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的重启,中国区域经济出现新的趋势性变化。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以海陆重点口岸为支点,形成与沿海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施差别化经济政策,推进产业转移,发展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中国区域经济的新棋局,将呈现以下特征:
一、建设经济带,谋划新棋局
2013年以来,区域发展的经济带建设思路比较明确。目前已经形成或重点打造的国家级经济带主要有:
1.环渤海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带处于东部地区,贯通南北、连接陆海,总人口2.5亿人,GDP以及投资、消费、进出口等主要指标都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作用独特、区位优越、基础雄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是中国经济最有潜力的新增长极之一。
2.长江经济带。长江是继中国沿海经济带之后最有活力的经济带,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做大做强上海、武汉、重庆三大中心城市三大航运中心,推进长江中上游开发,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
3.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是打造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
中国经济带的建设是为了构建中国区域空间的战略格局,形成我们全部国土的科学开发的框架体系。因此,目前还是处在“织网”的阶段。在中国区域空间的战略格局的大网中,至少还将有若干经济带已经或即将形成:
——东南沿海经济带。随着沪深高铁的全线贯通,上海自贸区、天津滨海新区、粤港澳合作区等助其提速,一个连接长三角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的经济带已经呈现。
——珠江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平行、支撑我国南方发展的珠江经济带,包括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她是以珠三角为龙头,涵盖整个西江流域的一个经济整体的面貌出现,并将进一步拓展中国的区域经济空间。
——东北中部经济带。从黑龙江北部一直到辽东半岛,形成一个纵贯东北平原腹地的经济带。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平原,有丰富的煤炭、石油、粮食等资源产品。东北中部经济带的建设将有利于本区的东北亚区域中心作用的发挥。
——黄河经济带。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黄河经济带东到黄海,西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的经济脊梁。
——长城经济带。在中国的北方,沿长城一线,包括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宁夏,在中国的北方内陆形成一个强大的经济地带。这个经济带将承担起中国最大的能源基地的职能。
当3+5的经济带全部形成之时,中国区域空间的新格局就将最后形成。
二、打造多支点,空间再平衡
研究表明:近5年来中国工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扩散的趋势,地理集中度也由2006年的0.476下降到2010年的0.442,降幅达7.2%。在工业活动扩散化趋势的影响下,中国整体经济活动也开始打破不断集聚的趋势,呈现出空间扩散的特征。
1.总体趋势:多个支点。中国区域经济从聚集到扩散,在区域空间上逐步均衡。相对均衡的区域空间结构需要多个战略支点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战略支点主要有: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中部崛起促成了新的战略支点的形成,包括长江中游地区和中原经济区;西部大开发也促成了若干新的战略支点,主要有成渝经济区和关中一天水经济区。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均衡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而形成大面积的城市地区,更多的战略支点可能会出现。包括北部湾经济区、天山北坡地区,东北中部地区、海峡西岸地区等,都可以形成新的战略支点。
2.多支点形成的理由。为什么会涌现出一系列的支点地区?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经济的“全国化”,各地区的普遍发展,使国家的经济不仅仅需要北京和上海等少数的增长极,而且需要更能支撑本地发展的增长极。多支点的出现,使新发展的区域有机会进入国家发展的核心区域,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拥有更多的发展资源,同时也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城市群实力的增强,使得城市群所在地区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支点。
3.产业转移的加速,使建设新的支点成为可能。影响中国工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变化,主要是产业的转移。确切地讲是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工业由东部地区向东北和中西部转移,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国家工信部专门出台过《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还远未结束,中国经济的空间分布受到工业的分布的影响,呈现出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走向相一致的方向性变化。也就是说,中国的整体经济布局正在由过去各种经济要素和工业活动高度在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逐步转变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扩散的趋势。
发展现代产业,是打造新的战略支点的核心和关键。产业转移的加速使新的战略支点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未来的新战略支点主要在中西部。而在东部地区,随着国家层面各类规划的作用开始逐步显现,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将由过去过多依赖外部环境的支撑,向内生性、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
三、谋划城市群,推进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2000年以来,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5个百分点,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53.73%。中国的城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其中,城市群是我国城镇化的基本载体。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并提出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的战略设想。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城市群多达20多个,但从总体上来看,真正对中国区域经济格局起到支撑作用的,仍然是10大城市群。根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2011年,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和江淮城市群的GDP总量分别为82139.31、16865.95、43720.86、47023.75、28752.16、20744.98、11865.52、8307.74、8025.83和11948.57亿元,10大城市群的GDP总量为279394.67亿元。10大城市群的GDP总量分别占全国当年GDP总量的17.36%、3.56%、9.24%、9.94%、6.08%、4.38%、2.51%、1.76%、1.70%和2.53%。10大城市群GDP总量的总和占全国当年GDP总量的59.06%。
1.东部三大城市群带动作用明显。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城市群,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2011年,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国家级城市群GDP总量占全国的36.54%,而国土面积不足全国的3%。东部沿海城市群在产业结构方面也日趋合理,第一次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次产业内部不断调整优化,第三次产业比重逐渐提高且层次不断提高,总体来看,三次产业比重日益协调。广大中西部城市群在经济总量方面还相对较小,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但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在未来,中西部城市群应抓住发展机遇,因地制宜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主力军,为整个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城市群的城镇规模和经济规模均增长较快。从人口规模上看,2000-2011年间,长三角、成渝、山东半岛城市群以及辽中南城市群城镇人口规模保持稳定较快的增长速度;京津冀、关中以及江淮城市群城镇人口增长则较为缓慢,其中江淮城市群长期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就以非农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来看,珠三角、辽中南地区的城镇化率较高,2010年珠三角的城镇化率达到71.6%,远远高于其他城市群的城镇化率;从总体上来看,东部沿海城市群城镇化水平高于中西部城市群,但近年来广大中西部城市群人口规模增长系数较高,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在2000-2011年这12年间,中国10大城市群在经济总体规模上翻了四番,年均增长率维持在15%左右,远高于同期全国GDP年均增速,对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以长株潭、关中、江淮以及成渝城市群为代表的中西部城市群发展速度更为迅猛,GDP年均增长率都在16%以上,长株潭城市群GDP增长率更是达到了17.66%,中西部城市群开始崛起。
3.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不断优化。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规模体系结构形态良好,各等级城市分工较为合理、职能较为明确,属于约束型位序规模结构,位于第一层级的上海和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经济规模最大,分别是各自区域内的一级经济金融中心,承担着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位于第二层级的各城市受中心城市的辐射最强,近年来发展势头旺盛。位于第三层级的新城与中心城相伴而生,是区域城市体系的新生力量。成渝城市群等级规模分布较为集中,重庆和成都大城市发展很突出,中小城市发育不完善。近年来,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等级规模分布开始趋于分散,天津和河北的近京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山东半岛以及江淮城市群规模分布日趋合理,但总体上仍较为分散,辽中南和长株潭城市群规模体系结构较为分散,区域内中心城市不够突出。关中和武汉城市群规模分布趋于集中,城市群内其他城市发展相对缓慢。
综上所述,中国10大城市群以不到10%的国土面积,承载中国43.57%的非农人口以及33.24%的总人口,创造了近60%的GDP总量,这说明10大城市群在聚集人口、产业等经济要素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我国城镇化战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将10大城市群当成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空间骨架。
作者简介:孙久文,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北京 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