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产业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推进战略研究——以上海虹桥商务区为例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量:20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带动了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但是,一些新城和产业园区在开发过程中,往往仅关注产业或居住等单一功能,割裂了城市与产业之间的联系(李文彬和张昀,2014),造成产城分离。而产城融合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所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强调产业与城市功能的融合发展。即,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最终形成产、城、人之间富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李文彬和陈浩,2012)。实现产城融合的关键在于城市化与产业化之间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城市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只是空城;产业如果没有城市作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张道刚,2011)。因此,必须将产业和城市作为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以产促城,以城兴产,才能实现产城的协同发展。今后,把产城融合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流发展模式和产业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推动产业区由单纯的经济空间向综合性新城空间转变,实现产业和城市的融合发展,是我国产业区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和关键环节。

虹桥商务区的建设始于2009年,得益于虹桥综合枢纽及国家会展中心两大重点项目的拉动,经过短短几年时间,虹桥商务区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商务区,初步构建了以总部经济、会议展览、商务商贸、科技研发等现代生产与生活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目前,虹桥商务区的核心区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就整体而言,由于受体制机制、配套设施、交通网络等的限制,虹桥商务区“产强城弱”的产城不相融合问题开始逐步显现,并成为虹桥商务区进一步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2015年5月底,上海市市长杨雄在虹桥商务区调研时指出,作为上海六大重点开发区域之一,虹桥商务区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品质开发”的要求,既要立足区位优势,不断优化区域规划、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又要加强各方统筹协调,探索联合开发机制,进一步提高开发能级和水平,打造成为具有世界水准的精品。其中,尤其要重点关注虹桥商务区的“产城融合”问题,在新形势和新背景下,要着眼于虹桥商务区86平方公里的全局进行谋划,开发好虹桥商务区涉及的闵行、青浦、嘉定、长宁等相关区域。要重点研究解决好开发与交通的矛盾,通过城市形态规划、周边区域统筹等推动虹桥商务区的产城融合发展,尽可能不增加中心城区的交通人流压力。同时,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全面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把虹桥商务区打造成为产、城、人三者和谐共进,持续向上,充满活力的新城区,以有效带动上海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的完善。有鉴于此,本文将以虹桥商务区作为研究案例,一方面着力把握虹桥商务区的核心特征,另一方面对虹桥商务区在产城融合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就推进虹桥商务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与策略提出对策建议,期望为我国其他产业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与启示。

一、虹桥商务区的核心特征

(一)功能需求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

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就业结构决定消费水平、所需服务配置及住宅业态,继而影响到居住的人群结构(李文彬和陈浩,2012)。虹桥商务区的产业定位起点较高,主要是以总部经济、会议展览、商务商贸、科技研发等为主体的高端现代服务业,具有知识含量与附加值高的显著特点。就业人员的职业构成主要以中青年高级管理人员,技术工程师、研发人员和专业服务人员为主,并包括大量的跨国公司外籍工作人员,这些人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消费能力等相对较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2013;中译本),以上这些人群在基本需求之外,还有更加多元化、高端化的消费需求。他们不仅对生活服务的要求较高,而且对于优质公共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同时,虹桥商务区内除了高端商务人群之外,还并存着大量为高端商务人群提供基本服务的社会服务人群以及房屋动迁迁入居民,这部分人群的生活方式及其对生活设施的需求与商务人群迥然不同。虹桥商务区就业与居住人群结构的日趋复杂化,衍生出了更多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此,虹桥商务区未来应当更加注重人本导向,通过不断完善城市服务设施,提升配套能级来促进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满足居民更加多元化的需求,重点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到虹桥商务区就业与居住,通过推进职住平衡来实现产城融合。

(二)人口结构高端化

据统计,虹桥商务区现有常住人口约50.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12.6万,非户籍人口为38.2万,人口构成以外来人口为主,约占总人口的75%(见表1)。从虹桥商务区所涉及行政区的产业结构来看,当前的产业结构仍以第二产业为主,以青浦和闵行两区为例,占比60.5%和65%的第二产业分别吸纳了80%和74%的就业人员,且二产就业人员的95%都集中在制造业,就业者大多为从事组装加工的外来务工人员。这意味着在虹桥商务区现有常住人口中,中低端劳动力的比重较高,与虹桥商务区力图打造高端商务区定位所需要的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并不相符。预计虹桥商务区在整体建成后,常住人口将稳定在60万人左右,人口密度约0.7万人/平方公里,与目前相比要新增常住人口10万人左右。可以预见,随着未来虹桥商务区的产业由工业向服务业转变,一批低技能的劳动人口将从制造业向中低端服务业集中,难以就业的流动人口将迁出虹桥商务区;同时,虹桥商务区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将吸引一批高素质人才到该地就业与居住,虹桥商务区的人口构成将发生较大变化,呈现以现代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为主,并集聚大批高端人才的格局。

