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大家交流的主题是“十三五”规划,围绕这个主题主要与大家交流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十三五”规划的新特点
与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十三五”规划具有很多独特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十三五”规划弱化了总量规划,强化了质量规划。以往的五年规划主要强化了经济增长的速度、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十三五”规划更多地强调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第二个特点,“十三五”规划弱化了经济规划或者产业规划,强调了非经济的规划。以往的五年规划往往把产业发展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而且篇幅比较大,而“十三五”规划更多地强调了社会发展规划、生态规划、民生规划等非经济类规划。第三个特点,“十三五”规划弱化了需求侧的规划,强化了供给侧的规划。以往的五年规划把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内容强调较多,篇幅较重,而“十三五”规划更多地强调了供给侧的规划,供给侧也就是生产侧、企业侧、生产要素侧,“十三五”规划这方面的内容非常多。第四个特点,“十三五”规划弱化了政府主导内容的规划,强化了市场主导内容的规划。以往的五年规划往往把重心放在政府要做的一系列事情上面,而“十三五”规划更多地强调了市场化的改革、市场建设本身以及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些领域。第五个特点,“十三五”规划弱化了项目规划,强化了行动规划。以往的五年规划主要针对各个产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很多具体的项目规划,而“十三五”规划主要强调各个主体的行动规划,项目规划往往针对客体,行动规划则针对主体,这二者是有所不同的。
二、“十三五”规划的新阶段判断
“十三五”时期中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怎么来判断新的阶段呢?
第一个判断是中国经济已经由原来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也就是说由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平均增速9.6%左右转变为6%~7%这样一个新的增长阶段。
第二个判断是“十三五”期间中国的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产业发展要由原来低端、低附加值的产业(或者称之为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向高端、高附加值、知识技术密集型、绿色低碳、符合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方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转型,我国的产业发展就要进入这样一个新的阶段。
第三个判断是“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工业化进入到新阶段。工业化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十三五”期间进入中后期阶段,也就是从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中后期阶段最主要的一个特征是重化工业阶段开始进入下半场。自2000年以来,中国进入到重化工业阶段,过去十多年是资源能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快速发展时期,是重化工业阶段的上半场。近几年来,我们开始步入重化工业阶段的下半场,也就是说进入到知识技术密集型重化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交融发展的阶段。在“十三五”期间,这类产业将会得到更多、更快的发展。
第四个判断是中国的城镇化在“十三五”时期进入到加速阶段的下半场。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达到30%~70%的时候,就进入到加速阶段,其中30%~50%属于加速阶段的上半场,50%~70%属于加速阶段的下半场。2015 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6.1%,说明我们的城镇化已经进入到加速阶段的下半场。
第五个判断就是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十三五”期间进入到快速推进时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际上意味着区域内部不同城市、不同地区分工协作的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实现区域之间的共赢发展。正因为如此,近几年来我们开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东北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经济带城市群等新老城市群的发展。
第六个判断是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将进入全面改革的实施期。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全面改革的新时期,我们将要推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军队在内的“七位一体”的改革。这些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顶层设计,在“十三五”时期,这些改革必须要逐步地落地,到2020年要取得决定性成果。
第七个判断是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敏感时期。2015 年中国的人均GDP 已经接近8000 美元,相关研究和国际经验表明我们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很多国家在中等收入阶段都遇到过“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在“十三五”时期也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我们在“十三五”期间必须努力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三、“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新机遇
第一个机遇是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正在深度发展,这“四化”对中国来说都会有新的机遇。比如说世界多极化意味着中国可以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发挥它独特的作用;经济全球化意味着我们可以继续积极地参与经济的全球分工协作,分享全球分工协作的好处;文化多样化意味着中华文化还可以发挥它独特的作用;社会信息化意味着中国已经建立起来的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的相关优势还可以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第二个机遇是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带来的机遇。尽管前面两个定语“深度调整、曲折”不是太好听,但最好的落脚点毕竟是在复苏上面。“十三五”期间与“十二五”期间相比,国际经济形势相对来说要好一些,因为“十二五”时期适逢2008 年国际经济危机刚刚爆发不久,很多国家和地区仍然处于国际经济危机当中。而“十三五”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很多经济体已经逐步从上一轮国际经济危机中走了出来,开始走向复苏,所以“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对外出口、对外贸易总体来说面临着相对较好的国际环境。
第三个机遇是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带来新的机遇。这一轮新技术革命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方面,这些新技术也会促进与其相关的新产业的发展,这也为中国在“十三五”时期发展适应这类技术进步的相关产业带来机遇。
