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逢贤:科技创新与21世纪中国粮食发展战略

来源: 发布时间:2001-03-30 浏览量:26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发展、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进步的大问题。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问题, 把粮食生产作为发展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中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 中国粮食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世界粮食问题的解决和粮食价格的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 多年来, 粮食生产呈阶段性变化, 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 但粮食区域性供求矛盾突出。当前主要问题表现在科技力量投入不足, 生产成本上升, 浪费严重等。为解决粮食生产中的宏观问题, 实现21 世纪粮食发展战略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关键词:粮食生产;发展战略;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0.4;S -01   文献标识码:A

       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发展、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进步的大问题。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问题, 把粮食产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中国现有近13 亿人口、14.24 亿亩耕地, 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粮食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世界粮食问题的解决和粮食价格的稳定。因此, 中国粮食生产的状况如何, 中国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的潜力有多大, 中国粮食发展战略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实现战略目标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一系列问题, 均引起了世界各国政治家、学者和决策部门的关注。

       1 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现状

       (1)中国粮食发展呈阶段性变化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 多年来粮食生产发展的历史大致可分七个阶段, 呈现出七个周期性变化。

       第一阶段(1949~ 1958 年)粮食生产高速发展期。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 在此基础上对分散经营的个体小农经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极积性, 粮食总产量由1949 年的1 132 亿公斤, 增加到1958 年的2 000 亿公斤, 仅用9 年时间连跨2 个台阶(每个台阶500 公斤计, 即1 000 市斤,以下同), 年均增长6.5%。这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是没有的。

       第二个阶段(1959 ~ 1961 年)粮食生产出现严重低谷期。由于人民公社以“ 公社一级为核算单位” 的体制不适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特别是连续三年遭受特大严重洪涝干旱交替的自然灾害, 使粮食产量连续出现负增长, 由1958 年的2 000 亿公斤, 连续下降至1959 年的1700 亿公斤和1960 年的1 435 亿公斤, 下降幅度超过10 %, 导致国内粮食严重不足, 供需矛盾突出, 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期。自1961 年起, 粮食生产才走出低谷逐步回升。

       第三阶段(1962~ 1979 年)粮食生产平稳发展期。经过三年调整, 特别是人民公社实行“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的经营体制, 粮食生产逐步回升。由1961 年的1 475亿公斤, 逐步上升到1979 年的3 321 亿公斤。其间虽有波动, 但总体呈平稳发展。1967 年出现第二个波峰, 1971年出现第三个波峰, 1979 年出现第四个波峰, 粮食总产分别达到2 178 亿公斤、2 501 亿公斤和3 321 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也由1961 年的215 公斤上升到1979 年的343公斤, 增长59.5%。

       第四阶段(1979 ~ 1984 年) 粮食生产进入高速发展期。自1979 年起, 农村经营体制发生重大改革, 在人民公社内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并对农村、农业、农民实行“休养生息” 的扶持政策, 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的收购价格, 农业税税率也由原来的15%, 降到5 %左右,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粮食生产的高速发展, 粮食总产由1979 年的3 321 亿公斤增加到1984 年的4 073 亿公斤, 年均增长4.9%;人均占有粮食也由343 公斤上升到393 公斤, 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粮食生产出现第五个波峰。

       第五阶段(1985~ 1989 年) 粮食生产下降徘徊期。此间, 在农村改革中出现了一股自上而下的“ 分田到户、解散集体、党支部靠边” 的邪风, 严重影响了8 亿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导致自1985 年起粮食生产连续5 年曲折波动, 下降徘徊的局面, 粮食总产在4 000 亿公斤上下波动、1989 年粮食总产仅4 075 亿公斤, 人均占有粮食也由393 公斤下降到364 公斤, 下降达7.4 %。其持续时间之长在中国粮食发展史上是罕见的。其间, 粮食播种面积虽扩大至6 000 万亩, 粮食单产却严重下降。

