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道: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9-06 浏览量:13

来源:地理研究

1935 年,胡焕庸先生在《地理学报》发表了“中国人口之分布”论文,搜集整理了全国各地区的人口数据,将人口数据精确落到县级单元尺度,绘制出了中国第一张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第一次定量刻划了中国人口分布不均的事实,并提出了著名的黑龙江瑷珲(现爱辉) —云南腾冲的人口地理分界线[1]。线东南方36%的国土居住着96%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64%的国土居住着4%人口,人口密度极低。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这也就是现在广为人知的胡焕庸线。胡焕庸线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首次定量刻画了中国人口的空间特征,揭示了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人口密度存在巨大悬殊的事实,被称为“Hu line”[2]。胡焕庸线又不仅仅是一条人口地理分界线,也是一条综合的生态环境界线,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差异和空间格局研究的特色,胡焕庸线被赋予更为广泛内涵,其影响超出了人文地理学甚至是地理学的范围。2009 年,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中国地理学会发起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活动,胡焕庸线当选为30 项重大成果之一。

2014 年11 月2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北京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指着中国地图上的“胡焕庸线”说,中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新型城镇化核心就是写好“人”字,说到底就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很多媒体据此归结为李克强总理之问[3],即“胡焕庸线怎么破”?李克强总理对胡焕庸线的关注,使其迅速成为学术界[4-7]、社会媒体和政府高度关注的一个热词,胡焕庸线提出80 年后引发了广泛热议。不同看法被提出来,甚至是突破的不同方案和情景都已被提出。实际上,早在一年多以前,胡焕庸线问题就引起了李克强总理的关注。2013年8 月31 日,在中南海第一会议室李克强总理组织召开两院城镇化成果汇报会,陆大道院士代表中国科学院组作了半个多小时的汇报,汇报题目是“关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的认知和建议”,强调了一定要牢固树立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理念,走具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指出未来城镇化速度不宜过快。李克强总理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城镇化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成败,胡焕庸线是个经济地理问题,应不应该打破?能不能打破?请你们帮着研究。”

因此,组织了地理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和中青年学者就此问题开展学术争鸣,将学者观点原汁原味呈现出来,从不同角度诠释胡焕庸线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期望能加深对胡焕庸线的理解,促进学术界对该问题讨论并增进共识,从地理学视角研究城市化的若干重大问题,有助于国家新型城镇化实施和区域实践[8,9]

一、“胡焕庸线”突破意味着什么?

1935 年著名的胡焕庸线被提出至现在,已经过去了80 年。这期间,中国的人口总量增加了一倍多,经济总量的增加更是不可比拟。但是,胡焕庸线两侧总人口、经济总值的比例始终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以该线东南半壁、西北半壁分别占43%和56.4%的国土面积(暂不包括港、澳、台),它们的人口和经济总值比例始终保持94∶6 的大数特征。80 年前,胡焕庸先生在他的“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指出,这种人口分布格局与地形、雨量作比较“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胡焕庸线能不能突破,如何突破,长期以来就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诸多人士认为,胡焕庸线能否突破,事关缓解乃至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以及加强国家安全建设等重大问题。

如何理解这里的“突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在过去约30 年中,西北半壁占全国的比例提高了0.55 个百分点,即额外增加了约700 万人口(西北半壁人口总数约8480万人)。如果将未来30 年西北半壁人口占全国比例提高1.0 个百分点可以谓之“突破”,则需要额外增加约1400 万人。那么,到21 世纪中叶,西北半壁的人口总数将比目前增加约2000 万人。这个数据,是否能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东南半壁的人口负担并改善西北半壁的人口构成呢?如果没有,其意义又有多大?所以,问题是能不能促使人口由东南半壁迁入。而判断这一点,主要看经济发展。

胡焕庸线突破,经济意义当然很大。1990-2010 年,全国GDP 平均年增速约10%。如果未来30 年,全国GDP 平均增速约为4.0%计,到2040 年,全国GDP 约150 万亿元(以2010 年的现价考虑),如果西北半壁占全国的比例较2010 年提高1.0 个百分点(达到6.7%),要求达到10.05 万亿元,是2010 年的4.1 倍;如果西北半壁较2010 年提高2.0 个百分点(达到7.7%),则需要达到11.6 万亿元,是2010 年的4.7 倍。这样的数据才可谓之“有所突破”。也就是说,实现这种两种尺度的“突破”,未来30 年西北半壁GDP增长速度需要超过全国经济增速平均值的50%左右。

最近十多年来,在“西部大开发”的方针下,西北半壁各地区通过大规模投资和发展能源重化工,使经济实现了高速和超高速增长。但这已经带来了结构性的困境,能源重化工这些可以导致地区经济大幅度增长的行业,在西北半壁成为需要控制规模的对象。那么,要达到上述长时期高速增长,什么样的产业可以支持?高科技产业、大农业、高端服务业,等等。从现在看,很难想象这些产业未来在西北半壁能够取得远超过全国平均值的增速。

二、“胡焕庸线”稳定性长期存在的几点理由

1. 中国陆地国土分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及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 m以上,除少量河谷地带以外,一般不适宜于人类日常的社会经济活动。“胡焕庸线”西北半壁几乎包括了干旱及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这种自然结构特点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巨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胡焕庸线”的稳定性。这不是人的力量所能明显改变的。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受海洋的吸引是长期趋势。早在19 世纪初,海洋就被认为是“伟大的公路”。今天,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更加强了沿海地区发展的优势。世界上主要国家的经济,无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广泛的交流。全球的经济总量就像钉子一样密集地倒插在各主要经济大国的沿海地带(美国的东西两洋的沿岸、欧洲的大西洋沿岸、地中海沿岸、日本各岛、中国沿海地带等)。中国经济,不管是以往的30 年还是未来,都将在相当大程度上(有些领域及行业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 依赖国际市场和资源。

