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久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回顾、现状与展望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3-17 浏览量:16

来源:区域经济评论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四个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区域协调发展阶段、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阶段。“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成效显著,各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区域间的差距也正在逐渐减小。随着“四大板块、三大支撑带”的提出,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将要出现一种新的格局,三大支撑带把四大板块衔接起来,起到沟通东中西,平衡南北方的作用,通过这些支撑带的衔接,东部地区可以实现加速转型升级;中部形成综合的交通枢纽和制造业中心;西部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能源产业更加优化;东北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关键词:区域经济,四大板块,三大支撑带,协调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扩大,区域差距拉大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显的更为重要,回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协调”三个阶段。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扩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大支撑带”的战略组合,这一组合涵盖我国所有区域,并且从以往的单独区域到现在的支撑带连接,这意味着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走向整体性和全局性,通过三大支撑带的支撑,我国的各个板块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走向深入。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回顾

        (一)1949—1978年: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这一时期均衡发展战略贯穿始终,根据区域发展阶段制定的历史背景和实施空间分布差别,这一时期又可分为四个阶段。

        1.1949-1957年:“156项”布局阶段

        在遭受全球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禁运的环境下,新中国通过等价交换的外贸方式,接受了苏联、东欧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援助,建设了以“156项”为中心的近千个工业项目,使中国的重工业在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旧中国工业设施的70%都集中在沿海一带,有限的内地工业也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占全国国土面积1/3的大西北,1949年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不足2%,这不仅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对国家的安全也极为不利,为改变这一状况,新中国把“156项”的大部分项目都布局于内地,这种布局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这一时期的地区布局重点已从沿海转向内地,156项重点工程中,实际施工的有150项,其中内地为118项,沿海仅32项,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沿海和内地占46.7%和53.3%。

        2.1958—1964年:“大跃进”独立体系阶段

        此时期在经济发展布局上提出各大协作区建立起各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1958年将全国划分为7大经济协作区①,要求各个协作区建立起自己的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形成若干农、轻、重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伴随这种强调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的自给自足的地方经济体系,我国经济发展布局“大而全”的封闭式区域发展模式逐渐形成。

        3.1965—1971年:“三线”转移时期

        该时期依然是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时期,即把生产力落后的内地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通过生产力的平衡布局,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差距。1964年,毛泽东在讨论“三五”计划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他提出了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要下决心搞“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是这一时期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向“大三线”进行战略转移。这一时期重点投资是作为大后方的“大三线”地区,这一时期内地的投资额和沿海差距悬殊,“三五”时期内地投资额611.5亿元,而沿海地区的投资额为282.9亿元,内地是沿海的2.16倍,此时期在西部建立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项目,例如攀枝花的钢铁,第二汽车制造厂,川黔、成昆、贵昆等几条重要的交通线。

        4.1972—1978年:大型项目东移阶段

        这一时期的区域政策特征是进一步加快了“三线”建设,但是与上一阶段的不同是,在继续进行西南、西北建设的同时,“三线”建设的重点转向“三西”,即在豫西、鄂西、湘西地区布置了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同时此时期把全国分为十个经济协作区。后期由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我国对外关系开始改善,1972年,国家提出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原则,沿海地区建设与“三线”建设处于并重的地位,1973年大规模引进成套设备,大部分项目布局在沿海和长江地带,到1975年沿海地区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中所占比重上升到41.5%,投资重点开始逐步向沿海转移。

        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实施取得的主要成就:该时期建设成了几条铁路干线、几座新型工业化城市,改变了我国经济布局极不平衡的状况,促进了全国经济网络的形成,同时也改善了落后地区的面貌,加强了民族团结,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但是均衡发展战略没有考虑现实状况,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较差,投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不顾东西的客观差异而人为的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之间的差距,但是影响了当时我国整体的发展速度。

        (二)1979—1991年:非均衡发展阶段

        该时期的生产力总体布局演变的重要特征是,国家纠正了过去均衡发展战略、忽视东部地区的比较优势的错误,在战略上转为一方面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自然地理优势,一方面有步骤地开发中西部资源。邓小平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提出了“先富”与“共富”的理论,这一对区域发展战略内涵的重新概括,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平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的转变。

        该时期在“先富”“共富”“两个大局”理论的指导下,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经济特区,在总结其经验的基础上又把海南开辟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充分发挥了技术、管理、知识和对外政策“四个窗口”的作用,为我国的沿海开放构建了先行开放的发展模式。在经济特区成功实践的基础上,1984年邓小平又及时提出了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并且在一些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等等。1985年又设立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沿海开发区,1990年开放了浦东新区。在此时期区域的划分从内陆和沿海的划分到首次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并且在开发次序上遵循先东部再中部后西部的开发顺序,加速了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了中部,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

