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中国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2-28 浏览量:19

来源:《学习时报》

由于国有经济和政府部门的滞后,中国在20世纪末期初步建立起来的新经济体制,便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市场经济和统制经济双重体制并存:一方面,商品买卖和货币交换已成为社会通行的交易方式,市场价格引导相当一部分资源的流向,这意味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已经广泛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各级政府仍掌握着土地等最重要的资源和对企业微观经济活动广泛干预的权力;一些重要行业也保持着国有企业的行政垄断,这就意味着各级政府和政府官员在经济资源的配置中依然处于主导地位。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国有经济仍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制高点(一般称为“经济命脉”),国有企业在石油、电信、铁道、金融等重要行业中继续处于垄断地位;第二,各级政府握有支配土地、资金等重要经济资源流向的巨大权力;第三,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法治基础尚未建立,各级官员有着很大的自由裁量权,通过多种手段对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进行频繁的直接干预。

  中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是一种既有市场经济因素、又有大量旧体制残余的过渡性的经济体制。它既可能进一步前进到法治的市场经济,也可能蜕化为国家资本主义乃至权贵资本主义。正如前面所说,过去30年高速增长的奇迹来源于新生的市场经济制度解放了人们的创业精神,而靠政府强化行政管制和大量投入资源实现的增长不但不能长期维持,而且早晚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

  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缘于经济体制没有完全到位,政治滞后,行政权力过多地压制和干预民间经济活动,造成广泛的寻租活动基础的结果。大众对这些不良现象的正当不满,正可以成为推动经济体制继续前行、填平陷阱、扫除
腐败的重要动力。

  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不论是“左”的极端主义还是“右”的极端主义,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中国虽然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是,中国离建成富裕、民主、文明国家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一些重要经济和政治领域的迟滞,一些社会矛盾变得尖锐起来。人们由于社会背景和价值观上的差异,往往对这些矛盾的由来做出不同的解读,提出不同的解救之策。在这种社会矛盾凸显、不同政治诉求之间争辩趋于激化的时刻,如何防止各种极端派的思潮撕裂社会,造成两端对立,避免“不走到绝路绝不回头”的陷阱,就成为关系民族命运的大问题。

  当务之急,是排除特殊利益的干扰,重启议程,切实推进市场化的经济和民主化、法治化的政治,全面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并使公共权力的行使受到宪法法律的约束和民众的
监督,舍此别无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