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响服务品牌,有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方面,那就是降低物流成本。新时代,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三去一降一补”,其中“降”就是降成本。现在我们往往把降成本简单理解为企业降成本,实际上,从国民经济运行的角度来讲,更重要的是降物流成本。这对于上海乃至长三角的发展都是一个重要的切入口。成本降低了,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就提高了。上海和长三角共享降成本带来的效益和竞争力,将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经济动力。
从国际比较视角来看,中国的物流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比发达国家高10个百分点左右。这两年虽有所下降,但是差距还是有的。
为什么要降物流成本?我们看一下世界各国经济,最初一般都从湾区城市开始发展。是什么原因呢?所谓湾区城市,在地理位置上一般都临港、临江、临海,而在所有运输成本中,水运成本是最低的。有一个粗略统计,水运、公路、空运的成本之比大约为1:10:100。上海港年集装箱吞吐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是上岸以后基本就靠公路运输。江海联运没有能够做起来,没有形成便捷运输系统,对于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形成了很大的成本制约,因此降物流成本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长三角是国内在一体化方面走得最好的,最初15个长三角城市其实都是港口城市(湾区城市)。以湾区城市为枢纽平台,形成以水运为基础,水运、铁路、公路、航空多式联运,这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切入口,以此来推动上海成为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源头。如果这个做好了,那么集聚跨国公司总部(包括本土型跨国公司)也就有了基础,从而为上海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按照对跨国公司的一般定义,投资超过两个国家就可以称为跨国公司。以往,我们主要关注国外跨国公司比较多,对本土型跨国公司关注不够。其实,当下这段时间是中国形成自己的跨国公司的最好时机。
那么,降低物流成本该怎么做呢?
首先是加强上海服务功能建设。比如,上海集装箱货运量已经是全世界第一,但是对标现有的国际航运中心,主要差距就体现在航运服务上。如果上海这方面能够做强,就可以以此来带动15个港口城市(湾区城市)形成组合港。
其次,要改变陆上运输单靠公路的现状。要减少公路在陆上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逐步取消公路收费。同时,要加强铁路建设。目前沿海铁路是个薄弱环节,比如上海浦东就没有铁路。筹划临港到洋山的公铁两用大桥,此前已有规划,但是没有建,要把这件事提上议事日程。此外,择机建设沪甬跨海大通道。
第三,打通北极航线。为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现在中国开通了中欧班列,一年有5000多列,但几乎主要靠政府补贴。中欧班列节省三分之二运输时间,走北极航线可以节省三分之一运输时间,但成本比铁路运输低。
第四,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长江航运在世界内河航运中的一大优势就是,从上海往长江内部延伸有一段2000多公里的内河航道,这是黄金水道,建好了对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就是质的飞跃。主要是实现船型、航道、码头、服务等四个标准化。
第五,在上述基础上,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对接。航道是唯一性的,而铁路公路是可以连通的,这样就可以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水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的多式联运,即“门对门的运输”。
如果上海改革开放再出发能在上述方面有所作为,那么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长三角就可以成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枢纽平台。与此同时,大大压缩物流成本,使之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也将为国家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上海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