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战:中国进入高水平开放发展新阶段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28 浏览量:24

来源: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积极引进外资,依靠成本比较优势推动经济与贸易快速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通过扩大投资、稳定汇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举措,促进了世界经济复苏。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此间,尽管由于人民币升值、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内外资税率统一等因素,利用外资的难度增大,但中国始终坚持开放政策不变、利用外资政策不变,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不仅继续保持了引进外资的稳定增长,而且2014年对外投资规模首次超过利用外资规模,促进了全球贸易投资增长。无论在世界经济繁荣期还是衰退期,中国都对外商敞开大门诚挚欢迎,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三个不会变”的政策取向,迎来了高水平开放发展的新阶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开放发展新理念,指出坚持开放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必将在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下为各国开放合作带来新机遇。当前,世界经济由繁荣期进入衰退期,各国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酝酿,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秩序重构中获得发展机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赢得一定主动地位,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对中国而言,“十三五”时期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创新的窗口期与绿灯期、对外投资的机遇期和利用外资的升级期。中国的开放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以下几个突出特征:

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东部和中西部发展联动,对内和对外开放协调。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快构建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合作的新机制新平台,发挥中国的制造优势,扩大国际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创造拉动区域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物流模式、贸易模式和发展平台,通过渐进式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全方位贸易往来和便利的金融互换服务等合作,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发展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繁荣。这是一种新的双向开放模式,即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东部和中西部发展联动,对内和对外开放协调,必将扩大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

产业结构升级与对外开放升级协同推进。中国过去参与全球分工主要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迫切。“十三五”时期,中国将深化供给侧改革,着重通过创新发展推进结构优化、经济发展,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在利用外资上实现转型升级,并且不断扩大开放领域,放宽准入限制,积极有效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很大,并购可以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期,欧洲等发达国家企业经营压力大,通过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实现跨国产业合作,是达到共赢的可行途径。通过并购方式参与全球经济发展,也是新形势下利用外资的新路径,能够促进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对外开放升级协同推进。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获得更多国家承认后,将进入新一轮扩大利用外资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幅提升开放水平,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进行中美投资协定(BIT)谈判。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明年可能有更多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将进入新一轮扩大利用外资期。近年来,中国按照国际规则对过去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制度进行调整,比如取消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实行内外资税率统一,加大反腐败调查力度,推行人民币汇率改革等举措,也是为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所作出的必要调整。中国对外资的开放态度没有变,也不会变。“十三五”期间,中国对外开放和扩大利用外资进入新阶段,必将给世界各国企业带来更多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