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常在改革和调整中前行,一方面需要进行制度或体制改革,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发展模式或经济社会结构调整。转型就是改革制度或体制、调整模式或结构的综合体现。
经过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后,我国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三次大转型面临新的国内环境:一则我国开始步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从过去30多年的年均10%左右逐步转入年均增长6%—8%左右。二则进入“中等收入转型升级陷阱”敏感时段,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收入超过4000美元后即进入这一阶段,而我国正好开始迈入此敏感时段,若不能适时推进改革和转型、培育新增长点,就有可能陷入其中。三则已经进入到“高成本时代”,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知识产权成本等都越来越高,使得我国原有低成本竞争优势不再明显。四则工业化进入到中后期阶段,重化工业虽还在发展,但重化工业阶段开始进入到以提高质量为主的下半场。五则城市化开始步入加速阶段的后半场。根据国际经验,城市化水平达到30%—70%时属于加速阶段,2012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52.6%,开始进入到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城市化加速阶段的下半场。与此同时,国内出现的消费比重低、房价高、债务过多、产能过剩、金融风险、政府公信力下降、信仰缺失、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对转型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
在全球大转型背景下,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下,第三次大转型拉开了序幕。这次大转型涉及面宽,内容丰富,任务繁重。按照本人几年前提出的人本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思路 (见 《人本发展理论——解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版),我们可以将这次大转型分解为八方面转型:制度转型、目标转型、动力转型、分配转型、产业转型、区域转型、要素转型、绿色转型。
其中,制度转型即制度改革,表现为:由低效制度向高效制度转变;由不公平制度向公平制度转变。目标转型表现为:由更多追求数量目标向更多追求质量目标转变(或由追求速度型增长向追求效益和质量型增长转变);由偏重追求有形物质财富增长向追求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平衡增长转变;由主要追求大国向主要追求强国转变。动力转型表现为:由主要依靠需求边“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拉动增长向主要依靠供给边“三大发动机”(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转变;由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增长向主要依靠消费拉动增长转变;由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拉动增长向主要依靠社会投资拉动增长转变。分配转型表现为:由追求国富向追求民富转变;由少数人先富起来向多数人共同富裕转变;由依靠特权优惠富裕向依靠公平竞争富裕转变。产业转型表现为:由资源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由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变;由无品牌产业向有品牌产业转变。区域转型表现为:由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向城镇化工业化协调推进转变;由城乡分割发展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由区域不平衡发展向区域平衡发展转变。要素转型表现为:由主要依靠一般要素(土地、资源、廉价劳动力等)向主要依靠高级要素(技术、信息、人力资本等)转变。绿色转型表现为:由资源高消耗向资源低消耗转变;由环境高污染向环境低污染转变;由生态低效益向生态高效益转变。
在上述八方面转型中,本书主要涉及其中五方面转型——制度转型、动力转型、产业转型、区域转型、绿色转型。其中,制度转型将从改革进入新时代、对改革进行创新、牵住改革的“牛鼻子”等三方面进行讨论。考虑到其他四个方面的转型都依赖于制度转型,故其他转型在内容安排上都力图最后落到制度改革上。
转型与改革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转型包括改革,制度转型也可表述为制度改革。但转型不限于改革,还包括发展模式的转变等。制度转型与其他转型并不是平行关系,而是其他转型的原动力。因此,抓住改革或制度转型就抓住了第三次大转型的“牛鼻子”。本书可以说是笔者2013年出版的 《中国改革新思维——改出一个人本市场经济》一书的延伸,是从转型角度对相关改革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改革无疑是推进第三次大转型的关键。按照全会精神将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就是实实在在地推进中国第三次大转型。
本书内容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全书贯穿中国转型主题,将改革与转型较好地结合起来;二是力图做到理论、政策和实践相结合,较好地体现了“十二五”规划、“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三是力图做到逻辑层次清楚,要点鲜明,重点突出;四是尽量减少铺垫性内容,增加对策性和操作性内容。
本书根据本人最近几年来公开或未公开发表文章和部分专访稿整合和再创作而成。转型和改革是笔者近年来思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虽然有一些系统性思考,但由于本书并非事先按书稿逻辑写作而成,故有些章节的衔接会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与一般的文集相区别,我花了很大精力进行整合和再创作,以使本书更符合书的体例。
由于本书主题宏大而复杂,研究跨度和难度都很大,现有研究成果无疑是不成熟的,恳请读者不吝指正,笔者将继续深入下去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