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越敏:基于网络体系优势的国际城市功能升级——以上海为例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02 浏览量:28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当前,全城城市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发达国家已经形成的全球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等,学界对崛起中的全球城市,特别是后起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城市其形成与发展的研究较弱。这种局面的形成与其理论缺陷有一定关系,即过于强调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和金融资本对全球经济的控制作用,以及发达国家的全球城市在全球城市网络变化中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进程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并由此产生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变化。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网络体系优势的视角,来分析崛起中的全球城市功能升级的路径,从而为中国的国际城市建设目标寻求发展思路。

一、国际城市功能转型的研究动态

随着跨国生产活动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扩散,许多城市研究学者开始思考城市区域的功能转型与升级问题,特别是这些地区的国际城市建设,上海即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宁越敏通过评介新国际劳动分工和世界城市理论,思考了上海建设国际城市的策略。随后,他又通过劳动空间分工理论和全球生产系统理论,考察上海在国际劳动分工和全球生产系统中的地位,认为上海可以通过产业经济活动在全球生产系统中升级,来实现其在世界城市网络中地位的上升。张庭伟分析了制造业、服务业与上海发展战略的关系,提出上海应该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形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展区域合作,提高生产服务发展水平,并要积极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周振华探讨了全球化、全球城市网络和全球城市的逻辑关系,认为国际城市的全球性协调功能建立在全球城市网络基础之上,而国际城市界定应该具有内部特性和外部联系的统一。同时,他从全球商品链的角度思考了全球城市的发展路径,认为城市功能转换可以借助于全球商品链,并得出崛起中的全球城市寓于全球城市区域发展之中的结论。顾朝林、陈璐从规划学的角度探讨了上海全球城市建设问题,认为上海面临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城市空间、城市功能等方面的转型,提出建设全球制造业管理中心、全球交通中心、全球贸易中心等发展目标。屠启宇提出了后发城市嵌入全球城市网络体系的假设,指出了上海城市功能转型的思路。

基于以上学者的理论探讨与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全球城市功能研究不仅仅在于利用现有的统计结果数据,来分析城市发展的现状特征,更要加强全球城市成长过程与路径选择的研究,即一个城市应该通过何种路径才能够达到世界全球城市的发展目标。就此而言,卡斯特的“流的空间”理论和泰勒的全球城市网络理论,为分析崛起中的全球城市提供了研究视角,而笔者等人所运用的新国际劳动分工、全球生产系统、全球商品链等理论的分析,无疑为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研究提供了一条路径。而进一步的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实现经济活动与城市功能升级相互结合,使“抽象”的全球生产系统全球商品链的概念与“实体”的城市经济相对接。因此,本文认为二者之间缺少一个相互衔接的中介单元,正如泰勒在分析世界城市网络中将生产服务公司作为考察对象。

针对这些理论问题,我们可以运用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主体———企业或公司,来进行揭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是由于无论是城市之间的网络联系,还是城市网络中的“流量”,基本上均是产生于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单元———企业或公司,而作为具有企业管理控制功能的总部机构,可以成为与国际城市相互关联的重要研究对象。由此,可以构建出一个新的国际城市功能升级的路径选择理论逻辑,即“全球生产系统全球商品链———跨国跨区域公司———全球城市网络———全球城市国际城市”,这是由于全球生产系统全球商品链是跨国公司空间组织作用的结果,从而将其所在的城市或区域通过“流量”紧密地联系起来,并形成全球城市网络体系。所以,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明显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并日益发挥出作为国内外经济联系枢纽的重要作用,这不但推动着上海正在成为全球城市网络中的节点城市,而且也促使长江三角洲进一步演化为新国际劳动分工背景下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二、全球城市网络中的中国国际城市

1986年,弗里德曼(J.Friedmann)的“世界城市假说”归纳出18个核心和12个半外围的世界城市的等级结构和布局,其中的东亚城市包括东京、新加坡、香港、台北、马尼拉、曼谷、汉城,中国大陆未有城市入列。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城市网络研究开始出现,即以网络联系的视角代替传统的等级静态分析,英国拉夫堡大学地理系在这些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2000年泰勒和沃克根据生产服务业公司相关资料,充分考虑了世界城市的全球性和地方性影响,将世界城市划分为Alpha、Beta和Gamma三个等级,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位居Gamma级世界城市网络阶层。

