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模经济一分工产生的客观条件
分析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就会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一大特点:“31T"现象。即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企业内贸易(Intra—firm Trade)、地区内贸易(Intra—regional Trade)迅速增长。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品不同类型及品种之间的交换、同一产品不同零部件之间的交换。企业内部贸易是指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之间的产品和零部件的交换。产业内贸易已经占国际贸易的60%多,企业内部贸易占国际贸易的50%多,这显然是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相结合的结果。这种结合具有明显的地区倾向,因此地区内的国与国之间贸易快速增长,也已经占国际贸易的50%多。一般产业内贸易包括企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与地区内贸易虽然含义不同,但是往往具有一致的空间格局。在发达国家的制造品贸易中,行业内贸易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而这些贸易占据了世界贸易的大部分。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工业化国家早已成为世界贸易的主体,而工业化国家在技术水平、资本和技术工人的资源储备上已经变得日益相似。由于这些主要的贸易国在资源和技术上的相似,所以,某一产业内部已经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可言。许多国际贸易也因此出现了行业内双向贸易的形式——可能主要因为规模经济的推动——而非基于比较优势的行业间的生产专业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不同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为了生产、消费、贸易等利益的获取,产生的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包括在产品市场基础上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到经济政策统一逐步演化,推动厂国际投资、要素流动以及企业内贸易、地区内贸易的发展,区域间技术、劳动、资源等生产要素趋于一致,使得基于规模经济效益的国际分工与贸易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发展为分工的主导机制,不妨称作规模经济—分工效应。
二、规模经济—分工效应
(一)对规模经济的动态考察
为便于分析,短期内,对企业生产条件作如下假设是合理的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①技术不变,因而技术与生产效率的变化无关;②为保障企业生产顺利进行,专用资产之间不存在相互转换的可能性,不能通过资产的调整扩大企业生产规模;③企业投入供给存在刚性;④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成本是递增的。依据以上的假设,可以得出相应的推论:①技术不变决定企业生产函数不变,短期内企业只有通过增加投入提高产量扩大的规模;②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受到专用资产之间转换限制的约束;③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受投入要素供给刚性的限制,企业规模扩大,那么企业投入会变得越来越昂贵;④即使企业投入供给刚性不一样,但供给短期要素决定了企业生产函数的有效性,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
从长期发展看,技术、专用资产的调整、生产投入供给、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性、市场的需求都是变量。技术的发展使得专业化分工精细,专业化经济效益发挥;技术发展能够使得边际投入产出比呈现升高的趋势,从而有使规模不经济向规模经济转化,使较小的适度规模经济向较大的规模经济转化的趋向。规模经济长期发展的效应与规律,早已经被各种类型企业的规模化大生产所证明,汽车企业的适度规模由年几千辆向几万辆的转化,化工企业的适度规模由年几吨向几万吨、几十万吨、几百万吨的转化等。
因此,规模经济产生与三个基本规律的长期作用相关:①动态规模经济,指产品的单位成本是积累产量的减幂函数,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成本沿学习曲线下降。这一点对于新兴产业而言尤其明显。即对于生产函数,大量与高效是正相关的,要保持高效,必须相应大量生产要素的配合。②生产函数的变化是有成本的,变化越大,成本越高。③专业化分工与大批量生产效益发挥直接相关。所以逐渐演化、专业化、大批量与高效益之间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规模经济效益具有长期性、积累性和普遍适用性。
(二)范围经济、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
专业化和规模经营导致需求结构和需求份额在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乃至空间上的配置变化。当需求份额发生在企业(集团)内部或者企业之间时,产生的联合生产比单独生产节省成本的经济就是范围经济。所以,范围经济也体现着成本的次加性,即追加新产品和服务进行联合生产导致成本降低;这与规模经济是一致的。
马歇尔意义上的外部经济,是指当规模经济是存在于行业内部而不是厂商内部时,就被称为外部经济。因此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也是一致的。
(三)集聚区行业规模、市场规模与规模经济—分工
