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安全格局组分分析
2. 2. 1 “源”的确定
本研究选取的“源”主要包括白龟山水库、白龟山湿地保护区、香山、青石山、笔山、叶营山、舒山和应山等区域,共计9 处生态“源”地,总面积为79. 56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6. 98%,利用ArcGIS 9. 3软件将这些斑块提取出来。生态“源”地对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和生态底线,应严禁任何有损生态环境的开发建设,并纳入城市禁止建设区范围。
2. 2. 2 “源”间廊道
廊道的判别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现有生境廊道的保护和改善; 二是潜在生态廊道的识别。本文主要针对第二种情况,以为生态用地安全格局构建提供支持。生态“源”点间均有一条或多条低累积阻力谷线,其中有一条为最小阻力谷线[11]。基于上述建立的阻力面,利用GIS 的空间分析工具,得到任意两“源”间的连接廊道,他们是“源”间生态流交换和流转的最佳途径。从图2 可以看出,“源”间廊道并不是“源”间最短路径,而是加权费用相对最小的路径,且连接各“源”形成环状廊道布局。
2. 2. 3 辐射道
从图2 可以看出,辐射道是自“源”向外发射的低阻力谷线,它们是物种以“源”为基点向外界扩散的相对安全的通道和最优路径。
廊道和辐射道为“源”间连接和生态流扩散的线状或带状的关键性通道,主要由区域中物种运动的低阻力谷线、各级河流廊道和道路绿道等生态要素构成,并形成以“源”间廊道为主干、辐射道为树状分枝的网状布局,以增加各生态用地斑块间功能和空间上的连接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3. 2. 4 战略点
本研究中的战略点为鞍部战略点,即相邻源为中心的等阻力线,即生态势力圈的相切点,起到“源”间潜在的“跳板”作用。主要包括生态廊道的交汇处、生态廊道与道路的交叉点、道路间的交叉点等,它们是物种迁徙的踏脚石,应纳入城市的禁限建区。加强这些区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对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网络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和连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2. 5 缓冲区
基于阻力面,利用阻力阈值,即最小累积阻力值与面积曲线的突变点,得到不同安全水平的缓冲区( 图2) 。当物种通过这些突变点时,阻力值将急剧增加,这意味着各级缓冲区范围到达一定边界后,所增加面积的可利用性及其保护意义将骤然下降,因而阻力阈值可作为缓冲区划分的依据。不同安全水平的生态用地呈圈层式分布在“源”的外围,主要包括河湖滨水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低山区或平原地带的林地、草地和农田等。低安全水平生态用地应划为禁建区,面积为18. 33km2,占新区总面积的6. 21%,它是生态“源”地的缓冲区,“源”内栖息地恢复或扩展的潜在地带,也是生态“源”地与人类活动的隔离带,这个区域对于物种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安全水平和高安全水平的生态用地应划分限制建设区,二者面积之和为69. 48km2,占新区总面积的23. 55%,这些区域作为研究区核心保护区的缓冲区,对于物种空间运动的阻力有所增加,但它是新区开发建设与底线生态用地的隔离带,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整体性具有重要意义。其他区域的面积为127. 63km2,占新区总面积的43. 26%,这些地块可作为平顶山新区未来发展的优先建设区。
将上述分析得到的“源”、缓冲区、“源”间廊道、辐射道和战略点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平顶山新区生态用地的综合安全格局( 图2) 。这些安全格局组分将对区域生态过程起着潜在的决定性影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区域生态安全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用地安全格局旨在判别、维护和强化区域内生态基础设施,这种战略性格局可形成超越原有景观要素以外的强有力的生态势力圈,从而使多种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得以高效的维护[20]。
2. 3 生态用地规划建设与管控策略
生态用地规划的目的是进行空间管制和生态建设。前者是对其进行保护,保持现有的生态功能; 后者旨在提升生态服务功能,进而改善区域生态安全,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2]。平顶山新区生态用地规划的总体特点是以湿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自然风景区和生态战略点及其附近的面积较小的林地、水域和农田等作为重要的生态“源”地斑块,以生态流的低阻力通道以及河流、高压走廊、道路及其两侧的防护林为生态廊道,构成生态源—斑块—廊道镶嵌格局的网络状景观结构( 图3) 。
2. 3. 1 “源”与不同安全水平生态用地的规划
“源”与低安全水平生态用地为研究区生物保护的核心区,是为保障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所保留的最小生态用地,也是城市开发建设不可逾越的生态底线,应纳入禁止建设区,二者面积之和97. 89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3. 20%。本区域应以严格的生态保护和保育为主,原则上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行为的侵占,维持原生植被。同时,本区内应积极进行生态恢复,如选用乡土物种进行生物栖息地的生态恢复与保育、保持河流湿地的自然形态以及重点恢复多样性的物种栖息地系统等。
中安全水平生态用地的功能是保护核心区的生态过程和自然演替,减少外界人为干扰带来的冲击,应纳入限制建设区,本区作为潜在的生态基础设施培育区,应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同时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并对人工化强度较高的关键区域进行生态修复,以提高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在中等安全水平下,新区可提供的建设用地和耕地的面积约为164. 65km2。
高安全水平生态用地是为维护区域生态服务的理想格局,也应纳入城市的限制建设区,作为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的中间地带,本区域可进行适当的开发建设活动,但应严格控制城市开发对生态用地的干扰程度,对生态基础较好、生态脆弱地区积极进行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以保证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实现生态隔离带的功能。在理想安全水平下,研究区可提供的建设用地和耕地的面积约为127. 63km2。
2. 3. 2 构建生态廊道
生态廊道是应对景观破碎化的一个重要空间途径,生态学家们普遍认为,通过廊道将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与大型的种源栖息地相连接,有利于物种的流动和增加生物多样性[23 - 24]。判别得到的源间廊道与辐射道内应尽可能采用乡土植物,尽量不设置人工设施,如无法避免,可以设置动物天桥和地下通道等设施[14]。廊道必须与种源栖息地相连接,以为其提供生物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流通途径,提高源斑块间的连通性和区域景观的稳定性[25]。在廊道的实际保护与应用中,应根据所处环境及廊道类型和等级确定其宽度[26],原则上廊道越宽越好,否则起不到增加环境异质性和空间联系的作用。此外,在判别得到的源间廊道、辐射道的基础上,规划新增5 条人工生态廊道,并与新区内原有的河流绿道、道路蓝道等生物迁徙的重要生境通道有机结合,形成完善的生态廊道网络系统,提高新区内南北生态源的连通性及生态过程的连续性,以为物种扩散提供一个连续的栖息地网络,增加物种迁入迁出和乡土物种生存的机会。
2. 3. 3 建设生态战略点
生态战略点作为生物扩散的关键性部位,应引进或恢复乡土栖息地斑块,以构建点状生态用地,作为孤立栖息地间的“跳板”,这样可大大提高景观连通性和增强生物保护的效果。战略点及其周围一定半径区域内应纳入城市禁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