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的发展(2011-2015)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1-01 浏览量:19

来源:上海经济

长江经济带以长江为轴,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自然地理和经济区域,具有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地理区位优势。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功能区,是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本文主要对长江经济带“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并提出“十三五”促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长江经济带经济开发历程与基本特征

(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初实施的区域建设战略是发展沿海开放型经济,由此带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率先发展,并推动全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1996年在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了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的发展方向:“发挥通江达海以及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技术水平较高的优势,以浦东开发、三峡工程为契机,依托沿江大中城市,逐步形成一条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综合经济带”。由此,沿长江经济带被确定为我国“T”字型发展战略中的东西主轴线,长江经济带建设开始进入实质性启动和加速发展的新阶段,1992年成为长江经济带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始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新的发展环境、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国家对区域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框架,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同时,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2014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提出要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同年9月25日,《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发布,标志着长江经济带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核心内涵,就是要通过建立区域创新协同体系,构建生态为先的区域协同生态保护机制,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和世界级城市群等重大战略布局与举措,推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为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支撑,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提供支撑。

(二)长江经济带的基本特征

长江经济带地域范围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1个省市,土地总面积约205.3万平方公里, 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1.4%;2014年底常住人口约5842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2.7%;人口密度约285人/平方公里,是全国人口密度的近2倍;城镇化率约55.64%,较全国城镇化率高0.9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约284643.9亿元,占我国经济总量的44.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4.96万元,较全国平均水平高约3000元:地均生产总值约1386万元/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见图1)。

 

1.区位优势突出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于上海注入东海,全长6397公里,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尼罗河,是世界第三大内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跨越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区,无论从经济,还是从自然和生态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河流,战略地位突出。

长江水域干支流网络密集,港口众多,黄金水道建设潜力突出。长江水运具有低成本、大运量、低能耗的优势,目前,长江干线2808公里航道已经全面达到三级或三级以上航道标准,是我国最重要、最发达的内河航运系统。长江沿江岸线资源丰富,南北岸线长度近6000公里,作为重要的国土资源,岸线对建设港口、码头、大型工业企业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长江经济带拥有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和辐射带动内地发展的功能,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长江经济带连接东海出海口和西部云南口岸,把对东部的开放和对西部、西南部(中印半岛和印缅)的开放,以及通过渝新欧大通道与对中亚西亚乃至东欧地区的开放连接起来,与我国“一带一路”有着强烈的呼应。借助上海自贸区,连接国际市场和广大内陆市场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2.自然资源丰富

长江经济带跨越我国南北方分界线,覆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多个温度带,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气象气候、动植物资源等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资源条件丰富而多样。

从耕地资源来看,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至2009年12月31日统计时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耕地总面积约4521.7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3.4%;人均耕地面积约1.1亩,比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低约0.4亩。与1996年农业普查时点比较,长江经济带地区耕地面积减少约65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比重下降约1.9个百分点。受调查标准、技术方法改进等因素影响,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更为全面、客观、准确,长江经济带占全国约1/5的土地面积,保有全国约1/3的耕地面积,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

从矿产资源看,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丰富并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地区,具有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共生矿多、易开采的特点。区内共有各种矿产109种,储量占全国60%以上的就有13种,其中原生钒铁矿占全国的97.79%,钒矿占77.75%,硫铁矿占53.93%,磷矿、锰矿、铜矿、钛矿、钨矿和天然气等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从旅游资源看,截止到2015年10月,长江经济带共有4A级及以上景区693家,占全国比重为36%。其中,4A级景区595家,5A级景区98家,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5%和46%。可见,在全国5A级景区中,长江经济带区域分布了相对集中的高等级景区。

3.科技人文集聚

长江文明距今已有7000年多年,并与黄河文明并列为中国文明的两大源泉,繁育出了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三大文化。长江科技人文历史得到了传承,目前长江经济带科技人文基础雄厚,人才优势突出,全国42%以上的高等学校和在校大学生分布在长江经济带,特别是上海、南京、武汉、成都等中心城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数量众多。

在科技创新领域,长江经济带在全国也占据重要战略位置,无论是在创新要素集聚、科技创新产出,还是在人力资本支撑等多个方面,都具有十分突出的比较优势。从发展趋势看,统计数据显示自2010年至2013年间,长江经济带的各项主要科技创新指标均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区域创新活力显著。其中,长江经济带高科技产业主营收入的年均增长率更是超过20%,表现出极强的产业高科技化转型趋势。科技创新指标总量在全国范围内都占据了相当份额。特别是,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内部支出、研究型大学数量、国内授权发明专利、高新技术产业收入等多项指标总量的全国占比超过40%,甚至接近全国总量的一半。