 

(三)巨量人流集散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与国家会展中心是虹桥商务区内的两大核心功能性项目,这两个项目的规模大,等级高,并且在空间上相互邻近。其中,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2014年的客流量高达2.95亿人次,高峰时段每日的对外交通与区内交通客流规模更是超过100万人次。国家会展中心总建筑体量达到147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与会展综合体,该项目在尚未全部投入使用的情况下,展会期间的日参展人次最高已超过了20万人次,预计未来高峰时段将达到40万人次/天。大量的交通客流与会展客流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频繁集散,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集聚不经济,从而给虹桥商务区带来巨大的交通通勤与服务设施配套压力。

二、虹桥商务区在产城融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上的“产强城弱”问题突出

虹桥商务区自规划建设以来,立足于商务商贸产业需求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组织,塑造了较为鲜明的区域形象与功能特色。但是在前期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协同,存在“重产业,轻城市”的倾向,尤其是在CBD核心区内表现的尤为明显,规划上的先天不足导致“产强城弱”问题突出。

根据《虹桥商务区规划(2010-2020)》,占地面积86平方公里的虹桥商务区可提供就业岗位大约为65万个,就业岗位密度约为0.68万个/平方公里。其中,面积仅为3.7平方公里的核心区规划的就业岗位为14.5万个,就业岗位密度高达3.92万个/平方公里,约5.7倍于虹桥商务区的平均就业岗位密度。另外,根据目前已基本完成的核心区开工建设情况看,核心区内的商务办公建筑的总体量约为500万平方米(包含约20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其中,纯住宅建筑面积仅为22万平方米,占比不足5%。而国际上较为成熟的CBD区域的商务功能比例一般在40%-50%之间;居住功能比例在35%-40%之间(一般不超过50%)。商办建筑面积的比重大多在70%左右,剩余30%的面积为相应的住宅和生活配套设施(雍娟,2014)。可见,目前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的就业岗位高度密集,但相应的服务配套设施严重不足,“产强城弱”问题凸显。随着未来该区域商务商贸、会议展览等产业功能的不断扩大,区外通勤人口的大量涌入将给虹桥商务区带来极为严重的交通压力。

(二)区域管理缺乏统筹,行政管理存在短板

虹桥商务区涉及长宁、闵行、青浦、嘉定等多个行政区域,本身并不具有独立的行政管辖权。虹桥商务区管委会负责核心区内的规划建设,对于主功能区内的项目拥有审批与管理权,拓展区则由各自所在的行政区主导,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等问题。由于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政区合一的区域管理体制与机制,导致虹桥商务区在空间规划、功能布局、产业部署以及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受到其他行政区的制约。各行政区基于自身利益规划的商务商贸产业集聚区与主功能区在功能定位上存在雷同现象,造成重复建设现象突出。按照长宁等四区目前的控规拼合情况,虹桥商务区楼宇载体总建筑规模约4300万平米(不含地下开发面积)。其中,主功能区1100万平方米,拓展区3250万平方米。从各片区商业商办与住宅建筑体量看,商务办公与商业项目占据主导地位,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相对不足,见表2。

 

另外,在行政管理方面,虹桥商务区也存在“产强城弱”的短板。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各级行政部门更多关注商务楼宇的建设和招商引资情况,对于城市后期运行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集中表现在城市治安、社区管理、市容环境等多个方面。例如,现代商务产业集聚区与周边落后的城中村极不协调,高大上的商务区与脏乱差的整体环境存在巨大反差。区域行政管理上的缺陷导致形成大量城中村,继而滋生诸多社会问题,降低了虹桥商务区的开发品质与空间形象,不利于虹桥商务区的健康发展。

(三)职住结构规划失衡

职住平衡是产城融合结构匹配的重要特征与关键环节,其主要评价指标为“职住比”。“职住比”是指某一空间区域内就业岗位与居住人口的比值,该数值直观地反映了区域职住数量的平衡度(孙斌栋等,2010)。“职住比”的计算公式为:

 

研究表明,国际公认的理想的职住比大约在0.6左右(刘荣增和王淑华,2013)。根据《虹桥商务区规划》,占地86平方公里的虹桥商务区全面建成后,预计将提供65万个就业岗位。根据调整后的控规拼合情况,以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进行测算,虹桥商务区未来可容纳约60万人口生活居住。根据计算,整个商务区平均职住比为1.1,远高于理想值。其中,主功能区内的职住比更是高达3.1,与部分国内外著名商务区的职住比相比亦处于明显高位(见表3)。随着虹桥商务区大量商办楼宇竣工并投入使用,虹桥商务区将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整个虹桥商务区常住人口增速将远远慢于就业增速,将导致虹桥商务区的职住不平衡问题迅速显现出来。

 

职住人口失衡一方面会产生大量的流动人口,影响区域整体人口素质结构的提升,进而影响社会消费能力档次的提升和城市商业、服务业及房地产业等的发展,使得城市发展缺少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职住用地失衡将使虹桥商务区与东侧的中心城区之间形成大量的潮汐式交通,造成通勤过剩;长距离的通勤交通不仅加剧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社会问题,也增加了居民的平均通勤距离与通勤时间,降低了生活质量。

(四)公共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目前,虹桥商务区规划与在建的商务办公和商业项目供应较为充足,但是区内的居住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压缩,缺少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工作、生活、社交、休闲等需求的多功能、综合性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一方面,商务区内的教育、医疗、体育等社会事业配套规模较小,层次较低,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极为缺乏,既不利于吸引人才集聚,也给人才供给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虹桥商务区紧邻上海市中心城区西侧,内外环之间,在空间上属于都市边缘型产业园区。因此,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仍然高度依赖于中心城区,这严重制约了虹桥商务区的建设品质与竞争力。未来,置换进入虹桥商务区居住生活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医疗、卫生、文化等资源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从而与规模较小、层次较低的公共服务设施与资源供给产生矛盾,并进一步加剧商务区的职住失衡状况。同时,近年来受政策利好,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房价与租金日益抬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虹桥商务区内中低端住宅的供给能力,造成住宅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对从事基本服务业的一般人群产生挤出效应,给产城融合发展带来了阻碍。

(五)非城市化交通配置制约虹桥商务区的整体发展

虹桥商务区涵盖了闵行、青浦、嘉定等3个城郊区,目前在交通配置建设上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尤其是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城市化交通还没有与上海城市的主功能区衔接形成一个完善的快捷交通运行体系。非城市化的交通配置延缓了虹桥商务区的城市化进程,进而影响了虹桥商务区的整体发展。

由于区域内铁路轨道、机场跑道、河流水系等的阻隔,虹桥商务区内部各地块之间的交通联系受到严重影响,出现很多断头路,各个片区路网与主功能区之间的联系比较薄弱。虹桥商务区与中心城区之间的道路交通通道容量有限,外部的集疏运道路交通主要依靠延安路高架(市区方向)、G42、G50、S20、沪青平公路、外环线等。目前,上述大部分道路的高峰饱和度都已超过1.0,交通拥堵已成为常态,尤其在大型会展期间交通拥堵情况更为严重。

由于虹桥商务区的主功能区,特别是核心区的就业密度极高,而新导入人口较多的区域在西虹桥地区,置换人口较多居住在南虹桥地区,因此核心区、南虹桥与西虹桥片区的通勤状况将是未来虹桥商务区交通配套体系中的瓶颈。目前这两个区域的片区路网和公共交通与主功能区之间的联系较为薄弱,特别是南虹桥地区,其骨干路网密度较低,轨道交通在“十三五”期间也没有在该地新增线路和站点的规划,所以该地区将成为区域交通的短板地区(见表4)。

 