       第六阶段(1990~ 1996 年) 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期。在认真总结前5 年粮食生产下降徘徊教训的基础上, 党中央果断作出“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不断完善和健全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 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引导农民向共同富裕的总目标前进” 的科学决策, 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引导农民走适度经营规模的道路, 明确了20 世纪90 年代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1996 年粮食总产量超过5 045 亿公斤, 比1989 年增长近千亿公斤, 年均增长3.3%, 仅花7 年时间, 连跨2 个台阶, 提前5 年实现2000 年的粮食战略目标;人均占有粮食达405 公斤, 超过同期世界平均水平378 公斤的7.1%, 是我国粮食生产发展最好时期。继1990 年粮食生产出现第六个波峰外,1996 年出现了第七个波峰。

       第七个阶段(1997 ~ 2000 年) 粮食生产进入新一轮徘徊期。由于粮食生产连续几年丰收, 再加上受价值规律的作用, 不适当地连续数年进口粮食, 粮食出现相对过剩, 国内市场粮食充盈, 粮价下跌, 出现粮食“ 卖难”的现象。自1997 年起, 粮食总产量一直在4 900 亿公斤上下波动, 粮食生产进入新一轮徘徊期。

       新中国成立50 多年来, 由于农村政策波动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中国粮食生产经历了7 个完整的周期。其间可分为两个区段:即1949~ 1979 年的30 年间, 在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优越性的作用下, 粮食年均增长速度为4.72 %;1979 ~ 1999 年的20 年间, 粮食年均增长速度为2.38 %。农村改革开放前30 年的粮食增长速度, 接近改革开放后20 年的2 倍(这里有粮食基数大的因素)。

       (2)中国粮食供求现状

       农村改革开放20 多年来, 粮食供求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 但供求状况极不稳定, 粮食“ 卖难” 、“ 买难” 现象交替发生。在粮食生产呈周期性波动增长的同时, 粮食消费需求却呈刚性增长态势:1978 ~ 1999 年, 粮食生产总量由3 048 亿公斤增长到4 900亿公斤左右, 年均增长率2.38%;消费需求几乎是同步稳定增长; 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3.2‰ 下降至10.02 ‰, 粮食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增长速度的1 倍以上。从需求结构看:口粮用粮需求增长缓慢, 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增长迅速。1978 年前, 口粮消费占全国粮食消费的75%以上, 此后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 目前占粮食总需求的60 %左右。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分别占粮食需求总量的18 %和20%, 种子用粮约占2%。粮食供求在总量上是基本平衡的, 基本上是丰年略有剩余, 灾年有所不足, 年均粮食自给率为98.53%以上。

       粮食的区域性供求矛盾突出。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原来的“南粮北调” 变为“北粮南调” , 南部过去的主要产粮区变成了粮食净调入区;而北方一些原来生产条件和农业科技水平较差的低产区, 现已崛起为商品粮基地。特别是广东、广西、福建和西北各省粮食增长速度呈急剧下降趋势, 而北方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等省区的粮食自给率迅速上升, 成为我国的粮食输出省。

       粮食供给品种结构不平衡。中国人喜食大米, 但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已由1978 年的45 %下降到1998 年的39%。近年来, 稻谷可调出省及调出量均有减少, 从总体来看, 稻谷“ 丰年平、欠年紧” 的供求格局没有改变。中国小麦长期偏紧, 且质量较差, 需要依靠进口补充缺口, 一般年景缺口在30 ~ 50 亿公斤。但1995年~ 1998 年连续数年小麦丰收, 再加上进口小麦数量较多, 目前, 小麦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 进而导致粮价下跌。中国玉米自给有余, 多数年份供大于求, 但由于受生产地与流通及进口的影响, 玉米供求状况也不稳定。北方玉米积压, 南方农区牧业、渔业发展迅速, 对玉米作饲料需求增加。但由于地区性市场封锁, 玉米在地区间的供求矛盾难以协调。

