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长久以来,随着我国区域实践的不断推进,关于区域发展格局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然而,现阶段关于区域发展的研究尤其是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区域发展的实际。一直以来,学者们都聚焦在均衡与非均衡发展战略,并以此作为划分我国区域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提出我国区域发展进入从不平衡发展到相对均衡发展的转折时期(魏后凯,2008;刘乃全,刘学华,赵丽岗,2008),张可云(2012)针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实际,更是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这些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区域发展总体脉络,但笔者认为都大抵过于空泛,只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描绘出大致轮廓,不能为区域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手段。如何准确描述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演变路径并弄清我国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所处发展阶段,对于构建我国当前及未来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战略框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Krugman(1991)初步做出将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初步尝试开始,新经济地理学便以崭新的面貌活跃在经济学研究殿堂。新经济地理学从聚集和分散的角度,对空间格局演变进行探讨,并提出影响聚集和分散的各种因素,一起构成解释空间结构变动的依据,对现实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安虎森,2009)。本文将新经济地理学的聚集力和分散力作为构建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路径的主要依据。
二、影响区域格局演变的力量分析
理性人的假说(Adam Smith,1776)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经济活动主体本着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自由地进行区位选择,从而导致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变化。聚集力是指促使生产要素、经济活动向核心区域聚集的力量,分散力则是促使生产要素、经济活动撤离核心区域,流向边缘区域的力量,聚集力和分散力的力量权衡最终决定了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形态。
(一)影响区域格局演变的聚集力
Krugman(1991)、Fujita(1999)、Ottaviano(1999)、Baldwin(2001)、Thisse(2002)曾从不同的角度构建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提示了形式有别的关于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机制,但无论形式如何,从本质上这些空间聚集机制都可以描述为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其赖以存在的主要是两个经济效应,“市场接近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我们称之为影响区域格局演变的两个聚集力。
1.市场接近效应
市场接近效应(Market Access Effect),又称为本地市场效应,指的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工业企业进行生产区位选择时倾向于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从而不仅能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同时由于接近大市场可以极大地节省交通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Marshall(1890)和Duranton & Puga(2004)也分别就接近大市场的好处作了详细说明,Marshall(1890)将其归结为劳动力池(Labor Market Pooling)、中间产品共享(Sharing of Specialized Inputs)和知识外溢(Knowledge Spillover),Duranton(2004)将其归结为匹配效应(Matching)、共享效应(Sharing)、学习效应(Learning),将其作为分析接近大市场的聚集经济效应的微观基础。市场接近效应由于其中所包含的循环累积关系而具有自我强化的特征:工人迁移使得市场规模发生变化,市场规模的变化促使生活活动发生转移,生活活动的转移又会激励工人进一步发生迁移,从而产生需求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
2.价格指数效应
价格指数效应(Price Index Effect),又称为生活成本效应,指企业聚集地区由于企业数量众多,从而产生更多的产品种类和数量,直接导致从其它地区输入的产品较少,降低了必然转嫁给消费者的诸多的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使得聚集地区产品价格指数相对较低,生活成本较低。价格指数效应必然形成一种吸引制造业企业向聚集区域集中的力量。和市场接近效应一样,价格指数效应也具有自我强化的特征:工人迁移促使生产活动转移,生活活动的转移使得生活成本发生变化,从而进一步激励工人迁移,产生成本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
(二)影响区域格局演变的分散力
新经济地理学者除了注意到上述两者促进制造业企业和经济活动聚集的效应外,从一开始就特别注意到抑制经济活动聚集的分散力——市场拥挤效应,聚集力和分散力的权衡最终决定了区域格局的变化。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市场拥挤效应等越来越成为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分散因素越发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1.市场拥挤效应
市场拥挤效应(Market Crowding Effect),也称本地竞争效应,指的是企业的空间聚**使得彼此之间为争夺消费者的市场竞争趋向剧烈,从而降低了各自的盈利能力,从而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会考虑其竞争者的分布和数量,倾向于选择企业较少的区域。在核心—边缘结构模型中,市场拥挤效应产生的分散力会不断加强,但与其它的聚焦力的增强来说相对较弱,不能起到扭转或抑制经济活动的聚集趋势。因此,可以说,市场拥挤效应的弱化是区域格局不能由聚集向分散发展的重要因素。
2.影响区域格局演变的其他分散力