三、推进虹桥商务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一)城市副中心模式的产城融合路径探讨

根据《虹桥商务区规划(2010-2020)》,虹桥商务区的功能定位是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商务集聚区以及上海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重要载体。在“十三五”时期,虹桥商务区要对功能定位作进一步提升,依托虹桥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和商务区的集聚优势,使其成为上海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桥头堡,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和上海国际大都市(都市圈)建设的西翼城市副中心。在以上定位与发展趋势下,虹桥商务区的产业势能应当进一步转向城市势能,由初期的依赖政策优势转向依靠体制机制与创新优势,以推动虹桥商务区由产业功能主导区向产城融合的综合型新城区转变。因此,虹桥商务区完全有条件以86平方公里的空间地域为范围,发挥虹桥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独特优势和国家会展中心的标志性优势,全面提升虹桥商务区的城市发展能级,探索出城市副中心模式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围绕城市副中心定位,虹桥商务区要在规划定位上进行根本性转型,从商务区建设为主转向新城区建设为主,按照城市发展的规律和要求进行区域空间的功能升级和城市服务功能的合理配置,形成相对完整的城市基础设施配置、住宅配置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品质,吸引上海中心城区高素质人口向虹桥副中心扩散,吸引海内外,尤其是长三角地区、长江流域地区的优秀人才向虹桥商务区集聚,成为上海又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城区,与浦东新区形成相互呼应之势,进而推动上海城市空间布局的均衡发展。

(二)分阶段推进,分步骤强化区域统筹与管理

随着虹桥商务区定位的不断清晰与条件的日益成熟,可以分阶段,有步骤地制定各项管理措施和推进机制,强化区域统筹与管理,推动虹桥商务区向更高层次发展。

1,要更加凸显虹桥商务区开发在全市层面的战略重要性,上海市政府要加大对于虹桥商务区的财政支持与相应的政策扶持,重点是为人才、教育、科技、商务、基建等优质资源导入虹桥商务区创造良好条件,充分释放虹桥商务区的综合枢纽与商务商贸优势。

2,尽可能扩大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的行政管理权限,由管委会负责统领与统筹整个虹桥商务区的规划与建设,建立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政区合一的区域综合管理制度,以有效协调虹桥商务区开发主体与周边区域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解决虹桥商务区各功能片区突出的多头管理与自行规划问题。

3,充分发挥虹桥商务区桥头堡的特殊区位优势,将一些市级部门与机构从上海中心城区向西迁移至虹桥商务区,实现功能外溢。例如,将各使领馆签证处以及一些服务于长三角地区的服务部门与研究机构(如,一带一路研究院,长三角科技与商贸交易所等)迁移至虹桥商务区。这样既可以疏解中心城区的通勤压力,又能大幅提升虹桥商务区的服务能级,把虹桥商务区打造成为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的综合性门户与平台。

4,在未来,随着各方面条件的不断成熟,围绕以虹桥商务区为载体建设上海西翼副中心的总体定位,建议在现有虹桥商务区的空间范围基础上,将所涉及的闵行、嘉定以及青浦的部分区域纳入虹桥商务区,成立国家级的虹桥新区,在上海形成东有浦东新区,西有虹桥新区的空间格局,并使之成为推动上海全球城市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双动力引擎。

四、推进虹桥商务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优化产城融合格局

1.划分合理的产城融合单元

目前,整个虹桥商务区所规划的空间单元为86平方公里,产城融合空间单元的规模相对偏大,应当根据区内的交通脉络、服务设施配套等现实与未来发展状况,合理划分规模适度的产城融合单元,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科学的规划引导。

产城融合单元的规模确定主要受规模经济和工作出行时间的双重影响(李文彬和陈浩,。借鉴成都天府新区的产城融合单元划分案例,可以将虹桥商务区产城融合的基本空间单元范围设定在20-30平方公里左右,以核心区为中心,划分4个行政边界较为清晰的产城融合单元,分别为主功能区、嘉定片区(北虹桥)、闵行片区(南虹桥)、青浦片区(西虹桥)。在以上产城融合单元划分框架下,建议各片区构建若干个以15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约3平方公里空间范围的产城一体化社区。产城一体化社区的功能及用地类型应当注重复合化与深度融合,大幅提高住宅、公寓、商业、娱乐等的功能占比,力求实现功能的良性发展和自我平衡,为虹桥商务区切实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与空间基础。

2.拓展核心区的空间与内涵

针对虹桥商务区,尤其是核心区的产强城弱,职住失衡等问题,建议适度拓展作为虹桥中央商务区(CBD)的核心区的空间范围与内涵,以核心区为基础,打造城市级的中央活力区(CAD)。在未来的开发过程中,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务办公建筑的比重,在区内融合多元化的产业与城市功能,开辟公共活动的场所空间,增加商业及商旅服务与文化娱乐设施,优化零售商业与休闲娱乐业、餐饮业的空间关联,推动商务与商业的一体化发展,使之能够充分承接长三角的商旅人流,真正发挥其门户枢纽功能,成为全天候、综合性、一体化的活力中心。同时,还要适度增强核心区的居住功能,发展适宜“创意设计、互联网+”等新型业态的SOHO公寓,吸引高端就业人群回流,促进形成合理的职住比,要减少核心区大量的通勤交通压力,将其塑造成为交通便捷畅通和高效的城市中心区。

