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从“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到现在,已经有3年时间。“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最高决策层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关乎未来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繁荣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顶层设计”。毫无疑问,“一带一路”战略影响到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拟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区域经济基础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央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精神为指引,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提出的国家发展大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初始依据是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区域经济意义
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已经进入积极推进的阶段,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从《愿景与行动》的规划中我们看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区域的西线和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的西南线以及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的南线,从国内区域来看,重点是影响西北和西南各省市区的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及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对我国沿海省市影响极其重大。我国的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经过1999年以来的区域开发行动,已经形成了“普遍沸腾”的局面,特别是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各区域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国内区域经济基础是坚实的,在福建、新疆、云南、内蒙古等地形成了核心区或桥头堡。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区域经济内涵
1.“一带一路”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延续与完善
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1世纪初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从非均衡发展战略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转变过程。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大大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创造了“中国奇迹”,但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客观上扩大了东部和西部的差距,加之金融危机,造成我国外需明显紧缩,在这个背景下,国家陆续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形成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入“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相继提出和实施,对这两个区域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在前期各个发展战略基础上的延续,是对前面所有发展战略的区域层面的完善,因而具有引领性的作用。
2.“一带一路”战略是应对新常态和新挑战的重要部署
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西部地区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近年来中部、西部和东部的相对差距有所减小,但绝对差距还是呈扩大趋势。2014年各省人均GDP最高的天津是最低甘肃的4.34倍。而中西部与东部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十分显著,表明区域发展质量差异明显。解决区域发展差距是我们面临的历史性任务。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在逐步进入新常态。首先,经济增长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2014年全国GDP增幅为7.4%,在世界范围内属于较高水平,但该增速创我国24年来最低值。其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继续超过第二产业,同时,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2%,但外贸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乏力。再次,经济发展过程累计的潜在风险正在逐步显化,随着国际经济形势趋紧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地方债务问题、财政可持续发展、通货紧缩等风险需要着重关注。“一带一路”战略是我们应对这些区域问题的重要抓手。一是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提振我国的对外贸易,二是通过国际合作疏解部分产能,三是强化各区域的贸易自由度,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一带一路”战略是加强次区域和跨国际区域合作的新方向
“一带一路”就是要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向西延伸到西亚、中东、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与南亚、东盟等的联系与合作。我国向西开放的空间十分广阔,具备良好的条件。首先,“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从我国东部沿海到中亚进而到欧洲的大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地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西北地区与其合作的潜力很大。其次,我国与南亚国家、西亚国家在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在经济、技术、能源上互补性很强,西南地区和沿海地区与其合作的空间很大。再次,俄罗斯和蒙古与我国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建设中蒙俄走廊符合各方的利益,中国与俄蒙欧各国可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保持经贸合作与各方面的交流,有利于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东北、内蒙古和华北的部分地区可以形成三条走廊,对我国东北和内蒙古的带动作用十分可观。
总之,从“四大板块”的形成到三大经济带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均衡协调”的新时期。“一带一路”战略对区域发展所形成和注入的动力,沿已经形成的经济发展网络向内陆传递,促进了经济空间联系得更加紧密和更加顺畅,是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二、“一带一路”战略与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关系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范围。中国经济发展使各区域的财富逐步丰裕,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已经提到日程上来。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1.发挥区域优势
我国是一个960万平方千米国土的大国,各区域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发达程度差异很大。东部沿海地区区位条件好,离国际市场近,市场机制建立较早也较为完善,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了高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的区位条件不利,市场发育程度相对较低,商品流通不够顺畅,土地、技术、资本等要素市场地区分割严重,发展速度在一段时间内落到东部沿海地区之后,是不可避免的。
发挥区域优势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基础。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区域发展过程,是准确把握全国各地区的不同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达程度,在市场发展较好、经济较发达地区调整生产力布局,更多发挥市场经济行为主体的作用,协调主体利益;而在市场机制欠发达、经济欠发达地区调整生产力布局,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主体的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政府的作用,用区域规划引领区域发展。
2.追求空间平等
实现空间平等有两种思路:“空间中性”与“基于地区”①。“空间中性”是假设空间均衡的存在和生产要素的完全流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空间中性”的政策体现。“空间中性”要求经济与人口在一定空间趋于均衡,各地区获得大致相同的发展机遇。“基于地区”的政策则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直接针对某一个地区给予相应的发展政策,比如国家级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等,都属于此类政策区域。
实现空间平等的衡量标准,是地区发展差距缩小。从区域差距的变化情况看,2013年沿海地区人均GDP为6万元,而内陆地区仅为4万元。从1997年到2013年的16年间,绝对差距从不到5000元扩大到25000元以上。实现空间平等的目标还任重道远。
3.外向开放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注重开放条件下的外向发展是优化区域空间格局的重要导向。随着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关系日益加深。区域经济发展受国际经济的影响日趋明显,以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为目标来发展区域经济,受到加快空间发展的回应。
例如,我国的石化工业的布局,随着我国原油的进口量不断增加,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由于国内相当部分炼油、石化企业都依靠进口原油,石化工业布局向沿海地区移动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当前优化我国生产力布局,必须考虑开放条件下的全球化产业发展态势,外贸依存度大的行业应考虑向沿海布局,内需为主的行业应当随人口分布而布局。
总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区域空间发展是不平衡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仍在拉大,但并没有影响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就是说,沿海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同时,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在提高,差距在于提高的速度不一样。