还要强调的是:胡焕庸线的西北半壁,并不等于“三大地带”中的西部地带。西部地带中的发达地区有关中、四川盆地(重庆在内) 及人口密度及经济密度较高的云贵地区等都基本不在胡焕庸线的西北半壁。

2. 胡焕庸线西北半壁缩小与东南半壁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差距所遇到的困难,主要还不在于水资源及交通运输等问题。主要在于距国内外市场距离远、运输成本高的严重制约。运输能力可以提高,甚至是没有限制的,但运输距离长及引起的运输成本高这个因素的影响是难以改变的。也就这一点,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胡焕庸线西北半壁的许多部门和行业,其产品和服务难以在经过长距离和超长距离(陆路) 运到国内外市场后而仍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人们通常强调西部资源丰富,但这并不一定就意味着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中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很多,有些矿种的地质储量都占全国80%以上。但如果考虑到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洗选(分离) 条件、运输条件等因素,就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实际价值给以赋权,东、中、西三大地带矿产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分别为为32∶43∶25。这就是说,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并不存在很大优势。这里“西部地带”的地理范围比胡焕庸线西北半壁更大一些。

3. 除了上述自然结构、运输距离两个难以改变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外,教育和文化水平也是制约西北半壁经济发展的因素。这个因素是可以逐步改变的,但是需要较长时期才能实现这种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另外,沿海地区由于科学技术基础及易于接收全球信息和革新的传播,会具有大得多的区域创新优势。

西北半壁的六个省份(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宁夏),2013 年财政收入计4082 亿元,支出12227 亿元,收支相差8145 亿元。财政自给率仅仅为25%。但这还不是中央政府对这些省份财政转移支付的全部。今后,中央政府对这些地区财政转移支付额度肯定还要像往常的速度增加,这无疑是中央政府的巨大负担,也是各省份政府的巨大压力。如果要采取不寻常的措施实现西北半壁的超常规经济发展以突破胡焕庸线,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可能会相对减少。但是,在投资与投资成本、生产效益、运输与消费支出、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要额外付出的经济代价可能要大得多。

以上只是根据几十年来发展实践情况和数据做的简单分析和判断。需要说明的是,胡焕庸线两侧基本公共服务存在明显落差的“稳定性”将长期存在。中国在第八、第九及第十个五年规划中都曾经强调要缩小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但是执行的结果这种差距并没有缩小。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开始,只强调要使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实践证明,这个目标是切合实际的,在中央政府和省区市级政府努力下可以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 胡焕庸. 中国人口之分布: 附统计表与密度图. 地理学报, 1935, 2(2): 33-74. [Hu Huanyong. Essays on China'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35, 2(2): 33-74.]

[2] Tien H Y. Demography in China: From zero to now. Population Index, 1981, 47(4): 683-710.

[3] 杨芳. 李克强之问“: 胡焕庸线”怎么破?.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128/ c1001-26113082.html, 2014-11-28.[Yang Fang. Premier Li Keqiang's question: how to break Hu line?. http://www.gov.cn/xinwen/2014- 11/29/content_2784676.htm, 2014-11-28.]

[4] 陈明星, 李扬, 龚颖华, 等. 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格局趋势: 尝试回答李克强总理之问. 地理学报,2016, 71(2): 179-193. [Chen Mingxing, Li Yang, Gong Yinghua, et al.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trend of urbanization pattern on two sides of Hu Huanyong population line: A tentative response to Premier Li Keqiang.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71(2): 179-193.]

[5] 丁金宏, 何书金. 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 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 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地理学报,2015, 70(12): 1. [Ding Jinhong, He Shujing. Population geography and the future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Symposium for Commemorating the 80th Anniversary of the Discovery of Hu Huanyong Line was held in Shanghai.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70(12): 1.]

[6] 马海涛. 突破胡焕庸线: 新型城镇化助推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的均衡. 科学, 2015, 67(3): 39-42. [Ma Haitao. China's new urbanization plan is a breakthrough against Hu Huanyong Line. Science, 2015, 67(3): 39-42.]

[7] 戚伟, 刘盛和, 赵美风.“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及其两侧人口集疏模式差异. 地理学报, 2015, 70(4): 551-566. [Qi Wei,Liu Shenghe, Zhao Meifeng. Study on the stability of Hu Line and different spatial patterns ofpopulation growth on its both side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70(4): 551-566.]

[8] 陆大道, 陈明星. 关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编制大背景的几点认识. 地理学报, 2015, 70(2): 179-185.[Lu Dadao, Chen Mingxing. Several viewpoints on the background of compiling the "National New Urbanization Planning(2014-2020)".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70(2): 179-185.]

[9] 陆大道. 地理学关于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内容框架. 地理科学, 2013, 33(8): 897-901. [Lu Dadao. The research content framework of urbanization field in Geography.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33(8): 897-9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30634,41530751,4127118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秉维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015RC202)

作者简介:陆大道(1940- ),男,安徽桐城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为生产力布局、国土开发、区域发展和城镇化问题研究。E-mail: ludd@igsnrr.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