第四个机遇是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在这一轮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过程中,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代表,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地位总体是相对上升的。事实上,最近几年来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说亚投行的成立,意味着我们已经积极地参与到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之中;比如说2016 年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也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说人民币已经加入了SDR(特别提款权),意味着人民币将逐步成为很多国家的储备货币。这些都意味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的地位在提升。
第五个机遇是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新机遇。消费结构升级是有规律的,过去多年来主要满足了吃、穿、住、行、用五大基本需求。当前和今后还有新五大需求正在不断地形成、产生和提升。这新五大需求可以概括为学、乐、康、安、美,也就是学习的需求、快乐的需求、健康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美丽的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五大需求比重不断上升,而且发展潜力巨大。吃、穿、住、用、行五大传统需求尽管还有,但是相对比重在下降。消费结构向学、乐、康、安、美升级的趋势没有因为这次调整而中断,在“十三五”期间还将继续处于升级的过程中,这就为我们在“十三五”时期发展与这种消费结构相适应的相关产业和产品带来了新的机遇。
第六个机遇是工业化进入新阶段带来新机遇。中国的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阶段,进入知识技术密集型重化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交融发展的阶段。在“十三五”时期这个过程还要持续,这就为“十三五”时期发展与工业化进入这一阶段相适应的相关产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第七个机遇是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带来新机遇。城镇化进入到加速阶段的下半场,到加速阶段的结束点也就是70%左右,我们要达到这个点也还有十多年。因为2015 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56.1%,假设每年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向前推进,达到70%左右城镇化相对停滞下来的那个时间点,也还要有十多年。这意味着还要有几亿农民进城,还要有很多新的城市、新的城区产生,还要有很多新的基础设施要建设,还要有很多新的产业和消费空间要出现,所以它是一个机遇。
第八个机遇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推进带来新机遇。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带来效率的提高,带来区域发展的共赢,正因如此,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特别强调推进大区域的一体化,包括“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的制定。事实上,在此之前全国各地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已经蓬勃展开,比如哈长城市群,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辽宁的“五点一线经济带”、沿海城市带、辽中城市群、沈阳经济圈,京津唐,京津冀,山东的半岛城市群、黄河三角洲,江苏的南京城市圈、沿海经济带,安徽的皖江经济带,福建的海西经济区,江西的昌九工业走廊,广东的珠三角,广西的北部湾经济区,云南的滇中城市群,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湖北的武汉城市圈,成渝经济带,西咸一体化(西安、咸阳一体化),乌昌一体化(乌鲁木齐、昌吉一体化),宁夏的沿黄经济带,呼包鄂城市群,太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等等。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展开,在“十三五”时期这个过程还将持续,在此过程中,也会带来很多新的机遇。
第九个机遇是全面改革深入推进带来新的机遇。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已经进入全面改革的新时期,在全面改革的过程中,意味着各个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将出现大调整,在责权利关系调整的过程中,对于部分主体来说它会带来机遇。因为改革可以通过调动各个主体的积极性释放红利,改革可以通过优化资源的配置释放红利,改革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提升人力资本释放红利,改革也可以通过改善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预期来释放红利。
四、新的挑战
第一个方面的挑战,全球经济和贸易复苏乏力带来挑战。尽管最近几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有所复苏,但是总体来看全球经济复苏仍然是比较乏力的。“十三五”期间,尤其是“十三五”前期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乏力,对中国的出口和对外投资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第二个方面的挑战,世界市场尤其是大宗商品市场相对比较低迷,这也带来一些挑战。比如说最近几年来石油、铁矿石、铜等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相对来说增长速度比较慢,有的还下降比较多。世界大宗商品价格或者市场的相对低迷对“十三五”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第三个方面的挑战,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多变,世界竞争加剧也会带来挑战。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之后,很多国家对中国开始有些戒惧。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甚至有些国家开始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围堵,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国际竞争还在加剧,尤其是产业竞争在加剧。2008 年后,美国等一些国家在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强调要推进再工业化、再制造业化,中国下一步也必须大力发展高端的、高附加值的产业,这就与美国推进再工业化、再制造业化形成正面的冲突和竞争。
