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新中国70年工业发展成就与战略选择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27 浏览量:31

来源:财经问题研究

一、工业发展筑造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工业发展取得令人骄傲的成就。中国现已经拥有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工业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主要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出口贸易规模多年创世界第一,工业结构逐步优化,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质量和效率稳中有进[1]。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中国的强国之基、富国之路。

(一)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全球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产品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还处在以小农经济为主、只能生产品种有限的日用生活消费品和少量矿产品的落后状态,工业基础极其薄弱,无法满足人们基本的日常生活需要和经济发展建设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建设,经过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煤炭、石油加工、化工、机械、建材、轻纺、食品、医药等工业行业由小到大,迅速成长。一些新兴的工业行业,如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电子通信工业等也从无到有,逐渐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在逐步升级。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9%,比1995年提高6.9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建立健全工业生产体系和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人们的衣食住行得到了极大保障,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由以农副产品和资源性产品为主转变为95%以上的工业制成品,工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1978—2018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增长九百多倍,自2009年起,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服装、鞋、玩具,家具、五金产品、家电等轻工业品在全球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2]。

全球工业品市场因中国工业的发展及价廉物美产品的出口而极大丰富,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为中国人民造福,而且也是其他国家人民的福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1980—1995年全球CPI平均上涨高达21.9%,此后显著走低,1996年以来全球CPI年均上涨放缓至4.6%,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物价水平也呈现出类似的特点,这虽然主要是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调控的结果,但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也为平抑价格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国从中国进口大量质优价廉的商品,帮助其维持较低的通胀水平,提高了美国民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购买力美中贸易委员会的研究显示,2015年典型的美国家庭收入为5.65万美元,对华贸易平均为每个家庭每年节省850美元"根据牛津研究院估计,美自华进口低价商品在2015年帮助美国降低消费物价水平1.0%—1.5%[3]。

(二)增强了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为提升综合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能源与原材料供应瓶颈问题得到缓解,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能源与原材料工业的产能增长了上百倍,部分产品产量步入世界前列"例如,2017年,中国粗钢、煤产量和发电量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位,水泥、化肥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原油产量居世界第五位"能源与原材料工业的发展为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8年末,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千米,比1949年末增长5倍,其中高速铁路达到2.9万千米,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2/3,居世界第一位"中国铁路网从“四纵四横”发展到“八纵八横”。新的路网方案实现后,预计到2030年,中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20万千米左右,其中高速铁路约4.5万千米"全国铁路网将全面连接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速铁路网基本连接省会城市和其他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截至2019年,中国公路总里程已达484.65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高速公路达14.26万千米,居世界第一[4]。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能通车的公路仅8.08万千米,70年间增长了59倍"截至2016年,中国内河航道里程12.7万千米,增长72.7%。2018年,中国新建光缆线路长度578万千米,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4358万千米,移动宽带用户达13.1亿户,已基本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动宽带网,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不断强化,使得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迈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与此同时,医疗、教育、文化、社会等事业蓬勃发展,国防、外交等实力大幅度提升"

(三)提升了国民经济的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工业是技术密集度较高的行业,目前,工业增速虽然略低于服务业,但工业劳动生产率仍大大领先于其他行业,中国工业的发展壮大,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极大提升了产业发展的整体技术水平,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对中国产业结构和要素的优化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交通运输业和运输装备制造业的关系为例,截至2018年末,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万台,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2万千米,分别较1949年增长5.3倍和5.0倍[5]。二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再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大小三线建设为中心的地区工业布局,为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工业布局的调整成为中国培育经济增长极的重要途径“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均以工业为主要实施内容,所谓的产业转移带动经济发展基本上是指制造业的转移"制造业具有劳动生产率高、带动性强的特点,能创造出更多的市场需求,对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带动作用"

(四)吸纳和传播新技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人类社会发展的几次大飞跃都是源于工业革命,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赋于了工业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力量"旧中国因错失工业革命的机遇而落后,新中国因工业发展而复兴"在中国,技术进步与工业发展几乎如影相随"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通过引进苏联156项技术,迈开了工业发展的第一步;改革开放后,中国更大范围地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形成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良性循环,加速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1978—2012年,中国工业持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部分工业的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行列,部分行业技术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以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技术革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提升增添了新动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作用下,工业发展所展现的新态势、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拉动工业经济不断向高端迈进,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分工地位逐步上升,新的竞争优势正在形成,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愈发紧密,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6]。

