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守贵:提升知识竞争力,上海需更进一步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22 浏览量:23

来源:解放日报

按照一般的概念,亚太地区的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是发达国家,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四小龙”是第一代新兴经济体,中国内地、印度等是第二代新兴经济体。但从知识竞争力角度来看,新的格局正在重构。

从今年的评价结果来看,虽然作为发达经济体的东京、大阪和爱知分列第一、三、七位,但新加坡、韩国的蔚山和首尔、中国台湾等新兴经济体已经呈现出与日本上述地区交叉的格局。尤其是中国北京和上海进入前十,分别列第五和第八位,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虽然这种格局还不稳定,但第一代新兴经济体、第二代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之间已经在知识经济发展方面形成了同台竞争的态势。

北京上海表现突出闯入前10

对于中国内地而言,虽然整体上还比较靠后,但北京和上海却表现突出。北京从2012年的第十位上升到今年的第五位,上海也从去年的第十一位上升到今年的第八位,分别前进了五位和三位。虽然这个位次尚不稳固,但内地有两个地区闯入亚太前10名,显示出良好的上升势头。

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认识到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和面临的危机,希望建立以科技进步为主要推动力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加快了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步伐。尽管面临许多困难,但进步是明显的。从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发达地区情况看,这种努力已经初见成效。

北京与上海两个城市在知识竞争力结构上的表现并不相同。北京作为首都,其科技投入、科技产出、教育投入等不仅是国内一般地区难以比拟,甚至很多发达国家的地区也难以望其项背。北京的政府人均R&D(研究与开发)投入位居第一,百万居民专利登记数位居第五,人均高等公共教育支出位居第二,千人互联网主机数位居第九。另外,由于其科技资源的高度集聚,其高技术服务业也具有明显大的优势,其千人高技术服务就业人数位居第三,达77人。

上海的优势在于知识密集产业,其千人IT就业人数和千人汽车与机械工程就业人数均位居第三,千人电子机械就业人数位居第四。四个知识密集制造业就业人数合计达151人,总排序位居第四,仅次于班加罗尔、广东和蔚山。上海的高技术服务业就业密度虽然低于北京,但也达到每千从业人员49人,位居33个地区的第十一位。如果将全部五个知识密集产业部门合计(四个知识密集制造业和一个知识密集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则每千从业人员合计达200人(199.67人),在33个地区高居榜首。另外,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在33个地区中仅次于东京排名第二。

因此,从上述两个城市的比较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北京和上海在功能上就好比中国知识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北京是知识生产中心,上海则是知识转化中心。当然两者的区分并不是那么分明,北京在知识经济的后端即知识成果向经济转化方面也有较强的动力和实际行动,而上海同样会在知识经济的前端即知识生产方面有主观的努力和实际行动。但在客观上,两者的知识生产和知识转化功能在今后会分别得到不断强化。

上海知识竞争力发展喜忧并存

从自身以及与亚太其他地区相比,上海知识竞争力发展喜忧并存。与上年相比,上海的知识竞争力又前进了3位,并首次进入亚太33个地区的前十名,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事实上,自2010年亚太知识竞争力发布以来,上海一直稳步前进,从2010年的第十九名、2011年的第十八名,到2012年的第十一名,直至今年的第八名。

但上海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隐忧。首先,上海目前在亚太地区的知识竞争力地位并不稳固。上海今年排在了33个地区的第八位,这是一个很大的跳跃。但目前的排序是在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发达国家和地区遭受重创的情况下进行的,不能就此确认上海这一位置具有相对稳定性。其次,上海在知识竞争力结构方面存在问题,多个方面的短板亟待弥补。例如,上海的R&D投入总量与发达地区之间还有很大差距。政府和企业R&D投入合计在33个地区中只排在第十九位,不仅大幅落后于第一名的滋贺县(仅相当于其26.5%,比中国北京、台湾、香港也都落后很多(相当于以上三地区均值的61%)。上海的企业R&D投入过去比北京领先,但今年与北京几乎持平。这样的科技投入与上海建设创新型城市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是极不相符的。

因此,上海要建立其在亚太乃至全球知识竞争力的优势地位,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首先,需要强化其在全国以及整个亚太地区中的城市功能——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知识经济驱动中心。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固然很大,但差距更大的是科学技术向新兴产业转化的能力。上海具有较强城市综合能力和产业发展基础,在这方面应有所作为。

要建立强大的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在相对成熟的若干技术领域选择重点的产业化方向,加大产业技术研发力度,并形成连续的产业新技术—新产业的良性发展过程。为此,要形成三种类型研发机构不断集聚并有效互动的格局:一是以本市骨干企业(含央企)、重点科研院所为主的中央研究院;二是跨国公司全球、亚太或中国研发中心;三是外省市大型企业驻沪研发中心。通过这些研发机构的产业技术的研发,支撑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知识密集产业的发展。争取通过这种有效的技术支撑,使上海的知识密集产业发展占据亚太地区最有竞争力的地位,在规模上,十年内每千从业人员中知识密集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00人,其中知识密集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00人。

其次,上海要建立吸引高级生产要素的环境,修炼配置高级生产要素的能力,获取与高级生产要素相匹配的经济收益。像上海这样规模、区位和在本国地位的国际大都市在全世界不超过十座。这样的大都市应站在产业链的最顶端,就像在食物链中最顶端的人类一样。而要适应这种地位,上海必须拥有充分的高级生产要素。

归纳起来,高级生产要素主要指:(1)人才方面:高级专业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具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企业;(2)载体方面:研发机构、大学、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跨国公司总部;(3)基础设施方面:便捷的内部与外部交通——与国内外重要节点城市之间的现代交通网络,强大的信息基础设施,服务现代企业和机构的先进的生产服务体系以及服务居民的基础教育、医疗和其他先进的生活设施。

第三,在空间上,高水平深度开发郊区,将上海郊区建成亚太最具竞争力的知识密集产业集聚区。上海是几个国际大都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并且郊区土地平坦,水资源充沛,加上中心城区的智力资源,具备发展知识密集产业的良好条件。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上海的经济总量(地区生产总值)已经相当于几个国际大都市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如果郊区的单位面积产出强度再增加1倍,则上海的经济总量将接近几个国际大都市的平均值。那时,上海在全球国际大都市中将取得规模优势,其知识竞争力将得到质的提升。

链接

什么是知识竞争力

所谓知识竞争力,是指“通过创新以产生新的主意、思想、程序和产品,并把它们转化为经济价值和财富的能量和能力”,其中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简称APKCI)是对亚太33个地区用19个知识经济指标,按照“强”(经济实力强)和“快”(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快)两个标准进行的综合评估。该指数由国际竞争力中心授权,由设在上海交大的国际竞争力中心亚太分中心等机构研制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