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区域差异研究的进展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概括起来,学术界对区域差距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计算基尼系数法并对其进行分解;二是采用加权变异系数法,对地区差距的产业或部门构成进行分解;三是采用锡尔系数和广义嫡系数法,对地区差异的地理构成进行分解(表1)。
对于中国区域差距的状况,学者们的观点较一致,普遍认为区域差距较大,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引起区域差距的因素研究中,各自却持有不同的看法。杨开忠(1994)认为,在开放的外向发展阶段,地区差距变动主要决定于地区投资分配。魏后凯(1997)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省际人均国民收入的差异有50%以上是由工业发展差异引起的。林毅夫等(1998)认为地区差距越来越表现在利用市场,他和Lee(1995)、Dayal Cdati(2000)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即认为不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Young(2000)则认为地区性保护政策是地区差距扩大的关键,因为地区性的市场保护会使本地企业的资源配置状况偏离本地的比较优势。
综合来看,已有研究中存在五方面的问题:(1)多数研究都是整个区域的差异,并没有区分农村和城镇,但事实上,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和城镇收入差距悬殊,将两者混在一起采用人均GDP计算出的区域差距并不能反映实际情况;(2)不少学者只收集了1-2年的数据资料,而根据较短时段数据得出的结论很可能缺乏一般性,并且很多研究都是1995年以前进行的,对最近十年的变化比较缺乏;(3)多数研究未能使用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取而代之的是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人均GDP、人均国民收入等变量,这些变量忽略了政府通过财政、税收及补贴等再分配方式带来的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又含有众所皆知的重复计算的弊病;(4)虽然有多位学者专门研究过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距问题,但对于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却缺乏系统的研究。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收集了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78-2004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门计算基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区域基尼系数,系统地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区域差距的变动情况。
2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区域差距的实证分析
2.1 采用数据及计算方法
为了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我们尽可能通过《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各地区的统计年鉴收集了1978-2004年全部26个年份31个地区的资料。关于地区经济指标的选择,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城镇居民区域差距,我们采用的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人口指标采用的是非农业人口数。
关于区域差距的分析方法,我们采用基尼系数法。基尼系数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分析指标,它比较直观地反映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收入差距研究中,有些学者采用的是全国所有人口人均收入的抽样分组数据,而我们这里采用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相当于将全国城镇人口分成了31个组,所以计算出的是区域差异,而不是全国人均收入的总体差异,因而与前者有着根本的不同。另外,国家统计局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监测也是基于全国全部城镇人口的抽样分组,反映的也是城镇居民的整体收入差距,同样不是城镇居民收入的区域差距。
关于计算方法,基尼系数一般有直接计算法、面积法以及拟合曲线法。本文采用的是面积法中的下梯形法,计算公式如下:
把31个省区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小到大排序,i表示次序,n是地区的总数即31,Pi表示排名第i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i表示第i地区城镇人口数,qi表示第i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占全国城镇居民收入比重,Yi表示第i地区城镇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比重,口,是累计收入比重,Ui是累计人口比重。这样计算便得到基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区域基尼系数(下文简称UDI—Gini)。同时我们还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基于全国各地区人均GDP的区域基尼系数(下文简称GDP—Gini),以便对比(表2)。
2.2计算结果分析
(1)整体变化趋势的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UDI-Gini呈现一个整体上升的趋势,从1978年0.114到2004年0.138,25年间上升21.1%,平均每年上升0.8%。但具体呈现阶段性特征,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82年的收入差距缩小阶段,UDI—Gini从0.1140下降到0.0745,4年间共下降了34.6%;1983-1994年为第二阶段,UDI-Gini从0.0764快速上升到0.1548,11年间上升了103%;第三个阶段是1995-2004年,UDI—Gini变化非常小,基本上维持在0.13-0.14之间,8年间仅下降了4%。
我们截取了1980、1985、1990、1995、2000、2004年六个截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和最低的地区,并将两者对比,发现其反映出的变化趋势与UDI—Gini变动也是一致的。最高收入地区相当于最低收入地区的倍数在1980年代初接近2倍,到1990年代中期后上升到2.6倍,此后大致一直维持在2.3-2.5倍之间(表3)。
(2)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的比较
将我们的UDI—Gini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相比较(见表2),可以发现本文计算的UDI—Gini明显要小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值。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统计局的城镇基尼系数反映的是全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是按照抽样分组计算的;而本文计算基尼系数的分组标准是按照区域来划分即按照省级行政区的划分标准来分组的,因而计算的是区域基尼系数。两者虽然有关系,但反映的并不是一回事。既然区域基尼系数是按照区域内收入平均化的原则处理的,所以计算结果要比全国统一抽样分组计算的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小得多,但这并不说明城镇居民收入的区域差距较小。
(3)与按人均GDP计算的区域基尼系数的对比
从上面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按全部人口人均GDP计算的区域基尼系数还是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的区域基尼系数,从1978年到2004年总的趋势都是上升的,但从变化规律看两者并不一致,有些阶段两者甚至呈现背离,同时基尼系数的大小也有很大差距,前者通常高出后者:50%-100%。这表明已有的大量研究中依据人均GDP计算的区域基尼系数并不能真实反映区域间城镇居民实际收入的差距状况,这也是我们的研究的价值所在。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变化趋势的不同,我们采用差分法把数据进行了处理,即1978-2004年中以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其余各年份的数据根据与最大值的差分来决定,如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差分法处理后的同一系列数据相对大小可比,而两个不同系列数据的大小则不具有可比性。
