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忠:会展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2-27 浏览量:17

来源:《城市问题》

一 引言

目前,会展业发展在我国各城市形成了一股浪潮。有报道称,近年来我国会展业以年均近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递增。据商务部调查报告显示,2001至2003年全国各地举办的经贸领域展览会分别为2387、3075和3298个,展览会数量增长迅速,范围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主要部门。但在会展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据估计,我国目前有3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成“国际会展都市”、“中国会展名城”和“中国区域会展中心”等;众多城市热衷于会展中心的投资与建设。截至2003年底,全国各类会展中心和展馆的总面积已达601万平方米,使用面积37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251万平方米,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131.8%、145.3%和133%,超过目前世界第一展览大国德国的展馆总面积(240万平方米)。而我国展馆的总体利用率不足3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70%的水平。同类展会往往同期举办,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等现象屡有发生。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大家不清楚会展业的产业特征,不明了政府应该在产业发展中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各级政府只片面迷信会展业产业关联度高、对经济拉动大的特点,却忽视了这种联动和拉动作用只有在会展业实现成功运作的条件下才会发生。明了会展业的产业特征,将有助于政府经济管理政策的确立实行,便于政府经济管理者根据产业经济特点,实施有效的调控管理,避免社会资源和公共管理资源的浪费。

二 会展业的产业内涵和特征

会展业是以会议和展览为载体,构建交易平台,组织和服务交易行为的经济过程。会展的举办过程能够形成商流、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往来和交融,因此会展业已经成为一项独立的经济活动和产业类型。会展业从内容来看应该包括会展活动和支撑活动的物业平台。

会展业一定是以其他产业为依托的,而不能独立于实体产业之外而存在。会展的宗旨就是有效促成交易行为的发生,因此展会必须要有主体和内容。这一主体和内容就是具体的产业,而且该产业的集聚度所支撑的现实或者潜在市场容量必须能够支付举办专业展会的各项成本。这就是举办会展的产业规模门槛。

从本质上看,会展业提供了交易平台和营销渠道,是营销的中介。会展业为生产厂商和需求方提供了沟通、接洽的场所和机会,为产品推广、技术交流、贸易洽谈、行情收集、合作寻求与市场拓展提供了桥梁,事实上是形成了产业买家、卖家、行业专家及各类相关人士的短期、高效的集聚。因此除了促成买卖双方交易形成之外,还能产生由集聚带来的知识外溢和技术创新等。从交易成本理论来看,会展业最大的功能就是提供了由集聚带来的最密集丰富的信息,从而降低了企业对各类信息的搜寻成本。因此要成功举办展会,吸引高质量的展商和买家,必须保证地方会展能为买方和卖方提供市场信息最密集、交易环境最佳、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交易平台。

会展业是一个外部性很强的产业。会展业从产业类型上看是属于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作为一种交易平台和营销中介,其服务功能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地方产业的发展。据北京市统计局分析数据,历届北京科博会对北京经济的拉动效应小口径为1:4,大口径为1:9。而其造成的交通拥堵、酒店价格攀升等负的外部性,又会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会展业又是一个对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很大的行业。在会展活动期间,公安、消防、海关、检疫和邮电等相关行业和部门都需要在短时间内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会展活动是一个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部门和行业广的产业。因此在会展业的发展中,政府必须承担起相应的产业平台投资建设、行业规划协调等功能。

会展业的发展能协助实现地方产业政策。从前面的描述,我们已经了解到会展业在产业组织中的作用,即会展业在经济结构中的产业功能是与政府的产业政策目标相一致的。萨缪尔森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四项:提高经济效率,改善收入分配,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执行国际经济政策。而有效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是我国制定产业政策的重要原则。国家“十一五”规划要求各地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是:促进企业合理竞争,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协作,形成适合产业技术经济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组织结构。会展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交易平台和营销中介,本质上起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加强企业竞争,实现产业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协作的作用。这是因为,会展业的直接功能体现在对产品的展示和对卖家、买家的集中吸引。从卖方市场来看,买家的集聚有助于实现内部规模经济,扩大销售的渠道和网络,有助于晶牌的快速成长;买卖双方的集聚,便于实现行业的规模经济,产生一系列效益溢出,实现行业的价值延伸、地方研发功能的成长和行业生产网络的形成。因此客观上,产业会展的发展起到了延伸产业价值链,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所以,地方发展会展业与地方产业政策的目标是一致的。

 

会展业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性。从会展业的特性看,会展活动及展会场馆属于俱乐部公共物品。和其他准公共产品一样,会展平台一旦建成,对会展活动的支撑就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例如会展场馆建成后,买家、卖家的消费之间是不具有排他性的,并不因为某些人的消费而使其他人丧失消费场馆、参展与会的权利和机会;也并不因为额外消费者的增加而增加办展的边际成本。会展场馆存在投资大、见效慢的特点,属于私人不愿轻易介入的公共物品。这是因为会展业的进入门槛和前期沉淀成本较高,并对城市产业结构和规模有相当的要求。