       (3)中国已经解决近13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1949 年, 全国粮食总产仅1 132 亿公斤, 人均占有粮食仅209 公斤, 粮食短缺严重, 成为发展农业的重点问题;1998 年, 粮食总产量约4 925 亿公斤, 比1949 年增长了3.3 倍, 年均增长2.7%, 超过同期人口增长的1 倍以上, 中国粮食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人均占有粮食达400公斤, 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在80 年代世界粮食增产份额中, 中国占31%;而在90 年代, 则占56 %的份额。中国发展粮食生产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不仅使12.5 亿人民解决了吃饭问题, 而且使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特别是为世界范围内消除饥饿与贫困作出了重大贡献。

       (4)中国粮食生产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50 多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20 多年来,经过艰辛实践和不倦的探索, 中国在粮食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做法。

       始终坚持“ 以农业为基础, 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的方针, 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把积极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经济工作的重点, 千方百计采取措施,争取粮食单产不断提高, 粮食总产稳定增长, 使粮食的增长速度超过人口的增长速度。这是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首要经验。

       依靠党的农村基本政策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说, 粮食生产的发展是依靠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作用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优越性的发挥,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实力而实现的。

       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增加物质技术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 是粮食稳定发展的关键。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为农业增长和粮食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农业增长方式也由过去主要依靠活劳动的投入, 转变为主要依靠物质技术的投入。农机总动力增加了1.8 倍, 化肥施用量增加了3 倍, 农业固定资产原值达4 500 多亿元。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 有效灌溉面积已增加到7.5 亿亩, 为保障粮食稳定增长起了重要作用。

       把“ 科教兴农” 作为农业发展的战略方针, 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实践证明, 转变粮食增长方式, 要从改善、优化产业结构, 改进完善耕作制度, 加强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集约化程度和农业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入手。但主要的是依靠科技创新, 加快“ 科教兴农” 步伐, 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路子。

       改革耕作制度, 提高复种指教, 实现粮食集约化经营, 是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产的重要途径。至1998 年, 中国耕地的复种指数已提高到158 %, 比1949 年的130 %提高了28 个百分点。复种指数每提高1 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加播种面积1 400 万亩, 增产粮食60 亿公斤,这对提高粮食有效供给能力起重要作用。

       农业发展、粮食增产更多地是依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作用。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统一服务为主体,以国家各级经济技术部门的服务为依托, 以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的服务为补充, 特别是通过加强县、乡两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建设, 为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配套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 农业社会化服务在粮食增产中的份额约占30%左右。

       不断扩大粮食商品的市场调节范围, 合理调整粮食价格, 是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方面。实行“ 政企分开、中央和地方责任分开、政府储备与商业储备分开、银行新老挂账分开” , 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逐步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的市场调节粮食价格的新机制, 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参与粮食流通, 促进粮食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使粮食的生产、转化、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 多层次转化增值, 提高了粮食的比较效益, 增加了农民收入, 促进了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建立国家粮食专项储备制度和风险基金制度, 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粮食生产和销售的宏观调控体系建设, 特别是粮食收购保护价制度, 为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5)中国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在充分肯定中国粮食生产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

       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基础地位脆弱, 粮食生产能力的总体水平还不高, 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逐年减少, 目前仍在2.5 %上下波动;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对农业的投入也大幅度下降;而农户用于生产性投入的资金也呈减少趋势,仅占农民收入的15%左右。投入的减少, 严重影响了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而原有的农业基础设施也年久老化失修, 特别是大江、大河、大湖的防洪抗洪堤坝防洪标准较低, 排灌渠系不配套, 一遇洪水溃堤塌坝, 造成洪涝灾害。据统计, 1980~ 1998 年间平均每年成灾面积约3 亿亩, 年均减产粮食250 亿公斤, 约占同期粮食总产量的5%左右。