(五)培育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土壤,成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外商投资大量进入工业领域,截至2018年,私营企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数量已超过一半,资产总计、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占比均超过20%。工业成为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最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民营企业成为该行业的骨干企业,甚至在全球市场中都具有较高市场声誉,对中国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有率大幅度提升,2004年位居第三。2009年,中国已建成由完整的原材料能源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国防科技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组成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丰富的配套链条,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工业品已有二百一十余种。2018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的出口国[7]。

二、中国工业发展70年的战略演变与理论创新

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工业发展的历程,每一阶段都面临着那一阶段的特殊问题,每一阶段的特殊问题所引发的理论探索和战略方针又反过来指导中国工业发展战略。新中国工业70年的发展战略与理论创新,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修正、再创新、再修正的循环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8]。

(一)实施工业立国的长期战略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就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并把工业建设、生产力发展放在了稳固政权的高度,提出了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建设目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党中央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地增强了经济活力,工业发展规划目标基本实现,工业化水平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工业单方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相对滞后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结合国内外工业化经验和中国国情,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新的发展目标,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是工业在GDP中占比的提高,更是要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对工业化本质与内涵认识的升华。中国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制造业发展基本方针,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二)坚持部分行业、部分地区先行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经济十分落后,加之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迫切需要探索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建设。当时中国在工业化道路和产业发展次序的问题上有两种选择:一是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经验和理论,优先发展轻工业,待积累了大量资本后再发展重工业;二是苏联的工业化战略,实行计划经济,集中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由于重工业对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党中央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决策。首先建设钢铁、煤、电力、石油、机械制造、军事工业、有色金属及基本化学工业。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方针在实际执行中出现了较大偏差,由于轻工业发展受到严重忽视,导致经济结构失衡,人民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为后来工业化加速推进、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培养训练科技人才及产业工人队伍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集中资源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这一优势在中国的经济建设中一直被充分运用。改革开放后,工业布局也采取了倾斜式的发展思路,建立了沿海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将工业发展重点向基础好的沿海地区倾斜,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完成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完成的工业资本积累。改革开放后,虽然不再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但在产业选择上仍坚持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此同时,理论界也对发展战略方式的选择类型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是选择按照劳动力比较优势优先发展劳动密集性产业的战略,还是选择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赶超发达国家的战略。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作为一个大国,低工资与高技术的结合形成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独特竞争优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差大,延长了工业行业的成熟期,增加了经济韧性,国内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并存,其技术进步速度远超过国家间的传播速度。以先进行业、发达地区示范带动传统行业和落后地区发展,有利于加快技术进步和要素流动,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潜力,这也是中国多年坚持部分行业、部分地区优先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实施市场化改革推动战略

新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基本制度保障。“一五”时期,为保障工业发展,把社会主义工业化,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写入了宪法。但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市场经济规律,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创新地提出改革开放:一方面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要对西方国家开放,二者相辅相成。只有遵循价值规律、竞争机制,中国工业才能够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与苏联“休克性疗法”的改革方式具有显著差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走的是渐进式改革路线。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指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指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九大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和经验,明确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实践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最先取消了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实行政企分开,改变原来“人财物供产销”六统一的管理体制,放松了投资管制和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同时,对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扩大企业自**,对垄断性行业和市场经营环境加强监管,国有企业逐步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产业政策逐步向竞争政策转变,对外资企业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深化垄断产业和国有垄断企业的改革[9]。上述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措施,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和工业发展质量的提高。

(四)以创新促发展战略

中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除了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但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哪里?邓小平同志根据世界范围内科技发展趋势,及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他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

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科技创新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先后实施了“863计划”“火炬计划”等一系列高科技研发计划,推行一系列科研体制改革,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力,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联动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是党中央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对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一步阐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但这种传统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失,需要寻找新动力、培育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应对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的转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利用各种手段打击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从另一面证明了中国推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五)开放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对外经贸关系主要集中在苏联等国家,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工业发展基本进入封闭阶段,对外经贸活动十分有限,丧失了工业大发展的机遇。1978年,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经验,也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的重要法宝。1984年,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对外开放是渐进的,工业是率先开放的行业。开放领域从竞争性较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开始,从发展“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起步,然后再到交通、能源等原材料、重化工工业及研究设计等领域。改革开放初期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促进了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1996年,中国再一次提出“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提出建立“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国工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按照“入世”承诺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修订了两千三百多条法律法规,清理了数十万份政府相关文件,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的全球投资吸引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总揽战略全局,顺应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命运与共的发展大趋势,以及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和对外投资大国的现实,提出开放发展新理念和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对发展理念进行阐述时说:“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针对西方逆全球化民粹主义浪潮兴起,中国高举自由贸易、合作共赢旗帜,坚定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十年,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商业环境更加开放和规范。今后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2013年9月,中国设立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截至2019年8月,中国已经建设了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了“沿海+沿边”开放新版图,各个自由贸易区实行差异化发展,各有侧重,形成了区域互动、产业互助的发展形态。