三 会展业发展的城市选择

目前,很多城市提到发展城市经济就提发展会展业,在越来越多城市的黄金地段,接连冒出一个又一个会展中心,成为大大小小城市的所谓标志性建筑,与前两年发展必提旅游的状况颇为类似。其实这里有很大的误区。因为无论从产业特性还是从产品组织方面看,会展业和旅游业都有很大的不同。

如前所述,会展业并不提供实体的产品,它提供的只是一种场所和服务,而旅游则有自己产业独立的产品和内容。其次,会展业的进入门槛较高,前期的投资成本大,而旅游业是一个产业可以自我积累并实现自我成长的产业。因此不是任何城市都适合发展会展业,如果一味地强调政府投资、扶持,只能意味着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浪费。同时,举办会展必须能够提供最有价值和最密集的专业信息量,而厂商的参展成本又不能太高。对于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地区,该地区已经形成的产业集聚意味着本地产业信息更密集,专业知识外溢和专业资源共享等外部经济较其它地区发育更完全,这些都成为吸引其它地区的企业进入产业集聚区的原因。同时,更多的厂商来此参展不需要支付额外的交通成本。因此,一个地方能否切实吸引足够的企业,与本地产业集聚状况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从社会资源条件上,我们将适合发展会展业的城市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一些偶然事件对地方会展业带来的意外促动。如博鳌渔村被选为国际论坛的举办地,从而成就了一个“神话”。但事实上,博鳌之所以被选中也是与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所处的地理区位相关的。

 

因此,城市发展会展业一定要首先考虑和论证本地发展会展业的支撑性产业是什么?没有任何产业支撑,而将会展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或主导产业是不现实的,必然也是无法实现的。

四 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角色

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将会展活动作为提高城市知名度,进行城市形象营销的手段。许多地方政府不惜投入巨额财政资金,直接策划主办旨在宣传本地形象、扩大本地影响、带动本地产业发展的各种综合性会展活动。这类“政府主导型展会”的特征是,大多是由政府成立临时机构或组建事业单位来举办,不论盈亏,亏了财政兜底;展位不够了用行政命令干预或免层位费,客商不足靠部分海外“老关系”和本地老百姓捧场;组织工作全市总动员,本地主要媒体全力宣传推介等。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沈丹阳认为“政府主导”是我国会展经济盲目发展的重要根源。长期以来,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是在政府严格审批、深度参与的条件下发展的,政府色彩很浓。同时,会展业对一个城市来说,不仅是一项经济联动显著的产业,而且是一项有关城市形象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产业,因此政府对会展业格外重视。同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虽然很多城市认识到政府应该退出会展运作,将重点放在培育市场主体,但对于政府该管哪些,哪些又该交由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还存在很多的疑问。

在会展业发展中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公共服务和引导职能。会展业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在不同阶段,政府承担和行使的职责是不一样的。

从展会的承办方看,我国目前存在的展会有两种类型:企业主办的商业性会展和政府主办的行业展会(包括各种类型的洽谈会、交易会、博览会)。目前后一种展会是我国会展市场中的主导。这与我国会展市场的发育状况和发展阶段有关。正如前面所说展会的举办要涉及各政府部门的协调合作,我国还处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当中,政府各部门还不能统一协调地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造成了会展业的市场化主体发育不良。另一方面,正因为会展业承担着实现地方产业政策和城市形象宣传的功能,因此很多地区性和全国性的贸易投资洽谈会等均由政府各职能部门主持举办。

这两种展会的存在说明政府在会展业中承担着两种角色:一方面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另一方面它自身也是会展业的消费成员之一。这两种角色来源于政府的不同职能部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央各行业主管部门为促进行业内的交流和贸易往来,主持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和洽谈会,如广交会、旅洽会等。有些展会采用有条件城市轮流举办的方式,以实现平衡扶持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地方的旅游局和贸易局等不同职能部门能够承办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展会,客观上形成了地方各政府职能部门对举办展会的需求。但政府的两种角色对培育本地会展业的需求是相同的。本地会展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引进市场主体,进行市场化运作。地方政府要有效完成办展任务,成功举办专业性、国际性、科学性的展会,也需要地方培育出能够承办国际性、规模化展会的展览公司和企业。

以会展场馆的建设和经营为例。会展场馆属于俱乐部产品,投资大,回收期长。最重要的是,会展业未来市场需求不好把握,对其市场需求的掌控要涉及超出会展业市场之外的很多因素。对我国这样一个市场化体制并未完全形成的国家而言,企业主体不可能独立完成会展场馆的有效经营。另一方面,对会展场馆投资的收益回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对于私人投资而言风险性太大,尤其是并未形成成熟会展市场的城市。因此会展场馆的建设必然需要政府主导。随着城市会展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和规范化,可以考虑鼓励各种资本采用参股、期权等资本运作方式,参与到大型会展场馆的投资和建设中来。会展场馆的组织经营则完全可以采用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即政府建设、企业经营,采用与企业建立委托代理关系的办法,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资质认定方法引入展览公司间的公平竞争,从而也将起到培育市场主体,提升地方企业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效果。