3.促进各片区协同发展

虹桥商务区所涉及到的嘉定、青浦、闵行片区需要加强与主功能区的协同与错位发展。在重大项目引进,基础设施建设,人文环境塑造等方面形成共建共享,多元平衡的良性互动机制;南虹桥、西虹桥以及北虹桥片区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产业与功能定位,实现错位互补,有序推进,更好地服务于商务区建设。

各片区首先应当大幅度增加居住与生活配套设施,集中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各自区域内的次级商圈以集聚人气,从而在虹桥商务区内部形成“一主多副”的多中心区域空间格局。其次,要通过建设居住社区和完善社会资源布局,提升各片区的宜居、宜业、宜商程度,吸引闵、嘉、青、松四区的高素质人口资源向虹桥商务区及其周边集聚,降低以上地区的劳动者往返主功能区的通勤和就业强度。第三,要在以上框架下,继续分层次建设区域组团中心以及社区邻里中心,形成以主功能区为引领,以各片区中心、组团中心和邻里中心为支撑的空间架构,推动虹桥商务区的产城融合发展。

(二)构建区域交通网络

1.理顺区域道路体系,打造区域交通网络

要通过建设地下隧道、高架公路等方式打破虹桥商务区内部的物理隔阂,疏通所有断头路,加强周边区域与核心区的道路衔接,理顺区域道路体系。合理划分区域内的各级道路功能,通过信息管制手段,分流过境及区域内的客货运交通。尤其是在会展期间对出入虹桥商务区的交通道路设置专用通行系统,避免会展车流与上下班通勤车流之间的交叉影响。

要大力优化建设区域内的公共交通网络,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补充的区域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各个组团之间以轨道交通为主的交通运行方式,利用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来有效降低通勤时间。同时,加强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无缝衔接与快速接驳功能。合理规划地面公交线路走向和站点的布置,弥补轨道交通服务的空白区域及增强公共交通在空白时间段的覆盖,提高公交的整体运营服务水平。

2.配建枢纽,构筑捷运系统

虹桥商务区内除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之外,还需要配建3-5处小型交通枢纽。小型交通枢纽的配建要根据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相衔接的原则进行站点布置。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产城融合单元内至少要配建一处小型交通枢纽,以缓解各片区与核心区的地面交通压力以及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人流集散压力,提升居民的出行效率。

此外,还要在虹桥商务区内构建便捷畅达的捷运系统,使之与周边地区以及城际快轨,客运西站等建立起便捷的联结,以弥补虹桥商务区轨道站点的服务空白,提供高品质公交服务,满足虹桥商务区内部出行和会展综合体的集散需求。这样,一则可以提高对国家会展中心的公交服务品质,二则可以通过构建虹桥商务区内部各组团之间便捷的公交联系,增强虹桥商务区和上海中心城区的联系能力。

3.实施分区差别化的停车调控

对虹桥商务区内的停车场所布置,尤其是公共停车场要实行分区差别化调控。根据公共停车位配置的要求,可以将虹桥商务区大致分成三大分区,分别为扩大供应区、平衡供应区和限制供应区。扩大供应区主要位于拓展区外围,该区的交通系统相对薄弱,有大量的公共停车位,可以鼓励市民自驾外出;平衡供应区为拓展区,可以在公交枢纽点配置合理数量的P+R停车场,引导市民自驾转公交出行;限制供应区为主功能区及核心区,数量有限的公共停车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停车困难,要通过限制停车来缓解核心区内部的交通拥堵。

(三)打造宜居、宜业城区

1.丰富住宅类型,吸引人才落户

要丰富住宅类型,包括高端住宅、商品住宅、人才公寓、公租房、企业宿舍等,以充足和多元化、精细化的住宅类型配置来满足各类工作人士,以及一般服务人群的住宅需求,同时实现集约利用居住用地,达到虹桥商务区居住功能的最大化。虹桥商务区的产业定位决定了其导入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其购房置业需求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初期,虹桥商务区应当主要依靠建设人才公寓、公租房、35-50平方米的小户型公寓等解决虹桥商务区内严重的居住房屋缺口。待商务区发展至成熟期,随着居住人口中带眷比例的不断提高,可逐步发展中高端大型住宅社区来满足就业人士不断上涨的在虹桥商务区就地居住的需求。