(六)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战略

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起点,比新中国的工业化早一百多年,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新中国工业化错失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但在第三次以信息化为特征的工业革命中开启了工业化的新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重大战略选择。继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等产业革命浪潮后,以网络化、数字化为核心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数字经济正在成

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党的***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有效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推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两化融合提出的新目标,促进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更大的范围、更细的行业、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更深的应用、更多的智能方面实现彼此交融。新工业革命与中国制造强国战略形成历史性交汇,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培育中国工业竞争新优势的着力点。

(七)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向的绿色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在探索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受历史条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的制约,工业化在使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过量消耗、环境生态恶化的代价。党的十五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好经济效益、人力资源、科技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生态文明理念已成为共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环境保护提供了行动纲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发展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经济发展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失去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工业绿色发展是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中国对工业绿色发展制定了明确目标规划和路线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成就显著,中国成为世界上单位GDP能耗下降最快的国家。

三、中国工业发展展望

中国工业70年的发展成就斐然,令人骄傲,但也要看到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方面的问题。进入新时代,要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工业发展环境将面临一些变化:一是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消费升级对中国工业发展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但战略机遇期仍存在;三是新技术、新经济对中国工业的影响将愈加深刻,中国工业将进入结构调整、动力转换、需求升级、竞争加剧的裂变期[10]。

(一)主动作为,发展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

未来五到十年,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各国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将对现有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冲击,既有对中国有利的变化,也有冲击和挑战。无论如何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已不再是处于世界体系边缘的旁观者,也不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持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积极倡导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应对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和全球性挑战,中国经济发展机遇期将会得到持续。

(二)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不二法宝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和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将被进一步挖掘,加之“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中国工业走出去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国工业面临的市场需求将呈现多样化和高品质化,工业将进入需求导向型的发展模式。贸易争端、保护主义等将给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全球经济因此陷入新一轮衰退之中,中国工业出口外部需求萎缩的风险不可避免。面对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以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有效应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提升工业产品的品质,培育和打造一批质量可靠的国家自主品牌;二是要加快完善消费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制定修订产品质量监管法律和标准,加强质量政策引导和质量环境建设。

(三)产业融合是未来工业发展的大趋势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当前,产业融合已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这是在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进行的产业组织变革。产业融合包括渗透融合、延伸融合和重组融合等方式。生物芯片、纳米电子等是信息和生物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渗透融合;制造业服务化是延伸融合,是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的重组融合,融合后生产的新产品表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如智能家电。产业融合的本质是满足消费者更个性化、更高品质的需求,基础是新技术革命,因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技术革命为支撑是产业融合的基本条

(四)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主要力量

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正在改变国际产业分工、国际竞争格局。对新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决定国家力量对比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和决定工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未来工业领域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科技的竞争,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和资源环境因素的约束越来越大,工业竞争力的来源只有科技创新。

(五)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更紧密互动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工业大国。虽然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但经济发展已进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一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产业的国际化发展阶段已进入由商品贸易转向对外投资的阶段,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大,同时加速产业转移步伐;二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区域间的产能转移会更加频繁。需指出的是,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联系是否密切,关系到产业是否会空心化的问题。未来五年内,中国的产业转移更多是源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中美贸易摩擦虽然对中国产业布局形成一定的影响,但中国企业走出去,向海外转移,更多的是产业升级的需求,而不是避税转移。实际上,在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之前,那些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就已经开始向海外转移。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中国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二者的关系也会更为紧密。

参考文献:

[1]唐红祥,张祥祯,吴艳,等.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9,(2):128-142.

[2]余淼杰,张睿.中国制造业出口质量的准确衡量:挑战与解决方法[J].经济学(季刊),2017,,2):463-484.

[3]牛犁.中国发展为世界带来六大机遇[N].经济日报,2018-04-10.

[4]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R].国家统计局,2019.

[5]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6.

[6]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8.

[7]汪海波,等.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第三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

[8]李金华.新中国70年工业发展脉络、历史贡献及其经验启示[J].改革,2019,(4):5-15.

[9]江飞涛,李晓萍.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产业政策演进与发展兼论中国产业政策体系的转型[J].管理世界,2018,(10):73-85.

[10]史丹,李鹏.中国工业70年发展质量演进及其现状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19,(9):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