第四个方面的挑战,中国经济增速换挡带来挑战。经济增速自2010 年以来一直在下行,现在总体还在下行的过程中。具体来说,GDP 的增速自2010年的10.3%下降到2011 年的9.2%,2012年下降到7.8%,2013 年下降到7.7%,2014 年下降到7.4%,2015 年下降到6.9%,现在底部尚未探明。不仅GDP如此,其他构成GDP 的主要指标还有一些影响GDP 的重要指标也是类似的表现。比如说“三驾马车”中的“出口”,2012 年、2013 年同比增长7.9%,2014年下降到6.1%,2015 年下降到2.8%,2015 年我们定的目标是6%左右,实际情况是下降2.8%。而且2015 年的出口增长是跌宕起伏的,1 月份下降3.3%,2 月份增长48.3%,3 月份下降15%,4月份下降6.4%,5 月份下降2.8%,6 月份增长2.8%,7 月份下降8.3%,8 月份下降5.5%,9 月份下降3.7%,10 月份下降7%,11 月份下降6.8%,12 月份下降1.4%,全年下降2.8%。投资也是类似的表现,2012 年投资的同比增长是20.6%,2013 年是19.6%,2014 年是15.7%,2015 年只有10%。2015 年1 至2 月份是13.9%,3 月份是13.5%,4 月份是12%,5 月份、6 月份是11.4%,7月份是11.2%,8 月份是10.9%,9 月份是10.3%,10 月份、11 月份是10.2%,12 月份是10.0%。消费也是类似的表现,2012 年的同比增长是14.3%,2013 年是13.1%,2014 年是12%,2015 年只有10.7%。2015 年1 至2 月份是10.7%,3月份是10.2%,4 月份是10.0%,5 月份是10.1%,6 月份是10.6%,7 月份是10.5%,8 月份是10.8%,9 月份是10.9%,10 月份是11%,11 月份是11.2%,12月份是11.1%。这是需求侧指标的表现。供给侧的一些代表性指标也是类似的表现。比如说工业增加值,2012 年同比增长是10%,2013 年是9.7%,2014 年是8.3%,2015 年是6.1%。2015 年1 至2 月份是6.8%,3 月份是5.6%,4 月份是5.9%,5 月份是6.1%,6 月份是6.8%,7 月份是6.0%,8 月份是6.1%,9 月份是5.7%,10 月份是5.6%,11 月份是6.2%,12 月份是5.9%。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先行指标 PMI指数(采购经理指数),采购指数50 是一个荣枯线,高于50 说明经济在扩张,低于50 说明经济在收缩。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采购指数,2012 年PMI 的均值是50.7,2013 年是50.8,2014 年是50.7,2015 年只有49.9,也就是说2015 年已经低于50 的荣枯线。2015 年1 月份是49.8,2 月份是49.9,3 月份、4 月份是50.1,5 月份、6 月份是50.2,7 月份是50.0,8 月份是49.7,9 月份、10 月份是49.8,11 月份是49.6,12 月份是49.7。2016 年1 月份、2 月份更低一些,1 月份只有49.4,2 月份是49.0。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这个指标相对来说比较真实地反映中国经济运行,那就是用电量。我们先来看全社会用电量,全社会用电量2012 年同比增长是5.5%,2013 年是7.5%,2014 年是3.8%,2015 年是0.5%。2015 年GDP的增长是6.9%,0.5%与6.9%之间的差距部分地反映了GDP 中的一些泡沫。2015 年1 至2 月份的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是2.5%,3 月份下降2.2%,4 月份下降1.3%,5 月份下降1.6%,6 月份下降1.8%,7 月份下降1.3%,8 月份下降1.9%,9 月份下降0.2%,10 月份下降0.24%,11 月份下降0.8%,12 月份下降2.1%。其中工业用电量在2015 年的表现更差一些,工业用电量1 至2 月份是1.3%,3 月份下降4.1%,4 月份下降1.1%,5 月份下降0.6%,6 月份增长0.7%,7 月份下降3.3%,8 月份增长0.6%,9 月份下降2.9%,10 月份下降1.9%,11 月份下降1.6%,12 月份下降4.9%。这些指标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中国经济总体还处于经济下行的通道上。“十三五”期间,尤其是“十三五”前期经济增长还继续面临一些下行的压力,面临一个探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新的挑战。
第五个挑战是经济结构调整阵痛带来的挑战。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结构调整。结构调整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过剩的产能、落后的产能,还有一些僵尸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另一个方面,我们又必须要大力发展一些新兴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这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在淘汰落后产能、淘汰僵尸企业的过程中是有阵痛的。
第六个挑战是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带来的挑战。过去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来拉动。现在这“三驾马车”的边际效应在递减。与此同时,它带来的副作用和后遗症越来越明显,所以我们必须要从供给侧找新的动力。供给侧新的动力可以概括为“三大发动机”,所谓“三大发动机”是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制度变革是指改革;结构优化是指工业化、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等;要素升级是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的增加、信息化、知识增长等。这“三大发动机”对应着中央领导强调的改革、转型、创新三个方面。在“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要逐步摆脱对传统“三驾马车”的依赖,更多地依靠“三大发动机”来拉动经济增长。但是传统的“三驾马车”在退出的过程中,新的“三大发动机”不一定能够及时地衔接上,在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衔接不上或者不协调的情况,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第七个挑战是经济泡沫累积带来挑战。过去来我们主要依靠财政政策尤其是政府投资政策,还有货币政策尤其是释放流动性的政策,拉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来稳增长,确实起到了稳增长的效果。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和后遗症。比如说带来了实体经济的产能过剩,钢铁、煤炭、电解铝、玻璃、冶金、造船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只有70%左右,造成了比较大的资源浪费。比如说带来了高房价等资产价格的泡沫,也带来了地方政府、企业的债务率过高或者说杠杆率过高。也带来了影子银行的过度发展,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现在有个别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已经超过了警戒线。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剧。这些新的经济矛盾问题在“十三五”时期还可能演化,在“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痛下决心来面对这些问题,必须要解决这些泡沫问题,而解决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第八个挑战是人口红利消失带来挑战。自2012 年开始,16 岁至60 岁之间的生产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开始下降,这说明人口红利开始消失。2008年前后“刘易斯拐点”也到了,无限供给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了。近两年来,我们开始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挑战,已经开始放开两胎。刚开始是放开单独两孩,但从这一两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2015 年16 岁至60 岁之间的生产性人口总体下降了487 万,2015 年60 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16.1%,65 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10.5%,本来我们期望2015 年新增加婴儿100 万左右,实际情况是下降32 万,所以人口形势总体还是比较严峻的,也将对“十三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些挑战。
