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果说高速度增长更多依赖需求拉动,那么高质量发展则更多靠供给推动。2018 年的经济工作思路不仅聚焦于发展规模,更注重发展质量;不仅着力于需求侧的总量收放,更注重供给侧的结构优化。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二个百年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石是现代化经济体系,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摆在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首位。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党中央对过去发展历程的科学总结,也是统筹考虑国内、国际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判断,是对中国经济所处发展阶段的新认知、新判断和新战略,旨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速各类现代化要素的投入和积累,全面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其有利于解决经济系统供给和需求结构性错位、优化调整资源配置方式、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等,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强本固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明晰其内涵和关键任务。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把握好“供给侧”“结构性”和“改革”三大关键词,明确“创新驱动供给侧”“优化供给结构”以及“改革引领制度供给”三大任务。第一,创新驱动供给侧意味着动力转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第二,优化经济结构,就是要化解当前经济的重大结构性失衡,打出“破”“立”“降”的政策“组合拳”。“破”“立”“降”可以说是2018 年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字经”,“破”和“降”是供给侧结构调整的“减法”,“立”则是“加法”。第三,改革引领制度供给,关键是要激发企业家、科技人才与广大干部三大关键少数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30 多年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典型的供给侧制度创新。通过改革引领,形成新的制度供给,在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使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配资效率大大提高,进而带来了粮食产量井喷式的增长,使民众告别了“票证经济”。新时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依然需要坚持从创新驱动供给侧、优化供给结构以及改革引领制度供给三个层面入手。
具体来说,要采取以下五大举措。
坚持创新驱动供给侧,推动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在于提质增效,创新是提升质量和效率的根本动力。我国在2010 年就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供给端仍存在大量低端生产、低劣产品、低效供给等问题,供需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必须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中国创造根植于中国创新,中国质量依赖于中国创新,制造强国也来源于中国创新。显然,创新是实现以上三大转变的核心和关键,而只有实现三大转变,才能最终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智能手机行业是我国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的成功案例,其中华为是科技创新的“领跑者”。华为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第一智能手机厂商”,主要得益于其坚持自主创新,据统计,华为坚持每年至少将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3130 亿元。
以“破”“立”“降”为重点,推进经济结构优化,促进供需动态平衡。十八大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但我国供给体系结构调整仍有较大空间,部分领域特别是要素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201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在了8 项重点工作之首,并明确提出把要素市场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破”“立”“降”是“三去一降一补”的深化和延伸,意味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新阶段,维度更广、层次更深、空间更大、针对性更强。“破”,是指要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立”,是指要大力培育新动能,强调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降”,是指要大力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降**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降低用能、物流成本。
激发企业家精神,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权益、财产权和经营权,让“有恒产者有恒心”。企业家是供给侧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家精神是供给经济学及其政策主张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近40 年的改革经验表明,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改革开放激活了人的创造力、激发了企业家精神。近年来,我国“放管服”等多项改革不断深化,营造了良好的市场和制度环境,激发出了经济内生动力和市场主体活力。但仍需要进一步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是激发企业家努力经营的基本保障。要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加快推进产权保护走向制度化法治化,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让企业家有“安全感”和“方向感”。
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构建激励机制,营造“实业能致富,创新致大富”的环境,鼓励科技人员在创业创新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必须健全创新激励机制,真正让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名利双收。要把人才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后备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原则,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科研人员将科技成果通过自主创业、联合创业、技术转移和交易等方式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从而建起“双创”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的“桥梁”。湖北省“科技十条”激发了科研人员转化成果的积极性。“西南交大九条”是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的“小岗村试验”。上世纪上海“星期天工程师”不仅充分利用自身技能“创收”“创富”,还有效解决了苏州乡镇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匮乏的问题。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激发政府官员的担当精神和敬业精神。政府官员是推进改革、强化制度供给的重要主体,如果官员没有积极性,改革很难落地。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要把握好“亲”“清”二字,既要避免“勾肩搭背”“权钱交易”的“不清”问题,也要重视“谈商色变”“躲商”“冷商”的“不亲”倾向。要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激发官员的改革热情,厘清边界,重构清廉正派意识,让官商不再“无畏”;靠前服务,重构平等服务精神,让官员不再“无为”;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为改革担当者撑腰鼓劲,让官员“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大胆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