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政:上海科技创新环境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03 浏览量:42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并指出:“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指出:“要把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科技人才是关键。最近几年,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对上海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开始减弱,意味着上海已经到了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立足自主创新的转型阶段。在信息化、知识化、服务化时代,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是人才资源,就是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上海必须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必须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才的创新激情,并极大地鼓励、支持他们的创新行动。这一系列的要求,说到底,就是要营造一个有助于培养人才,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作用的创新环境。要创造一个适宜科技人才成长,并能激发他们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与社会文化氛围,这是上海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保证上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以上海市科协2008年实施的科技工作者创新环境问卷调查为基础,并结合上海市科协多年来对上海各类科技工作者调研的积累,分析上海科技工作者创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环境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必须的社会文化环境,它是地方行为主体(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等机构及其个人)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好的创新环境要有企业家群体、新产品不断开发和新一代企业不断出现、企业在竞争中相互作用和合作、创新主体相互依存的集体学习环境。科技创新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由物质环境和刚性的管理体制及人员组成)和软环境(由人文环境、弹性的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两大类,其中物质环境的要素是校园房舍、仪器设备、经费薪给等组成,人文环境主要由科学和人文精神、国家政策制度、学术传统、学风和治学氛围组成。“创新”的概念最早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1912年引入经济和科技领域。作为创新理论的开创者,熊彼特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使创新理论体系框架得以初步建立,为后继者研究技术创新理论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种“新组合”包括引入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新的原料供应来源,实现新的工业组织。后来,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把技术创新界定为“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强调技术创新是产品和工艺引入市场或应用于生产。国外研究技术创新环境问题的学者较少,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要有政府的支持,要有政府的投入和激励等。

国内学者自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着手对技术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国内最早开始系统研究技术创新理论问题的学者是清华大学的傅家骥教授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邓寿鹏教授,他们对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理论体系框架。傅家骥等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掌握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沈倩岭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把产品从设想推到应用的全过程。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技术创新主体、技术创新功能和技术创新过程进行了研究。

国内对科技创新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科技创新外部环境的研究,特别是政策法律环境等。栾玉广(2000)对科技创新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透彻说明了创新环境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方旋等(2000)探讨了区域科技创新理论的来源、内涵和特征,并从区域科技创新的结构、作用和能力等方面对区域科技创新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李婷(2005)界定了科技创新环境的内涵,再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并提出科技创新环境减少的发展方向。刘玲(2005)指出我国现行科研体制的弊端、传统思想的束缚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同时指出形成崇尚科学的良好环境,增大科研投入力度、优化科研资金投向,加强科学道德观念、优化科技队伍等措施有利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孙健敏等(2007)根据全国科技工作者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目前影响我国科技工作者创新的主要环境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国内还有不少学者从区域的视角对科技创新环境进行了研究,盖文启(2002)认为,区域创新环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促进区内企业等行为主体不断创新的区域创新环境(静态的环境);二是为进一步促进区域内创新活动的发生和创新绩效的提高,区域环境自身不断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自我创新和改善,以形成自我调节功能的区域创新系统(动态的创新环境)。蔡秀玲(2004)认为,创新环境是国家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的统称,是指为创新提供规则和机会的体制和结构因素。创新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仅包括经济要素(资金、劳动力等),还包括各种非经济因素(社会文化)

以上国内外关于创新环境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进行科技创新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但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对创新环境的研究,主要都是基于外部环境这一视角。本文通过了解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调查,了解、分析科技创新主体对创新环境的一些看法和希望,从内部环境的角度对科技创新进行探索,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和新颖之处。

二、创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的意义

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欲望,是提升上海整体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进入21世纪后,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凸现,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知识学习和创造实践活动,其活力来自于创新要素及其相互协调能力;而这些要素能力的发挥需要在一定的“空气”中进行,这种空气就是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只有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中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展现出创新活力。科技创新环境则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它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

1.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宽松的科研创新氛围,有利于他们最大限度发挥创新潜能。