4.发展差异明显

按照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划分,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中,位于东部地区的是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位于中部地区的是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位于西部地区的是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三省一市。分地区比较,土地面积以西部地区最大,占全国的11.9%,长江经济带的55.5%;常住人口以中部地区最多,占全国的16.9%,长江经济带的39.7%;经济总量以东部地区最高,占全国的20.2%,长江经济带的45.3%(见表1)。

 

(1)经济增速西高东低

分地区比较,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增速呈现“西高东低”特征。2014年东部地区平均经济增速为7.8%,中部地区平均经济增速为9.5%,西部地区平均经济增速为9.6%。但2010年至2014年的区域经济增速比较,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总体呈缩小趋势(见图2)。

 

(2)经济发展水平东高西低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地区则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特征。从总量规模指标来看,东部地区以占长江经济带约1/10的土地面积,产出了45.3%的经济总量;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长江经济带的一半以上,但经济比重仅1/5略多;中部地区处于中间水平,但经济比重低于土地面积比重。从发展效率指标比较,呈现明显的东中西递减特征。2014年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4万元,近1.37万美元,西部地区仅3.4万元,约0.56万美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均生产总值,东部地区为6113万元/平方公里,是西部地区的10倍多;城镇化率东部地区超过70%,中西部地区仅为50%左右,低于全国水平;人口密度东部地区是中部地区的2倍多,是西部地区的4倍多(见表2)。

二、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态势与动力

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长江经济带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传统发展优势弱化,经济延续下行走势,但产业结构稳步升级,部分新产业、新业态呈现较快发展势头,经济增长动力渐趋优化。

(一)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态势分析

2015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增速继续走低,但总体增速高于全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有所提升,产业结构稳步升级,部分重点新兴产业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

1.经济增速继续走低,总体增速略高于全国

2015年长江经济带地区11个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8.8%,增速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较“十一五”期末下降4.9个百分点,年均下降接近1个百分点,下滑幅度较大,经济发展形势比较严峻。但是,从“十二五”时期来看,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长江经济带地区年均经济增速达到10.46%,实现了较快增长。与全国比较,“十二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增速保持领先态势,2015年经济增速较全国经济增速高约1.9个百分点(见图3)。

 

2.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全国占比略有回升

“十二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15年11个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合计突破30万亿元,较“十一五”期末增加了约12.8万亿元,增幅达72.4%。2015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5.1%,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较“十一五”期末提高1个百分点。长江经济带地区以占全国约1/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2/5以上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支撑带(见图4)。

 

3.产业结构稳步升级,部分产业发展态势较好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地区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着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推动力度,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受需求不振、产能过剩、成本攀升、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工业行业下滑较明显,而服务业普遍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因此,“十二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结构中,第一、二产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产业结构稳步升级。2015年长江经济带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8.3:44.9:46.8,与“十一五”期末比较,长江经济带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实现了“三二一”型的产业结构转变(见图5)。

 

从重点产业来看,由于长江经济带内部东中西部地区及不同省市之间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的差异,重点产业发展情况呈现较明显的地区差异和行业分异。但是,各省区均有一些重点培育的产业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重要动力或新亮点。例如,上海市着力培育“四新经济”,机器人、3D打印、车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等服务业重点行业及整个服务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以上的较快增长:江苏省2015年实施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集成应用、关键材料升级换代等15个重大工程和28个重点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29.4%;浙江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金融业等重点产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以上较快增长:安徽省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17.6%,明显高于区域经济增速。重庆市“6+1”支柱行业中,汽车、电子、化医、消费品等四大行业总产值增速达到两位数以上。贵州省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实现20%以上的快速增长,苗族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较快。

(二)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十二五”时期,受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条件影响,长江经济带地区“三驾马车”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但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差距总体呈现缩小趋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发生转变(见图6)。

 

1.投资增速减慢,投资额占全国比重基本持平

“十二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地区投资增速持续减缓。2015年11个省市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14.5%,较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较“十一五”期末下降9.3个百分点,年均下降约1.9个百分点。与全国进行比较,“十二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高于全国,2015年增速较全国高出4.5个百分点(见图7);11个省市中,除上海市外,其他10个省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高于全国。

