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片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主动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上海始终把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作为重大使命,以“五个重要”为指引,建立机制、倾斜资源、倾斜政策,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强力推动临港新片区建设,为中国高水平开放创造了上海样板。
以制度创新推动高水平开放取得重大成效
临港新片区成立三年来,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充分发挥临港新片区在政策力度和放权力度上前所未有的政策优势和制度创新优势,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在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率先突破,引领中国高水平开放取得重要进展。
一方面,高水平开放的制度体系初步建立。聚焦“开放新高地”的战略目标,临港新片区充分发挥试验田作用,为中国高水平开放试制度、测风险、探新路,在若干重点领域制度创新上率先实现了新突破。国务院制定的《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78项任务基本完成,国家、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出台各类政策260余项,通过改革形成典型制度创新案例87个,其中全国首创性案例36个,“五自由一便利”(贸易自由、投资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信息的快捷联通)制度体系正逐步形成,制度创新成果正持续转化为发展新优势。
另一方面,自由化便利化的开放发展取得新成绩。成立三年来,临港新片区在保税研发、离岸金融、离岸贸易、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和从业人员自由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对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如,在全国率先试点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户,率先开展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一次性外债登记等。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以临港新片区为支点,服务于中外资企业的跨境金融需求,以金融科技、科技金融为主体,大力培育航运金融、跨境金融、离岸金融、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等业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金融业态集聚地。
以科技创新推动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
高水平开放的产业支撑体系能级提升
临港新片区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集聚世界前沿产业集群,紧扣打造“战略增长极”战略目标,在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上取得了新成效。“体现国家战略、体现上海优势、体现国际竞争力”的一批前沿性、带动性、国际性前沿产业集群正在临港新片区集聚。其中,集成电路产业已集聚积塔、新昇、中微等龙头企业,覆盖了芯片设计、制造、材料、装备、封测等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生物医药集聚康希诺、美敦力、君实、臻格、华领等重点企业,涵盖创新生物药、重点疫苗、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人工智能产业已落地商汤、寒武纪、地平线等上百家企业;智能新能源汽车围绕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和上汽集团临港生产基地,已形成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临港新片区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世界前沿产业发展,高水平举办顶尖科学家论坛,先后引入北京大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上海交大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平台等14家高水平科技创新机构。包括“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在内的七大特色产业园区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前沿产业项目。同时建立20家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创新联合体。
集中资源创新突破,
高水平开放的城市功能优化提升
临港新片区加快城市功能建设,为高水平开放建立空间载体和城市功能支撑。以国际创新协同区、滴水湖金融湾、滴水湖AI创新港等功能区域开放为带动,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启动全国首个区域性人才企业年金计划,在国内人才引进落户、外籍人才停居留、人才安居保障方面实施了更大限度的优惠;建立新片区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持续打造新时代外商投资首选地、高质量外资集聚地。上海举全市之力支持新片区建设,在资金、人才落户、住房保障、土地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了极大支持,临港新片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建设具有“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的“城市样板间”取得重大进展,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形态已经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