第九个挑战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带来挑战。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资源、能源越来越短缺,资源、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在逐步提高,2014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提升到60.39%。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的压力也在加大,雾霾已经成为不可承受之重。2014 年74 个大中城市中空气污染达标的城市只有不到10 个,劣五类水的比重超过10%。这种比较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在“十三五”时期还会存在,有些方面甚至还会加重,这也会对“十三五”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挑战。
五、“十三五”时期的新理念
在 2015 年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十三五”规划必须要遵循“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可以说是“十三五”规划的灵魂。
第一大理念就是创新发展。为什么要强调创新发展?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粗放也就是大规模投入资源能源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已经遇到了“天花板”。下一步必须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新的增长点,必须要通过提高效率来拉动经济增长,而要提高效率又依赖于创新。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创新发展的理念。
第二大理念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包括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为什么要强调协调发展?因为现在我们在应该协调的领域还没有很好地协调起来,如果不能协调发展,那就会导致社会不公,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所以“十三五”规划特别强调要协调发展。
第三大理念是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强调的是既要绿色又要发展,也就是说“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中国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资源环境的约束加剧、压力加大,同时我们也向国际社会承诺,要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个人类的共同任务。所以必须要通过绿色发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大理念是开放发展。开放发展也就是要继续扩大开放,通过开放来促进改革,通过开放来促进发展,通过开放来分享全球分工协作的好处。
第五大理念是共享发展。共享发展要解决的就是要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要解决收入差距、贫富差距、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要让更多的人来分享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六、“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新目标
“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新目标新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六个“双”:
第一个目标是“双中高”。第一个“中高”是指“十三五”期间要实现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具体来说,GDP 的年均增速要达到6.5%以上。到2020 年GDP 的总量达到92.7万亿元。为什么我们要定这样一个底线目标?为什么不能把目标定的过高?因为要考虑到“十三五”时期中国面临人口的约束、人口红利消失的约束、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影响,还有中国工业化进入到新阶段对GDP 增长的影响,国际环境相对恶化对GDP 增长的影响,极速效应对GDP 增长的影响,所以定的目标不能太高,但另一个方面又要相对比较积极,那是考虑到中国仍然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还有发展潜力,还有很大的回旋空间,经济增长的韧性也比较强。同时也考虑到我们已经制定的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 年人均GDP和城乡居民的收入要比2010 年翻两番,根据这样一个目标倒设,在“十三五”时期GDP 的增长也必须要达到6.5%以上,才能完成我们制定的宏伟目标。第二个“中高”是中高端产业,就是要实现由现在的相对比较低端的产业向未来中高端产业的升级。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提高服务业或者第三产业的占比,明确的目标是“十三五”时期要将三产占GDP 的比重从2015 年的50.5%提高到2020 年的56%左右,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对GDP 的贡献要提高到15%以上,全员劳动生产力要由2015 年的人均8.7 万元提升到2020 年的人均12 万元以上。
第二个目标是“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十三五”时期我们要通过创新驱动来拉动经济增长,要通过创新驱动提高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两个主要的有数字的目标。比如说全社会的研发费用占GDP 比重要由2015 年的2.1%提升到2020 年的2.6%左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20 年也要提高到60%以上。
第三个目标是“双协调”。“双协调”也就是城乡协调、区域协调。从城乡协调来看,在“十三五”时期要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将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从2014 年的35.9%提高到2020年的45%。也就是说在这六七年时间里户籍人口的城镇化水平平均每年要提高1.3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要让1600万农民要变成市民。另一个方面就是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也要由2015 年的56.1%提高到2020 年的60%。第二个方面的协调就是区域协调。区域协调就是要解决好中国相对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的公平发展、均衡发展问题。为了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要解决好交通网络建设问题,所以“十三五”规划纲要对两类重要的交通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到2020 年高铁里程要超过3 万公里,新建、改建的公路里程也要超过3 万公里。
第四个目标是“双方式”。所谓“双方式”是指要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绿色的生活方式。要促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要建设生态文明,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下明确的目标:比如说单位GDP 的用水量,单位GDP 的能耗,单位GDP 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从2015年开始到2020 年分别要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到2020 年要上升到23.04%。地级以上城市优良空气质量天数要超过80%。新能源(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的比重要达到15%以上。