随着区域经济进入相对均衡发展时期①,影响区域格局演变的分散力量越来越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除了市场拥挤效应,新经济地理学者分别考虑了各种各样的分散因素,并与经典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市场拥挤效应一道,成为解释分散格局形成的重要因子。Helpman(1998)将住房部门引入,考虑到土地因素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认为高房价是促使消费者从大型城市迁往中小城市的重要考量。Eppink,Withagen(2009)提出生态多样性保护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生态多样性问题直接决定了人们的效用水平,从而影响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Forslid and Ottaviano(2003),Van Marrewijk(2005),Elbers,C.,Withagen,C.(2004)等构建的新经济地理模型中都充分考虑环境污染的作用,将环境污染作为CP结构的分散力进行处理。还有其它已经考虑到的分散因素,Martin,Ottaviano(1999)和Baldwin,Martion,Ottaviano(2001)将内生经济增长引入到新经济地理学中,知识资本的形成受到空间因素作用下的溢出效应的影响,从而使对称结构的稳定均衡成为可能,因而将知识溢出作为影响空间分异的分散力量。Puga(1999)改变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而提出规模报酬递减,Ludema & Wooton(1999)假定要素的有限流动等,都对标准的CP模型进行修订,包含更多的关于分散的因素。
上述讨论的聚集力和分散力共同成为塑造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格局的重要因素,以下构建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路径,主要围绕聚集力和分散力的变化、权衡来展开。
三、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路径分析
(一)相关概念说明
借用现代物理学的概念,以能级②表示聚集力和分散力的大小,从而将聚集分为“大聚集”和“小聚集”,分散分为“大分散”和“小分散”,并且根据聚集能级和分散能级的大小,将聚集中心和分散点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无论是聚集能级还是分散能级都直接影响到各自地域单元数量,并与聚集力或分散力的作用范围具有紧密的关系。
1.聚集能级的影响因素
聚集能级直接影响到自身地域单元数量(聚集点),他们之间呈反比例关系,即伴随着聚集能级的增大,对其他较低聚集能级聚集点的人力资本、生产要素、经济活动等也会形成具大的吸附作用,从而减少聚集点的数量,聚集中心的数量与聚集能级呈现一个类似金字塔似的关系,聚集能级越高,其聚集点的数量越小;聚集能级与聚集力作用范围成正比例关系,当聚集力能在更大范围发挥作用,从而对更多范围的人力资本、生产要素、经济活动等形成吸附作用,自身具有的能级将会越高。由此,“大聚集”、“小聚集”区分了聚集能级的大小,“大聚集”表示自身聚集力量较强,从而可以对更大范围发挥作用,其腹地范围较广;“小聚集”则表示自身聚集力量相对较弱,影响的作用范围相对有限,腹地范围较小。由此,可以简单绘出聚集状态曲线(图1)。
2.分散能级的影响因素
分散能级与自身地域单元数量(分散点)和作用范围均成正比例关系,即伴随着分散能级的增加,巨大的分散力量会促使人力资本、生产要素、经济活动等向更大范围迁移,从而受其影响的作用范围扩大,并且会形成更多的分散点,增加其相关地域单元数量。由此,“大分散”、“小分散”区分了分散能级的大小,“大分散”表示其分散力量较强,从而可以对更大范围发挥作用,形成更多的分散点;“小分散”表示其分散力量较弱,影响的作用范围相对有限,形成的分散点数量相对较少。由此,可以简单绘出分散状态曲线(图2)。
在相同作用范围内,分散能级提升产生的分散点的数量远远大于相同聚集能级提升形成的聚集中心的数量,因而通过比较图2与图1可以发现,分散状态曲线的斜率明显大于聚集状态曲线的斜率。
(二)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机制
1.从分散到聚集的演变机制
新经济地理学从一开始就清晰地解释了从分散状态到聚集发展的机制。新经济地理学将经济空间抽象为同质平面,并将分散状态作为分析的起点,在没有任何外生差异的条件下探讨空间的内生演化过程。市场接近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等聚集力的作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需求关联和成本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使得聚集发展成为经济空间演变的必然,核心—边缘结构成为稳定均衡。甚至可以认为聚集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人力资本、生产要素、经济活动等都具有聚集发展的趋势。同时,偶然的历史事件等外生差异因素在新经济地理系统发生着重要作用。
聚集力量的大小直接通过聚集能级表现出来,由此产生了无数个聚集能级不等的聚集中心,如图3所示,聚集中心C1、聚集中心C2……的聚集能级较高,为“大聚集”状态,聚集中心B1、B2……的聚集能级较低,为“小聚集”状态,各自聚集中心的数量有如下关系…<B2n<B1n<…<C2n<C1n。
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观”,实行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及对外开放的方针,这无疑成为促进资源、要素、经济活动从全国各地流向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的“偶然事件”,影响范围之广前所未有,逐渐形成东部地区一枝独放的区域发展格局,形成了东部地区长三角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城市群等几个聚集能级极大的聚集中心,成为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从聚集到分散的演变机制
李爱民,孙久文(2014)构建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引入公共部门,详细探讨了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从聚集到分散的演变机制,可以发现,政策资源成本及其所代表的市场化水平和资源禀赋对于吸引人力资本、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的流入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政策资源成本对于重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作用远远大于资源禀赋优势的影响,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对经济活动具有更高的吸引力,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地区要想成为工业部门的聚集地,必须首先注重改善市场化环境和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水平。
由此,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和特征,将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演变划分为3个地理单元:市场化水平最高、公共部门发展最完善的核心地区(C地区)、与核心地区发展水平类似的次核心地区(SC地区)和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边缘地区(P地区),从而人力资本和经济活动的空间流动必然经历核心地区(C地区)——次核心地区(SC地区)——边缘地区(P地区)的依次演变过程,阶段Ⅰ和阶段Ⅱ共同完成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有序演变。
三地区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划分和两阶段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次序,总结出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从聚集到分散的演变规律和发生机制,并且贯穿区域发展总体格局分散化布局演变的始终。