随后,泰勒对处于世界城市网络中的以香港、台北、上海和北京为代表的中国国际城市和其他东亚城市进行了相关分析(表1)。他认为,20世纪后期亚太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推动了城市新全球化的进程,而且各城市之间具有良好的联系网络,如香港、东京和新加坡,均是亚太地区首要城市,并与伦敦、纽约和巴黎同属于相关性最强的世界城市网络阶层。相比东京,尽管香港没有较多的全球经济指挥和控制能力的跨国公司总部,但却拥有众多面对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的客户服务公司,因此,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具有强大的网络力量,即高水平的网络连接度。2000-2004年,多数亚太城市排名的跃升是由于21世纪以来更为紧密的连接世界城市网络,从而带动地区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中,其中台北排名下降表明其更近似一个东南亚地方连通性较强的城市。

 

同时,泰勒依据世界城市网络的全球连通性和地区连通性对亚太城市进行了分组研究。其中,全球连通性是通过与伦敦、纽约的关系进行测度,地方连通性是和亚太地区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由此得出,香港、新加坡和东京属于全球连通性较强的世界城市,这是由于新加坡和香港分别是面向东南亚和新兴中国市场的世界性城市。北京和上海则属于全球连接度较低但具有较强全球连通性的城市,这是因为二者分别拥有国家首都和中国市场的巨大优势。与之相比,台北和其他东亚城市的地方连通性较强,而全球连接度相对较低。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将基于网络分析的世界城市划分为三种类型(表2):(1)全球连接度较高的城市,属于已经形成或成熟的世界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性城市;(2)地区连通性较强的城市,即在地区具有较高网络连接度,如吉隆坡、台北、首尔等亚太城市;(3)全球连接度较低,但全球连通性较强的世界城市,如北京和上海。

 

由此可知,上海的全球连接度仍然相对较低,与香港、新加坡具有较大的差距,与北京的网络层次水平相当,这也决定了上海难以位居世界城市网络阶层的顶端。同时,从泰勒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上海的确正在作为一个全球城市而崛起,尽管其全球网络连接度较低,但具有较强的全球连通性,位居亚太国际城市首位,甚至高于香港、东京和新加坡,从中可以体现出上海的全球性本质特点。所以,随着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日益振兴,以及高度参与全球经济循环,这必将极大地促进上海国际城市的快速建设,并可以使之成为未来具有全球经济辐射扩散能力的世界城市。

三、基于网络体系优势的国际城市功能升级

弗里德曼曾探讨了两种全球城市的发展模式,即城市营销模式和内生式发展模式,前者是建立在城市对外来资金的竞争力上,后者则是基于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他比较强调城市内生式发展,城市间可以通过合作形成城市网络,以达到城市与区域的共同繁荣。笔者认为,国际城市功能升级要加强两种网络体系的建设,即本土内向型网络和国际外向型网络。前者主要由本土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的网络联系所构成,后者则是基于跨国公司空间组织网络形成。这两种网络均具有难以确切定量描述的复杂性,如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或内部联系,跨国公司生产网络的各种外包关系等,而且两种网络之间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交流。然而,正是这种网络将全球城市崛起与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斯科特(Scott)所思考的“全球城市区域”的意义。因此,未来上海国际城市建设要努力借助这两种网络体系优势,实现向全球城市网络阶层的跨越。

(一)构建上海内向型网络体系

1.逐步壮大本地企业集团,增强对本土企业的控制能力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迈向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进程首先是基于面向全球市场的制造业重镇,通过外贸高速的增长带动经济其他行业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的进出口额从1990年的74.31亿美元上升到2000年547.1亿美元,增长了6.4倍。2008年上海市的进出口额达到3221.38亿美元,又较2000年增长了4.9倍。但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新的国际劳动分工是建立在跨国公司的生产制造与管理控制功能的空间分离基础之上,即产品内部区段环节的分工。许多国际城市的制造业逐步向全球范围内进行迁移,而企业总部与研发中心仍然留在本地,并通过全球生产网络控制着更大区域内的制造活动。这表明国际城市的管理功能并没有随着生产基地的外迁而弱化,反而得到了更加集中化的增强。

当前,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具有经济实力的全球城市区域。2007年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GDP和工业增加值分别是全国的22.8%、25.5%,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及实际吸引外资分别占全国的37.2%、39.1%、53.7%。但是,上海对中国大型企业的控制能力还相对不强,如以2007年中国500强企业总部分布为例,上海拥有29家总部,江苏、浙江分别是55家、43家,共计127家,其营业额占全国的15.54%(表3)。因此,进一步培育上海的500强企业已成为当前上海发展总部经济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和北京相比,上海不具有吸引央企总部的区位优势,但集聚了证券、期货等中国最重要的要素市场,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制造业基础好,还有背靠长三角、面向世界的优势。所以,上海构筑内向型网络可把重点放在吸引国内上市公司总部、大型民营企业总部以及央企的区域总部入驻等方面。同时,要对本地企业实行优化兼并和重组,使更多的企业进入500强。在这方面,江苏和浙江的经验值得重视。如在2007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江苏和浙江拥有的数量分别为82个和66个,分居第一和第二位,其相当一部分来自民营企业。因此,发展壮大上海的民营企业应成为上海培育制造业500强的重要途径。