从图1中可以看出,GDP—Gini与UDI—Gini的变化过程明显不同:两者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几年变化趋势是相同的,即1980年代中期前逐步下降,1985年以后虽然总体上都是上升的,但GDP—Gini呈W型,而UDI—Gini则呈M型。
以上两者的背离大致始于1987年,1987—1994年这一阶段的背离表现在GDP—Gini经历了先下降再上升的过程,而UDI—Gini则基本上是持续上升的。GDP—Gini先下降再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1984年10月,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发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展开。正像农村经济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一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很快将各个城市的经济活力激发出来,在初期,内陆地区的一些资源与基础设施条件甚至优于部分沿海地区,所以潜力很快发挥出来,于是出现了1988-1990年的人均GDP差距缩小的现象。但是,进入1990年代以后,对外开放掀起高潮,沿海地区以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为核心,以十分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而内陆地区在区位、自然与人文条件、政策等方面的劣势使得在外资推动明显的经济增长中落在了后面.表现在GDP-Gini变化趋势上,1990年达到低点以后,迅速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的收入在打破长期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以后,与效益直接挂钩的结果是发达地区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更加迅速,所以即使在人均GDP区域差距有所缩小的1987-199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仍然在快速扩大。
1995年至今,外资推动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仍在延续,所以沿海发达地区的GDP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内陆落后地区,表现在GDP—Gini仍然在持续上升。但是,区域之间城市居民的收入变化则出现了新的趋势,即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整体上甚至低于内陆落后地区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当然绝对差距仍然很大)。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相比,人们的收入占GDP的比重通常要低很多,因为按收入法核算GDP时,它包括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公司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非公司业主收入等部分,由于落后地区的经济结构相对简单,作为劳动报酬占生产要素收入就比发达地区有更大的比重。尤其是在我国目前积累率很高(表现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明显偏低)的情况下,沿海地区人均GDP的增长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不对称比内陆落后地区表现得更加突出。另外,由于我国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现象几乎比任何国家都突出,所以城市GDP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村流动人口创造的,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并不完全包括这一部分,而这种现象在发达地区城市比落后地区城市又更加突出。
以上分析表明,为了更客观地认识城市居民区域间收入差距的问题,应当选择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的区域基尼系数,而不是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区域基尼系数。
3 结论与政策意义
3.1 我国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在本文的研究中,按全部人均GDP计算的区域基尼系数GDP—Gini大致在0.2-0.3之间,这表明区域差距已经很大。需要说明的是,区域基尼系数与通常概念的衡量总体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前者视同一地区为一个分组,即认为该组的所有人收入都是相同的,所以按地区计算的基尼系数通常要小得多。根据我们的对比计算,韩国1995年的GDP—Gini只有0.0915,美国1997年的GDP—Gini仅为0.0834,而我国2004年的GDP—Gini为0.2696,相当于两国的3倍多,所以我国的区域发展差异问题相当突出。
我们计算的UDI—Gini大致在0.08-0.15之间,正如前文所述,这个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出的区域基尼系数与按人均GDP计算的结果又不相同,目前的0.135属于较高的水平。但问题还不止这些,因为发达地区城市居民比不发达地区收入更加多元化,在中国的统计体系还不完备的情况下,根据公开统计数据计算出UDI—Gini通常是偏小的,换句话说,中国城市居民收入的区域差距更大。
3.2城镇居民收入区域差距缩小的趋势还未真正到来
按照威廉姆森(Willianmson,J.G.,1965)的描述,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区域间增长差异呈倒U型变化,即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总体经济增长,区域差异逐渐扩大,然后区域差异保持稳定,但当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后,区域差异随着总体经济增长而逐步下降。有趣的是,按照城镇居民收入的变化,我们似乎已经观察到了这一现象——从1985年的0.086开始,UDI—Gini开始扩大,到1994年达到最大值0.1548后开始下降,2004年为0.1377。果真这样,说明区域经济增长正向着比较和谐的阶段演化。但是,笔者认为我们并不能盲目乐观,因为GDP—Gini仍然处于扩大之中,而正如前文所述,我国目前的高积累率并不会长期持续,因为它会制约消费的增长,并最终制约经济的持续增长。根据计算,发达国家可支配收入通常占GDP的三分之二以上(美国在70%以上),而我国在整体上这一比重非常低,国内的发达地区扭曲得更加严重,上海目前的比重大致为三分之一。随着这种扭曲的逐渐回归,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区域差距还有可能扩大。
3.3 国家应当通过强有力的政策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部分生产要素市场(如资本、劳动等)、高层次的服务市场(如教育、医疗、旅游)和产品市场(如汽车等)在全国已经逐步统一起来,这意味着不同地区的居民在收入差距拉大的同时获得的发展机会越来越不平等。在这种情况下,在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中,高层次人才持续多年的“孔雀东南飞”现象不仅不可能消失,而且会越演越烈;资金等要素仍然会源源不断的“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将进一步阻碍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强化区域发展的“马太效应”。城市居民收入的区域差距不能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缩小,最根本的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因此,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从而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家应当通过更加有力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和城市发展政策提升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