第五个目标是“双轮驱动”。所谓“双轮”,一轮是改革,另一轮是开放。在“十三五”时期,从改革这一轮来说,要逐步建立健全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建立现代法治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要建立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体制机制。从开放这一轮来说,“十三五”时期要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扩大对外开放,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要完善对外开放的布局,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治理体系,要创新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方式等等。
第六个目标是“双补”。所谓“双补”,一方面是要补扶贫的短板,另一方面是要补公共服务的短板。从扶贫的短板来看,在“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要全部解决脱贫的问题,因为到2020 年我们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让所有人口都脱贫,如果仍然还有贫困人口,就说明我们还没有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目前国内的扶贫标准,如果以2010 年的不变价来算,就是年均收入低于2300 块钱,如果以2014年的可变价来算,就是年均收入低于2800 块钱,如果以2020 年来算,那就是年均收入低于4000 块钱。按照这样一个水平,2014 年中国的贫困人口仍然还有7017 万。如果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来计算的话,也就是人均每天的收入低于2 美元,就属于贫困人口,按照这个标准来算,我们的贫困人口仍然还有2 亿多,这个任务对我们来说有点偏艰巨,按照国内的标准来说,现在有7017 万贫困人口,到“十三五”末,也就是2020 年必须要让7017 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现有的59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让14 个集中贫困连片区的贫困问题全部解决。另一个短板就是公共服务的短板。这里面包括社会事业方面的短板,“十三五”时期要使人均受教育年限从目前的10.23 年提高到10.8 年,新增的城镇就业人口要增加5000 万,棚户区改造的房子要新增加2000 万套,人均寿命提高1 岁。
七、“十三五”规划明确的新制度
新制度也是“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的内容之一,在“十三五”规划纲要里就“十三五”期间要建立的制度主要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的制度是要建立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进一步加快发展、重视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也要引导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解决好这两类经济的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公平发展的问题,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新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个方面的制度是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这是一项相对比较新的内容,因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实际上是产权。过去我们的产权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它与我们要建立的现代市场经济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加快建立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包括企业的产权制度,包括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包括农村土地的产权制度,包括知识产权制度等等。
第三个方面的制度是要建立并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现代市场体系主要包括两类市场,一类是产品市场,另一类是要素市场。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中,产品市场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当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要重点突破、完善的是现代要素市场,包括资金市场、土地市场、科技市场、人才市场等。与此同时,现代市场体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价格形成机制或者说市场价格体系。在“十三五”期间要逐步建立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能够及时地反映供求关系,反映资源能源的稀缺性。
第四个方面的制度是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近几年已经有所推进,但还没有完成任务。所以“十三五”时期还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还有政府“三单制度”的建立,所谓“三单制度”就是权力制度、责任制度、负面清单制度。通过这一系列的与政府有关的制度的建立,逐步转变政府职能,界定政府的职责,解决政府的越位、缺位、错位问题,通过政府改革为市场为企业提供更大的空间。
第五个方面的制度是要深化财税制度、金融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来看,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好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的对称问题,也就是责权利的对称问题。通过财权事权对称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激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还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最主要的是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银行体系改革、资本市场改革、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等等。在“十三五”期间这一类金融改革是要重点推进的。
八、“十三五”期间要形成新的动力
“十三五”期间要形成新的动力,这也是“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所要求的内容之一,它属于创新发展的核心范畴。新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推进主体创新
所谓主体创新就是各种行为主体本身要变成创新型的主体。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类创新型的主体。第一类主体是创新型企业,尤其是创新型领军企业。要使企业由原来以模仿为主变成以创新为主,通过创新来形成竞争力,来促进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二类主体是创新型个人。具体表现为创客,还有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等。第三类主体是创新区域。也就是要建立创新型的城市、区域创新中心、创新型园区等。第四类主体是创新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因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社会创新不可或缺的、主要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五类主体是要培育国家创新平台。比如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到的国家实验室、国家创新中心、国家技术中心等。第六类主体是要培育创新型政府。政府本身也有一个创新的问题,比如说政府的公共服务委托外包给企业或社会,这就是一种创新。