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提供宽松的科研创新氛围,对科技创新具有巨大的激发作用,允许失败的宽容的创新氛围,可以极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潜能,提高他们科技创新的成功率。华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StevenChu)在他的诺贝尔奖讲演中说:“贝尔实验室是研究的乐园”,“乐园”指的就是科技创新的优良环境,这是科技人员为了获得重要科技成果所极其渴求的,朱棣文认为那时的贝尔实验室具有这样好的治学人文环境。贝尔实验室第一任总裁、二战时期为美国战时科技大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尤厄特(FrankBJewett),对于科学研究的氛围说过这样的话:“所有丰产的科学是人的头脑工作的结果,是在极其自由的氛围中才能十分繁荣起来的。事先没有任何人或群体能预言别人的头脑里会产生出什么思想,也不能制约人们产生新的想法,他们能做的最大事情只能是为创造性的努力提供有利的环境。如果必要的话,只能在后来对那些创造物的用途施加控制,以便它们将会有益于社会,而不是对社会有所损害”。由此可见,在硬环境基本具备的情况下,科技创新最需要的是科技工作者在学术上能独立自由思考,知识底蕴要广博而丰富,充分交流,以及能激发新颖的创新思想的人文环境,也就是我们说的宽松、活跃的软环境。科研管理者最不应该做的是挫伤和限制这种环境,而应为这种良好的创新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做出竭诚的努力。

2.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为科技工作者提供科研创新支持,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科研创新积极性。

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创新积极性关系到科技创新项目的多少以及创新的成败,而创新积极性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给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首先从科研硬件措施上提供保证,在科研设备、仪器、实验室、科研信息平台等方面保证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能够顺利进行;其次从软环境方面给予支持,比如在技术专利的申请和保护、科研成果的转化、科技中介的培育和规范、对科研创新的社会认同等方面给予支持,以及对提高科技工作者的收入,形成良好的创新软环境。当创新硬环境和软环境都形成后,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创新成功率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成果的转化和专利的申请以及创新的回报会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会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促进全社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3.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高端科技人才云集上海,有利于提升上海的自主创新能力。

上海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提供科技工作者宽松的创新氛围,允许失败,减轻科技工作者创新的压力。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创新经济性和创新的效率。因此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对全国其他地区的科技工作者形成强大的吸引力,让更多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尖端科技人才来到上海。甚至可以利用上海进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契机,吸引大量的海外科技人才来到上海从事科研工作。当大量优秀科技人才来到上海后,自然会提高上海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大量的自主创新品牌,给上海的经济提供新的增长潜力。

三、上海科技工作者创新环境存在的问题

上海的科技创新能力在逐年得到提升,科技创新环境也在逐步改善,但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培育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对上海今后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会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尽管有关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规范,如教育部在2004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用以规范学术道德行为,科技部也于2006117日发布《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该办法于200711日起施行。但要建立良好的学术风气,依然需要长期的、多方面的不懈努力。上海的科技创新环境依然不容乐观,在科技工作者队伍中,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仍比较突出。经过对问卷的梳理以及对部分科技工作者的访谈,归纳出上海科技创新环境面临以下六个问题。

1.科研项目申报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审批程序不透明。

科研项目的申报直接关系到科研经费分配的公平性,利用职权、关系、学术地位影响科研项目的申报结果,严重影响到科研项目中标的结果,从而扭曲科研资源的分配,降低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最终会导致科技工作者创新的积极性,创新的动力,影响科技创新的成功率。上海科技工作者在项目申报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从调查的数据来看,313位科技工作者中有4313%的人认为审批程序不透明,拉关系/走后门严重、申报手续复杂、基础研究不受重视、申报周期过长、招标信息不公开的比例分别为3898%2492%2173%1917%1757%313位科技工作者中有4537%人目前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基本上合理;2748%的人认为经费管理太紧,不利于工作;1214%的人认为经费管理太松,容易造成浪费和滥用。

2.上海科技工作者创新环境中缺乏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导致产学研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

产学研紧密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和科技创新回报率的重要环节,紧密结合的产学研,从市场需求、企业生产、大学科研机构的研发等方面进行了合理的平衡与衔接。保证随着消费者的对产品功能的变化和不断升级的需求,企业从市场的变化中发现对产品的新的需求,然后把市场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大学科研机构或者企业自身建立的科研部门,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科技创新。或者是企业将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的科研成功中的有市场需求的部分进行生产转化,满足市场的需要。其中需要科技中介机构的牵线搭桥作用,让双方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沟通。