        关于“先富”带动“后富”,邓小平也作了很多的设想,1978年他就指出:“在西北、西南和其他一些地区,那里的生产和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国家应该从各个方面予以帮助,特别要从物质上给以有力的支持。”在他的推动下,国家加快了扶贫工作,切实支援落后地区的发展,并且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撑力度,实行财政补贴制度,从1979年起,国家组织部分经济发达省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先富”带动“后富”的示范作用。

        总体上来讲,以经济效率为前提,根据各个区域的比较优势而提出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之前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培育增长极和经济核心区加速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东部地区通过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而实现了快速发展,并且通过示范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下,我国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经济开放区—内地中心城市—铁路沿线和沿江地带”的全方位开放格局。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容易使中西部地区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并且加大了区域之间的差距,1984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14.5倍和9.7倍,到1994年上升到18.7倍和22.7倍。

        (三)1992—1995年:非均衡区域协调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讨论又进入新的阶段。国家相继提出了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了全国各地经济的发展,国家在进一步巩固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加快了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步伐,相继开放了一批沿边城市、长江沿岸城市和内陆省会城市,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省市相继开放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国家在这一时期实行的非均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

        (四)1996年至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东部地区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利用了全球产业转移的机会,发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经济迅速发展,但是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的劣势,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经济发展滞后,进一步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1995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人均GDP之比为2.3:1,为了改变日益扩大的区域差距,我国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按照四大板块的划分,根据各个板块的定位与发展重点,实施相应政策,“十五”时期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东北地区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为了实现更加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我国实行了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与东部的差距逐渐缩小,从2000年至2009年,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长11.9%,高于全国同期增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大型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完成了送电到乡、油路到县等建设任务。特别是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西部闭塞的状况,使物流更为通畅,人员出行更为便捷。2006年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一片热土,国家在中部地区相继批准了安徽皖江城市带、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等四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部地区发展速度加快,一改以往“不东不西”的局面,在全国的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013年中部六省GDP总量达到12.7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22.38%。2003年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与东部的区域差距逐渐缩小,东北地区率先实行了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粮食生产连年创新高,以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的体制机制创新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国有企业逐渐转亏为盈,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2013年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秉承“十二五”以来的发展轨迹,东部发达地区已经向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转化,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已经跨越工业化中期阶段,西部地区在总体上也已经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然而,在区域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制造业低端化和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各区域的现代服务业依然发展不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解决,成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在工业活动扩散化趋势的影响下,我国整体经济活动从2006年开始,打破以往经济活动不断集聚的趋势,呈现出空间扩散的特征。

        (一)总体趋势:多个支点

        我国区域经济从聚集到扩散,在区域空间上逐步均衡。相对均衡的区域空间结构需要多个战略支点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战略支点主要有: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中部崛起促成了新的战略支点的形成,包括长江中游地区和中原经济区;西部大开发也促成了若干新的战略支点,主要有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均衡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而形成大面积的城市地区,更多的战略支点可能会出现。包括北部湾经济区、天山北坡地区,东北中部地区、海峡西岸地区,都可以形成新的战略支点。

        为什么会涌现出一系列的支点地区?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经济的“全国化”,各地区的普遍发展,使国家的经济不仅仅需要北京和上海等少数的增长极,而且需要更能支撑本地发展的增长极。多支点的出现,使新发展的区域有机会进入国家发展的核心区域,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拥有更多的发展资源,同时也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城市群实力的增强,使得城市群所在地区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支点。

        (二)产业转移加速,制造业空间格局从集中到逐步分散

        影响我国工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变化,主要是产业的转移。确切地讲,是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工业由东部地区向东北和中西部转移,受到了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国家工信部专门出台过《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我们需要看到,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还远未结束,我国经济的空间分布受到工业的分布的影响,呈现出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走向相一致的方向性变化。就是说,我国的整体经济布局正在由过去各种经济要素和工业活动高度在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逐步转变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扩散的趋势。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多种多样,但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主要城市群和非城市群的广域城市②。

        发展现代产业,是打造新的战略支点的核心和关键。产业转移的加速使新的战略支点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未来的新战略支点主要在中西部。而在东部地区,随着国家层面各类规划的作用开始逐步显现,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将由过去过多依赖外部环境的支撑,向内生性、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虽然近几年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其他地区,而且其投资占全国比重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是其依然获得了大量的政策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强劲的消费支撑。