(二)人才创新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到的与人才创新相关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人才战略这一部分。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核心内容,第一个方面是要培育、凝聚人才,而且是要培育、凝聚各类人才,包括各种专业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党政人才等。第二个方面是要配置人才,也就是说要让培育、凝聚的那些人才各得其所,让他们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就必须推进人才的流动,让人才在全国各地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同时还要加强人才交流。第三个方面是要留住人才。留住人才主要是通过待遇留人、岗位留人和感情留人。所谓待遇留人就是要通过解决人才所关心的工资、奖金、福利、股权等待遇来留住他们;岗位留人就是要给人才发挥重要作用的舞台;感情留人即通过文化、荣誉、精神激励等方式来留住人才。
(三)科技创新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里面特别强调了四类技术的创新。第一类是基础技术、前沿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研究以及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创造。第二类是共性技术,重大的共性技术也要加快研究应用。第三类是一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技术,要重点攻关。第四类是核心技术和战略性技术。
(四)产业创新
产业创新,包括产品创新。也就是说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把新技术所对应的一些新的产业、相关的产品开发出来,推进产业整体创新。包括产业组织创新、产业集群也都是产业创新的具体形式。每一个产业里面又涉及到很多具体产品的创新。
(五)信息创新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里面专门有一章是信息网络建设,在这部分也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说要做好与信息创新相关的一系列信息基础建设,如母机、宽带、网络等等。同时要解决好相关信息产业尤其是互联网产业的信息安全保障问题等等。
(六)模式创新
模式创新可以把它理解为“四众”:众筹、众包、众扶、众创。这在“十三五”规划纲要里面也被特别予以强调。
(七)体制机制创新
体制机制创新最主要的是针对科技的体制机制创新。科技管理体制要创新,科技经费的管理体制也要创新。要通过体制创新增加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各类科研人才的自**,激发他们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当然,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还包括分配机制创新,要解决好广大科研人员所关切的问题,要形成比较合理的分配制度,要让研究人员愿意去做课题,有积极性去做课题。
(八)需求动力的创新
在整个经济增长的动力中有需求侧的动力,也有供给侧的动力。以往的五年规划中,对需求侧的动力是有很多丰富的内容来描述的,“十三五”规划对需求侧动力的描述相对弱化了,但也没有忽视,放在新的动力这一个体系。需求侧动力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推进消费升级,最具体的、最主要的表现为消费品品质的升级,也就是要解决好现在大家关切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中国人要到国外去买马桶盖?那是因为我们的消费品品质不好,所以在“十三五”规划中,我们要解决好消费品品质的问题,对那些不能保证质量的要进行惩戒。第二个方面是要增加有效投资,最重要的是基础设施投资和公共设施投资。所谓有效投资就是有效率、有回报的投资。2015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6 年的有效投资是有明确部署的,比如说要完成铁路投资8000 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 万亿元。第三个方面的需求侧动力创新就是出口,要培育出口的新优势。通过促进出口产品的转型升级,通过“一带一路”开拓全球的新市场,来推进出口的扩大,来培育中国出口的竞争新优势。
九、“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发展新产业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发展新产业,关于发展新产业,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要发展现代农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就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做了比较详细的部署。比如说要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要优化种养的结构,要优化农产品的结构,要推进农业与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还包括要建立现代农业的经营体系,最主要的是要搞规模经营,要建立更多的符合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现代农场等新的组织形式,要进一步鼓励城市的工商资本下乡等等。要建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发展现代农业,要推进农业装备水平的提高,还要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建立现代农业还要解决农业的支持体系问题,包括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要解决好农业发展中所需要的融资问题、人才问题等。
第二个方面是要发展现代制造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如何发展现代制造业也作了比较具体的部署。比如说强调工业强基,也就是说要强化现代工业的基础。比如说提到了要发展新兴制造业,新兴制造业最主要的是绿色制造业、职能制造业等,强调要推进传统制造业的优化升级、转型升级,还强调要提高制造业的品质,要塑造制造业的品牌,也强调要解决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的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也是我们当下特别强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产能过剩在制造业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制造业就是实体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要解决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降低的问题,就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财务成本、电力成本和物流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指企业与政府打交道过程中的各种隐性成本,财税成本包括税收还有各种费乃至一些社保方面的费用。企业与金融机构打交道过程中,存在比较多的财务成本,因为很多企业好不容易挣点钱,还必须把利息交给银行,所以我们要降低这方面的成本。电力成本就是解决电力机构、电力企业电费过高的问题。物流成本就是解决企业所关切的必须留下买路钱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是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战略新兴产业也给予了特别强调,具体来说,在“十三五”时期,我们要重点发展一些新兴产业。比如说IT 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等。同时还要发展培育战略性产业,比如说深海、深空、航天航空这样一些战略性产业。此外,还有与核有关的产业。
第四个方面的内容是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就现代服务业特别强调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强调要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的品质,强调要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十、新的支撑
