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汇报
经济全球化在大大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明显改变着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注重追求更高的社会发展水平。
只有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去从事现代化建设,才能真正建立起“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
自1997年开始,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各地区也分析了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制定产业发展的战略和措施。这个过程也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前后)背景下使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系统的过程。在这个调整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经济生长点,同时,也使我国区域发展的格局产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产业空间。
全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包括经济总量(经济实力、人均经济指标等)的地带性差距继续扩大,省区市之间的产业结构特色更加区域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分工显现端倪。与产业集聚和发展水平相适应,出现了大城市集聚区,人口城市化出现了新格局。另外,基础设施的装备水平也出现了新的区域性差异。
与此同时,我国区域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一、影响因素的变化及新因素的作用
我国近年来区域发展态势的重大变化及部分产业布局的大尺度转移,是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其中,一些新因素的影响起着关键作用。
1、传统因素的影响正在下降
矿产资源、水资源、交通等曾经是中外大多数国家工业化和发展中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曾经影响乃至决定了我国的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格局。但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的结构调整,这些传统因素的作用正在下降。这种下降主要是由于:第一,以消耗大量矿产资源、水源和能源为特征的资源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出现下降趋势。尽管我国的基础产业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这些产业需要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和交通运输条件作为前提,但是,就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而言,资源型产业的衰减趋势已经在我国出现了。第二,由于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战略正在实施,相当部分资源型产业愈来愈多地利用国外资源。因此,国内资源作为影响这些产业及其布局的因素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球化程度、经济和科学技术基础、人才和管理以及反映进入国际经济循环难易程度的区位等,成为这些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2、经济全球化成为部分地区发展的主导因素
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这种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发展特别迅速。经济全球化在大大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明显改变着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跨国公司投资的大规模增加,跨国公司对全球和国家、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大大加强,国际贸易大幅度增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与国际范围内的产业转移相伴随的。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经和正在强烈地导致全球范围和国家、地区层面上的经济空间重组。
3、信息化发展导致地区发展差距扩大
信息已成为愈来愈重要的生产因子和区位因子。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导致信息和知识传递的时空阻碍性大幅度减低。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在于它促进了知识的扩散、应用和创新。知识是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即知识的生产、传递、学习和应用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
信息化对地区发展的影响,是与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对于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接受和推广应用)关系甚大。经济较不发达地区,信息的传播、接受和推广应用遇到的困难大,以致大量的生产和产品销售得不到及时必要的信息,研究和开发由于缺乏信息资源的支持而难以进行,特别是难以进入国内外的经济循环系统。这种差异及由此带来的恶性循环会引起较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一步步扩大,由此给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以明显的影响。
4、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成了极为重要的发展因素
这个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得以发生: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水平和各类产业和服务业中技术含量的增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占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上升;二是科学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水平方面的作用愈来愈显著;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在一定区域的集聚,成为带动地区整个经济发展的创新空间。这种创新空间,即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的R&D机构和必要的信息设施、金融机构及其他一系列服务设施等构成的产业群。这样的创新空间可以不断研发新的产品,同时又将创新过程和新的技术等扩散到周围地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科技在我国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其结果是使各地区经济发展出现日益明显的技术梯度。在这种技术梯度格局中,居高位者多是经济增长快的省区市。这些地区在工业领域里,通过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开发新产业及大规模地增加进出口,使工业结构出现新的格局,而这种新格局又是整个国民经济区域新格局的主体。也有一些地区重点将科技成果用于农业的发展,打造了高效优质的农业产业区,通过进一步的产业化,促进了这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5、生态和环境因素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有可能造成生态与环境状况的恶化,而受到破坏的生态和环境不可避免地要阻碍地区的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在区域上相互交织,表现出三种关系:其一,经济高速和超高速增长,人口密集,大中城市迅速膨胀。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工业污染、部分大中城市的大气污染和主要农业区水体的富营养化等。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大城市及周边地区;其二,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大规模开发资源和对资源进行大规模加工,一定程度上使环境受到污染。这种情况主要在我国的中部和少数西部地区;其三,在生态基础本来就很脆弱的地区,为加快经济增长,大量采伐森林、陡坡开荒、超采地下水源等,引起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这种情况主要在西部地区。由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逐步确立,第一类地区,基础产业规模正在受到控制,能源结构正在得到改善;第二类地区,工艺落后的资源型产业也受到控制,曾经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五小”企业将逐步淘汰;第三类地区,正在实施“退耕还林”等政策。
6、体制创新是近年来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