另外,要大力吸引高层次产业项目和尖端人才,强化虹桥商务区与其他地区间的产业辐射与承接,推动核心区周边的互联网创业、大学生创业、跨境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与设计等具有特色的产城一体化社区建设,在虹桥商务区构建项目与人才加速集聚的新格局。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免除高端人才落户的后顾之忧,可按照租赁保障、择优激励、高端奖励的渐次递进方法,创新人才房的租赁与购买方式,为各类人才提供适宜的居住方式。对于海内外的高层次人才,应当实施安居奖励政策,在虹桥商务区营造重视与爱惜人才的温暖氛围;对于有一定工作实绩并且根植性强的人才,可推出货币型人才房,以方便这些人才购房落户;对于各类基础性人才,可探索将其纳入新的职工住房保障体系,切实保障他们能够在商务区安居乐业。

2.功能混合开发,便捷工作居住

要注重交通模式与土地利用模式的结合,实施TOD混合开发战略。要在完善公交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利用模式。要在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内一般性的公交枢纽为圆心,500米为半径的区域内采取高强度、多功能混合的开发模式。在此范围内可以实行商务、商业、居住等功能的混合,并配套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便捷、一体化的生活服务。大型居住社区应当围绕社区中心布置,居住社区与社区中心一般采用公交车、自行车、步行等出行方式,少量采用私家车,着重考虑人的出行需求,营造3平方公里左右的15分钟步行可达的工作和生活圈。

(四)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

虹桥商务区内的主要就业人群属于中高端的商务人士,这部分人群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较高,尤其注重其所处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状况。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能够引导商务区内中高端就业人士的生活空间从靠近上海东部的中心城区往西部的青浦、嘉定、闵行等地区转移,从而促进虹桥商务区整体的职住平衡。

要科学统筹与均衡配置上海全市范围内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包括市级重点中小学、三甲医院、生态绿地、文化休闲设施、体育运动场所等。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公共服务的均衡布局,大幅增加虹桥商务区及所涉及行政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设施以满足未来虹桥商务区产城融合发展的需要。例如,教育设施在配置一般性中小学的同时,也要适当配置一些市级公立重点中小学和高端私立国际学校;医疗设施除配置社区卫生中心及卫生服务站外,也要建设疗养型医院和高等级综合型医院。

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促进虹桥商务区内各片区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快推进有助于虹桥商务区对外联系的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虹桥商务区的城市能级与运营效率;加强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的城乡联网与一体化发展、大幅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降低物流成本等。

五、结 语

产业区产城融合发展是推动园区功能升级,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期间,虹桥商务区将成为拉动上海西部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新引擎,而经济和就业的增长将会快速推进区域的城市化和中心化。因此,城市副中心模式的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将会极大地提升虹桥商务区的综合服务能级,进而吸引闵、嘉、青、松四区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向虹桥商务区及其周边集聚,带动虹桥商务区由经济空间向综合性城市空间转型。此外,通过优化虹桥商务区的产城融合格局,完善区域内外的交通体系,建设国际社区和完善社会资源布局,提升区域的宜商宜人宜居环境等策略的实施,也可以降低闵、嘉、青、松四区的新城地区劳动力往返上海中心城区的通勤和就业强度,使虹桥商务区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性区域。同时,这也可以为我国其它城市产业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注释:

①参见虹桥商务区中长期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研究[R].上海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2011。

②虹桥商务区官方网站统计资料。

参考文献:

1.李文彬,张昀.人本主义视角下产城融合的内涵与策略[J].规划师,2014(6):10-16.

2.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12(7):99-103.

3.张道刚.“产城融合”的新理念[J].决策,2011(1):1.

4.[美]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虹桥商务区中长期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研究[R].上海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2011.

6.刘荣增,王淑华.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J].城市问题,2013(6):18-22.

7.雍娟.中央商务区产城融合规划研究———以重庆解放碑中央商务区为例[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8.孙斌栋等.职住平衡对通勤交通的影响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0(6):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