新的支撑也属于创新发展的内容之一,新的支撑主要是指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新的支撑主要强调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是要建立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十三五”时期,要建立完善连通国内国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要发展城市和城际交通,要建设更好的重点交通枢纽,要推进交通向绿色低碳、智能和安全方面深化发展。
第二个方面是要建立完善现代能源体系。具体来说,要优化能源的结构,提高能源的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最主要的是要发展太阳能、生物智能、一部分核能、水能等新能源、清洁能源。
第三个方面要建立完善现代能源的储运体系。要解决好能源的储藏运输问题,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发展现代智能能源或智慧能源,要将能源的发展与物联网、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
十一、新的空间布局
新的空间布局对应着“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发展。形成新的格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是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最主要的是要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具体路径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主要按照以下几个特点去推进。
第一个特点,它是人本的城镇化。也就是说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解决农民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城镇化,以推进农民市民化为主要抓手的城镇化。
第二个特点,它是市场的城镇化。在城镇化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企业和市场的作用,也就是说要推进市场的城镇化。
第三个特点,它是协调的城镇化。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要将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协调起来,避免出现城镇建起来后因产业没配套而造成空城、鬼城等问题。同时也要解决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问题。
第四个特点,它是特色品牌的城镇化。每个城市都要形成特色定位、特色产业、特色品牌,而不能千城一面,走到哪里都一样。
第五个特点,它是集群的城镇化。产业要集群,城镇也要集群,要按照集群的规律去发展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
第六个特点,它是绿色低碳的城镇化。也就是说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要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尤其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筑材料都要符合绿色低碳的标准和条件。
第七个特点,它是智慧的城镇化。要建设智慧城市,发展物联网,发展互联网。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降低信息成本,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第八个特点,它是品质的城镇化。要从两个方面提高品质,一方面是要提高城市居民的素质,包括新进来的新市民的素质。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城市地下的建设,我们有很多城市地上建得很漂亮,但是地下比较差,一旦遭遇恶劣天气比如发大水,导致很多人员伤亡。所以从2013年开始,国务院强调今后的城镇建设,要先地下后地上。
第九个特点,它是人文的城镇化。也就是说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传承历史文化,要让大家记得起乡愁。
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区域协调。区域协调也就是在中国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东南西北中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问题。“十三五”规划纲要特别强调要制定、完善各个区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包括东中西部协调发展问题,南北协调发展问题,先进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协调发展问题。还有就是要高度重视一些重点地区的发展,比如说中央已经提出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以及一些重点的城市群,像东北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地带城市群等的发展。同时还要高度重视一些特殊地区的发展,主要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还有资源枯竭型或者资源型地区发展所面临的特殊问题也要高度重视。再有,海洋经济也是特殊地区,也要高度重视。
十二、形成新的模式
新的模式对应着“十三五”规划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理念。新的模式也就是要形成绿色发展模式,又要绿色,又要发展,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是要搞好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四大主体功能区都要做好规划,尤其是生态保护地区的规划。要通过生态红线制度、生态修复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做好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工作。
第二个方面是要推进资源能源的集约节约利用。一方面是要优化资源能源的结构,要发展各种新的资源、能源。另一方面要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发展循环经济。
第三个方面是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最主要的是三大污染的治理,也就是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治理。同时还要解决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还有各种新型污染治理的问题。
第四个方面是要做好生态的修复、保护,还有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问题。还包括植树造林,解决好湿地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等。
第五个方面是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因为节能环保产业一方面能够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它是最符合绿色发展的内涵要求的。所以“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对节能环保产业或者说绿色低碳产业给予扶持。
第六个方面是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我国已经对国际社会承诺要积极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强有力的控制,甚至下一步还要进行总量控制以践行我们的承诺。
十三、形成新的开放
新的开放对应着“十三五”规划提到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开放发展理念,围绕这样一个发展目标,“十三五”规划纲要重点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就是要构建对外开放的格局。包括国内国际两个层面,我们要推进跨境开发开放和跨境经济合作,还有境外区域经济合作,要不断完善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的各种基地。