外部经济、范围经济在空间上通常表现为集聚区同行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即集聚区行业规模。在很多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某种行业在一个或几个地点集中生产从而降低了该行业的成本,而行业中单个厂商的规模仍可能很小。经济效益的获得主要原因是,厂商集中能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厂商的地理集中分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共享,有助于知识外溢。根据硅谷现象,我们可以看出集聚区行业规模效益与规模经济—分工之间的关系。首先,厂商集中促进了专业化的供应商的形成。行业的地区集中,使大量的厂集中于一起,可以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足够的市场,使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供应商得以生存。硅谷的高技术公司比其它地方的公司具有更大的优势,是由于有很多供应商,从而使一部分关键设备与服务变的便宜和容易获得。厂商也因而能够集中精力于最擅长的事情,把其它方面的业务转包给他人去作(也称作企业外包,实际是在外部经济之上产生的范围经济),生产、研究、设计等环节非常明显地分开。其次,厂商的集中为拥有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员工创造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不仅减少厂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使工人减少了失业。比如在硅谷,公司扩张和员工跳槽都非常普遍。最后行业的地理集中使得个人之间信息与设想的非正式交流得到实现,这正是知识外溢的一个重要来源。萨克森宁是这样描述硅谷中的知识外溢:“从事半导体工业工作的年轻男女们,就象神秘的兄弟会员一般……。聊聊天,谈谈战时故事。如……PROM吹风机、PROM爆破器、以及Teramagnitude……”。这种非正式的信息流动意味着硅谷的公司更容易与技术发展的前沿保持一致。上述要点就意味着该行业有一条向下倾斜的供给曲线:行业的产出越大,厂商愿意销售其产品的价格越低。
通过亨德逊的研究我们可以直接推论出:外部经济(与范围经济)总是趋向于专业化某种产业;而外部不经济则取决于经济集聚体的规模。所以,每个经济集聚体都应专业化于一个或几个行业,以获得外部经济(包括范围经济),这反过来又强化了集聚体的专业化分工效应;但是不同的行业外部经济 (范围经济)存在差异。
关于市场规模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克鲁格曼等人的研究说明:经济一体化创造出一个更大的市场,能够容纳更多的厂商,并且各个厂商以更大规模生产,以更低的价格进行销售。为了实现一体化带来的好处,各国必须参与国际贸易;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各厂商必须集中生产,要么在本国要么在国外。但厂商必须在国内外同时销售。最终产品均在一国生产并出口到另一国。这说明了一体化导致市场扩大,厂商要产生更大的规模生产,必须集中生产地,又强化了包括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在内的以规模经济为主导的区域分工。
总结上述分析,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集聚区行业规模、市场规模导致规模经济—分工产生,并且在一体化市场中起主导作用,而规模经济—分工一经产生又进一步强化规模经济、集聚区行业规模和市场规模的发展。规模经济—分工与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正反馈作用(如图1)。因此规模经济—分工不仅具有长期性、积累性和普遍适用性,而且具有集聚性、创新性和高效性和低风险的特点(这是由集聚——创新——高效和一体化市场的保障决定的)。所以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而言,规模经济—分工最具普适性。
三、规模经济—分工与比较优势分工
比较优势理论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以及伯尔帝尔·奥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指导区域(国家)分工的利益机制,同时,在国际分工领域中,比较优势的差异到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的转化主要是通过在比较成本范围内自然形成的汇率来实现的。但是,无论怎样,成本上的比较优势才是真正的优势,即产品的生产成本越低,分工中越具有优势,在产品市场上越具有竞争优势。
在分析规模经济—分工与比较优势分工关系及其作用时,可以设计一个两区域、两部门、两要素的规模经济—分工与比较优势分工模型,来分析一体化、规模经济、比较优势是如何作用并决定分工模式的。假设两个区域a、b,两种要素:资本、劳动力,两个部门:制造品和粮食。在假设a区域有较高的资本—劳动比率,即a区域为资本充裕国家,b区域为劳动力充裕国家;制造品是相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粮食是相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就存在两种情况,非一体化(要素不流动)条件下和一体化条件(要素充分流动)条件下的分工模式研究。
(一)非一体化条件下的分工模式
如果制造品是非差异产品行业,那么分工模式:由于a区域资本充裕,制造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所以a区域制造品供应相对充足,并出口制造品,进口粮食。B区域正好相反,进口制造品,出口粮食。这就是纯粹比较优势下的行业间分工模式。可用图2示意,(箭头长度表示贸易额与方向):
如果制造品行业是一个各厂商产品均具有一定差异性(垄断竞争行业),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没有一个能生产所有的制造品。区域a仍然是制造品的进出口国和粮食的进口国。但是,由于区域间制造品的差异,区域a的消费者会偏好区域b的制造品,因而尽管区域a仍然是制造品的贸易顺差国,但是也进口区域b的产品。由此构成了非一体化规模经济条件下的新的分工模式:行业间与行业内分工。(如图3)。
(二)一体化条件下的分工模式
如果制造品是非差异产品行业,那么分工模式:由于区域a资本充裕,制造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所以区域a制造品供应相对充足,并出口制造品,进口粮食。区域b正好相反,进口制造品,出口粮食。但是由于资本和劳动力是能够移动的生产要素,有可能发生区域a相对剩余资本流人区域b (一般资本比劳动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为使得成本相对较低而在区域b生产制造品,这时也存在行业内分工,只是比较微弱。这种分工模式可用图 4示意(箭头长度表示贸易额与方向):
如果制造品行业是一个各厂商产品均具有一定差异性(垄断竞争行业),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没有一个区域能生产所有的制造品。区域a仍然是制造品的出口顺差国和粮食的进口国。但是,由于区域间制造品的差异,区域间要素流动 (为获得更高的效益)产生,产生了行业内分工、企业内(企业问)分工、企业以及行业的集聚。也由于a区域的消费者会偏好b区域的制造品,因而尽管区域a仍然是制造品的贸易顺差国,但是也进口区域b的产品;而且有可能大量进口。并且强化了制造品差异的规模效应(市场规模、企业规模和集聚区行业规模效应)。由此构成了一体化规模经济条件下的新的分工模式:一体化条件下,大量的资本、劳动力从行业间分工转向行业内分工。行业间与行业内(企业内)分工,特别是行业内(包括企业内或企业间)分工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提高了行业间分工的效益 (如图5)。