分散力量的大小直接通过分散能级表现出来,由此产生了无数与分散能级对应的不同数量的分散点,如图4所示,分散点A1、分散点A2……对应的分散能级较高,分散范围较广,为“大分散”状态,分散点D1、D2……对应的分散能级较低,分散范围较小,为“小分散”状态,各自分散点的数量有如下关系…<D2n<D1n<…<A2n<A1n。
Tobler(1970)提出的地理学第一定律特别契合分散能级和聚集能级随距离衰减的态势③,随着分散的作用范围增大,分散力的作用越小,从而使形成的分散点的能级随着距离的扩大而越来越低,数量越来越多。“大分散”往往会形成更多的分散点,但是各个分散点的能级相对较低,这为各分散点的内生聚集提供了条件,也可能进一步形成较大能级的聚集中心。
(三)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敛8”演变路径
1.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敛8”演变路径的抽象描述
基于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从分散到聚集以及从聚集到分散的演变机制,超越基于某一单个阶段的静态描述,本节将立足于人力资本、生产要素、经济活动聚集区域进行考察,并动态分析聚集中心的剃度推移,从而形成区域发展总体格局完整的演变路径。
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演化取决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权衡,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以及作用范围的变化,聚集力和分散力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聚集不经济的存在也是分散力日益增强的重要因素。大体而言,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路径为一个类似不规则的“8”形状的发展路径(本文称之为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敛8”演变路径),区域发展渐趋分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如图5:
如上图所示,“大聚集”状态的聚集中心C、聚集中心C1n、聚集中心C2n……以及“小聚集”状态的聚集中心B、聚集中心B1n聚集中心B2n……分别代表了不同聚集能级的聚集中心,根据前面的分析,各个聚集能级呈依次递减的趋势,数量逐次增多。“大分散”状态的分散点A、分散点A1n分散点A2n……以及“小分散”状态的分散点D、分散点D1n、分散点D2n……分别对应了不同分散能级的分散点,同样,各个分散能级呈依次递减的趋势,数量则随着作用范围增加而不断增多。随着聚集中心的剃度推移,直至聚集中心Pn,使得聚集力和分散力势均力敌,从而达到均衡状态。
分析以最高一级的聚集中心C作为起点。聚集中心C由最初的“大分散”状态A经由“小聚集”状态B发展而来,再经由“小分散”状态D演变为“大分散”状态A1n,A1n对应了较低分散能级的分散点。新经济地理学中“市场接近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充分解释了A点到B点以及从B点到C点的演变过程,为追求规模经济优势以及获得较低的生活成本和交通运输成本,人力资本、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等都具有向规模较大市场聚集的趋势,同时随着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各个聚集中心的聚集能级不断提升,随着更多较低级别聚集中心的能量供应,较大聚集能级中心逐渐形成,由此构成以聚集能级为基础的聚集中心等级结构。尤其是从B点到C点的发展过程,往往还伴随着偶然性因素的作用,如“东部率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无疑推动内陆大部分资源、要素源源不断地向东部沿海地区输送,成就了东部地区成为我国具有最大聚集能级的聚集中心。
三地区区域发展总体格局划分和两阶段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次序解释了聚集中心C经由“小分散”D点发展到“大分散”A1n点的过程,D点与C点距离较近,公共部门发展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大抵相似,得以让人力资本和工业企业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因而成为聚集中心C点的人力资本和经济活动向外迁移的首选地区,即为C点到D点的演变;随着D点拥挤效应的加大,聚集不经济因素逐渐凸现,距离C点较远的A1n因为具有资源禀赋优势,因而当然地成为下一步接续产业活动的主要场所,即为D点到A1n的演变,由此完成最高能级聚集中心C的演变,下一轮较低能级聚集中心C1n、C2n……的演变过程循环依次进行,直至Pn,实现全国均衡。
需要指出的是,“大分散”由于分散能级较高,使得较高能级聚集中心的人力资本、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连续不断地向作用范围内的其它地区流转,从而形成更多具有较低能级的分散点。分散力量随着距离增加而逐渐衰退,随着分散力量的降低直到消失,聚集力不断扩大并成为塑造新一轮区域格局的主导力量,众多的较低能级的分散点在聚集力的作用下,往往又形成许多的“小聚集”点,这样,更高级别聚集中心的“大分散”往往成为较低级别的“小聚集”中心,从而将聚集和分散两种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状态衔接起来,如此确保了全国聚集力和分散力达到均衡状态从而实现全国均衡的可能。
2.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演变路径
理解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演化路径,探寻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必须理顺聚集与分散两种区域发展形态的相互转化关系,分清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构建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化路径,核心是理顺聚集与分散两种区域发展形态的相互转化关系。长期来看,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进机制应该是“聚集与分散并存,动态演进至全国均衡”,聚集与分散作为两种区域发展形态,在时间上继起和在空间上并存是实现区域发展格局由分散到聚集再到分散,从而最终实现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总体而言,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经由一个“分散”——“大聚集,小分散”——“大分散,小聚集”——“分散”的发展过程,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所在。大聚集伴随小分散,大分散包含小聚集。聚集是自发因素、内生力量,要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必须适当加强分散力量的促进作用,构建以提升公共产品供给质量和水平为重点的保障支撑体系,我国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这一发展规律。