第二个方面是要完善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具体来说,要完善出口退税制度,要解决好外商比较关切的负面清单制度建设问题,还有自贸区体制改革问题等等。
第三个方面是要创新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的方式。“十三五”规划纲要特别强调下一步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试点,鼓励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这都是具有创新意义的重要内容。
第四个方面是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是我国已经确定的大战略。在“十三五”时期要将“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些重点项目落地,要让它产生实际效果。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有一部分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很多产能有比较大的需求,我们可以利用“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开展与沿线国家的国际产能合作,使国内的部分产能能够在更大的国际舞台上得到充分利用,优化资源配置。
第五个方面是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承担大国应有的职责。因为对外开放不仅是把我们的产品销出去,不仅仅是把外资和国外的人才、管理引进来,也不仅仅是让我们的投资“走出去”,还要在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治理,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十四、发展新民生
民生对应着“十三五”规划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发展,这也是改革开放的最主要目的。要通过民生的改善,让广大老百姓分享或者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民生。
第一个方面是要解决脱贫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十三五”时期要推进精准扶贫,精准扶贫要具体到扶贫的对象、扶贫的主体、扶贫的手段、扶贫的政策,全部都要精准。
第二个方面是要推进教育公平。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各个层次的学校都要推进教育公平,幼儿园阶段主要是要发展普惠式的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是要强调中小学的标准化建设,要解决广大老百姓关切的择校问题。高中教育和各种职业教育,要减轻学生的负担,高中阶段的教育下一步要免学杂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也要免学杂费,还有中学教育阶段的困难学生补助要实现全覆盖。大学教育要重点提高一流高校吸纳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农村地区考生的比重。总之要实现教育公平。
第三个方面是加强健康中国建设。这部分内容最主要的是医疗、医药、卫生制度改革,要进一步提高相关补贴的标准。要完善或者要铺开大病保险,要进一步开展分诊治疗的试点。要落实全面放开两胎的政策,要解决好食品安全等问题。
第四个方面是要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的方式在“十三五”期间也要逐步创新。其中有一些公共服务可以通过政府与资本、社会、企业合作的方式来推进,要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
第五个方面是推进就业和创业。各种不同主体的就业创业问题都要高度关注和重视。比如针对大学生,“十三五”期间要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和创业引领计划;针对农民工,要开展农民工培训计划或者行动;针对下岗职工,要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素质提升问题;针对广大的复转军人,要解决他们的就业安置问题。同时还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各个主体包括创客等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第六个方面是收入分配。收入分配主要针对当前或过去长期存在的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阶层收入差距等比较大的问题。在“十三五”期间,要加大力度缩小各个主体、各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一些非正常的收入应受到限制,一些低收入阶层的收入要提高,要逐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要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
第七个方面是社会保障问题。重点是要解决好养老保障问题,还有社会低保问题。
第八个方面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包括妇女儿童问题。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十三五”规划纲要对老龄化问题琢磨比较多,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也琢磨比较多,特别强调要开展相关的关爱行动。
第九个方面是精神文明建设或者说文化事业发展问题。通过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文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进一步扩大文化产品服务,进一步推进文化的开放等等。
第十个方面是要加强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本身也要创新,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来参与社会治理,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社会信用建设以及社会安全体系的构建等等。
十五、新的政府
要把“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一系列重点任务落地,需要强有力的保障,这个保障最主要是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要明确各级政府在“十三五”规划实施中的职责。“十三五”规划纲要特别强调了以下几点。
一是要建设法治政府。也就是说要让政府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要让政府在阳光下运行,要建立完善政府的法律顾问制度等等。二是要建设廉洁政府。“十三五”期间我们还要继续开展反腐败、作风建设等,要使审计巡视全覆盖。三是要建立创新型政府。政府本身也有创新的问题,尤其是政府的一些公共服务完全可以通过一些创新的方式来提供。当然在建立创新型政府的过程中,也要高度重视广大干部创新的积极性,所以“十三五”规划特别强调了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要建立容错纠错的机制,要鼓励地方进行差异化改革的实验。四是要建立服务型政府。也就是说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各种公共服务,要不断完善政府的服务功能,将权力型状态更多地转变为服务型状态。五是要建立责任政府。建立责任政府最主要内容是要把“十三五”规划已经明确的各项重点任务,一级一级地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主体,明确责任边界。对做得好的进行奖励,对做得不好或者没有完成任务的要明确相应的考核评价奖惩标准。六是要建立效能政府。效能政府一方面是要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要提高政府以及政府公务员及相关人员的能力。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李佐军
【来源】领导科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