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转型升级是全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在此历史性的重大结构调整中,构建合理的区域经济空间发展格局,可以引导要素在区域之间更加有序的流动、产业在区域之间有序转移,有利于各类各层次的区域根据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条件转换经济动能,形成协调发展的局面,从而释放出推动全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作为拓展发展新空间、用发展新空间培育新发展动力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三大战略,同时,正在建设和打造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网络。这些变化必将催生中国形成新的区域经济空间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覃成林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团队运用多极网络空间组织思想,在长期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等基础上,撰写和出版了《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引领中国区域经济2020》一书,系统地提出了构建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引领“十三五”及未来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
该书是覃成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铁快速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相关政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6年12月出版。该书共分三篇。第一篇是“迈向2020: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大变革的新动力”。作者认为,中国重回世界经济中心地位,新三大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区域接力增长,以及区域经济联系网络化,共同构成了全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大变革的新动力。第二篇是“引领2020: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作者指出,在“十三五”及未来的发展中,在国家层面,中国需要构建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多极支撑、轴带衔接、网络关联、极区互动、各具活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促进中国区域经济走向相对均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支撑。这个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由七大国家增长极、“四纵四横”八大国家发展轴、三大经济联系网络构成。其中,七大国家增长极分别是珠三角增长极、长三角增长极、环渤海增长极、长江中游增长极、中原增长极、成渝增长极、关中增长极;“四纵四横”八大国家发展轴分别是长江发展轴、陇海—兰新发展轴、东南沿海发展轴、沪昆发展轴、京沪发展轴、京广发展轴、京津—沈哈发展轴、京津—包昆发展轴;三大经济联系网络分别是快速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和企业空间组织网络。第三篇是“迎接2020:推动形成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作者提出了促进中西部国家增长极加快发展、推动东部国家增长极转型发展、大力推进国家发展轴建设、加快建成快速交通网络、提升信息网络水平、统筹协调发展政策、发挥好国家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发展的双重作用等构建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的对策。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由20世纪80—90年代的三大经济地带演进为21世纪的四大区域板块。在此过程中,各类区域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对全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我们也注意到,目前的四大区域板块格局尚未很好地解决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而且,随着新三大战略的实施,以及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因此,亟待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及与之相关的区域战略进行创新性的研究。由此可知,《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引领中国区域经济2020》无疑是一部难得的具有新思想支撑的力作。在思想方面,该书以多极网络空间组织思想作为统领,提出了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这个新构想。在战略设计方面,该书所提出的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是对三大经济地带、四大区域板块的新超越,较好地处理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各类区域的经济持续发展、为全国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区域动力等关系。在对策设计方面,该书提出的七大对策抓住了构建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的重点及路径,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当然,该书所提出的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加深入的科学研究。
正如覃成林教授在后记中所言,中国正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伟大征程上,也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调整经济结构、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以区域结构调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摆在中国经济发展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必须要完成的重大发展任务。本人相信,该书的出版将引起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科学等相关学者的兴趣,共同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问题。同时,该书也将为国家及地方的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思想和新构想。此外,对于有关企业及社会大众认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也不失为一本颇具新意的参考书。因此,本人乐于对该书作上述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