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强 :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基础与中国实践(下)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7-11 浏览量:21

来源:《中国软科学》

四、新时代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上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因此,要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分区、分级、分类”的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大城市科技创新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新型的区域科技创新空间格局,实施差别化的区域科技创新引导政策。

(一)坚持“分区分级分类”的科技创新发展思路

“分区、分级、分类”是中国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取向。“分区”是指现有的东、中、西部存在的产业技术梯度,通过四大板块错位互补、联动整合,既体现了不同区域在科技创新这条大的链条中的差异化分工,又促进了区域融合协调发展。“分级”是指大、中、小城市之间事实存在的科技创新能力差异,主要是指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构成科技创新的城市层级,以城市群的形式形成不同的城市科技创新网络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分类”则是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即按照科技资源特点分类提升具有本地特色的科技创新能力,而不是不顾科技创新能力集聚的客观规律,盲目追求科技创新能力的均等化和同质化。

1.分区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目前中国各地区科技创新资源及基础科技水平差异较大,区域科技创新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差异化的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从全国创新资源优化配置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科技投入规模和强度较大,积累了丰富的科技创新成果,需要推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战略”;中部地区的科技创新具有一定优势,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创新体系,实施“科技创新提升战略”;东北地区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积累了诸多优良的科技创新传统和基础优势,但多数城市主导产业并不明晰,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不清晰,为此应推动实施“科技再创新和转化战略”;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科技投入较少,科技成果转化和吸纳能力较弱,为此要推进实施“科技创新赶超战略”[12]。也就是说,东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引领和支撑全国创新发展的战略作用,即要瞄准全球创新发展前沿领域,积极抢占全球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制高点,重点加强原始性科技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进一步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支援中西部地区的科技能力建设,实现优势互补。中部地区则应加快促进在重点领域实现科技创新突破,在全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应围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加快推进技术、设备和工艺的更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适时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新型工业,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东北地区要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加快科技再创新和成果再转化,支持老工业基地再创业和全面转型升级,即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把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成为高新技术现代化的基地。西部地区应争取在若干个关键领域和适用型技术上取得突破,即要围绕西部资源转化利用,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规模和力度,特别是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投入力度,更加注重东部先进科技成果在中西部的转化、吸收、推广以及对现有技术的集成开发。

2.分级构建城市科技创新体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城市(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不同层级的城市在区域科技创新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和功能。从城市的功能看,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要显著高于其他中心城市,既是国家组织经济活动和配置资源的中枢,更是国家主要的创新活动中心地。区域中心城市,则是指中国地理大区的中心城市,处于中国城市体系中的第二层次。每个大区有且只有一座区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培育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缩小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从城市的规模等级来看,原创型技术进步由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向大型城市、中小城市扩散;大城市通过整合、处理超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原创型技术进步获得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大城市集成创新又会不断向中小城市外溢,使中小城市获得应用型技术创新,应用型技术创新的发展又会对原创型技术进步产生市场需求。因此,应加强不同层级之间科技创新的联动合作,实现科技创新链的有效整合;加强开展创新性改革试点,有目的针对性地对三层联合试点平台的匹配,使得从科技创新、科技产业化、产品生产等三个级别建立合作联系,促进区域城市创新体系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分化,单一的城市在区域经济竞争中的主导地位逐步让位于城市群,城市群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创新要素的互通便达,使得城市群成为区域创新的空间节点和重要组织形式,成为区域创新资源配置和要素关联的纽带。因此,应大力推进以城市群为载体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根据城市群的地区分布,构建以三级城市群体系为基础的区域科技创新网络。

