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可持续性评价
目前对城市可持续性评价的研究很多,但对空间发展模式进行可持续性评价研究尚不多见。已有研究也大多停留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指标的选取上,很难揭示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与空间功能、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评价结果只是一种简单排序,对城镇空间发展模式的优化还缺少实质性的意义。笔者试图从可持续发展观入手,结合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人类聚居学等探讨城镇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
1.1 城市可持续发展观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观,也是对城市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应当遵循的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认识不断加深的结果。它体现了一种平衡的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长远规划目标,同时,把许多不同的观点统一到一个贯穿始终的中心价值上,即明确指出一个社会怎样评价经济、环境和平等问题。
1.2 定义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已经被各个领域所广泛接受,但也正是由于其内涵有极大的包容性,可持续发展也存在着被泛化和滥用的现象。城镇空间发展模式作为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空间载体一方面要反映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城镇空间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评价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城市区域空间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分析研究一定空间范围的城镇空间发展的过程,从中找出影响城镇空间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评价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建议的一项辅助决策工作。
1.3 评价原则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空间发展模式是在一定的外部条件(区位、交通等)下城市系统内部诸要素与外部诸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笔者从研究城市生态学、人类聚居学入手,分别从城市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城市系统内部的关系两个不同侧面确立了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可持续评价的两大原则:生态原则和动态原则。
1.3.1 生态原则
城市生态学将城市看成一个兼具自然特征和人工特征的复合生态系统,注重城市人类与自然的协调,注重城市人类与资源的协调,注重城市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维持人类发展所需的质量之间的协调,考虑城市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各种影响,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生态原则是指评价城市系统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否符合生态要求的可持续性评价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循环再生原则
(2)协调共生原则
(3)持续自生原则
(4)保持和扩大多样性原则
(5)最小风险原则
(6)废物最小化原则
1.3.2 动态原则
由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创建的人类聚居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human settlement)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道氏认为聚居是人类生活系统的物质表现形式,在人类的整个发展历史中,人们始终在五个原则的引导下,通过创建聚居来获得安定的生活,并战胜困难而谋生。这五个基本原则是:
(1)交往机会最大原则;
(2)联系费用(能源、时间和花费)最省原则;
(3)安全性最优原则;
(4)人与其它要素间关系最优原则;
(5)前四项原则所组成的体系最优原则。
