跳出中心城市建新区,协调京津冀发展。二是南方珠三角地区,把香港、澳门加入进来,进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可以跟纽约湾、东京湾、旧金山湾比肩。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1.5 万亿美金,实力较强。这两大热点也是未来城市群关注的,它们的核心是中国的资本、人才在南北两个方向上博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