       粮食生产成本上升、收益下降, 影响粮食生产发展。中国人多地少, 要在有限的耕地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只有增加资本和物技术的投入。由此, 必然导致粮食生产成本上升。1998 年与1978 年相比, 粮食单产提高了52.5%, 粮食生产成本却上涨了4.2 倍。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 导致粮价也随之上涨。目前, 我国粮价已接近国际市场价格, 过早地进入“ 高价农业”发展阶段, 用农产品提价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其回旋余地已经不大。

       粮食定购、议购基数偏大, 影响粮食商品市场的发育, 在工农业产品“ 剪刀差” 存在的情况下, 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影响粮食生产领域资金的积累。目前国家的定购粮每年约500亿公斤, 议购粮约600 亿公斤, 粮食集市贸量约200 亿公斤, 商品粮仅占粮食总产量的30%左右。多年来, 定购粮价一般低于市场粮价约20%, 使农民的利益每年损失约400 亿元左右, 从而导致农民“ 拒卖” 和“ 买难” 现象的发生, 也影响了农业资金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发展。

       粮食浪费惊人, 经常发生“ 丰产不丰收” 现象。中国粮食在收割、脱粒、扬晒、储藏、加工、运输和营销过程中损失相当严重, 总损失率超过15%, 大大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粮食产后损失率5%的标准。仅此一项损失粮食约600 亿公斤, 相当于12 亿人口每年人均损失粮食50 公斤;相当于近20 年来中国年均净进口粮食的近6 倍。

       中国加入WTO 后, 特别是《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签订后, 作为粮食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国, 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政策的影响。正如美国农业部长格利克曼指出的, 协议的签订:“ 将给我们(美国) 带来相当大的好处, 使美国可向中国巨大市场大幅度增加谷物、肉类和柑橘的出口。这是美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突破” 。《中美农业合作协议》规定:“ 中国同意大幅度增加最低关税限额(TRQ1 %-3%) 的农产品数量, 并且应美国的要求减少国家大宗贸易垄断进口所占的比例” 。到2006 年, 中国进口“ 豆油比目前增加94%、小麦增加4.65 倍、玉米增加27.8 倍、大米增加20.2 倍… …” (均同1998 年实际进口量比较);而且, 美国西北部7 个州的小麦可以直接从西雅图出口至中国。这样, 势必影响中国目前已经相对过剩2 800 亿公斤仓储能力的粮食生产的长期稳定。美国优质价廉的粮食将直接冲击中国的粮食市场, 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稳定, 从而影响中国农民的收入和数以千计农民的就业。对此, 中国政府和人民应及早作好准备, 采取正确措施抵消这一巨大冲击。

       中国小规模的农业经营单位, 户均耕地仅6 亩左右,在粮食生产上的剩余原本就微乎其微, 在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 很难同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业经营单位平均3 000 多亩(即200 多公顷)、农业剩余非常丰裕的农场竞争;小规模的农业经营单位也很难提高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因而在世界粮食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世界粮食形势依然严峻

       从20 世纪50 年代初期以来, 世界粮食产量从6.58亿吨发展到1985 年的20.07 亿吨, 年均增长3 .47%, 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自此以后, 世界粮食生产波动起伏, 增长势头明显减弱, 到1995 年只达到20.64 亿吨。但世界人口却从48 亿增加到56 亿, 1999 年10 月12 日已达60 亿。人均占有粮食也从415 公斤降到360 公斤, 已低于“ 世界粮食危机” 时的378 公斤的水平。粮食储备也严重下降。80 年代中期, 世界谷物储备量达4 亿多吨, 自此以后粮食储备一直呈下降趋势:1994 年度为3.34 亿吨, 1995 年度为3.12 亿吨,1996 年度下降至2.65 亿吨, 1997 年度上升至3.08 亿吨。国际粮农组织以库存结转量占下年度粮食消费量的百分数作为“ 世界粮食安全系数” , 以17 ~ 18%为安全临界点。如果粮食安全系数低于14 ~ 5%, 再加上生产、贸易和运输状况的恶化, 就可能出现“ 粮食危机” 。1985 ~1998 年间, 世界粮食安全系数有三年达到临界点, 1996年降为14 ~ 15%左右, 这同70 年代初期世界“ 粮食危机”时的情况很相近。