上海在开展产学研合作上存在不少困难,供需信息不畅通、找不到合作对象,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和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脱离实际是三大主要的困难。在我们调查中有642位科技工作者对产学研合作的困难或障碍做出了评价,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供需信息不畅通、找不到合作对象,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和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脱离实际,所占比例分别为3209%2632%2539%。各方互不信任和企业不愿意出钱所占比例都为1713%。可以看出,要想提高产学研的结合程度,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让科研更好地为企业生产服务,必须建立为科技工作者于企业沟通合作的信息平台,确保科研项目为企业所需要,不至于偏离市场实际需求太远。

3.上海科技中介体系尚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科技中介机构的管理体制不顺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改革开发以来,上海科技中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形成了上海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上海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上海科技创业中心和科技评估中心等单位为代表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科技信息传递和咨询、科技成果转化、对专利、技术、创新等评估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成绩,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但是随着改革开发的继续深化,大量的科技中介机构应运而生,对科技中介机构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没有及时跟上,过去的法律法规跟不上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导致科技中介机构的管理体制不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比如由于对技术交易场所技术交易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供需双方分散自由的场外交易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样既造成了宝贵的技术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也给地下的技术诈骗活动提供了可趁之机,使技术商品的潜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另外政府行政部门对科技中介机构存在多头管理和政企不分的问题,以及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落差大等种种因素造成中介机构自身的管理跟不上,导致了一些科技中介机构无论是在机构内部的管理还是外部的市场运作上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混乱。缺乏统一的科技中介机构地方性法规,仅靠相关部门颁布的规章制度难以确立科技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难以发挥它们对科技创新信息的传递、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科技资源流动的促进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4.科技工作者所在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性,影响科技工作者创新积极性的发挥。

科技工作者所在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对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的发挥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选拔聘用制度、职称评审制度、职务晋升制度、工资/薪酬制度、进修培训制度等方面。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有204人觉得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对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具有阻碍作用,所占比例为1609%。在204人中,有6667%的人认为人事制度的阻碍作用表现在工资/薪酬制度上。

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收入差距太太,个人收入与能力业绩不成比例,收入分配过于平均化,缺乏激励等几个方面,所占比例分别为3254%2700%1862%。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科研团队,不利于科研创新的持续性,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的科技工作者在科研创新中所获得的分配过低,影响到年轻科技工作者的收入水平,从而影响到他们对科研工资的热情,阻碍他们的科技创新积极性和创新潜能的发挥,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后续发展。个人收入与业绩能力的不成比例和缺乏激励过于平均化的收入分配,会导致吃大锅饭的流行,对那些热情于创新并且取得了成绩的科技工作者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利于体现科研创新的价值。

5.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端学术行为有一定的空间,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

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防止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被其他人剽窃,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对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的享受,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上海科技工作者存在知识产权被侵害的情况,从被调查的1300名科技工作者来看,有76人在知识产权上被侵害过,所占比例达到1354%。知识产权受到侵害主要表现在成果被抄袭,所占比例为369%,文章未经许可被发表或者转载所占的比例为277%,技术秘密被盗用的比例为146%

被调查的科技工作者中有642人对学术界存在的不端学术行为发表了看法。1604%人认为科技工作者在没有参与的科研成果上挂名的现象相当普遍;1153%的人认为弄虚作假(如伪造数据)的现象相当普遍;1059%的人认为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现象相当普遍;919%的人认为一稿多投、多发的现象相当普遍。科技工作者认为造成学术不端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者自律不够,现行评价制度驱使,监督机构不健全,处罚不严厉,学术规范教育不够,学术规范和规章制度不明确。

1300名被调查的科技工作者中有354%的人对于科技工作者的弄虚作假行为非常同情,2146%的人对科技工作者的弄虚作假行为有点同情。有077%的人觉得这类弄虚作假的行为可以完全原谅,1077%的人认为这里弄虚作假行为基本上可以原谅。可见弄虚作假还存在一定的被容忍的空间,必须大力加强科技工作者的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有1262%的人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知识了解比较多,5662%人了解一些,2315%的人了解很少。超过半数的科技工作者没有系统地学习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知识。