3.分类打造全国性科技创新网络平台

区域创新科技网络平台由企业、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等结点以及这些结点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链组成,为知识、信息、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在创新主体之间的顺畅流动提供了一种介于层级组织和市场组织之间的理想组织模式。国内外成功的区域创新网络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美国硅谷创新网络、传统产业的代表——“第三意大利”创新网络、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纵向一体化的代表——日本丰田创新网络。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同的经济环境、科技创新环境、资源分配的不均使科技性创新平台的建立应该遵循分层次、因地制宜的原则,从而使不同的创新性平台在空间上具有良好的衔接性和适应性。通过该平台能够便利分享获得较为成熟的创新平台的科研成果,促进当地经济产业化的革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因此,坚持以政府主导的发展路径,分层次、有目的地打造全国性的科技网络创新平台。促进创新程度高的地区进行高端创新,鼓励企业结成联盟发展创新平台,通过持股、技术成果参与分配、技术作价入股等方式,明确企业应有的股权,保证企业的科技研发利益,促进高端科研主体在平台间的交流,从而形成类似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等高端创新环境区域。而在各个省级区域建立相对中等创新区域网络,使其向上能够充分利用高端创新区域的科技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在R&D投入不足且创新效率较低的中西部等区域建立相应创新网络平台。以空间层次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标准,建立有层次、有目标的全国性科技创新网络平台。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选择一批近期可实施的生态环境修复与重建、农业基础性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组织攻关;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组建一批东西部联合工程中心,在全国开展创新驱动改革试点,形成一批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技术发达地区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欠发达地区建设研发转化地和落后地区建设市场化生产基地,分类创新、合作分享。科技策源地应发挥技术龙头作用,强化自主创新,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更大突破;研发转化地要强化政府引导,发挥企业主体和市场的基础作用,致力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打造研发的创新载体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市场化生产基地要营造开放有序、积极高效的竞争环境,积极探索创新型市场管理体制,激发市场化的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

(二)构建新型的区域科技创新空间格局

基于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客观差异和影响因素,在科技创新分区分级分类优化布局的基础上,可以在宏观上通过构建“弓箭型”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网络框架,培育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增长极点,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点线互动来构建新型的区域科技创新空间网络体系(见图6)。

 

在网络框架建设方面,促进东部沿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领先发展区、密集带和区域科技发展廊的形成和发育,形成科技驱动区域发展的极有弹性的弓弦;促进京广铁路沿线区域科技创新增长带的提升和发展,形成科技驱动区域发展的富有弹性的弓臂;促进长江黄金水道沿线科技驱动创新发展带的形成和发展,形成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利箭。

在极点培育方面,根据现有区域范围内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分级分层分布,加大对结点区域的科技创新引导,扶持潜力区域的科技创新建设发展,倡导各层次极点结点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互助互动。加强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四大区域科技创新引领地区的科技发展带动,形成区域内互通互补的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等级结构体系,促进创新极的形成和创新集群的发育。如东部地区山东、浙江、广东加强与江苏、上海、广州之间的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建设。

在点线互动方面,加强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四大区域科技创新引领地区之间的科技发展互动,在一定错位互补的基础上推动全国范围联动整合的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发展格局。如辽宁、江苏、安徽、四川4省份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主体方向应略有不同,形成四大区域发展导向的错位互补。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中低地区要加强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山东、浙江、江苏等初步形成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中高集群地区的联系网络沟通和建设。

未来,我国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和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的建设方向是优化完善“弓箭型”科技创新发展宏观框架,促进创新极的形成和创新集群的发育,基于点线面互动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网络体系,构建新型开放的、相对均衡的区域科技创新空间网络。

五、实行差别化区域科技创新引导政策

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基础实行差别化的科技创新驱动引导政策,是国家从宏观层面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

1.支持和鼓励跨区域科技创新联动合作

目前中国各地区科技创新资源及基础科技水平差异较大,应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科技创新的联动合作,实现科技创新链的有效整合。首先,构建跨区域战略技术联盟。技术没有区域界线,只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区域主体就可以通过加强合作对技术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促进创新资源跨区域有效流动。为此,可着眼促进区域要实现协调发展,在不同省份、城市、企业、研发机构等主体之间建立战略性科技创新联盟,相互取长补短,实现科技创新的跨区域联动合作。其次,建立科技创新合作和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共享、整合科技资源、集聚创新人才、强化公共服务、增强行业和区域创新能力。最后,建立跨区域科技研发中心。可依托不同区域的经济实体和研发机构共同承担研究开发项目,相互渗透技术,共同分享市场份额,提高整体竞争能力。建议组建一批东西部联合创新工程中心,在全国开展创新驱动改革试点,以实现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对整个创新机制的催化发展作用。