由此得出一体化条件下,规模经济—分工与比较优势分工关系与作用的基本规律:
1.比较优势分工是行业间分工的基本规律是低级的分工形式,贸易量小,品种单一。
2.规模经济—分工是行业内分工的基本规律是高级的分工形式,贸易量大,品种繁多,生产要素得到优化组合,社会福利增加。并且这种分工形式具有产生并通过市场规模效应、企业规模效应和集聚区行业规模效应自我加强的趋势。
3.在区域资源、技术等差异大的情况下,也能较快实现规模经济分工,即实施经济一体化 要素的流动,为规模经济—分工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具有加强规模经济—分工作用的功能。
克鲁格曼等研究认为,历史因素或偶然事件决定了贸易模式的细节。这意味着规模经济—分工所导致的集聚与扩散不可预测性。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探讨它的区域战略和政策上的意义。
四、规模经济—分工的区域战略与政策上的含义
对于区域发展而言,规模经济—分工效应、规模经济—分工与比较优势分工模型具有发展战略与政策上的深刻含义:
(一)推行经济一体化战略
通过规模经济—分工效应模型分析,可以看出一体化不仅诱发生产要素流动,扩大产品贸易量,有利于经济集聚和扩散的形成,而且导致产业内分工的形成和扩大。
(二)实施以规模经济—分工为主导的区域分工战略
借鉴克鲁格曼等提出的新兴贸易理论,将规模经济理论进一步引入区域分工,提出分工效应的主要来源在于规模收益递增,而不是比较利益。因此区域(国际)分工发展的趋势由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向以规模经济—分工为主导,以比较优势为辅的分工方向发展。规模经济—分工并非排斥比较优势分工,而且能够通过要素的组合配置,优化比较优势的分工效应。
(三)为我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区域分工提供了新的构想
我国的贸易格局基本上是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理论上,强调我国与贸易国之间产业结构的互补性,注重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丰富的优势。实践上,多年来我国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含量较低的机电产品上。
第一,尽管我国收入水平同发达国家收入水平有差别,但对于差异产品的需求,具有互补性,因此我们有可能同发达国家开展产业内分工与贸易。因为:①我国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大,东部一些区域的资源、技术与发达国家差异并非显著;②我国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确定合适的产品差异程度和利用规模经济,我国具有那些民族单一、人口规模不大的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利用各种优势和途径,发展与周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内分工与贸易尤其重要。
第二,积极开展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内分工与贸易。既然发达国家之间差异产品的贸易既实现了规模经济,又使产品种类多样化,那么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具有类似的经济特征,因此发展中国家间也应该更多地发展彼此之间的分工与贸易,规模经济—分工为加强发展中国家分工合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所以也应该积极与周边发展中国家开展以产业内分工为主导的多种贸易形式。
第三,全方位多层次进行我国东中西之间,南北之间,省域之间的规模经济—分工,在区域统一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全国大市场,强化区域经济联系,优化资源组合,通过一体化的规模经济—分工,形成区域经济集聚区,培植区域生长点,为参与国际分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积极培植新兴产业群体,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集聚体
规模经济—分工与比较优势分工相比,更注重技术对发展作用,更注重长期的动态效益,即使对新兴产业的保护会导致静态资源配置的损失,但只要产业成熟后所产生的利益(集聚、规模、创新与高效等)完全能超过当前的损失。从动态的、长期的观点来看,以获取技术、知识密集程度高,与国家利益关系较大的战略性产业的竞争优势,比如计算机和信息产业、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政府的人为干预是值得的。可以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保护新兴产业,并且配置于适宜的区位。比如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比较成熟的区域(如珠江三角洲区域以及长江三角洲等),可以凭借生产、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获取规模经济的额外收益,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借机夺取失去的市场份额和产业利润,以增进本国国民福利。
(五)以规模经济为标准,积极引导现代(出口)企业发展,调控经济集聚区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现代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经营规模普遍偏小,显然不能适应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格局。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我国的企业实现规模经营要花相当长的时间,这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当不利,适当政策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规模经济(集聚区行业规模、产品市场规模等)为标准,调控各类经济集聚体的发展。比如外资集聚区,包括外商独资、合资、合作企业集聚区、三来一补企业集聚区,以及乡镇企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等各类开发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