(二)“一带一路”战略对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作用
1.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形成新的增长点
从1979年开始,我国先后建立了包括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开放和开发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上海浦东新区,相继开放了13个沿边、6个沿江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建立了众多的特殊政策园区。但显然,前期的对外开放重点在东南沿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成了“领头羊”和最先的受益者,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始终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失衡。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实行对内对外开放相结合,“一带一路”战略正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新举措。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东部地区可以实现加速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应该抓住这一机遇,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充分利用,通过资本、技术等的聚集,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层次,深化中西部的对外开放,形成新的增长点。
2.加快以“三大支撑带”为主体的区域新格局的逐渐形成
“三大支撑带”是构建我国区域发展新棋局的主要行动,这一新棋局涵盖中国所有区域,并且从以往的单独区域到现在的支撑带连接,这意味着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走向整体性和全局性,通过三大支撑带的支撑,中国的区域对外开放将进一步走向深入。
“一带一路”通过路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全面构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与“一带一路”遥相呼应的长江经济带贯通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中央明确提出,“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流通货物,更在于“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按照“提升优化一批、梯度转移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的思路,优化存量,化解过剩、实现转型。京津冀地区则需要打破行政分割,改变“分灶吃饭”的现象,以协同创新为先导,构建京津冀区域分工新格局。通过构建产业分工格局,实现三地融合,联动发展,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
三大支撑带与四大板块统筹发展,通过四通八达的陆路、铁路交通连接起来,构建全面的区域发展大棋局,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支撑起我国经济发展的愿景。
3.促进中国开放经济全新的空间格局的逐步形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近年由不均衡发展进入相对均衡时期,2010—2014年东部、东北的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从44.1%、10.4%下降到40.2%、9.9%,中部和西部分别从23.9%、21.6%上升到25.4%、24.3%,区域经济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现缩小态势。但是,2015和2016年,这种趋势又开始反弹,地带性的差距出现不规律的变化。我们同时也必须看到另一面,由于种种原因,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还是弱于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只占全国的6.1%,而东部进出口额占全国的84.6%,呈现出“东强西弱,海强边弱”的状况。
为应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扩展新的世界市场,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上海、天津、广东、福建4个自由贸易区,他们不仅要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并且还要与三大支撑带相呼应,构建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版图。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上海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将来可能会聚集更多的企业、金融机构,未来的金融创新也是其重点;天津位于京津冀区域,未来其发展的重点也是高端金融服务业;广东主打“港澳牌”,将以深化粤港澳合作为重点,进一步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同时加快经贸规则与国际对接;福建作为大陆与我国台湾距离最近的省份,未来将重点突出对接台湾自由经济区。
4.“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产业转移和消化过剩产能带来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增强了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面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诸多不利和限制因素,“一带一路”的提出为西部地区增强自身优势,承接东部产业的转移提供了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处于转轨时期的中亚国家,轻纺织业较为落后,与我国经济互补性较强,发展边界贸易空间较大,并且这些国家对外联系不便,而我国具有陆路联系的优势。因此,“一带一路”的建设为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契机。西部通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不仅可以带动当地就业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能够改善西部的产业结构,改变长期以来以资源为主的产业结构。同时也有利于东部“腾笼换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由于前几年我国投资增长过快,国内大部分省份致力于发展房地产业、钢铁产业,导致产能过剩,给我国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在国内增长放缓、国际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依靠传统的贸易国已难以消耗我国的过剩产能,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开拓新的市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加强了我国与新兴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流,目前新兴市场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欠缺,中国利用积累的外汇储备作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资本金,同时也通过资本输出带动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
三、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通过分析,我们看到“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有关键性的作用。为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制订“一带一路”战略规划,首先要注重促进东中西部、沿海和内地的联动发展,加快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强调各个区域特别是大区域联动,如推动产业的有序转移和承接,来推进产业梯度发展等,并且“一带一路”建设更加注重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更加注重推进国内与国际的合作发展,来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来拓展我们的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建设“一带一路”要不断完善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国内一体化水平,降低国内运输成本,形成一批纵横交错、互相连接的沿海、沿江、沿边战略大通道,加快国内各经济区的整合和联系,缓解西部内陆地区的区位和空间劣势,打破内陆地区不靠海的限制,加快我国内陆地区同沿海地区的联通,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基础扩大对外开放,打造一批重要物流链和关键节点,推动形成具有跨国境要素集成能力、市场辐射能力的区域产业发展新布局。
第三,加快构建“一带一路”的“五大支柱”。一是政策沟通。各国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在政策和法律上为经贸合作铺平道路。二是道路联通。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交通大通道,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连接中亚、西亚和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各国经贸合作和交流提供便利。三是贸易畅通。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实现互利共赢。四是货币流通。在经常项和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本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五是民心相通。加强人民之间相互往来,增近人民友谊,通过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增信释疑,实现沿线各国的民心沟通。
第四,发展多样化的区域合作形式,加快推进跨国际合作区的建设。经济带和大经济区的区域合作是我国未来国际区域合作的重要形式。云南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合作,新疆与中亚各国的合作,内蒙古与蒙古俄罗斯的合作和图们江流域的区域合作,都已经具备了构建跨国际合作区的条件。
注释:
①周玉龙、孙久文:《论区域发展政策的空间属性》,发表于《中国软科学》2016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姚鹏,孙久文.贸易开放与区域收入空间效应—来自中国的证据[J].财贸经济,2015(1).
[2]栾贵勤.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大事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3]孙久文,姚鹏.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4(5).
[4]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十三五”我国区域发展重点和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Z].2014.
[5]孙久文,等.2014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6]陈栋生.走向协调发展之路———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巨变[J].珠江经济,2008(11).
[7]张可云.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演变趋势分析[J].理论研究,1998(2).
作者简介:孙久文(1956—),男,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