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碚: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可贵思想启示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28 浏览量:41

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不仅创造了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巨大业绩,而且向世界贡献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启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国人民以其务实、勤劳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脱贫致富,改变命运,而且以其善良、和睦的价值意愿,为人类发展的普世观念提供思想养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如果能够成为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普遍价值文化观念,将成为人类文明的璀璨精神财富。

一、中国改革开放改变了经济全球化格局

20世纪40年代二战结束以来,尤其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并对全球治理体系产生重要影响。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发展中经济体特别是中国经济强劲增长,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新时代。人口最多、规模巨大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中国高速增长实现工业化,全球工业化版图就会发生巨大改观。从西欧国家发生工业革命以来的近300年间,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或地区发生高速工业化,进入工业社会,其总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比重不足20%。而中国有13.7亿人口,也接近世界总人口的20%。换句话说,中国这一巨大经济体进入工业社会就意味着全世界工业社会的人口翻一番。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就导致世界工业化版图的如此巨变,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现象。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工业化进程,也是走向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过程。跟其他大国曾经的工业化进程相比,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速度和广度是非常显著的,仅仅40年,中国的经济开放就使中国和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化。21世纪初中国进入WTO时就做出了大幅经济开放的承诺。在工业化程度和人均收入非常低的条件下,就快速而宽领域地实行开放政策,在世界大国中是不多见的。因此,中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广泛地加入国际分工体系,使曾经高度封闭的中国市场在较短时期内就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P91)

中国工业化的加速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广泛地获得了国际分工所提供的制造业发展机会,技术追赶速度加快。国际分工深化导致产业分解组合,产业链延长,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传统产业迅速地向中国转移。中国通过承接制造业供应链的组装加工环节,很快形成了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延伸的许多加工区、开发区和产业集群。产业分解和产业分工促进技术扩散和产业扩张,不仅传统产业向中国转移,而且,高技术产业中的一些加工组装环节也不断向中国转移。实际上,在分工日趋细化和生产环节高度分解的条件下,被统计为“高技术产业”的生产工艺同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样,中国工业很快全面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1](P93)

一个巨大经济体融入全球经济,必然会改变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格局。由于各国产业体系高度交叉融合,国际分工合作不可阻挡地冲破国界限制,不仅经济活动跨越国界,而且经济主体的组织形态也跨越国籍。跨国公司和跨国产业链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出现各种犬牙交错的“超国籍”现象,甚至按产(股)权、注册地、所在地、控制权等原则都难以明确定义其国籍归属。总之,在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经济国界变得越来越模糊,经济主体和经济行为的超国籍现象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世界。各国产业的交融导致各国的利益关系也高度复杂。

经济全球化新时代,表现为利益交织、权力多极、多国共治的特征;工业化向更广阔的陆海空间拓展,形成更为纵深的国际分工格局。全球竞争越来越显著地表现为由多国企业参与的复杂“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不仅制造业竞争是“供业链”竞争,而且国际金融业也呈供应链状。各国经济,包括竞争对手国家经济之间,都处于相互交织的关联网中,那种传统的“你死我活”的竞争格局演变为各国“俱荣俱损”的绞合状竞争格局。甚至“消灭对手”也会使自己严重受损。例如,在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时,各国必须联手救市;金融行业闯祸导致了危机,却不得不用纳税人的钱去救助那些闯祸的金融机构;有的制造企业甚至请求政府挽救自己的竞争对手,因为相互竞争的企业有共同的供应商,对手企业如果倒闭,供应商企业难以存活。这成为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的奇特现象:即各不同经济体(国家、地区或企业)之间利益边界不再截然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中有他,他中有你我”,利益交织、相互依存。即使是用于统计各国经济活动及其成果的指标,其利益含义也具有跨国性,例如,在本国的GDP中,包含着其他国家的GNP,在其他国家的GDP中也包含着本国的GNP。这意味着,在本国经济成果中包含着其他国家的国民利益,在其他国家的经济成果中也包含着本国的国民利益。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成就。中国经济规模巨大并仍将保持稳中求进的较高速增长态势,但在短时期内不会改变人均水平较低的现实状况,经济体制也难以很快达到高度开放的水平,更算不上是高质量的开放体系。目前,按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计算,中国的经济发展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仍属于世界“平均数”之下的国家(大约为世界平均值的2/3-3/4),仅居第80位左右。根据外国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占世界GDP的比重可能增加到23%。也就是说,从现在到2030年,是中国人均产出和收入水平达到和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历史性转折时期[2]。可以说,中国改变世界格局的历史还刚刚开始,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全球化新时代,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不在于其规模之大,而在于能否以善治示全球,以创新领潮流。奈斯比特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它在国际社会的权威性和话语权还属于轻量级水平。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取决于它们对中国国内发展的看法;而我们认为,中国对内将变得更中国化。”[3](P169)“当今中国的发展,首要考虑的都是国内因素。然而中国的进一步开放却必须在全球关系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3](P200)在经济全球化新时代,国际竞争的本质是各国如何实现“善治”,即首先是要有能力把自己国内的事情办好,最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国家充满创新活力,从而体现出其强于别国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创造力。所以,中国将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是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更是国家治理质量上台阶。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的地位将取决于如何从曾经的“高增长引领世界经济”转变为未来的通过高质量发展以“善治与活力引领世界经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菲尔普斯以其长期研究成果表明,真正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归根结底依赖于经济活力的释放,而“经济制度的巨大活力要求其所有组成部分都具备高度的活力。”[4](P32)这决定了哪些国家可以释放活力,实现创新,引领世界经济增长。他指出,对于中国自1978年后实现的创纪录经济增长,“在其他国家看来,中国展现出了世界级的活力水平,而中国人却在讨论如何焕发本土创新所需要的活力,因为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高增长将很难维持下去。”他认为中国自己的认识和意图是正确的。按他的研究,中国30多年来还只是属于“活力较弱的经济体”,只是因其“灵活性”而不是高活力实现了高速经济增长。这样的经济体“可以在一段时期内表现出比高活力的现代经济体更高的增长率,但随着这些经济体的相对地位提升,对现代经济实现了部分‘追赶’,其增速将回到正常的全球平均水平,高增速会在接近追赶目标时消退。”[4](P24)

