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七年前的今天,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上海社会科学院积极开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重大专项研究,并与上海市社联联合组织主题教育读书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新形势下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纲领性文件。本报摘编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笔者在工作中的观察和思考,就推动“三大体系”与智库建设深度融合,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体会:
一是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当前,我国正处于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深层次矛盾和风险挑战的问题、全面从严治党的问题等等,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不足,制约着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表明,唯有学术思想、精神文化真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文明形态之时,该国方有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当今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思想学术和精神文化也必须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这有赖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有力支撑。
二是“三大体系”建设源于中国实际,通过与实践结合形成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是一种开放性的吸收借鉴,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更要源于中国实际,构建具有中国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形成自有特色和优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必须持续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工作的观点总结和理论提炼,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着力点,也是“三大体系”建设的根本点。
三是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动“三大体系”与智库建设融合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2015年25家机构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这些试点单位通过广泛社会调研活动,与政府决策部门沟通交流、信息共享,可以实现决策咨询、政策研究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更好地结合。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人才队伍建设,借助更多科研资金的投入、科学交流平台打造等契机,为“三大体系”与智库建设的融合发展提供新机遇,将更好支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建设。
四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构建多元差异化、包容多样的“三大体系”。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不仅体现在影响力、话语权,还体现在活跃的学术争鸣、民主的学术观点、多元的学术派别等方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开放体系,鼓励探索、平等讨论、尊重差异、包容质疑。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要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特别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建设,必须注重解决学风问题,树立良好学术道德,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