 

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对外生产服务水平

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形态是上海产业结构转型的必然趋势,上海内向型网络的构建也离不开大量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培育。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正在加快推动“四个中心”建设,即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从各个中心的本质内涵来看,基本上均是要积极提升对外生产服务水平和对外辐射扩散能力,其根本性任务则是要培育具有全球生产服务能力的跨国企业。当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城市已经证明了这些,如纽约、伦敦和东京都是基于强大的金融辐射能力,新加坡和香港则拥有面对全球和东亚地区的高端生产服务,而上海的国际城市建设就要积极提高生产服务能力,这既是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全球城市功能升级和响应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

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149家,其中,上海36家,江苏和浙江分别是43家和70家(表4)。但从其营业额、资产额及纳税额比重来看,上海远高出后两者。这些表现出长江三角洲地区较高的生活及生产服务水平,同时也说明上海具有发展生产服务业的雄厚基础,而且可以通过企业集团的跨区域发展,以及吸引服务业企业机构的集聚,从而来提高上海的对外生产服务水平,并形成辐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完整的内向型生产服务网络。

 

3.积极推进区域合作战略,构建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生产及服务网络

“新区域主义”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和地区所出现的一种新发展趋势,指以生产的技术和组织变化为基础、以提高区域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为目标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方法和政策导向,它较为强调区域本地网络和合作经济。在“新区域主义”理论背景下,斯科特(Scott)等学者提出了“全球城市区域”的概念,即指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前提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由全球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空间现象。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突破了传统城市群或都市连绵区的内涵,正在向全球城市区域形态演化,该城市区域正是由这16个核心城市组合而成,并通过各种生产网络关系将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长期以来,上海曾经利用着制造业优势与周围其他城市产生着竞争关系,如产业同构或产品同构。然而,当前长江三角洲内部已经出现了劳动空间分工现象,其中,上海以技术研发设计优势处于商品链的顶端位置,苏锡常、杭嘉湖地区以生产制造功能位于外围低端区域。可见,上海正在凭借总部、研发及生产服务功能与周围区域的生产制造功能形成合作分工模式,这既促进了上海作为生产网络核心城市的功能升级,同时也极大加深了其他二级城市对上海的依赖程度。正是这种相互之间的生产合作关系可以增强本地内向型网络的联系密度,并最终推动长江三角洲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地域空间单元。

(二)形成上海外向型网络体系

1.创造城市优良区位环境,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

在对中国大城市总部区位环境的评价中,已证实了上海具有较强的区位环境优势,其综合经济实力、生产服务水平、基础设施状况以及生活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得分均较高,它与首都北京的区位环境优势均远远超出了其他城市的发展层次。2002年,上海跨国公司、跨国银行的各类机构均只有数十家。此后,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发展战略,把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作为提升城市能级的重点工作,从而使各类外来投资机构、技术机构、金融机构等数量呈现出持续不断增长的发展态势。2005年,跨国公司在上海的各类机构数量已达到了百家左右,其中,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数量增加最快。至2009年末,在上海落户的跨国公司各类机构较2002年都有数倍的增长,其中,地区总部达到260家,投资性公司191家,外资研发中心304家(表5)。可见上海正在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重要管理、控制中心和研发中心,由此对内增强了与国内城市和区域的相互联系,对外则增加了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机会,从而带动上海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地位提升。

 

与香港、新加坡等亚洲一流国际城市相比,上海的跨国公司机构数量仍然相当的差距。但是上海也拥有自身的优势:一是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2009年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上海的地区生产总值仍增长了8.2%,达到了1.49万亿人民币。二是上海具有连接国内外两大市场的“枢纽”功能,在城市服务体系方面正趋于国际化标准,而这也是长期以来香港所凭借的国际城市功能升级的法宝。三是面向中国市场的巨大优势,其“四个中心”的建设得到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上海不但在城市硬件环境方面,而且在交通、金融、人才、特色产业集群等方面也具有其他城市所不能够比拟的优势。因此,跨国公司仍然看好上海的未来发展。仅2009年,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就增加了36家,与前几年每年的增加数量基本持平。目前,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的跨国公司中,属于世界500强的企业有60多家。可以相信,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的趋势将继续下去,从而使上海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不断强化。