可见,在经济全球化新时代,中国要走的艰难道路是:从以规模庞大为特点的经济体成长为充满活力的经济体,即从人均收入处于世界平均值以下,提升为达到世界高水平,这需要有保持经济动力和活力的新观念,要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奈斯比特曾指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世界经济大变局”的实质就是“中国改变世界格局”[3](P173)。而中国能否改变世界,关键不在国家实力能否雄踞世界,而在价值观念能否启示和召唤人心。“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一个极有价值的思想启示。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全球化新时代的方向标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此后“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并走向世界,成为中国话语中的一个激发人心的亮点。2017年1月17日,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开幕式上所做的主旨发言中,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强调了人类共同体思想,并于1月18日在日内瓦万国宫发表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思路,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探寻方向,描绘蓝图。这是中国给世界的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启示和思想贡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的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本世纪初以来,在联合国主导下,借助经济全球化,国际社会制定和实施了千年发展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11亿人口脱贫,19亿人口获得安全饮用水,35亿人口用上互联网等,还将在2030年实现零贫困。这充分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当然,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也客观存在。这些是前进中的问题,我们要正视并设法解决,但不能因噎废食。”“100多年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然而,这项任务至今远远没有完成。我们要顺应人民呼声,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在和平与发展的马拉松跑道上奋勇向前。”

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的上述特点必然推论出新时代的另一个新特点,各国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也难以采取对外扩张和掠夺的方式来转移国内矛盾,解决本国问题。依靠地理空间和产业空间中的“占地为王”和“夺市强掠”已经不是可行的战略选择。每一个国家都将更加着眼于自己国民的“民生体验”,实际上是进行全球性的治理竞争、文明竞争和民心竞争。各国将在商品、资金、人员、信息等更具国际自由流动性的全球化体系中,进行深度竞争与合作,人民福利体验也将以全球化为背景,因为开放的世界使各国国民可以进行民生体验的国际比较。各国制度的“合法性”和执政者的“合法性”将以国际比较下的民生增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为依据。通俗地说就是:人民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将决定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的国际竞争输赢。

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基于共同的利益,全人类的共同行动缘于身处同一个地球,面临共同挑战:资源约束、环境破坏、气候变异、安全风险、恐怖主义。还有许多因发展落后或不平衡而产生的矛盾甚至冲突:贫穷、疾病、不平等。这些都需要人类共同努力,合作应对,特别是要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体系,负责任有能力的国家尤其是大国,要为人类发展提供更多全球性公共品。

在近现代人类史上,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是三位一体的过程。以市场经济推动的工业化,必然走向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或各地区的市场开放,并实现世界市场的一体化。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之前,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为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时代;20世纪中叶直到21世纪第一个10年为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时代。当前,世界正在兴起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进入经济全球化新时代[5]。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时代,以领土(殖民地)争夺直至世界大战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拓世界市场。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时代,形成霸权国家主导的世界贸易秩序,全球化取得很大成就,但也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对抗、分化、极化现象。在这一时代,中国从落后封闭走向开放崛起,开始重回历史中心舞台。更多国家和民族融入全球化,各类经济体的利益越来越相互渗透、融通,虽然矛盾难以避免,但更具包容性和均势性的全球经济,符合大多数国家利益。尤其是对于自身利益边界扩展至全球的世界大国,维护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均势新格局同各自的国家利益高度一致。可以说,世界任何地方发生的重大灾难,都可能会导致本国一些公民或侨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因为他们的足迹和利益关系遍布世界。整个世界在客观上已经表现出向各国利益交融的“地球村”方向演进的趋势。