       在世界粮食生产不足的情况下, 发展中国家所受的影响尤深:日益增多的人口需要哺养, 人民生活也要改善, 再加上一些国家推行所谓“ 农业结构改革” , 把粮田改种经济作物, 这些都促使发展中国家增加了粮食的进口。到1996 年度, 发展中国家粮食进口总数已达1 .6 亿吨以上, 占同期粮食进口总量的72.8%, 比80 年代中期提高了近28 个百分点。这标志着发达国家在世界粮食进口贸易中占主要地位的格局已经改变, 发展中国家已日益依赖于粮食进口。就在这转换时期, 国际粮食价格却在趋涨, 自1995 年起更是大幅度上涨, 上涨幅度高达25~ 37 %。这种上涨趋势目前仍在继续。发展中国家增加了粮食进口的形势, 并未带动整个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自90 年代以来, 世界粮食出口量始终保持在2 亿吨上下波动, 比80 年代中期下降10%左右。粮食国际贸易不振, 而粮价则在持续上涨, 更加重了世界粮食的危机感。全世界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口也从1985 年的5 .5 亿人增加到1996 年的8 .41 亿人, 占世界总人口的14.5 %,而且近年来又有所增加, 接近10 亿人。在一些灾害频繁、战乱不已的国家里, 缺粮现象正日趋严重, 数以亿计的人口急需粮食援助。

       种种现象表明, 世界粮食形势严峻, 出口粮食的北美、欧洲的粮食生产停滞不前;前苏联、东欧地区农业生产滑坡;而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有所增加, 其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已由1978 年的48.7%上升到目前的58.6 %。世界粮食贸易量在减少,粮食库存量也在减少, 发达国家在1992 年还拥有2 .13亿吨的储备粮, 至1997 年已下降为1 .3 亿吨;而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储备, 由于中国粮食总产的大幅度增加而逐步增加, 目前已占世界粮食储备总数的57%。但从总体来说, 世界粮食总产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消费的需求。据作者预测:到2030 年, 世界粮食需求量将在目前的水平上增加60%以上, 其中发展中国家的需求量将增长近1 倍。目前, 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已远远落后于世界粮食需求数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扭转, 21 世纪的前30 年内, 短缺粮食的进口量将会在目前的水平上增加1 倍左右, 即超过6 .5 亿吨。因此, 如何采取措施增加粮食生产, 提高粮食储备及安全度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战略课题。

       在世界粮食问题日趋严峻的形势下, 中国的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由80 年代的粮食供需矛盾突出, 转变为90 年代的粮食供需相对剩余。目前, 中国粮食生产总量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23.5 %, 是世界上粮食总产最多的国家;人均占有粮食达400 公斤, 超过世界人均占有粮食360 公斤水平的11 %;中国粮食的安全系数为0 .82 ,超过世界平均粮食安全系数0 .72 的水平, 名列世界第5位(最高是加拿大为0.92), 略低于美国(0 .84)。

        21 世纪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目标

       (1)粮食供给预期目标

       21 世纪, 中国农业只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 坚持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 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发展, 依靠农业科技创新, 则中国的农业, 特别是粮食生产始终会保持增长趋势。其间, 虽可能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粮食总产会出现波动, 但总体态势将保持增长。笔者对影响粮食生产发展的诸种因素进行分析后, 提出粮食播种面积在保持17 亿亩的水平时, 中国粮食生产的预期发展目标(见下表):

 

2001-2030年粮食生产发展目标

项目

2001-2010年

2011-2020年

2021-2030年

2030年后

粮食增长速度(%)

1.5

1.2

1.0

1.0

人口增长速度(%)