6.科技工作者普遍认为科技创新环境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特别是挑战学术权威的氛围很不理想。

上海科技工作者对科技创新环境的很多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评价,总体来看,普遍认为上海科技创新环境需要进一步的改善,这样才有利于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的提高和创新潜能的挖掘。从被调查的1300名科技工作者的评价来看,有三个方面不太理想,挑战学术权威的氛围、学术独立不受行政干预和宽容失败的氛围是上海创新环境中比较严重的问题,认为上述三个方面一般的比例分别为3738%3915%4354%;认为上述三个方面不理想的比例分别为4200%3723%3485%。另外风险投资对创新的支持力度也不是很强,只有162%的人认为风险投资的可获得性非常好,1185%的人认为很好,5100%的人认为一般,1938%的人认为不理想。知识产权的保护、产学研合作、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三个方面不理想的比例都在10%以上。

四、改善上海科技创新环境的对策建议

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关系到科技工作者创新积极性的发挥和科技创新潜能的挖掘,影响到整个上海自主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最终会影响到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增长。因此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建立良好创新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上海科技工作者创新环境。

1.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经费的投入力度,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能够得到创新经费的支持。

科技创新活动经费不足是上海一部分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动重碰到的问题之一,调查样本中有4301%的科技工作者遇到科技创新经费不足的困难。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经费的投入是改善科技创新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对科技创新经费的投入,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上海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加大对科技创新经费的投入,让科技工作者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一是增加科技创新活动经费投入占上海GDP的比重,保证每年的政府经费投入的增加比例不低于当年的GDP的增加比例;二是政府以大量商业合同的方式,向企业直接投入研发经费;三是采用税收激励政策,对所有商业性公司和机构以及个人,如果其从事研发活动的经费同以前相比有所增加的话,可获得相当于新增值的一定比例的退税;四是加强财政资金对基础科学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上海科技工作者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重要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取得的科技成果数。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增加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经费,提高科技工作者获得科技创新经费的资助比例,减少科研项目申报中审批的寻租行为,提高评审的透明程度和项目的易获得性。

2.加强产学研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信息交流,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

加强上海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加快推进科技工作从“科技系统内部小循环”进人“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把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全面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之中。把握创新规律,铺就创新通道,构建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利用创新的外部分工,弥补内部创新资源不足或资源结构缺陷,加强对产业界的共性关键技术和竞争前产品的前期开发。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战略联盟。党的***报告提出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此,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必须积极参与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去,主动瞄准企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科学问题,承担企业的重大项目,加强科研攻关,并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向企业的转化,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通过产学研平台建设,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在企业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内部研发部门之间形成相互信赖、相互交流的合作机制,可以促使市场需求信息和研发机构的研发信息之间的整合,做到以需求为导向,同时又可以引导市场、培育市场,做到企业与研发机构之间的双赢,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自然会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例,反过来又可以提高科技工作者的收入和创新经费,产生更多的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科技创新成果。

3.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鼓励科技创新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

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提高上海科技工作者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选拔有的杰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让他们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形成一定的人才梯队,既有利于科研团队的合作,又可以避免科技人才资源的浪费。出台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通过“三配套”的特殊政策,即“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让从事科技创新的拔尖人才拥有良好的事业环境,创建“一站式”服务机制,为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开辟“绿色通道”。从参与科研创新项目、科研设备等硬件措施的配套和科研工作的收入和奖励等方面来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鼓励上海科技人才用更多的精力从事科技创新研究。对科技创新人才的科研奖励经费实现税收优惠,对一些引进的稿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学科带头人的高收入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鼓励科技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让广大科技工作者能够根据自身的研究特长以及企业、研究机构的需求自由的流动。破除认为设置的限制科技人才流动的制度。让上海科技工作者能够在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之间合理有序流动。加强实施上海科技创新人才战略的力度,积极参与国内国际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争夺战,围绕重大项目的需求,加大对国内外顶尖人才包括高水准人才团队的引进力度,提供一切可能的保障条件,形成一个吸引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的技术创新人文环境;同时,改革人才激励机制,采用多种形式留住和使用好科技创新人才,并探索利用期权等各种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创新人才的收入水平,充分体现技术创新人才的创新价值。