上述世界大趋势决定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和平发展、多元共治、包容均势必成主流。因此,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非主观意愿,而是客观趋势的认识体现,当然这一认识和主张是前瞻性的,具有方向标的意义。它表明路在前方,但崎岖不平,须经持续努力,才能抵达彼岸。

三、“一带一路”构想推动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

当前,世界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正在向欧亚大陆及南方国家的纵深地带发展,可望形成全球繁荣新格局和世界秩序新均势。顺应这样的世界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中国发出了“一带一路”和“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时代倡议,这将为经济全球化新时代注入新的活力、动力和竞争力。

200多年来,尽管历经巨大的历史变迁,但人类发展并未脱离这三位一体的基本轨迹:今天的世界仍然处于市场经济纵深发展、工业化创新推进、经济全球化势头强劲的时代。当然,今天各国的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同200多年前的工业化先行国家有很大差别,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同以往时代也大为不同。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将成为经济全球化新时代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伟大壮举。而实现“一带一路”构想的关键,则在于必须体现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的全球互通、互利互惠的根本要求,这是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方向。

进入经济全球化新时代,更多国家间实现更全面深入的“互联互通”是一个基本的趋势。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其核心含义首先是要实现更通畅的“互联互通”格局。

当前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四大板块(也有学者称之为“战略辖区”):海洋国家板块(以美国及濒海欧洲国家为核心)、欧亚大陆国家板块、东亚陆海板块和南亚次大陆板块等。“一带一路”构想几乎同世界的四大地缘板块都有密切关系。要在如此广泛和复杂的地缘空间中实现“互联互通”,牵动全球,可以检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是否具有现实基础和客观根据。

纵观世界历史,经济全球化几乎与利益冲突及国家战争同行。在陆权时代,国际“互联互通”的客观趋势往往要通过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来实现。那时要实现“互联互通”就要扩大“势力范围”,即以构建“势力范围”的方式到达互联互通,而各国占有的各“势力范围”之间则通常难以实现互联互通,而往往是以邻为壑。只有在各“势力范围”内才有国家提供“互联互通”的安全保障。所以,占据更大的陆地领土和势力范围以扩展“生存空间”成为陆权时代的地缘政治特点。实际上也成为爆发战争的原因,甚至成为侵略行为的“理由”。

进入海权时代,濒海国家占据优势,英国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美国成为霸权国家。在这一时代,“发现”和拓展海外殖民地被认为是海洋强国的“合法”权利,“发现新大陆”成为“英雄”行为,实际上不过是将原住民赶走或杀戮,占据他们的领地。当殖民地瓜分完后,海权国家(主要是美国)则将要求和迫使大陆国家“门户开放”作为其实现“互联互通”的全球化战略。并提出一系列主张“自由贸易”、“自由市场”、公海“自由航行权”、“经济全球化”等观念,使之成为保证世界“互联互通”格局和维护世界治理秩序的“原则”和法理基础。在所有国家中还有一个“警察”国家,即超级大国美国,自认为拥有维护这样的世界秩序的特权。“美国特殊”或“美国例外”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特点。

这个时代还有一段“插曲”,即在二战后的冷战时期,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相抗衡,苏联也力图形成以其为中心,由苏联东欧国家及亚洲盟国所组成,并向其他地区渗透的势力范围,构造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对立的“平行”地缘政治战略空间。实际上是两大意识形态观念支撑着以对抗为前提的“互联互通”,必然引致了很大的国际紧张和冲突。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之后,才真正可能出现全球化的“互联互通”整合空间。

可见,以往的“互联互通”主张都具有强权国家战略的意涵,是利益严重冲突和对立前提下的经济全球化,也就是说,有更大实力的国家才能凭借霸权,主张和推进势力范围内的“互联互通”,可以说那是一种“帝国”野心笼罩之下的经济全球化。所谓经济全球化可以理解为强权帝国(美国)的“全覆盖”。而面对这样的经济全球化和“互联互通”要求,弱国则往往倾向于自我封闭和实行保守主义政策,除非可以确保自身安全和利益,否则宁可不要门户开放和互联互通,也要坚持拒绝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换句话说,各国没有共同的利益,不是命运共同体,而是命运相克方。特别是,全球化及其要求的“互联互通”与各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密不可分。如果危及国家安全,仅仅基于经济上“互利互惠”,生意再大,“油水”再多,也不足以形成心甘情愿的全球化格局,而相互封闭才是国家安全利益所在。

