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创意城市可以增加普通市民创意劳动的可能性,逐渐扬弃劳动的异化。佛罗里达教授论述的创意阶层是绝对少数的城市精英分子,他们可以很轻松地获得财富自由,免于生活的压力,并进而于创意劳动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创意劳动又反过来给予他们更多的财富。普通老百姓为了生活的柴米油盐而奔波劳苦,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压力促使他们将每一分钟都换成钱存起来。创意城市建设恰恰是将创意阶层的价值观和生存状态引向普通老百姓。让他们在自己忙碌的生活空隙里,能够尝试性地开始创意劳动,进而跳出急功近利的恶性循环,走上创新、创业的道路。城市里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闲暇时间,普通市民较之社会精英分子或许少些,但是如果能够在这些星星点点的闲暇时间里从事创意劳动,那么获得的财富将使其异化劳动时间更趋缩小。国家支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正是鼓励劳动者在雇佣劳动之外积极从事自主的创意劳动。从一定意义上说,熊彼特所谓的企业家的劳动,便是创意劳动。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并不是谁头上的帽子,而是某一正在进行的行动赋予其主导者的临时称谓。“不管是哪一种类型,每一个人只有当他实际上‘实现新组合’时才是一个企业家;一旦当他建立起他的企业之后,也就是当他安定下来经营这个企业,就像其他的人经营他们的企业一样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这种资格。这自然是一条规则,因此,任何一个人在他们几十年的活动生涯中很少能总是一个企业家” 14因此,这种劳动是不属于他人的劳动,是马克思所谓“劳动之外”的活动,是自由和闲暇时间里的创造性活动。虽然这种活动并不是以成果为目的,是起源于闲暇时间的自由活动,追求一种愉悦和舒畅,产品和经济成果只是其副产品或意外收获。当然,这种成果的获得是没有保证的,恰恰因为其没有保证,它才不属于别人,而属于自己。然而当这种创造性的努力一旦取得成果,那么其在通常意义上的“劳动之内”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就趋于减少,其“劳动供给曲线”便提前向后弯曲。
综上所述,异化劳动在城市经济层面导致了一种渐趋失范的现状。从劳动的产品看,它不再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体系”(黑格尔语)的适切手段;从劳动的过程看,它失去了使劳动本身成为一种需要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失范超越了市场所能够自我恢复的范围,需要城市制度层面的干预。否则,在这种洪流之中,经济个体只能一边生产异己的力量,一边自尝苦果。创意城市通过理念的转变,使劳动关系趋于和缓,管理趋于弹性化、人性化、松散化,呵护创意劳动于异化劳动的间隙里萌发,辐射范围由绝对少数的精英创意阶层向全体市民扩散,影响层面从“劳动之外”的闲暇向整个劳动过程渗透。如此,创意城市可望通过创意劳动对异化劳动的不断扬弃,而改善生存境况,实现人性复归。
五、 创意城市实践的几点建议
根据上文的论述,创意城市应当成为一个孕育创新的有机体,能够使人天赋的潜在创意能力恣意生长而不受遮蔽,其所形成的“场”能够让人们从经济交往与文化交流中不断地获得创新灵感,能够让人们不断地创造与被创造。为此,创意城市实践有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第一,促使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升级,从“消费性文化产业”向“生产性文化产业”倾斜,提升文化解放生产力与缓和劳动异化的功用。在集聚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不仅关注文化的消费属性和产品属性,更要有意识地释放文化的生产属性。鼓励和倡导文化企业在提供产品满足人们消遣、娱乐、审美等需要体系的同时,能对受众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给予有益的教导。并在市场主体所提供的文化产品之外,由政府以创新的形式引导各界参与提供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文化教化,润滑“人——城市——人”这一循环积累过程。
第二,促使城市创意阶层崛起,从集聚创意人才向扩大其影响力和教育面倾斜,以提升城市人口的整体创意指数。在招徕世界创意人才、提升城市人口创意阶层比重的同时,有意识地扩大和深化创意阶层与劳工阶层、服务阶层之间的交流,总体上提升全体市民的创意指数。通过人才、科技等方面的政策,在经济激励的同时引导其价值观,肯定其工作过程中的创意投入,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收益和价值体现。
第三,提升城市整体的精神气质,在集聚创意要素和改进体制机制的同时,营造城市作为整体所具有的独特精神气质。通过景观、空间、事件等给予城市人口以持续的视觉冲击和心灵教化,不断地加强城市作为一个地点所特有的形象,并传递给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通过后现代的手法营造出一个城市的能量场,使得身处其中的个体能够不断地进行能量传递与交换,使城市人在创造的同时也不断被创造。
这些方面的工作是城市竞争中最深层的问题,通过持续不断地积极营造,可以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使得城市在“科技进步—制度创新—文化演进”的大循环中争得先机,并最终成为经济创意的孕育场和人类福祉的理想国。
主要参考文献:
[ 1 ]艾伦·斯科特. 城市文化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 2 ]安树伟. 积极培育创意阶层促进区域创新发展[J]. 区域经济评论,2014,(3).