7.2

5.5

3.5

1.0

粮食总产量(亿公斤)

5803

6350

7000

7000

总人口

13.61

14.36

14.8-15.0

15.6

人均占有粮食(公斤/人)

425

442

470

450

     

       2000 年, 中国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为5 000亿公斤, 人口总数达12.72 亿人, 人均占有粮食约394 公斤, 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粮食总产继续占世界的首位。进入21 世纪至2010 年、2020 年、2030 年, 粮食总产将分别达到5 803亿公斤、6350 亿公斤和7000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将分别达到425 公斤、442 公斤和470 公斤。2030 年后的某一时段上, 我国人口将进入零增长, 人口最高峰达15 .6亿。届时, 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将会有较大变动, 粮食播种面积将适度下降, 但粮食总产将继续稳定在7 000亿公斤水平上, 人均占有粮食将稳定在450 公斤的水平上。

       (2)粮食需求目标预期

       2000 年, 中国城乡居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约有75 ~ 80%的居民过上小康生活。因此, 21 世纪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要走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与农业资源相适应的路子, 建立起科学、适度的消费模式。中国将通过引导消费, 既挖掘粮食生产的潜力, 又开拓我国食物生产的潜力(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等), 避免粮食需求超过供给能力而过快增长。

       按照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未来的食物构成将是中热量、高蛋白、低脂肪模式, 在保留传统饮食结构的基础上, 适当增加动物性食品数量, 提高食物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构成的变化, 直接食用的口粮将继续减少, 饲料粮逐步增加。这样, 通过坚持不懈的发展粮食生产, 到2030 年, 中国人口将达14.8~ 15 亿时, 人均占有粮食将达470 公斤。其中, 口粮占220 公斤, 约140 公斤用作饲料粮, 转化为动物性食品, 80 公斤为工业用粮, 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营养改善的需要。

       根据上述消费模式, 到2030 年, 中国粮食生产总量将达7000 亿公斤, 粮食消费总量将达6 215 ~ 6 300 亿公斤, 则供需平衡, 尚有700多亿公斤剩余。中国人民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 解决未来中国人口对粮食的需要,并将对世界粮食问题的解决作出应有的贡献。

       (3)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潜力

       21 世纪, 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并有一定量剩余的目标, 具备诸多有利因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通过50 多年的努力, 能把粮食总产在1949 年的基础上, 提高3 .5 倍;21 世纪, 依靠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农业资源潜力的发挥, 再经过30 ~50 年时间, 使粮食总产在2 000 年5000 亿公斤的基础上再提高40%左右, 是完全能实现的。因为, 中国粮食增产的潜力还很大。

       提高现有耕地单位面积产量的潜力。中国现有中低产田约9 亿亩, 改造1 亩中低产田平均增产粮食能力约200 公斤, 到2030 年若能改造中低产田5 亿亩, 则能增产粮食1000亿公斤。目前中国耕地复种指数仅158%, 按理论值可达198%, 复种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相当于扩大播种面积1 400 万亩。到2030 年, 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复种指数20个百分点, 则至少能增产粮食1000亿公斤。目前中国的单产水平还不高, 在21 世纪通过兴修水利、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推广优良品种等, 若按1~ 1 .2%的增长速度计, 就可以达到粮食总产量的目标。这一速度同过去50 年年均递增3.2%相比, 是很低的, 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开发后备耕地资源的潜力。中国现有宜农荒地5 .25亿亩, 其中可开垦荒地2.2 亿亩。21 世纪, 在加强现有耕地保护的同时, 加速对宜农荒地的开发, 实现耕地总量平衡并略有扩大的目标是可能的。另外, 全国现有废弃耕地约1 亿亩, 如果把废弃耕地复垦率由目前的6 %提高到50 %, 即可增加耕地5 000 万亩。因此, 在2030 年前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7 亿亩的水平是可能的。

