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从九个方面对过去五年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明确提出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并从九个方面对2018年政府工作进行了总体安排和全面部署。报告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丰富,措施有力,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过去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处于6.5%—8%的中高速增长区间;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2017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分别比上年提高0.2个和1.0个百分点,较好实现了有质量的中高速增长,而且经济增速止跌回升,扭转了前几年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的局面。
2017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是有质量的。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结构逐步优化。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0%、13.4%和11.3%,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二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7年,全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7.5%,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三是城乡区域差距缩小。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16年的2.72下降到2.71;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例,由2016年的68%提升到70%。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提高。2017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3.7%和5.1%,万元GDP用水量下降5.6%。五是民生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村贫困人口持续减少,2017年下降到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1%。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国内经济形势稳中向好,2018年实现6.5%的经济增长目标,应该是有保障的,并且留有一定的余地和空间。但是,应该看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还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辛努力。
着重从工业化转型和乡村振兴的角度,就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实行多措并举推动工业化加快转型。目前,我国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活力不强,一些地方“脱实向虚”、“去工业化”现象明显。2017年,我国民间投资增长6.0%,制造业投资增长4.8%,分别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1.0个和2.2个百分点。无论是东部沿海还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不问发展阶段如何,近年来其工业增加值比重都在急剧下降,“去工业化”浪潮迅速蔓延。特别是在中西部一些地区,尽管其工业化进程还远没有完成,却出现了不同程度“去工业化”倾向。事实上,对中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而言,工业化至今依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在新发展理念下,我们需要的是绿色低碳、集约高效、创新驱动的高质量新型工业化,加快推动工业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为此,要积极采取多方面政策措施,尤其是减税(费)降负、优化环境,激活民间投资,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推进工业化转型,实现高质量的工业化。
其次,要建立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近年来,我国农民增收越来越依靠工资性收入,尤其是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到2017年,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占比已提高到40.9%,比2013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而家庭经营净收入占比下降到37.4%,比2013年下降了4.3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占比仅有2.3%,多年来一直停滞不前;转移净收入占比提高到19.4%,进一步提升将受到“天花板”的限制。从农民增收来源看,2017年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达到44.6%,而经营净收入的贡献率只有27.3%,其中第一产业经营净收入的贡献率只有14.6%,财产净收入的贡献率只有2.7%。显然,这种高度依赖农民离开农业农村,到城里去打工的农民增收模式,是难以持续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脚点是农民生活富裕,而农民生活富裕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则需要更多依靠农村产业支撑和财产性收入增加。为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重点通过农村产业振兴和全面深化改革,稳定并提升家庭经营性收入,增加来源于本地的工资性收入,大幅度提高财产性收入,逐步建立一个主要依靠农业农村的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第三,尽快启动实行化肥和农药减量行动计划。目前,我国已经提前实现了化肥、农药零增长目标。尽管如此,我国化肥和农药使用强度仍然严重超标,化肥和农药使用长期处于过量状况。如果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计算,2016年我国化肥使用强度为359.1千克/公顷,比2000年提高了35.4%,比国际警戒线(225千克/公顷)高出59.6%,是世界平均使用强度的近3倍;我国农药使用强度为10.4千克/公顷,比2000年提高了27.5%,比国际警戒线(7千克/公顷)高出48.6%。分地区看,2016年全国有27个省份化肥使用强度超过国际警戒线,有20个省份农药使用强度超过国际警戒线。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建议在现行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并实施全国化肥和农药使用减量行动计划,采取总量控制与强度控制相结合的办法,推动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和强度实现持续快速下降,使之逐步稳定在安全合理的适宜区间。当前,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分地区、分农产品、分阶段梯次推进化肥、农药实行减量,力争经过2—3个五年行动计划,在2030年之前,将化肥、农药使用强度控制在国际警戒线以下的安全合理区间之内。
第四,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村低收入户收入。在2014—2017年间,处于最底层20%的农村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义增长率仅有3.5%,比全国农村居民平均增速低5.7个百分点。尤其是,2014年农村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下降3.8%,2016年下降2.6%。由于低收入户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农村居民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迅速扩大,二者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2013年为7.41倍,2015年为8.43倍,2016年扩大到9.46倍,2017年又略微扩大到9.48倍。二者之间的绝对差距,则由2013年的18446元扩大到2017年的27997元,4年内扩大了51.8%。实现更加公平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前提。为此,要高度重视农村低收入户增收问题,将增加农村低收入者收入纳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并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切实增加农村低收入者收入,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当前,要把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联动机制。
(作者:魏后凯,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一体化智库常务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