在上述五条原则中,道氏认为最重要的且最难实现的是第五个原则,它不仅引导人类与其他四种要素取得平衡,而且使它们能够根据变化达到新的平衡,平衡是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这种平衡是在不断变化的系统中达到的动态平衡。第五个原则提供了一个判断和评价人类住区质量的标准,即以大系统的平衡性来描述人类住区的质量。道氏提出的上述五个原则集中强调了城市发展模式的动态性,因此,上述五个原则也可以统称为城市发展模式评价的动态原则:动态原则是指评价城市系统内部功能、结构、形态之间是否协调一致并在不断的变化中达到动态平衡的可持续性评价原则。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追求长期的社会、经济、环境协调的发展,这就从根本上要求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应在不断变化过程中保持动态平衡。一方面,城市空间作为城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应不断满足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要求;另一方面,发展模式本身要保证系统功能、结构、形态的协调一致,最终达到系统内外关系最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不仅仅是生态的城市更是动态的城市。与此相适应,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不仅要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的内容,更要反映系统内部功能、结构、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因为,可持续发展本意就是协调发展。
1.4 评价方法
1.4.1 常用方法
V.W.Maclaren总结了以下几种城市可持续性评价常用的方法:范围法(domain-based frameworks)、目标法(goal-based frameworks)、部门法(sectoral frameworks)、问题法(issue-based frameworks)、因果法(causal frameworks)和复合法(combination frameworks)。
1.4.2 笔者采用的评价方法———过程法
以上几种城市可持续性评价常用的方法,对城镇空间发展模式的评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中因果法确立的“状态———压力———回应(condition stress-response)”的指标框架反映了人类的活动与环境状态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政策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但是就城镇空间发展模式的评价而言,仅仅反映因果关系是远远不够的,上述研究表明城镇空间系统内外的生态关系以及系统本身职能、结构、形态之间的动态关系对城镇空间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决定意义,也是可持续性评价所不可或缺的途径。
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确立了“目标———过程———回应”的评价方法,简称过程法。着重研究一定空间范围和特定条件下的城镇空间发展过程中功能、结构和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建立理想的城镇空间发展模式,比较理想特征与空间现象之间的异同的方式来判断可持续性的高低。
1.4.3 过程法的步骤
(1)确定评价对象(空间发展模式)
(2)划定空间范围,分析其中城镇空间发展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历史沿革等等;
(3)选取其中典型城镇空间发展的过程(发展动力、作用机制、功能结构形态之间相互关系等等);
(4)找出影响城镇空间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归纳出理想的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作指标相关性检验,筛选出独立性强的指标;
(5)评价并指出具可操作性的建议;
(6)验证并校核指标为进一步改进指标性能积累经验。
2 上海市边缘区城镇空间发展模式的背景分析
2.1 上海市边缘区空间范围划分
根据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特点,上海市在地域上大体可以划分为核心区、边缘区和影响区,其中边缘区又可细分为内缘区、外缘区。核心区,包括黄浦、静安、卢湾、虹口等4个区,各区全部或大部分位于内环线以内的地区;内缘区,包括徐汇、长宁、普陀、闸北、杨浦等5个区,各区全部或大部分位于内外环线之外的地区;外缘区,包括浦东、闵行、宝山、嘉定等4个区;影响区,包括松江、金山、青浦、南汇、奉贤等5个区和崇明县(图1)。
2.2 上海市边缘区城镇空间发展动力机制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热点地区。无论是城市郊区化,还是郊区城市化,其推动力都包含城市核心区向外的扩散和郊区农村向城市功能的转化两方面:
2.2.1 郊区城市化
所谓郊区城市化,一般是指郊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郊区的城市要素逐渐增长的过程①。主要表现在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变;纯农户向兼业农户转变;乡村经济从一产向二产三产转变;乡村生活方式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上海郊区城市化的主要发展动力是乡镇企业的发展。
2.2.2 城市郊区化
城市郊区化是指由于中心区地租昂贵、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环境恶劣,形成巨大的推动力,促使市中心区人口、产业外迁,形成相对中心区而言的城市离心化现象。郊区化是代表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向郊区迁移,各种城市功能向郊区转移,中心市的人口增长相对低于人口迁出的一种离心分散化过程②。
2.3 上海市边缘区城镇空间可持续发展战略
未来上海市边缘区城镇空间发展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以下两个方面:
