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的国家战略,为京津冀区域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历史性的拐点。区域协同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如何破解京津冀协同发展这道难题?本报从今天起开设“建言京津冀协同发展”专栏,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
京津冀区域合作尽管历经30多年,但是一直没有获得突破性的进展。京津冀合作乏力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两市一省”的格局导致的行政主导型经济特征成为阻碍区域协同发展的桎梏,“分灶吃饭”的财税政策激励各地区追求本区域发展而忽视相互间合作,产业对接存在的障碍和公共服务存在的落差使空间不平衡十分严重。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的国家战略,京津冀区域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历史性的拐点。新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具备了共同的基础。
第一,大范围的雾霾凸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尽管GDP是分区域考核的,但资源环境尤其是大气环境是共享共有的。京津冀地区出现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凸显整个京津冀区域城市人口过度集中、机动车增长过快、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比重过高的弊端。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凸显了区域合作的重要意义。
第二,京津冀产业互补是协同发展的客观基础。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京津冀产业发展从严重的雷同向增强互补性转变。北京作为首都,重点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其他产业比如制造业、石化、汽车等都可以向外转移。天津以高端制造业为发展方向,并发挥港口经济的重要作用。河北立足京津冀分工合作的大局,做好与京津的产业对接和配合,在积极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夯实生态保障功能。
第三,在市场化改革中打破行政分割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得到广泛的认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京津冀地方政府治理的改革方向已经成为共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减少行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干预。
那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应当如何选择呢?笔者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应当在达成学术共识、政策导向共识和行动共识的基础上有序展开,以顶层设计为关键环节,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共同空间开发为抓手,以产业转移和对接、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为重点,有序配置,稳步推进。
一是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顶层设计,推进规划编制和区域协调。编制包含京津冀三地的区域发展规划,强化规划约束力;尽快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协调领导机构,构建利益协调长效机制;签订省直辖市合作框架协议,规定各方在重点领域的权利和义务,协调和沟通区域合作中的具体事宜。顶层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最小的行政成本有效解决京津冀区域间协调发展问题。
二是推动交通建设和大气治理一体化,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绿色空间。加快交通一体化建设进度,启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破口,以服务三地为导向加快高速公路、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对接。加强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同应对大气污染,共同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和清洁能源。
三是优化区域间产业转移和对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在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地方发展、企业盈利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区域间产业转移和产业对接。北京目前面临大城市病的困扰,转出不适合在北京发展的产业可以为北京觅得新的发展机遇。天津应当在立足港口经济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参与国际制造业竞争才是天津最终的选择。河北应当积极承接北京和天津的产业转移,并着力加强本地产业配套和产业对接的能力。
总之,要稳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真正提高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