[ 3 ]陈倩倩,王缉慈. 论创意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环境——以音乐产业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5).
[ 4 ]褚劲风. 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 5 ]褚劲风. 国外创意产业集聚的理论视角与研究谱系[J]. 世界地理研究,2009,(1).
[ 6 ] 代明,殷仪金,戴谢尔. 创新理论1912-2012——纪念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首版100周年[J]. 经济学动态,2012,(4).
[ 7 ]邓达. 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与知识产权[J]. 管理世界,2006,(8).
[ 8 ]韩宝华. 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实践系统演化本质[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6,(1).
[ 9 ] 洪进,余文涛,赵定涛. 创意阶层空间集聚与区域劳动生产率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1,(7).
[10]洪进,余文涛,杨凤丽. 人力资本、创意阶层及其区域空间分布研究[J]. 经济学家,2011,(9).
[11]胡晓鹏. 基于资本属性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6,(12).
[12]花建. 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对新型城市化的贡献[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J].2012,(2).
[13]姜莉. 文化向度与空间经济增长[J]. 经济学家,2010,(5).
[14]金元浦.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5]李成彬. 创意城市:从城市发展史谈起[J]. 现代管理科学,2014,(9).
[16]李成彬. 创意阶层:经济哲学的审视[J]. 科学·经济·社会,2014,(2).
[17]李程骅,赵曙明. 发达国家创意人才的培养战略及启示[J]. 南京社会科学,2006,(11).
[18]厉无畏,王如忠. 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M]. 上海: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19]厉无畏,王惠敏. 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 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20]厉无畏. 迈向创意城市[J]. 理论前沿,2009,(4).
[21]厉无畏. “创意城市:创新、融合、可持续发展”专题[J]. 社会科学,2010,(11).
[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3]马仁锋,梁贤军,姜炎鹏. 西方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学术群体与热点演进[J]. 世界地理研究,2015,(2).
[24]邵学峰,王国兵. 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中国的模式——以网游业为例[J]. 东北亚论坛,2010,(3).
[25]盛垒,马勇. 论创意阶层与城市发展[J]. 现代城市研究,2008,(1).
[26]汤培源,顾朝林. 创意城市综述[J]. 城市规划学刊,2007,(3).
[27]王志成,谢佩洪,陈继祥. 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7,(8).
[28]王志成,陈继祥,姜晖. 基于特征分析的城市创意经济发展支点研究[J]. 财经研究,2008,(6).
[29]向勇. 中国创意城市:中国创意城市理论与实践[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30]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1]易华,诸大建. 创意经济理论研究述评[J]. 经济学动态,2006,(9).
[32]易华. 创意阶层崛起的条件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10,(8).
[33]尹宏. 论创意产业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基于科技创新视角的思考[J]. 云南社会科学,2007,(3).
[34]尤建新,郑海鳌,卢超. 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的思考——上海与深圳的比较[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5]张梅青,盈利. 创意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演进机制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9,(S1).
[36]张雄. 现代性逻辑预设何以生成[J]. 哲学研究,2006,(1).
[37]赵曙明,李程骅. 创意人才培养战略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6).
[38]周清. 城市创意指数与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 经济地理,2009,(3).
[39]诸大建,黄晓芬. 创意城市与大学在城市中的作用[J]. 城市规划学刊,2006,(1).
[40] Allen Scott,汤茂林. 创意城市:概念问题和政策审视[J]. 现代城市研究,2007,(2).
[41] Charles Landry. The Creative City: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M]. London:Earthscan,2000.
[42]Christopher Freeman. 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M]. Pinter PubLtd,1987.
[43] Jane Jacobs. The Economy of Cities[M]. New York:Random House,1969.
[44] John Howkins. The Creative Economy: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M]. London:Penguin Global,2002.
[45] Peter Hall. Cities in Civilization[M].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98.Philip Cook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J]. Geoforum,1992,23(3):365-382.
[46]Richard Caves. Creative Industries:Contracts between Arts and Commerce[M]. 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 Press,2002.
[47]Richard Florida.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Leisure,Community,andEveryday Life[M]. New York:Basic Books,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