全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益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特别是大量的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但各地区的差异很大。一些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体制上和企业组织上都有重要的创新,实现了以体制调整带动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的目标。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活力仍显不足。
二、我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1、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出现一定的差距
不同省区市之间的经济总量、人均GDP和GDP平均增长速度等的差距有所扩大,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也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大部分省区市的经济增长仍然依靠投资的拉动。这种侧重依靠资本要素积累的经济增长,随着市场化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通过近年来的结构调整,部分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这部分地区主要位于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2、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梯度
在全国战略性结构调整中,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及基础设施和管理的现代化等,形成了以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为标志的经济技术梯度。这种经济技术梯度集中反映了各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异。在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指标利用加权综合和系统聚类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后,形成以下不同的区域。这种经济增长对科技支撑的依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
广东、江苏、上海、北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近三分之二。高新技术的空间集聚形成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创新空间。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这些创新空间主要在以下地区得到发育:北京市以中关村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江苏浙江的环太湖城市圈高新技术产业带、广东珠江东岸的“电子信息业走廊”(“簇群经济”创新空间)、四川盆地的成都-绵阳科技城、陕西省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以及其他一些大中城市的高新区等。
3、基础产业区域布局发生重大变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国产业布局特别是工业布局,近十几年来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其中,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布局发生了较大尺度的空间转移。其主要原因是:大规模引进外资及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跨国公司大量进入我国。另一主要原因是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利用。各地区在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对依靠当地资源但已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限制。此外,基础原材料工业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聚。能源工业特别是电力工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特色农业和高效优质农业得到发展并形成新的农业产业区。
我国区域发展新格局还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现代化的地区差异和城市化、城镇发展的新格局方面。战略性结构调整以来,全国范围内基础设施的改善非常显著。目前,中远程的干线建设重点已经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但沿海地区和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发达地区,在建设综合性的高效能的以城市为中心的运输体系方面明显走在前头,由此形成的区域可达性大为提高。近年来,在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过程中,各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部分省区市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和高速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与产业集聚和发展水平相适应,大城市集聚区增加,范围扩展。人口城市化出现了新格局。
三、值得注意的问题
1、应该重视基础产业的发展及其现代化
我国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在以往几年里,第二产业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多数省区市主要依赖于基础产业的发展和量的扩张。特别是依靠第二产业的增长。在第二产业中,经济增长明显地具有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特征,能源、钢铁、机械、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
这种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改变了重工业增长始终低于轻工业增长的局面,说明一系列传统工业部门的产品在我国还有很大需求。但是,我国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大”而不“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些地区在基础产业特别是在原材料工业方面具有优势,但是,没有将其作为重点发展,技术水平和产品还有待升级。
2、高新技术产业不适宜普遍大规模发展
近十多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践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特别是需要有高素质的科学技术人才,因而具有较强的吸收消化和研发能力,还需要有传统制造业的支持和具有大量熟练技术工人以及高级管理人才和经验的配合。具备这种条件的,一般是在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大学等教育机构集中的大中城市区域。
因此,不是每个地区都可以大规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但是,各地区的“十五”计划中,29个地区选择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大部分为发展基因药物和现代药物;27个地区选择电子信息,基本上确定重点发展微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通信产品、网络产品、信息家电产品、新型元器件和电子材料;26个地区选择新材料,重点发展纳米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13个地区选择环保产业,11个地区选择光机电一体化,10个地区选择新能源等。如此只能说分散投资,相互竞争。有些地区,具有很强的基础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而没有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但却邻近高新技术发达的大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也在试图大规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没有将基础产业的现代化置于重要地位。
3、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令人担忧
在我国沿海部分地区,主要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和超高速经济增长及大规模城市化、国际化过程。在取得令人鼓舞的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环境状况及水土资源利用状况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状况。
造成这些态势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有突出缺陷,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不力,缺乏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等。但是,关键的是一些城市在处理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出现了认识和做法上的偏差。
为此,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注重追求更高的社会发展水平。这就需要提高对发展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社会事业的发展,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去从事现代化建设,才能真正建立起“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