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久文:构建中国区域经济学学科体系——评《刘再兴文集》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08 浏览量:15

来源: 经济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与时代共成长、以现实为命题”的区域经济学迎来发展的春天,这离不开老一辈学者做出的开创性工作。作为中国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代表性学术成果,问世于2017年的《刘再兴文集》(经济管理出版社,下文所标页码均指该书)涵盖了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生产布局规律、区域发展差距、经济区划、国土规划、经济政策空间属性等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了以刘再兴教授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区域经济学者的真知灼见。

一、界定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为指明学科发展方向,刘再兴教授系统梳理了195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关于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的若干探讨。为使经济地理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他于1970年代末开创性地运用经济学的视角看待经济地理学,将其界定为“研究生产布局规律的科学”(第15页)。作者重点关注“在哪里生产”的问题,将空间因素纳入经济学的研究框架。随着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学转向愈发明显,脱胎于经济地理学的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焕发出旺盛的活力。

作者不仅说明了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学特质,还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入手,系统论述了经济地理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内在关联。他认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布局具有决定性作用,只有正确处理好以人与物为核心的社会经济关系,才能实现生产布局的效益最大化。作者在将政治经济学视作经济地理学“根基”的同时,还阐明了经济地理学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剖析其与部门经济学、国民经济计划学等学科的异同点。他表示,经济地理学不仅要探究不同区域内农业、工业、运输业的具体布局原则,还需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对接,从整体入手分析生产布局规律。他指出“如果不从全国着眼,不从整个生产部门的总体部署着眼,就无法正确研究这个部分及其在区域中的作用和发展的趋势,从而也就无法研究区域生产部门的组合”(第16页)。

二、总结生产布局规律

为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刘再兴教授全面总结了生产布局规律,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学逐渐成为一门经世致用的“显学”。

作者通过回顾世界代表性国家工农产业布局的演化脉络,将生产布局的一般规律概括为“随着生产的发展(包括生产力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生产的空间不断扩大,生产部门、生产要素、生产环节的空间组合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第108页)。在探明生产布局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作者扎根中国国情,深化了对生产布局规律的研究(参见文集理论篇与总体篇《论生产力战略布局》、《论我国生产力布局战略》、《生产布局政策》、《论梯度理论》、《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梯度推移论》),集中体现为:(1)探讨中国生产布局的战略构想。1980年代中(,根据中国各区域比较优势,作者提出了“立足沿海,循序西移,中间突破”(第85页)的生产布局构想,主张在强化沿海地区产业实力与技术优势的同时,将中部地区作为承接地,完成生产力的梯度推移。(2)倡导生产布局的“主导论”。作者在肯定梯度推移主导地位的同时,认为反梯度推移是客观存在的,需同大范围的生产力梯度推移相互补充,避免重犯生产力“跳跃式西移”(第66、88页)的错误;(3)剖析集聚与分散间的关系。作者通过总结煤炭资源开发、钢铁基地、铁路交通布局的经验教训(参见文集总体篇《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布局中的几个问题》、《我国钢铁基地建设和布局中的若干问题》、《怎样评价“三五”以来的铁路建设布局》),发现企业空间集聚能够产生组合效应,助推城市化进程;但是,当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在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会产生消聚力量(参见文集理论篇《企业布置集中与分散的关系》)。由此,他总结出“适当分散和适当集中相结合”(第50页)的生产布局理念。此外,他还洞察到区域的层级性,指出生产布局在国家—区域尺度上应实现“大分散”,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在城市尺度上则需“小集中” 释放规模经济效应。

三、聚焦区域发展差距

改革开放之初,作为分权化渐进式改革的一部分,中国实施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发展战略。刘再兴教授在肯定东部地区发展成就的同时,通过大量实地调查,在1980年代初就全面辨析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参见文集总体篇《论新形势下沿海与内地的关系》),敏锐意识到要谨防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作者不仅率先注意到中国客观存在的区域发展差距,还尝试性采用定量方法测度区域发展差距,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区域经济学者以质性研究为主的局面。

作者在强调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必要性、量化测度区域发展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构想(参见文集地带篇《发达地区区域发展战略》、《试论华中地区在全国经济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中部地区的地位及其总体开发的战略构想》、《西部开发的若干战略性问题》、《国际大循环战略与西部的对策》)。他从中国区域发展的梯度差异出发,阐述了不同空间单元内区域政策的基本取向:(1)坚持速度、效益并重的思想,全面总结了东部地区的优劣势,指出提升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需要同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改造大城市、推进卫星城建设、综合开发利用资源等措施相配合。(2)从资源利用、产业培育等角度入手,全面论述了西部地区应当采取的经济政策,着重分析了沿边地区文教事业、外贸口岸的发展方略。(3)在东西发展差距日渐明显的背景下,他综合考虑了华中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社会条件,认为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第449页),同中部崛起的战略构想不谋而合。(4)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在阐述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从更小的空间尺度切入,将东部地区的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定位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四、研究经济区划