构建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化路径,重点是分清区域发展阶段性特征。迄今为止,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格局经由了以“山、散、洞”为特征的“分散”布局阶段,继而经历了全国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向沿海的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都市圈聚集,并伴随着这些区域内部一体化过程的“大聚集,小分散”布局阶段。党中央提出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并实行城镇化的发展方针,并且近几年各项战略规划的“遍地开花”都表明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业已进入“大分散,小集中”的发展阶段。从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战略框架的角度,现阶段必须构建“整体分散,优势集中”的区域发展战略④,选择以“五横三纵”城镇化发展为核心,并与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相衔接,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沿此区域发展总体思路演化轨迹,必将实现形成国土空间高效利用、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人口资源环境均衡协调发展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
注释:
①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N].光明日报,2013-04-05.
②能级原意指的是原子由原子核与绕其运转的电子构成,电子因为具有不同的能量,从而各自按照不同的轨道绕原子核运转,即认为能量不同的电子处于不同的等级,不同的能量则为不同的能级。
③Tobler提出“任何事物都相关,只是相近的事物关联更紧密”。
④孙久文,李爱民.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整体分散,优势集中”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2(05):70-75.
参考文献:
[1]Adam Smith 1776.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London: W. Strahan and T. Cadell.
[2]Baldwin, R. E, Forslid, R., Martin, Ph. Ottaviano, G. I. P., Robert-Nicoud, F. Economic geography and public Policy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3]Baldwin, R., P. Martin & G. Ottaviano. Global income divergence, trade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geography of growth take-off [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1(6):5-37.
[4]Duranton Gilles and Puga Diego. Micro-foundation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 In: J. V. Henderson and Jacques-Francois Thisse.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 [M], Vol. 4:2063-2117.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2004.
[5]Elbers, C., C. A Withagen, 2004. Environmental Policy,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Aggloeration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 3(2):3-28.
[6]FIorian V. Eppink, 2009. Cees A. Withagen Spatial pat-terns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a multiregional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31:75-88.
[7]Forslid, R., G. I. Ottaviano, 2003. 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ore-Periphery Model.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3(3):229-240.
[8]Fujita, M., Thisse, J,-F. 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 cities,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9]Helpman, E., 1998. The Size of Regions. Topics in Public Economic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Analysis, 33-54.
[10]Krugman.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99(3):483-499
[11]Martin, P.& G. Ottaviano. Growing locations: industry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43):281-302.
[12]Masahisa Fujita, Paul Krugman, Anthony J. Venables.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MIT Press, 1999.
[13]Marshall, A. 1890.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London: Macmillan.
[14]Tobler W., 1970. A computer movie simulating urban growth in the Detroit region. Economic Geography, 46(2):234-240.
[15]Puga, D. The rise and fall of regional inequalities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43):303-334.
[16]安虎森等.新经济地理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8).
[17]李爱民,孙久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研究[J].江淮论坛,2014(1):65-71.
[18]刘乃全,刘学华,赵丽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演变—基于改革开放30年时序变动的特征分析[J].财经研究,2008(11):76-87.
[19]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N].光明日报,2013-04-05.
[20]孙久文,李爱民.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整体分散,优势集中”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2(05):70-75.
[21]张可云.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背景、内涵与政策走向[C].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2012,11.
[22]魏后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变迁—从不平稳发展到相对均衡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8(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