“十二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增长。2015年11个省市共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23.86万亿元,较“十一五”期末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翻了一番以上。“十二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出现波动变化,但近年呈现逐渐回升态势,2015年比重约为43.3%,与“十一五”期末基本持平(见图8)。

 

 

2.内需增速放缓,消费额占全国比重有所提高

“十二五”时期,虽然长江经济带地区内需消费热点不断涌现,但是总体市场并未明显升温,消费增速仍呈现持续减缓的发展态势,平均增速仍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15年长江经济带地区11个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11.2%,较上年增速下降1. 1个百分点,较“十一五”期末增速下降7.8个百分点,年均降低近1.6个百分点。与全国比较,“十二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地区内需消费增长态势与全国十分相近,总体增速微弱领先(见图9)。

 

“十二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地区内需消费总额稳步增长。2015年11个省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万亿元,较“十一五”期末消费额接近翻一番。“十二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总体呈现小幅上升趋势,2015年比重达到41.6%,较“十一五”期末提高0.9个百分点(见图10)。

 

3.出口增速下滑,出口额占全国比重波动式增长

“十二五”时期,受外需不振、国际市场波动及国际贸易壁垒升级等因素影响,长江经济带地区出口形势比较严峻,增速显著下滑。2015年11个省市出口总额平均下降2.5%,与“十一五”期末比较,增速下降50个百分点以上,年均降低10个百分点以上。与全国比较,“十二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地区出口增速总体明显高于全国,但2015年增速下滑明显,以微弱优势领先于全国(见图11)。

 

“十二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地区出口总额呈现波动式变化。2015年11个省市共实现出口总额约1.04万亿美元,较上年出口总额减少了300多亿美元,较“十一五”期末出口总额增加了3000多亿美元,增幅约45.9%。“十二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地区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略有波动,2015年比重为45.8%,与上年持平,较“十一五”期末提高0.5个百分点(见图12)。

 

三、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社会发展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人口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得到更好发展,但由于上、中、下游之间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差异较大,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的地区间差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一)长江经济带人口城市化发展状况

1.人口城市化加速发展,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从统计数据看,2000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化率为34.3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6个百分点。2014年长江经济带总人口58425.6万,城镇人口为31688.57万,人口城市化率为54.28%,与全国人口城市化率(54.77%)基本持平,差距缩小到0.49个百分点(见图13)。

 

 

 

2.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发展水平呈阶梯状分布

受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地理区位、航道开发与运输能力、城市的综合实力以及国家区域开发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水平存在地区间的不平衡。根据2014年11省市城市化率来看,只有5个省市人口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54.77%),从高到低依次是上海市(89.57%)、江苏省(65.21%)、浙江省(64.87%)、重庆市(59.61%)和湖北省(55.67%)。从城市化发展阶段来看,上海市已进入城市化发展后期阶段,江苏省和浙江省城市化率在60%以上,重庆市、湖北省和江西省(50.22%)城市化率在50%以上,湖南省(49.28%)、安徽省(49.15%)、四川省(46.30%)、云南省(41.73%)和贵州省(40.01%)城市化率仅在40%以上。以长江经济带沿江六大城市群为例,长三角城市群和江淮城市群地处长江经济带下游,2014年城镇化水平达64.19%,而长江中游城市群平均城镇化水平为53.64%,长江上游成渝、滇中和黔中城市群平均值仅为50.16%,越往上游城镇化水平越低。

(二)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状况

1.教育与人才发展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之间呈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发展越成熟,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就越强。而人力资本的富足又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依托经济发展上的优势,吸引了大量高学历人才、技术工人。而中游和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小,尤其是上游地区,比如云南、贵州还有很多贫困地区,生活条件艰苦,人才流失问题突出。

从长江经济带个省市本专科毕业生人数占总人数之比看,2014年湖北省以6.81‰位于第一,其他10省市排名依次为江苏、重庆、上海、江西、安徽、浙江、湖南、四川、云南、贵州。从“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看,湖北省仍以每万人中244人位于第一,高于上海(209人)、江苏(232人)和浙江(189人),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湖北省占据明显优势(见表3)。

 

2.卫生与医疗服务

医疗机构床位总数和每千人平均的床位数体现了医疗资源的多寡,也反映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长江经济带卫生与医疗服务的地区间差距较大,但近年来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总体来看,上海、江苏、浙江、重庆四个省市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多于农村,而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和贵州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占更大比重。从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来看,2014年全国每千人口平均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是4.85张,城市7.84张,农村3.54张,农村每千人平均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不足城市千人口床位数的一半。其中,江苏、安徽、江西、重庆和四川城市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低于平均水平,安徽、江西、贵州农村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低于平均水平(见表4)。

