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军:统筹区域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制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29 浏览量:18

来源:李佐军博客

目前,我们主要采取一些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如“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战略)来推进区域统筹(或协调)发展,这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在统筹区域发展上,比区域发展战略更重要的是建立各区域之间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市场制度,“制度重于战略”。

首先要明确的是统筹(或协调)区域发展的衡量标准。由于各区域之间存在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历史基础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因此用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等指标是否相当来衡量区域协调发展,并非科学合理的办法。统筹(或协调)发展并不等于平行(或平均或同步)发展。统筹(或协调)发展的合理衡量标准,应是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各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程度。如果主要人口被配置在地理环境较好、自然资源较丰富、生产力水平较高、就业岗位较多的地区,较多的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被配置在边际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地区,则可以说基本实现了区域的协调发展。

根据上述标准,以倾斜或优惠政策为主要手段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不一定有利于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原因是倾斜或优惠政策会扭曲市场价格,不仅不利于人口和生产要素向边际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地区转移,而且很可能形成资源的“逆”配置和“误”配置。那种强行在各区域均衡配置资源的战略,一方面会降低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未必能实现公平的目标。与其将资源强行配置到生产率水平较低的地区来实现地区之间的公平,不如将生产率水平较低的地区的人口转移到生产率水平较高的地区,来得合理而有效。当然,考虑到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前期得到政策的倾斜照顾,而且占尽先发优势,因此在“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让这些后发地区得到政策倾斜,应属于合理补偿范围。但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在中西部地区得到合理补偿后,正确的选择是尽快取消各区域的倾斜政策。

根据上述标准,只有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制度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因为,全国统一市场制度是一整套对各区域都公平且公开的制度安排。在全国统一市场制度下,拥有清晰产权的经济主体(劳动力、家庭、企业等),会根据自身的竞争力、各地的生产和生活成本、各地的要素生产率和就业率等,自主和自由选择符合各自需求的工作地点、生活区域和办公地点,结果是各得其所。尽管各地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仍然存在差别,但人口布局和资源配置基本能反映各自的竞争力和意愿。

当前,在我国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不顾人口分布密度和经济效益原则盲目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行政手段强制东部企业到西部投资、东部地区只吸引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来东部打工而不接纳人口迁移、广大的中部地区被忽视、中央政府的财政和金融投入主要被开发地区政府和国有企业而非民营企业占有等问题,既不利于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制度,也不利于区域的协调发展。

建立各区域之间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市场制度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明晰各地经济主体的产权,保护各地经济主体的自由选择权。产权制度和自由选择权制度是市场制度的基石,全国统一市场制度的建立离不开产权制度和自由选择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二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人口自由迁徙制度。现行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人口的自由迁徙,导致了人口在全国的不合理分布,应加快改革步伐。在改革旧制度的同时,要建立城乡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自由迁徙制度。通过人口自由迁徙,使每个人找到适合其能力的工作岗位,找到适合其需求和收入水平的生活地点。

三是打破地方保护和地方封锁,建立商品自由流动制度。商品生产的地方保护和商品流通的地方封锁,虽然属于短视行为,但具有强大的经济驱动力,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和加强跨区域的司法,来强行打破。与此同时,要加强全国性的商品交易网络建设。

四是打破条块分割和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资金、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制度。各地银行要打破信贷的地方限制,政监会要对各地公司上市按照统一标准一视同仁;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促进劳动力在各区域和各单位之间的自由流动;要尽快明晰土地产权,让土地所有者自行决定土地的使用方向和方式,使土地能在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合理流转。

五是尽快减少甚至取消特区政策。特区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有其必要性,为计划体制转型做出了贡献,但随着WTO的加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区政策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制度的建立。因此,有必要尽快减少甚至取消特区政策。

六是改革城市等级管理制度。与国外有所不同,我国的城市具有不同的行政等级,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副县级市等。上级城市可以凭借行政权力获取下级城市的收入,或者转移自身的负担,由此造成不同城市之间的不公平竞争。改革的方向是在省县乡等区域政府之间实行行政等级,逐步取消大部分城市之间的行政等级,由此实现人口和生产要素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合理配置。

七是建立公平合理的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由于部分地区在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历史基础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劣势,而且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为东南沿海的率先发展做出了无私的贡献,因此有必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相对落后地区进行适当扶持和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