2.完善科技策源地龙头创新的发展机制

科技策源地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领头羊。科技策源地超强的创新能力在整个经济社会系统中都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科技策源地应发挥技术龙头作用,强化自主创新,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更大突破。在企业层面,龙头企业不应只满足于产品工业化层面的创新,而应在现有体制上率先取得突破,增大研发投入,在基础研究等创新程度较高的领域大力发展。在政府层面,一方面要对科技研发企业采取税收或者贸易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为新兴的科技企业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和较宽松的融资环境,使其尽快从以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时代进化到以科技创新增值服务为主的创新时代。在区域层面,要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技术援助和扶持,通过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技术扩散来推动形成新产业区,再由新产业区向周边区域扩散,从而促进周边区域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升级,形成良性的累积循环效应,带动全国的科技水平大提升。

3.加大对欠发达落后地区的科技专项扶持力度

当前,各地区科技发展条件、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不少地方的科技水平难以支撑当地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需要予以扶持。对科技欠发达地区可采取两种方式给予倾斜扶持:一是各开发类和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对欠发达地区申报企业降低立项标准,提高经费支持强度;二是设立相关专项资金,如特色优势产业科技开发资金,以专项科技工作等给予专项支持[13]。针对区域所处的经济和科技水平而言,应采取差别化的科技扶持计划:对东部发达地区侧重通过鼓励体制机制创新引导研发主体瞄准世界前沿核心和关键技术攻关,引领全国科技创新新动向,重点支持科学技术创新,少给或不给经费,并应追求项目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的最大化;对欠发达地区则侧重给予财政和投融资等政策支持关键应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按照一定比例拨付专项科技资金,支持后发地区加快现代化进程。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发达地区加大向后发地区提供技术援助的力度,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

4.以修复生态和农业现代化为着力点推动中西部科技创新

目前,中国东西部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差距显著。基于西部经济欠发达或者经济落后地区农业较落后、生态坏境条件较差的现实,应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性修复、农业基础性重大关键技术的普及学习和促进农业现代化,而以技术进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修复生态环境作为开启科技创新的着力点,可以有效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机制的基础。具体来说,要加强规划指导,选择一批近期可实施的生态环境修复与重建、农业基础性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组织不同层级的区域力量协调攻关。在不同区域内,生态坏境的修复要和当地的工业环境相协调,避免出现在修复过程中又遭破坏的后果,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农业基础性关键技术的提升,主要以政府领导、或者政府引导企业与当地合作等方式对农业科技普及化,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层面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应该加强自身向东部学习先进的技术,提高配置水平,以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适应整个经济系统的协调快速发展的节奏。在整体上尽快将创新落后的地区农业科技水平提升,进入科技的规模效应阶段,增大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5.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动态监测评估

提高对全国以及不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动态监测能力,有利于充分了解区域创新资源的本底和各地区科技条件,对进一步整合区域创新资源、促进科技创新合作、制定差异化的创新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探索建立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定期评估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打好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信息基础。其次,建立统一共享的科技创新能力信息平台,以便对各地区对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查询、对比,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协作,为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技术扩散和技术转移提供科学依据。再次,建立严格、完善的检测评估标准,加强动态监测评估,定期发布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最后,提高县以下地区的科技普及水平,进一步组织制订科普工作的总体规划,并逐级纳入各部门和地方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规划。

参考文献:

[1]DEMURGER S, SACHS J D, WOO W T et al. Geography, economic polic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J]. Asian Economic Papers, 2002, 1(1): 146-197.

[2]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33-44.

[3]洪兴建.中国地区差距、极化与流动性[J].经济研究,2010(12):82-96.

[4]AGHION P, AKCIGIT U, BERGEAUD A et al. Innovation and top income inequality[Z]. NBER Working Paper 21247, 2015.

[5]查尔斯·琼斯,保罗·罗默.增长变量之间有互补性[J].财经,2010(3):61.

[6]COMIN D, HOBIJN B, ROVITO E. Technology usage lags[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8, 13(4): 237-256.

[7]STONEMAN P.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technology policy[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7.

[8]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438,441-445.

[9]胡鞍钢,熊义志.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特点、成因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0(3):5-17,216.

[10]周民良等.中国区域创新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165-166.

[11]张喜玲.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J].商,2015(39):131-132.

[12]王业强,魏后凯.“十三五”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与应对[J].中国软科学,2015(5):83-91.

[13]段俊虎.发挥科技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主动性作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6-9(8).

作者简介:王业强(1972-),男,江西彭泽人,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