2.3.1 随着中心城的向外扩展,城乡经济关系日趋紧密,能否适应中心城向外扩展的要求是边缘区城镇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上海市政府根据要把上海市构筑成国际化大都市和建设中国“经济、贸易、金融、航运四个中心”的要求,提出“市区体现上海城市的繁荣与繁华,郊区体现上海工业的实力与水平”的思路,决定城市建设的重点从中心城转移到郊区。上海中心城区的工业、居住与服务职能的转移、调整,为边缘区城镇空间发展提供了机遇。边缘区城镇空间的发展应当树立大都市区的观念,充分利用中心城的向外扩展给边缘区带来的机遇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
2.3.2 如何借助中心城的向外扩展解决当前边缘区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是边缘区城镇空间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当前,边缘区城市化中存在的诸如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工业布局过于分散、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土地和空间的集约化程度不高。对边缘区来说,中心城的向外扩展方式是一把双刃剑:与城镇土地和空间利用相结合采取集约化的扩展方式有助于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否则反而会加剧用地的分散程度,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目前上海市已形成的由“内环加十字”高架、“三横三纵”和“三环十射”组成的骨干道路网络和由地铁、轻轨、郊区高速公路组成的城市立体快速交通网络,为上海城区人口和产业的外迁提供了区位指向性。边缘区城镇应在城市空间扩展的整体框架下,根据本地区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制订符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布局结构。
3 上海市边缘区城镇空间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评价
为了实证需要,笔者选取“莘颛新”地区作为上海市边缘区城镇空间发展模式研究的典型案例。
3.1 “莘颛新”地区地理位置与空间范围
“莘颛新”地区位于上海市西南,外环线以外,空间范围包括莘庄中心区、颛桥镇和新桥镇,属于典型的城市边缘区(图2中点划线圆圈表示的部分)。该地区横跨闵行区和松江县,已形成以莘庄交通枢纽为中心,分别沿沪杭高速和沪闵轻轨为轴线向西、向南延伸的城市一体化地区,其中莘庄中心区和颛桥镇还是闵行新城的组成部分。
3.2 “莘颛新”地区城镇发展模式研究
3.2.1 “莘颛新”地区城镇发展功能定位
(1)闵行新城
闵行新城紧邻中心城,地域广阔,交通便捷,具有调整城市布局、合理分布城市产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组织大型物贸流通、疏解中心城人口和置换中心城工业用地的作用,是中心城能量辐射的最佳区域之一,对中心城的西南区域产生强烈的辐射效应,并具有相对独立完整有中等城市特征和综合功能。
其功能定位应是上海市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以工业、居住为主的,外向型、多功能、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市,是中心城人口导入的主要区域,是上海建成国际大都市的新城之一。
(2)颛桥镇
发挥轨道交通优势,为中心城人口疏解创造优美的居住家园,并加快区内旧区改造,建成和完善一批居住区,成为上海市西南地区人气集聚、配套完善、环境优良的居住基地之一;
合理布局工业用地,逐步实现工业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的转移,有效接纳高层次、高科技城市产业和外资项目,成为闵行区重要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工业生产基地之一;
依托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3)新桥镇
依托沪杭城市发展轴线和松江工业区,接纳高层次、高科技城市产业和外资项目,成为松江区重要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工业生产基地之一;
依托沪杭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重点发展独立式别墅,形成上海市西南地区有特色的高档别墅区;
以“绿色和健康”为主题加强环境整治和绿化建设,体现生态化、园林化的田园风光,营造高雅、优美的居住环境,建设集休闲、娱乐、运动和科研教育为一体的以“绿色和健康”为主题的综合园区(图3)。
3.2.2 “莘颛新”地区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1)颛桥镇
颛桥镇总体布局结构为带状结构,即沿交通走廊呈南北带状发展(图4)。交通走廊是指由中春路、沪闵公路、沪闵轻轨和莘奉快速路(四号线)共同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带”是指平行与交通走廊呈带状发展的工业发展带、市场带和房产发展带。
·南北快速干道以东、颛兴路和莘奉快速路互通式公交口以北布置市场带,依托莘庄地区交通枢纽发展大型批发、转运、仓储用地,建设上海市南部的物流中心。
·沪闵公路西侧规划为本地居住区,与现有居住用地布局相一致,且与一般工业发展带相邻,便于职工上下班;沪闵公路以东至四号线之间为房地产带,主要布置由中心城导入的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其中靠沪闵轻轨两侧(包括本地居住区)布置高层、小高层、多层公寓式住宅,并以轻轨车站为核心由内向外依次分布;靠莘奉快速路一侧布置联立式别墅。
·社区中心