因此,真正的经济全球化和顺畅而主动的“互联互通”,归根结底取决于各国之间是否存在共同利益,具有相互间的安全承诺和保障,也就是说,只有承认人类命运共同体,感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存在,经济全球化和顺畅而主动的“互联互通”才是客观可行和可持续的。中国处于“以复兴中的中国为核心的东亚陆海板块”,其地缘政治地位的特点是兼具海洋和大陆两方面的性质,所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构想。这一构想基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可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但还需要有各国可以接受的“观念互通”。因为,心不通则道不同,心通才能路通。

“一带一路”所要求的“观念互通”并不是“观念统一”,也不期望更不强制相关各国统一于中国的观念。世界的现实是,尽管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理性成为各国需要接受的“先进思想”,但在实际的经济行为中,各国各地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理念必然发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可以说,赤裸而纯粹的“经济理性”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当前的世界工业化正在向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根源的大陆腹地推进,“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许多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之地,文化观念的丰富性既是财富,也是工业化推进须经之“山丘”,景色美好,路途崎岖。中国主张的“一带一路”构想,希望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但其他国家对此未必有同样的理解。即使相关国家的政府能够认同,社会各界也未必完全服从,而且,政府本身也可能因执政党轮替而改变倾向。所以,“一带一路”构想的实现,必须以最大限度的包容性来实现各国差异观念间的沟通,寻求不同价值观念中的最大“公约数”。

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一个最有可能为各国各民族接受的观念“公约数”。不必谋求“势力范围”,不诉诸强弱竞争,而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伙伴互惠,尊重各国的**和经济秩序(制度、法律和政策)和发展战略。在经济全球化观念中注入发展意识和包容性意识,促进“全球化均势发展”或“全球化包容发展”,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接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中国向世界贡献的这一新观念不仅可以为经济学理论(尤其是发展经济学)和地缘政治理论所支持,占据理论高地,而且占据了人类发展的道德高地,体现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的新观念,展现人类文明的理想境界。

当然,主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意识,并不是否定矛盾,粉饰太平。尽管以国家间大规模战争、国土占领和霸权国家主导为特征,因而冲突激烈的时代已成过往,和平发展成为世界主流,但是,利益分化、矛盾冲突仍然存在,恐怖主义、阶级斗争、移民困境、政权动荡等现象表现出人类仍然存在深刻的内在矛盾,仍然是地球上最具内部冲突性的“物种”,甚至可能表现出相互杀戮的残忍性。因此,人类发展仍然可能陷入巨大困境,今天的世界还不是一个太平安定幸福的人类乐园。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向往,而美好向往正是人类为之奋斗的目标。

最近,美国特朗普政府举起贸易保护主义旗帜,以“国家安全”和“美国吃亏”为理由,挥舞增加关税等大棒,大打出手,把世界经济秩序搞得人心不宁。特朗普宣称“美国优先”,要为美国工人争得更多利益。但是所作所为却损害了许多国家的利益,反过来也必然损害美国和美国人民的利益。有人担心,贸易摩擦可能演化为政治对抗,甚至引发军事冲突。而特朗普针对的主要对象国就是中国。在这样的现实形势下,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是否显得一厢情愿了呢?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成就表明,只要方向正确,持续奋斗,即使路途艰难,人类的美好向往是能够实现的。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本身就是向各国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推进的重要体现,也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中国的发展没有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相反,许多国家都可以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再过两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改革开放之前极为贫困的中国,这是个难以想象的目标。今天中国人完全可以自豪地说:百年之梦在一代人的生命时间里就可得以实现,一代人的人生经历就可以体验一个国家的历史巨变:从饥饿到丰足,从贫困到小康。因此,中国可以自己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为据,并以初具实力的国家底气为基,充满自信地向世界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一带一路”构想。这绝不是句空话和无根据的空想,“一带一路”构想正是推动全球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的务实行动。中华民族是一个乐观而务实的民族,我们相信:人类能够消除种族冲突、国家战争、内部杀戮、恐怖行为,共同携手战胜饥饿、贫困、病魔,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向往。人类将以自己的行为证明可以成为这个地球上的优秀居民!

参考文献:

[1]金碚.大国筋骨———中国工业化65年历程与思考[M].广州:南方出版传媒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

[2]金碚.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维[J].区域经济评论,2015,(3).

[3][美]约翰·奈斯比特,[奥]多丽丝·奈斯比特.大变革:南环经济带将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M].北京:吉林出版集团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2015.

[4][美]埃德蒙·费尔普斯.大繁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5]金碚.论经济全球化3.0时代———兼论“一带一路”的互通观念[J].中国工业经济,2016,(1).

[6][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7][美]罗伯特·卡根.美国缔造的世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8][美]亨利·基辛格.世界秩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9]金碚,张其仔,等.全球产业演进与中国竞争优势[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注释:

①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在处于中国这样的发展水平时,实行像中国这样的全方位彻底的对外开放政策,特别是对外商直接投资所实行的高度容忍和彻底开放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