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扩:分析经济形势要有全面和综合的观点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2-06 浏览量:17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阶段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7%,比去年全年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与一季度增速基本持平,呈现缓中趋稳迹象。根据各方面的分析预测,目前我国经济整体下行的态势尚未扭转,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可能还会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全面深入分析和认识经济形势,对于确定正确的调控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向好十分重要。

一、现阶段分析经济形势,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增速上,而要根据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综合判断

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首先需要对经济的阶段性特点和主要任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把握。理解经济新常态,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很好区分发展环境的新常态和发展方式的新常态。对于前者,即发展环境的新常态,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生产组织方式、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化解以及资源配置模式等9个维度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和论述。发展环境的新常态已经出现,已经成为现实,它要求发展方式的新常态与之相适应,否则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会失去基础。但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新常态的形成是个慢变量,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自动生成,而是需要我们积极主动作为,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努力去争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与发展环境新常态下保持短期稳定增长相比,推动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的新常态,更加重要,更加根本,因为它不仅决定着我们在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经济发展环境改变的情况下,能否顺利实现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换,也决定着我们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成功跨入高收入社会。因此,现阶段我们必须在采取措施稳定短期增长的同时,把更大的精力放到促进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和新的发展方式上,并通过加倍努力确保其成功实现。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背景的复杂性,还在于近年来一直说的“三期叠加”特点,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可以说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需要推改革、转方式、调结构,也需要稳增长、控风险、惠民生,而且,这些任务之间,从长期来看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但在短期内却往往相互掣肘,相互胶着,甚至相互矛盾。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需要深化改革,强化市场约束,促进优胜劣汰,长期来讲无疑有利于保持增长活力,控制风险,但短期内则有可能导致增速下降,加大矛盾和风险;而如果短期内把稳增长、控风险放在首位,把短期增速的高低看得过重或者不愿冒必要的风险解决深层矛盾,则势必会在推改革、促转型方面迈不开步子,时间一长,不仅增长稳不住,矛盾和风险可能会更大,甚至会积重难返,最终陷入增长下滑、风险加剧和改革难以推进的恶性循环,落入增长陷阱。因此,宏观政策必须兼顾改革、发展和稳定三重目标,必须在三者之间取得平衡。

在这样的情况下,分析经济形势,显然不能把眼光仅盯在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上,而需要根据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进行综合判断。不仅要看增长速度的高低,更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得到改善,结构是否得到优化和升级,发展后劲是否得到增强;要看居民就业、收入和民生是否稳定提高,要看矛盾和风险是否得到控制和化解,要看生态环境是否得到改善,等等。如果为了维持较高的短期增速,而使得结构进一步扭曲,矛盾进一步积累,风险进一步加大,环境进一步破坏,那显然是得不偿失的。相反,如果结构在优化,矛盾在化解,民生在改善,新的增长动力在形成,那么即使增长速度低一些,也是值得期待的好的结果。(下转第六版)

二、综合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总体来讲符合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客观规律,也符合调控政策预期目标

这是因为,第一,增速虽然下降,但仍处在潜在增速的范围之内。根据我们对世界上不同国家发展经验的研究,二战以后,各国经济增长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技术前沿国家的创新引领式增长,一类是落后国家或经济体的追赶型增长。我国过去30多年的增长,就属于比较典型的后发追赶型增长。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和作用,追赶型增长常常能够在一段时间里实现比前沿国家高得多的增长速度。但随着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后发优势的减弱,增长潜力和增长速度会明显回落。然而凡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在高速增长阶段结束之后,增速的回落都不会一下子滑落至前沿国家2%-3%的低速水平,而是会维持一定时期的或高一些或低一些的中速增长。我国目前面临的增长阶段转换,基本上是符合后发追赶型经济体增长过程变化的一般规律。目前7%左右的增长速度,符合大多数学者对现阶段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判断,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属于比较快的增速。

第二,在经济总体下行的情况下,就业和居民收入形势总体稳定。统计局提供的5月份31个大中城市的调查失业率为5.1%,比前几个月还略有下降,部分企业面临结构性用工难的问题。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高于GDP增速。居民就业和收入的相对稳定,既是经济增长的最大成就,也是我们推进结构优化升级最为有利的条件。

第三,经济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比重、最终消费比重继续上升,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环境质量也有所改善。在行业、企业、区域等继续呈现分化趋势的同时,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增长,那些转型早、新兴业务比重大、注重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企业、区域发展情况比较好,对前景比较乐观。

第四,矛盾和风险有所化解。在市场压力作用下,房地产企业去库存、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的过程继续深化,金融和财政风险总体处于可控状态。当然,整体来看,当前财政金融风险问题依然突出,对此决不可掉以轻心。

这些积极的方面、好的方面使我们看到了结构优化的曙光,增强了对未来经济增长逐步趋稳的信心。如果这种局面能够维持几年,那么转变发展方式就能够取得更大进展,就能够为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在看到这些积极的、好的一面的同时,对于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也不能忽视,并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努力加以解决。比如,在投资需求领域,目前存在正常的投资需求潜力难以充分发挥的问题。虽然由于发展阶段的变化,我国投资需求潜力不如从前,但在诸如城市地下管网、农村基础设施、农房抗震改造等诸多领域,需求潜力依然很大,而且支持这些领域的生产能力是充足的。但这些领域的投资都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都不是可以直接商业化的投资。如何通过财政、金融制度的创新,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可持续的投融资体制,从而充分释放国内投资需求空间,从需求侧形成增长的新动力,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再比如,由于市场秩序不规范、相应的金融支持不到位以及行政行为的不当干预等,使得市场机制在实现企业优胜劣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另外,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当前一些经济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出现较大变化,经济信息的全面性、有效性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三、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保持经济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着力推进各项改革,为加快形成发展方式的新常态奠定体制基础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当前经济增长速度虽继续呈现回落态势,但经济总体来讲在向着逐步化解矛盾、逐步优化结构和形成新的增长方式的正确方向迈进。这说明2012年以来党中央确定的“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正确的,是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三期叠加”特点和转变发展方式需要的。当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到目前为止所取得的成绩还是十分初步的,甚至只是一些好的苗头和端倪。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过于粗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全面、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也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通过改革创新,加快形成与环境新常态相适应的发展方式的新常态,仍然是我们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最重大、也是最艰巨的任务。

从今年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需求形势来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仍会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稳增长仍将是宏观调控政策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还应按照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及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兜底的工作方针,着力解决经济中的突出矛盾。一是继续做好需求管理,以缓冲性政策为结构调整赢得时间,创造环境。在坚持精准发力、不搞大水漫灌式刺激的情况下,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着力释放或支持正常的投资和消费需求,防止由于预期变化导致的经济惯性下滑。二是供给方面,要继续采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政策,打破垄断,规范秩序,促进良性竞争和优胜劣汰,释放增长潜力。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在保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风险总体可控的前提下,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着力推进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各项重要改革,为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的形成奠定体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