       利用非耕地资源生产食物的潜力巨大。中国水域、滩涂、草地、山坡地等非耕地资源丰富。在全国1 747 万公顷内陆水域中, 可供养殖水面275 万公顷;可供养鱼的稻田670万公顷;海水养殖面积260 万公顷。中国有提高现有水域的生产能力, 保持水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中国还有草地面积3 .9 亿公顷, 其中可利用面积3.2 亿公顷, 居世界第三位, 若将其中的20%建设成高产草场,则畜产品可提高2 倍。中国山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70 %, 具有发展木本食物的良好条件, 增加木本食物前景广阔。

       节约粮食的潜力。据测算:中国粮食在种、收、运、储、销、加工、消费等环节的损失率至少为15%。如果将损失率降到合理的5 %范围内, 则至少可节省粮食450~ 600 亿公斤。

       改善饮食结构, 满足粮食需求的潜力。按照“ 营养、卫生、科学、合理” 的原则, 中国人民选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多种食物搭配的膳食结构模式, 既考虑了粮食生产和食物生产发展的水平和中国膳食的优良传统, 又考虑了增强人们体质的需要和人民的购买力水平, 同时也符合营养标准。因此, 未来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将由传统的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饲料作物相结合、农牧渔业相互促进的三元结构转变。这将从根本上减轻对粮食需求的压力;同时, 如充分利用粮食作物秸秆通过微生物发酵或氨化处理成饲料, 则可生产相当于2 亿吨的饲料粮。这是一个惊人的节省粮食消耗的数字。

       农业科技开发的潜力巨大。至1996 年, 农业科技在中国农业增产中的份额占35 %, 与发达国家已占65 ~70 %的差距还很大。因此, 中国农科技开发的潜力还很大。努力实施“ 科教兴粮” 战略, 力争逐步缩小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差距, 2000 年科技进步对粮食的贡献率提高到40 %, 到2010 年提高到60 %;2030 年提高到发达国家水平的75%, 这对中国粮食生产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粮食单产至少可提高50%左右。届时, 中国的粮食总产将会大幅度增加。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粮食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粮食生产的发展, 最终要靠科学技术来解决问题。因此, 实施“ 科教兴粮” 战略, 提高粮食科技创新能力,就成为21 世纪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根本战略措施, 这也是WTO 农业协议加强对农业保护的“ 绿色” 空间。

       当前世界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四大问题是:人口、资源、环境和食物(主要是粮食)。为了满足目前60 亿人口、2050 年前90 亿人口粮食和其他食物需求, 最根本的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世界各国都在按照21 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审时度势, 超前研究, 重点安排农业, 特别是粮食的科技创新问题。中国选择了“ 科教兴农” 、“科教兴粮” 的发展战略, 以推动21 世纪中国农业, 特别是粮食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1)21 世纪农业发展总的趋势

       高新技术将广泛应用于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生产各领域, 农业的生产方式将向工厂化、企业化方向发展, “ 设施农业” 或称“ 高智能农业” 将广泛应用于种植业和养殖业。

       农业种质资源的拥有和开发利用, 将为现代农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使生物多样性永续繁衍, 成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创新的物质基础。未来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将向高产创新型、抗病虫害广谱型、营养健康型方向转化, 尤其是通过细胞杂交、基因重组和外源基因导入等生物技术, 不断创造出新的高产、优质、高效粮食新品种。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人类共同的发展目标, 以确保人类及其后代对粮食及食品的需求, 并实现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

       规模化农业和专业化分工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形式, 从而大幅度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使农作物产品科技含量增加。

       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化、管理手段信息化将为粮食发展作出新贡献, 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中国将根据国情, 努力吸取世界农业科技的新创造应用于粮食发展的实践。

       (2)21 世纪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呈现六大趋势

       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进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向纵深发展, 使传统精细农艺技术和适用农业技术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多学科联合攻关, 解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农业特点和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加强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 不断开拓农业科技新领域,使农业科学技术向深度和广度开拓。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将使粮食和其他食物生产引起革命性的质变, 探索出农作物、动植物生命活动奥秘, 使粮食增产潜力充分发挥,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跨上新的水平。