五 政府职能

基于上面的论述,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建立行业组织和机构,提供公共服务,实施管理和协调功能;建立行业市场竞争机制和培育行业市场主体。前者具体包括:成立政府专职部门,提供行业公共服务支撑,协调政府其他资源,保障展会所需的所有相关部门的工作服务及时、有效地进行;研究制定本地行业发展规划;管理、整合本地现有会展机构和资源;进行会展场馆的投资建设、规划等;利用政府资源,积极争取承办国家级及世界级展会;拓展会展资源和合作渠道,动员各种力量发展本地会展业等。后者体现在:建立展会投资评价体系和信用体系,实现对每一次展会的成本、效益评估,通过评价体系实现对市场主体优秀企业的资格认定,从而更快地培育市场主体;营造良好产业发展氛围,实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避免产品恶性竞争。

政府的服务供给者和消费者的角色是与它在会展业中的职能相匹配的。会展业对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的特点是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峰,在会展活动期间,交通、消防、工商、税务、检疫、公安、海关、外事及邮电等部门需要集中提供相关服务。如果没有统一的政府协调,举办每一个展会所承担的“行政批文成本”将非常高。因此需要政府统一协调和组织,保证各项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培育现代服务业的会展产业既是实现地方产业政策的有利途径,其发展又是地方产业政策的构成内容之一。应认识会展发展对城市形象和前途的重要意义,成立政府管理部门进行行业管制协调和规划发展。

要实现行业的市场化,必须加快会展市场主体的培育。培育市场主体是关系地方产业发展专业性、持续性和国际性的重要因素。培育市场主体的关键是采用法规化与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和资质认证手段,建立行业信用体系,跟进知识产权保障,通过一系列完善的制度和机制保障,为行业市场化发展构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自主理性的企业是市场的灵魂,要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必须为它的成长提供相对健康的成长环境。对于会展业这样一个关联度大、影响面广的产业,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任何一次展会的表现都会极大地影响地方形象和城市声誉;同时,没有一个健康、公平的环境,本土市场化的展览企业和公司也很难成长起来。

六 培育会展产业群

具备发展会展业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的城市,要充分挖掘和组织利用本地禀赋要素,培育会展产业群,通过充分释放会展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作用,带动本地经济、文化和城市晶牌的全面发展。

要培育会展产业群,先要了解会展产业群的组织结构。一个成熟的会展业产业群通常由产业链核心企业、相关产业部门和支持机构三方面构成。产业链核心企业包括会展业的直接生产和销售部门。在会展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会展核心企业主要由会展组织机构和目的地组织机构组成。

 

相关产业部门是指为完成和实现会展活动,进行辅助性产品、服务和人员供应的部门。这些部门包括物流、广告、翻译、印刷、贸易中介、报关、保险、旅游、酒店、餐饮、汽车租赁和通讯等部门。在会展目的地需要有这些配套和中介部门的集聚。这也是城市会展业产业联动性高的表现。相关部门通常由DMC或会展场馆进行联络和协调,建立长期业务关系。支持机构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如会展主管部门、海关、税务、工商、公安、消防、劳动、外事、邮政、铁路及旅游等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如会展业协会、展览业协会、旅游协会等;教育培训机构,如外经贸、旅游、物流等专业大学院系,培训中心等;研究开发机构;还有为相关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这些支持机构为会展业提供了资金、技术、人才和社会资本的支持。

可以看到,一个城市会展产业群的培育,实际上是企业、政府及中介通过市场运作和政府支持共同实现的。企业和中介机构作为以利益为导向的理性经济人,其行为是带有很强的自主性和可预见性的。只要城市表现出具备发展会展业的比较优势和宽松的政策环境,会展企业和中介的集聚就会形成。因此培育会展产业群的关键就落在了政府身上。

政府在实现前面所说的实施规划、监督、公共服务提供、培育市场主体等功能之外,从培育产业群的角度来看,还要注重加速产业群的知识积累和流动,培育会展人才,开展会展目的地营销,推动新技术的应用等。

从产业集群的产生原理来看,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外部性是产生并实现行业规模经济的重要原因。因此城市会展产业的发展同样要保证专业会展知识和技能在本地的积累和保障。同时会展业本质上属于知识和信息密集型产业,人才和技术资源是会展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政府需要将吸引人才引进、创造优良的创业和经营环境作为工作的重点,并对会展业发展的整体环境进行长期有效治理,创造出人才居住和工作发展的良好环境。

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因此对城市会展业实施目的地营销必然需要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管理者和提供者的政府来操作和组织。对城市会展业实施目的地营销包括整合城市会展资源,定位城市会展形象,利用和创造各种机会进行城市会展的宣传、路演以及行业沟通。这样做一方面能够提高城市会展业的行业影响力,另一方面能促进城市会展产业与外界的信息流通,使会展产业群形成更具开放性和活力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