围绕轻轨车站布局,沿东西向干道向东西延伸,兼顾本地居住区和中心城导入的居住用地的使用要求,并为大多数居民提供最大的交往机会。
·绿化用地
沿交通干线走廊既是交通走廊,也是一条重要的对外风景线,因此,干线两侧及沿河流两侧(镇区段)主要安排绿化带,既隔离交通噪声又能美化环境,提高镇区建设的档次和品位。
房产发展带以西规划一带状生态绿地,近期发展都市型观光农业,远期作为发展备用地。规划沿两个轻轨车站之间布置东西向的带状绿地,与生态绿地相连,形成绿化渗透。
(2)新桥镇
采用组团式布局结构,划分为新桥镇区和新闵组团两大片区。组团之间以绿地或农田隔离,避免组团之间的连片发展(图5)。
·新桥镇区主要利用靠近松江工业区和沪杭高速公路出入口的优越条件发展工业用地,依托现状镇区发展综合生活区。
·新闵组团在现状基础上以独立式别墅为主集中连片发展,形成上海市西南地区有特色的高档别墅区;市郊铁路新桥站、春申站的周围地带预留中高档住宅区开发用地;
·新桥镇区和新闵组团之间以体现新桥未来形象的绿色和健康为主题发展集休闲、娱乐、运动、科研和教育为一体的主题园,主题园既是组团间的隔离带也是组团间交流的纽带。
3.3 上海市边缘区城镇空间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评价
3.3.1 上海市边缘区城镇空间发展模式
通过对“莘颛新”地区总体空间范围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颛桥镇和新桥镇区位条件非常相似,但由于交通条件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布局结构,从而导致了不同的空间发展模式,这两种空间发展模式对于上海市边缘区具有典型意义:
(1)颛桥模式
依托轨道交通,以发展中高档住宅区、工业园区为主的沿交通走廊带状结节发展的模式。
(2)新桥模式
依托公路交通,以发展工业园区、高档别墅区为主的组团式发展的模式。
3.3.2 上海市边缘区城镇空间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评价
根据城镇空间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分别对颛桥模式和新桥模式评价如下(表1):
3.3.3 结论
以上15个方面的评价可以看出:依托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能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带来紧凑的土地使用形态和土地使用类型的多样化,有利于居住就业的就地平衡,并保持与城市中心区的便捷联系,防止出现城市中心的衰落;更适合中低收入者使用,有利于实现社区的平等和自治;沿交通走廊带状结节发展能提高交通使用的效率,有利于建立公交、步行、自行车系统与社区中心等公共空间网络的协调关系,使居民就近享受自然空间;一、二、三产用地与居住用地沿轴平行发展扩大了项目实施的灵活性等等依托公路交通的发展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
尽管新桥模式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具备一定的现实合理性,但是针对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的所面临的人口和资源的巨大压力来说,颛桥模式比新桥模式在城镇空间发展方面更具可持续性,应在具备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
应该指出的是,对一种模式的肯定并不意味着对另一种模式的否定,多样化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之一。随着上海市未来公路网、轨道交通网、市域快速铁路等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对每一个城镇来讲都有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应根据自身的区位、交通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根据城市可持续性评价的动态原则,一个城镇只要满足了区域对它的职能要求,并建立了适应这种要求的结构和形态,就可以说这种城镇发展模式是可持续的。也就是说,不管这个城镇有没有轨道交通,只要满足生态原则和动态原则的要求就是可持续的。相反,即便一个城镇有轨道交通,但是没有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模式,也是不可持续的。
注释:
①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②顾朝林等,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③沪闵轻轨北起莘庄地铁站,南至闵行,全长13km,采用全封闭高架线路,跨坐式单轨制式,最高时速80km,最高可满足高峰小时单向客流量2.89万人次。颛桥镇境内共设三个车站,从轻轨建设的前期准备阶段就已经带动了沿线物业开发。
参考文献:
①陈秉钊等,上海郊区小城镇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②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③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④V.W.Mmaclaren,罗希译,城市可持续性的评估与报告.国外城市规划,1997[2]
⑤许学强,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地理学报,2001[1]
⑥骆棕,上海市城市发展敏感区划分研究与对策.城市规划汇刊,2000[5],同济大学出版社
⑦《颛桥镇总体规划(2000~2020讨论稿)》
⑧《新桥镇总体规划(2000~2020讨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