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健康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居民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同时,我国也将面临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多发、生态环境污染等带来的一系列健康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决策,“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健康老龄化业已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关键领域,而健康老龄化目标的达成则需要着眼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尤其应重视处于生命转折点的“围老期”阶段。
“围老期”是生命历程的必经阶段
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的进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升。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了约9岁。人口素质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对“老年”的定义,国际上将60岁或65岁作为“老年”起点年龄的界定是基于发达国家退休或社保制度的要求,但随着人们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技术革新带来的工作性质的变化,即便按照传统标准已步入老年阶段的个体往往仍可以继续从事工作。因此,关于“老年”的界定应基于多维度的指标框架,如生理指标、心理指标、社会参与指标等,体现“老年”定义的动态性、多元性特征,以更好地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退休或者退出非正式的劳动市场是人们生命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这通常意味着老年阶段生活的开始,也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和过渡期,对个人有着深刻影响,体现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家庭关系等方方面面。为全面分析人生重要转折期的特征及影响,笔者提出“围老期”的概念。顾名思义,“围老期”是指围绕进入老年阶段前后的一段生命周期。“老年”定义的动态性决定了“围老期”的弹性特征。因此,“围老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时期,且因人而异,但却是人生的必经阶段。
“战略前移、关口前移”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关键
“围老期”是人一生重要的转折期,生命中的一些重大变化在这个时期发生,并对个体的各项健康指标造成不良影响。生理层面,身体机能普遍下降,器官衰老逐渐显性化;心理层面,退休带来的生活方式急剧变化导致心理不适,严重者甚至出现抑郁、自闭等负面心理状态;社会层面,从工作为主向家庭为主的转变,使个体需要从工作场所的社会适应转向社区场所的社会适应;家庭层面,不少个体开始从处理两代关系转变为面对三代关系,照料孙子女是本阶段的重要任务,对女性来说尤其如此。因此,能否平稳顺利度过“围老期”,对于之后漫长老年阶段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与挑战实质上并不仅仅取决于老年人口的数量多少或者占总人口的比重,与老年人口素质也密切相关。国际研究发现,高龄阶段特别是临终期是个体医疗费用支出最多的生命阶段。此外,衰弱综合征是个体达到一定年龄后出现的健康综合征,使老年人跌倒、身体失能、认知受损以及死亡等风险明显增加。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较快并不必然带来国家医疗费用支出的大幅增长,更重要的决定因素是老年人口的健康素养。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常态,健康老龄化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战略支撑。在人口加速老龄化和高龄化的背景下,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需要强调“战略前移、关口前移”理念,基于生命历程视角开展健康管理,提升个体健康维护的自主性,不能仅仅重视老年后期的疾病治疗、康复训练、长期照护。对每个个体而言,越早重视自身的健康管理,未来发生健康风险的可能性越低;对老年群体而言,身心健康不仅提升其自身的生活质量,也能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照料负担。
如何适应变化是人生转折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于“围老期”群体而言,过渡阶段的人生重心已从职场工作转变为家庭生活。人生的价值在工作中易于体现,而在普通平凡的生活中实现人生价值却并非易事。西方心理学家认为成年晚期(亦称成人晚期、老年期,一般指从60岁到死亡的这段时期)面临三大挑战,即适应生理上的变化,重新认识过去、现在和未来,形成新的生活结构。我国“围老期”群体也将面临社会角色变化、社会快速变迁带来的认知转变、互联网时代信息社会适应等诸多困境和挑战。
首先是社会角色的转变导致生活节奏的变化。根据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角色是在社会系统中与一定社会位置相关联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围老期”是个体离开工作环境进入生活环境的人生阶段,这一时期个体将与新的社会环境和群体建立联系,新的社会角色随之产生,社会适应问题也相伴而来。原来的社会关系更多是围绕工作而建立的由同事、合作伙伴等构成的弱关系网络,“围老期”则开始逐渐确立由亲人、朋友、邻里等构成的强关系网络。不同社会关系网的交往原则和规范具有本质的区别,处于“围老期”的群体需要及时作出调整,既要快速接纳新的社会角色,也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
其次是社会快速变迁挑战“围老期”群体原有的认知系统。中国正处于社会快速转型发展的时期,各类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这给“围老期”群体的社会适应带来巨大挑战。如果不能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这个群体常常会出现失落感和孤独感,以及强烈的被时代抛弃的悲壮感。一般而言,处于“围老期”的个体面对复杂变化的应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都有所降低,导致这个群体容易成为边缘人群。此外,整个社会对“围老期”的态度和看法也对该群体本身的认知产生直接影响。普遍而言,当前社会上弥漫着对“变老”的负面情绪和认知,进入“围老期”预示着个体即将退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大舞台,含饴弄孙、享受老年生活将成为人生的主题。社会的认知无疑会影响“围老期”群体对自身价值的判断及之后的生活规划。因此,社会及个体都需要更新原有认知,逐渐形成良性的认知互动模式。一方面,个体应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和愿意接纳新事物的心态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社会上关于“围老期”形成的刻板印象和消极认知需要尽快改变,应认识到该群体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再次是互联网时代“围老期”群体的社会适应面临新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互联网在我国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庞大的虚拟网络已经融人人们生活的每个细节。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47亿,其中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为13.6%,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为6.9%,互联网持续向中老年人群渗透。对于“围老期”群体而言,只有充分融入并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才能保证晚年期的生活质量。“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互联网如今不仅改变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老年群体的生活内容。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年轻人相比,中老年群体在跟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步伐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移动支付、网络购物、网上挂号等民生领域,他们与现代信息社会疏离的现象较为明显,这给他们的生活也带来诸多不便。
“围老期”群体的健康管理与社会适应需得到更多重视
“围老期”群体主要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人体生理机能日渐衰弱带来的身心健康问题,二是生活方式发生巨大转变带来的社会适应问题。这两大问题是影响后续老年阶段生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和社会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现阶段我国的老年人健康管理主要针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忽视了具有较高健康风险的“围老期”群体的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关口前移”的目的是将健康管理的重点前移至健康与亚健康之间,而不是健康与疾病之间,以便更好地提升健康预防和保健水平。“围老期”是开展老年健康预防、提升老年人口素质的黄金时期,应将“围老期”的健康管理纳入健康老龄化战略。重视“围老期”的健康管理是实施老年健康管理“关口前移”的重要体现,并且会大大降低国家医疗卫生费用负担,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退休或者离开非正式的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社会参与的终止,而是新型社会参与的开始。处于人生转折点的“围老期”群体仍然需要继续保持与社会的互动,维持各类社会关系,丰富日常生活,追求人生意义与价值。目前,我国尚未针对这部分群体的社会参与诉求、再就业诉求、再学习诉求作出系统完善的制度安排和法律保障,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也尚未建立。毋庸置疑,社会适应良好可以有效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在当下快速变迁的现代信息社会,协助“围老期”群体适应新型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人际关系、代际关系应尽早成为政府及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而对于处在人生“上半场”和“下半场”之间隙的个体而言,及时调整生活目标并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明确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定位,更好地适应当下快速发展变迁的社会。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应对老龄社会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7149073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