4.规范完善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功能,让科技中介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上海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上海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上海科技创业中心和科技评估中心等单位为代表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促进科技信息的交流和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方面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了一大批科技成果,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正在向生产领域扩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上海资产评估机构和项目评估机构在科技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科技咨询机构在上海科技和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参谋和信息传递的作用。上海技术交易所在对外技术交流活动中上海已从单向引进国外技术,发展到积极参与国际技术贸易。加强健全科技中介机构法律法规,让科技中介机构在法律制度下合理地运作,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规范的服务;理顺科技中介机构自身的管理体制,和改变政府多投管理的局面,促使科技中介机构公平有序竞争,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加强对三类科技中介机构扶持和发展:一是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应用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二是利用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知识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三是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合理配置提供服务的机构。

5.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升所有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

在调查中有1354%的科技工作者受到过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方面的侵害,这样会影响到被侵害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创新积极性,同时也造成了科技创新评价的不公正性,进一步扭曲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减少原创性的科技成果的产生。制定更加符合科技创新特点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上海科技工作者对知识科技创新成果的专利申请、科技成果向产品的加速转化,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能够免受知识产权方面的侵害。加大对知识产权侵害的处罚力度,让一些剽窃他人专利成果的人受到一定的制裁,让周围的人不敢轻易侵犯他人的专利成果和学术成果。拓宽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相关知识的获得的渠道,从大学阶段和进入科研岗位后的继续教育中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减少对别人科技创新成果和专利的抄袭、剽窃行为。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学术规范的教育,以避免一些因为学术上的不规范行为而造成对别人科技创新成果的侵害。

6.营造适宜创新的人文环境,激发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潜能。

进一步优化人文环境,可以激发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潜能。适宜创新的人文环境是科技工作者创新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潜能、创新思维的关键之处。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第一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期间,在回答记者提问中国何时获得诺贝尔奖时讲道:“我觉得我们的大学应该首先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先营造科技研究环境,人文环境,有了很好的环境、良好的土壤,诺贝尔奖获得者无论在哪个研究机构或在哪个实验室产生出来,就不觉得奇怪了”。沃森在获得诺贝尔奖的大会上致答词时说,“我们获得如此高的荣誉,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工作在一个博学而宽容的圈子中……”,“博学和宽容的圈子”就是他们适于进行科学原创的人文环境。华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StevenChu)在他的诺贝尔奖讲演中说:“贝尔实验室是研究的乐园”,“乐园”指的就是科技创新的优良环境,这是科技人员为了获得重要科技成果所极其渴求的,朱棣文认为那时的贝尔实验室具有这样好的治学人文环境。

上海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人文环境,塑造一个宽松、包容的创新氛围,允许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自由发言、挑战学术权威。允许科技工作者创新失败,改变“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对科技工作者的评价方式,对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要以原创和思想为主,符合社会需要、时代进步的及创新活动就是失败了,也要对他们的失败表示理解,减少科技工作者对创新失败的压力。 


收稿日期:20120308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1309(2013)020052008

①本次问卷调查共有效回收1300份。问卷调查通过市科协的10个调查站点实施。调研对象为年龄在55岁以下的科技工作者,调查内容包含他们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学习、工作、生活、思想、学术交流、科研成果、科研活动、科研创新等几个方面。本文数据来源调查问卷分析处理结果。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四川科技创新机制与环境建设战略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

2.王家利等.山东省科技创新环境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宋克勤.国外科技人才创新环境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

4.文魁.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

5.孙健敏,冯静颖.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环境因素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7(4)

6.李婷,董慧芹.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05(4)

7.李联君.我国科技创新环境及其优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

8.文魁,王冬梅.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报告[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

9.阎康年.创新环境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4)

10.傅正华.人文环境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分析[J].科学技术哲学,1999(1)

11.肖广岭等.我国技术创新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