2.借助本地服务业集群优势,汇聚全球性生产服务企业

当前跨国公司投资的区位选择更加注重知识型产业集群的存在,这种集群不但指通常意义上的中小企业生产制造集群,也包括生产服务行业的企业集群,并可将跨国公司所参与的集群,按照所处的价值链环节差异划分为生产型、技术型和市场型。由此可知,技术型和市场型服务业集群是吸引全球性生产服务企业的主要优势来源。目前,在上海中心城市及郊区已经形成了近3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或功能区(表6),既包括众所周知的外滩、陆家嘴、南京西路、淮海中路、人民广场、徐家汇等以金融保险、证券、法律、会计、设计、咨询服务等高端生产服务业为主的服务业集聚区,还拥有虹桥、北外滩、漕河泾、张江、松江新城等规划建设中的生产服务功能区,主要功能为贸易物流、制造研发、管理销售等。这些不同类型的集聚区在城市经济增长和吸引跨国服务业公司方面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3.崛起于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努力对接全球城市网络

上海国际城市建设更依赖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发达的外向型经济。2008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为21.68%,进出口总额比重为36.13%,其中出口额达到39.32%(图1)。这些表现出长三角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对外贸易联系流量,上海恰恰位于该流量的主要进出口所在地。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为上海的国际贸易中心及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上海则可以作为长三角地区对外联系的中枢,也是联系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核心城市。

 

长期以来,上海的吸引外商投资数量位居中国大中城市首位,表明上海是跨国公司生产及服务机构在华进驻较多的地区,这有利于提高上海与全球城市网络的联系程度。同时,上海并不具有较强的对外资本输出能力,较高的外贸依存度依靠的是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大规模商品贸易进出口。这些表明当前上海还缺少本土化的跨国公司,无法增加对国外其他全球化区域的投资联系,这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滞后性体现。

然而,从以上海为核心的整个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来看,该地区也正在增强与全球经济体系的交流程度。自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的吸引外资数量在全国的地位不断增强,至2008年达到49%,其中服务业比重为38.66%(图1),表明该区域接入全球经济系统的程度在日益加深。跨国公司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驱动主体,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该地区落户。其中,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的就有近300家,江苏近200家,浙江近百家,仅在苏州投资的逾百家,投资项目达200多个。

四、结语

在新的国际劳动分工背景下,东亚地区的国际城市群雄并起,对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形成了较大挑战。新的国际劳动分工是推动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动力之源,基于产品内分工的全球生产网络理论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上海需要创造发展机遇和条件,借助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和优越的区位环境条件,努力构筑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城市网络体系,这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路径选择。其中,内向型网络建设有利于上海增强对国内的经济控制能力,可以通过壮大本地企业集团,发展生产服务业,与长江三角洲共同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地方生产系统,这也是全球城市区域的内涵所在。同时,通过营造良好的城市区位环境,吸引跨国公司在华管理控制中心、研发中心,以及引导全球性生产服务企业的迁入,使上海进一步融入全球性外向型网络体系,最终发展成为全球城市网络中的核心城市。

注:

①宁越敏:《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世界城市和我国中心城市的发展》,《城市问题》1991年第3期。

②宁越敏:《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经济地理》2004年第3期。

③张庭伟:《制造业、服务业和上海的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3期。

④周振华:《全球化、全球城市网络与全球城市的逻辑关系》,《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⑤周振华:《全球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发展的地域空间基础》,《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⑥顾朝林、陈璐:《从长三角城市群看上海全球城市建设》,《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第1期。

⑦屠启宇:《后发城市:嵌入全球城市网络体系》,《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中国大都市的和谐发展:经验与借鉴”论文摘要集》2008年。

⑧曼纽尔·卡斯特(Castells.M):《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久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⑨⑬Taylor,P.J:Shanghai,Hong Kong,Taipei and Beijing with in the world city network:positions,trends and prospects,《华东师范大学大夏论坛》2006年。

⑩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地理学报》1998年第5期。

⑪武前波、宁越敏:《国际城市理论分析与中国的国际城市建设》,《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⑫周振华、陈向明、黄建富主编:《世界城市———国际经验与上海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⑭John Friedmann:《规划全球城市:内生式发展模式》,李泳译,《城市规划学刊》2004年第4期。

⑮⑲Scott,A.J.ed:Global City-Region:Trends,Theory,and Polic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⑯⑰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编:《2008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年版。

⑱苗长虹、樊杰、张文忠:《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论“新区域主义”的兴起》,《经济地理》2002年第6期。

⑳武前波、宁越敏、徐鑫:《中国大城市总部区位环境评价与分析》,《中国名城》201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