        (三)四大板块、三大支撑带的区域格局逐渐形成

        把以往的“四轮驱动”与三大支撑带相结合,构建我国区域发展新棋局,这一新棋局涵盖我国所有区域,并且从以往的单独区域到现在的支撑带连接,这意味着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走向整体性和全局性,通过三大支撑带的支撑,我国的各个板块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走向深入。

        “一带一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全面构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遥相呼应的长江经济带贯通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中央明确提出,“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流通货物,更在于“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按照“提升优化一批、梯度转移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的思路,优化存量,化解过剩、实现转型。京津冀地区则需要打破行政分割,改变“分灶吃饭”的现象,以协同创新为先导,构建京津冀区域分工新格局。通过构建产业分工格局,实现三地融合,联动发展,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

        三大支撑带与四大板块统筹发展,通过四通八达的陆路、铁路交通连接起来,构建全面的区域发展大棋局,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支撑起我国经济发展的愿景。

        (四)自贸区建设,构建我国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个自由贸易区,他们不仅要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并且还要与三大支撑带相呼应,构建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版图。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上海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将来可能会聚集更多的企业、金融机构,未来的金融创新也是其重点;天津位于京津冀区域,未来其发展的重点也是高端金融服务业;广东主打“港澳牌”,将以深化粤港澳合作为重点,进一步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同时加快经贸规则与国际对接;福建作为大陆与台湾距离最近的省份,未来将重点突出对接台湾自由经济区。

        三、对未来的展望

        目前我国逐渐形成了多支点、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四大板块和三大支撑带统筹发展,构建全面的区域发展棋局,那么未来我国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将会呈现什么样的态势,在此我们对其进行展望。

        (一)未来还会形成多个经济带

        ——东南沿海经济带。随着沪深高铁的全线贯通,上海自贸区、天津自贸区、广东自贸区、福建自贸区助其提速,一个新的经济带或将出现。

        ——东北中部经济带。从黑龙江北部一直到辽东半岛,形成一个综贯东北平原腹地的经济带。

        ——黄河经济带。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黄河经济带东到黄海,西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的经济脊梁。

        ——长城经济带。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宁夏,在我国的内陆形成一个强大的经济地带。

        (二)城市群支撑我国区域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等少数地区支撑的。这些地区继上海、辽宁等老工业基地之后成了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第二代主导地区。从未来的发展格局看,京津冀都市圈、山东半岛城市群、东北哈大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都市圈、关中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乌大张(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城市群等,都有可能成为支撑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新的主导地区和增长极,由此将形成“群雄并起”的多元化区域竞争格局。

        (三)我国区域发展格局进入一个“转折”时期,从不平衡发展到相对均衡发展

        随着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和一系列国家级规划的深入实施,在投资驱动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将会获得极大的增长动力;东部沿海地区也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居民消费和服务业是其获得的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我国区域经济的整体分散、区域集中的区域空间结构会进一步得到加强。

        (四)区域合作形式将更加多样化,合作程度将更加深入

        经济带和大经济区的区域合作是我国未来区域合作重要的形式。当前,我国的区域合作主要是几大经济区的区域内合作,比如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的合作、三大都市圈内部的区域合作,这些合作奠定了我国区域合作的基本格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经济带的建设使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化,由以往的四大板块内部的区域合作到现在的四大板块之间的合作,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化。四大区域板块通过经济带、经济区进行衔接合作,可以加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优化区域分工,实现东部加速转型升级,中部形成大的制造业中心,西部能源产业更加优化发展的目标。

        注释:

        ①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7大经济协作区(1961年将华中和华南合并为中南区,改为六大经济协作区)。

        ②广域城市,指地级市及其附近的一体化地区。

        参考文献:

        [1]姚鹏,孙久文.贸易开放与区域收入空间效应——来自中国的证据[J].财贸经济,2015,(1).

        [2]栾贵勤.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大事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3]孙久文,姚鹏.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4,(5).

        [4]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十三五”我国区域发展重点和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R].2014.

        [5]孙久文,等.2014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6]陈栋生.走向协调发展之路——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巨变[J].珠江经济,2008,(11).

        [7]张可云.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演变趋势分析[J].理论研究,1998,(2).

        作者简介:姚鹏,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北京100872)。孙久文,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鞠晓颖,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生(北京100070)。

来源: 《区域经济评论》201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