经济区划是实施区域政策的基础。刘再兴教授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积极开展经济区划研究,成为国内最早探索经济区划的学者之一。

针对当时学界在经济区划问题上的讨论,作者系统回应了学界、政界关于经济区划的争鸣(参见文集理论篇《经济区划、区域规划的若干问题》、《综合经济区划的若干问题》),主要论点包括:(1)经济区划的地理界限。作者认为,经济区演化发展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区划的地理界限需要根据区域经济结构及其在全国分工格局中的地位适时调整。(2)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在他看来,只有发挥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活动的组织功能,才能为经济区划的成功实践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在明晰上述两个问题的前提下,他提出了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区域内现有生产发展水平、生产发展的基本条件与潜力、面临的主要任务、发展方向具有近似性,而区域间在上述方面应当具备差异性”(第56页)。

作者不仅明确了经济区划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还结合国内实际,将全国划分为沿海发达地带、边疆待开发地带、中部内陆地带,并将东中西“三大经济?”的基本构想进一步具体化为:沿海发达地带是促进长江干流沿线飞跃、深化黄河流域优势资源开发、加快西南工业带建设的主轴,此外还应以沿边开放为突破口,加速南北边疆地带跨越式发展。根据上述原则,他划定了东北区、华北区或黄河中下游区、华中区或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西南区、西北区等6个一级综合经济区。作者划分综合经济区的构想在国内产生了巨大反响,杨树珍、胡序威、杨吾杨、郭振淮、陆大道等一批知名学者相继给出了不同的经济区划方案,中国区域经济学迸发出无限生机。

五、探索国土规划

197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中前期是中国国土规划研究的发轫期。刘再兴教授凭借对生产布局规律、区域发展差距、经济区划的精准把握,成为国土规划的开拓者之一。

作者将区位论、地域分工论、空间投资论作为国土规划的基石,解决了企业最优选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协调区际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参见文集理论篇《论国土规划的理论基础》)。在微观(面,他回顾了成本决定论、利润决定论,点明传统区位论中的理性人假定与现实不符,认为将行为因素纳入考虑范畴的现代区位论更切合实际。在中观层面,他辨析了主导产业理论中的易混概念,将“选准并优先重点发展主导产业、配套发展关联性产业、积极发展需要就地平衡的基础性产业、扶持潜导产业”(第221—222页)作为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的指导方针。在宏观层面,受经济发展阶段论的启发,他指出各区域将经历成长、成熟、衰退或向更高阶段迈进等若干时期。为遏制区域经济陷入衰退的“负向锁定”,他建议将推动产业结构多样化、研发高新技术产品作为政策重心。

作者恪守“理论顶天,实践立地”的准则,先后参加了十多个省区市国土规划的编制工作。他走遍了山西各能源重化工建设区,对山西煤炭工业的规模结构、空间布局、跨区调配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参见文集省区篇《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建设若干问题探讨》、《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建设的规模和结构》、《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协调发展》),兼及新技术革命浪潮下山西的应对之策(参见文集省区篇《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山西对策试探》)。他全面总结了宁夏、甘肃、内蒙古、安徽、陕西等省区的优劣势,在战略重心、资源开发、产业结构、城镇建设等多方面为各地“诊脉开方”。六、论证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的关系发展战略是对某区域未来发展的宏观谋划,经济政策是政府为增进社会福利而出台的解决现实问题的举措,能够保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运行于健康轨道。

作为国内最早探索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属性的学者之一,刘再兴教授兼顾产业异质性与空间差异性,强调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是相辅相成的,“要使产业政策得到各地区的积极响应和配合,就必须有体现区域特性的区域政策相配套”(第130页)。他表示,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不仅要符合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还要不失灵活性,充分考量各区域的特性,这就需要在科学的经济区划下确定成熟区、成长区、不发达区适宜发展的主导产业,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

当年在中国区域政策方兴未艾的现实背景下,作者已察觉到区域政策的“泛化”趋向,论证了加快产业政策区域化的必要性,为实现产业政策区域化设计出可行思路(参见文集理论篇《产业政策区域化的理论与方法》)。他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出发,认为“用产业倾斜代替区域倾斜”的观点是片面的,主张产业倾斜与区域倾斜并重。他强调,经济政策应充分考虑区域发展差距,合理确定不同区域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的战略定位,保证政策不失针对性。因此,国家实施产业倾斜必须要有相应的地域倾斜作为依托,逐步实现“由以单一产品联系为主转变为多因子的交错联系”“由垂直分工转变为垂直分工与部分水平分工相结合”(第502页),提高跨区域合作的层次。

总之《刘再兴文集》所展现的学术思想,是中国区域经济学的思想宝库,对于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