       将农业科技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 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农业教育体系、农业科研体系、农业新技术推广体系和咨询体系。集科研、试验、推广、咨询、应用、教育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将使农业科技创新具有智能化、物质化、产业化和企业化等四大特征。

       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激光技术、核辐射技术、细胞工程等高新技术研究将取得重大突破, 并于2030 年前进入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阶段。

       21 世纪将日益重视国际间农业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吸取世界先进农业科研成果, 不断引进、消化、吸收, 并在更高层次上创新, 从而推进农业科技的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的潜力和对粮食生产发展的作用是无穷尽的。21 世纪中国将始终把依靠科技创新, 促进农业发展, 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放在优先地位, 摆在突出位置, 使农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胜利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

       (3)21 世纪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

       根据上述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分析, 未来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2010 年前是中国农业科技打基础阶段。此间积累后劲, 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并在有机农业科学、生物技术等领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使科技在农业和粮食增产中的份额由2000 年的40 %, 提高到50%以上;使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率由目前的不足20 %, 提高到40 %;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由目前的0.5%提高到1 .2 %。

       2030 年前是农业科技创新高速发展阶段。此间, 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为强大支柱, 传统农业将转变到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为主的现代农业轨道上来。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份额将由2010 年的50%提高到65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率将提高到50 %;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将提高到2 %;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将下降至45%以下。

       2050 年前, 中国在主要农业科技方面将跃居世界领先水平, 高水平地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以农业高科技发展为重点, 农业生产各部门、各领域将以先进的农业科学和技术设备武装起来, 在农业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农业工程技术、农业区域综合开发技术、遗传工程技术、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技术等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农业生产全面进入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发展阶段,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居世界首位,粮食单产水平将在2000 年的基础上提高1 倍, 粮食总产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30 %左右。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将超过发达国农业的整体水平;现代科技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将高水平地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将处于良性循环的高级发展阶段。

       (4)实现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目标的对策措施

       为了实施上述目标, 宜采取以下对策措施:加快实施“ 种子工程” , 完善粮食优良品种的繁育、引进、加工、销售和推广体系, 提高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统一供种率和良种覆盖率, 并发挥中国粮食种质资源的优势, 促进粮食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

       加快现有科研成果转化和粮食生产重大技术的科研攻关和引进工作。重点是推广优良新品种和重大病虫害防治、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和节水高效等适用技术。特别要重视把成熟配套的增产技术向中低产田园区推广;科学施肥, 增施有机肥料, 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 改进耕作方法, 逐步健全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网;围绕对中国粮食生产有重大影响的科研项目,组织联合攻关, 积极引进一批具有显著增产效果的粮食生产重大技术。

       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工程” , 培养农民接受和应用农业新技术的能力, 使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深化农业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优化农业科研结构,建立起学科先进、科研与粮食生产紧密结合的科研新体制, 加强农业基础理论研究、重大实用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鼓励科研人员深入粮食生产实践推广新技术、培养农民的科技创新能力, 建立起“ 产学研” 、“ 科教农”相结合的科研队伍, 共同为发展粮食生产服务。

       增加科技投入, 使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由目前的0.5%, 提高到2010 年的1.2%、2030 年的2.0%和2050 年的2.5 %, 使粮食科技成果转化率由目前的30%逐步提高到55%, 使科技进步对粮食的贡献率由目前的40 %逐步提高到75%。

       加快制定《农业科技发展纲要》, 以指导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确保21 世纪粮食生产战略目标的实现,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 中国的粮食生产发展目标就一定能实现。中国人民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 依靠中国的耕地和中国人民的科技创新能力, 解决未来近16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并对世界粮食问题的解决作出应有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1 -02 -22

       作者简介:徐逢贤,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