 

病床使用率是反映每天使用床位与实有床位的比率,床位使用率标准对医院规划至关重要。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或预期床位使用率扩充或保持其床位数。我国国内公立医院床位使用率一般在85%以上,三级医院一般达到90%以上,2014年长江经济带医院病床使用率都在92%以上,湖北、四川的公立医院超过100%,表现为当地床位不足,病床超负荷工作(见图14)。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对于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卫生资源尤其是卫生人员的总量和合理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到1023.4万人,比上年增加44.4万人,增长4.5%。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59.0万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289.3万人,注册护士300.4万人。长江经济带11省市卫生人员共计368.94万人,占全国卫生人员总数的36.05%,卫生技术人员共计312.99万人,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的41.23%(见表5)。

 

3.老龄化与养老服务

人口老龄化是伴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人口结构变化的必然现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老龄化问题也愈加凸显。长江经济带老年人口规模巨大,2014年长江经济带总人口为58425.6万,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为5807万人,占9.9%,略低于全国比例(见表6)。

 

 

长江经济带老龄化问题突出,亟需养老服务的快速发展。根据2014年全国老龄办发布的数据,全国失能老人约为3750万人,较2013年3600万净增长150万人,而目前全国养老机构床位数仅有493.7万张。长江经济带同样存在养老问题。以江苏省为例,根据江苏省民政局发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社会服务统计报表来看,社区服务养老机构有15677个,其中农村3650个;社区养老日间机构床位有12.28万张,较之2014年同期增长29.73%;社区留宿照料床位为8.11万张。虽然从养老机构的总量来看,江苏省老年机构和社区照料中心数较多,但是从占比来看,机构养老床位仅占老年人口的4.2%,在机构养老床位中,也加入了残疾人床位数;机构床位占老年人口的2.34%。养老机构数目少,公办机构数目少、床位少是目前长江经济带地区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4.社会保障与基金状况

(1)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是按国家统一政策规定强制实施的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长江经济带基本养老保险金的覆盖人数占总人数总体趋势呈递增态势,2000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222.7万人,至2013年增长到28656.7万人,在14年间增长了23434万人,增长规模巨大(见表7)。从增速来看,长江经济带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金人数占长江经济带总人数呈上升趋势,在2010年之后增速加快,从21.89%增加至48.95%,基本养老保险金覆盖面扩大,人数增加。

 

 

长江经济带的养老金收支状况较好,结余平均每年都呈递增趋势。到2013年,长江经济带总体基本养老金结余11800.2亿,其中下游地区结余最多为6635.4亿,占长江经济带的56.23%。中游地带最少,占长江经济带的16.9%(见表8)。从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来看,长江经济带的养老金结余情况较为乐观。

 

(2)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是健康人群与非健康人群之间或健康时与病患时对病患风险的分摊机制,主要功能在于保障人们在患病时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财务可及性。2014年底,全国参保人数共计59746.9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829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1450.9万人。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4年末医疗保险参保人合计25499.2万人,占全国参保人总数的42.6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共计11465.5万人,占全国40.5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共计14033.8万人,占全国44.62%(见表9)。

 

 

(3)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通过保障尽可能多的失业者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7043万人,207万失业人员领取了失业保险金。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4年参保人数为6513.1万人,占全国参保人数的38.22%。2014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09.8万人,占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的53.04%。11省市失业保险基金结余都比2013年有所增加(见表10)。

 

5.收入水平与城乡差异

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城乡居民收入比较看,东部省市明显高于中、西部省市。2014年上海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到47710元。此外,浙江省也超过40000元,江苏省超过30000元,其他各省市均介于20000-30000元之间(见图15)。

 

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看,上海市最高,超过2万元,接近贵州省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浙江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万元,江苏省接近1.5万元,湖北、江西、湖南略高于1万元,其他省市尚在1万元以下(见图16)。

 

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农民收入增速均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收入比呈缩小趋势。从城乡居民收入比来看,西部省市最高,东部省市最低,中部省市普遍处于中间水平。2014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城乡居民收入比,贵州、云南两省较高,城乡收入比均在3以上,浙江省最低,城乡收入比为2.09,相差1个多百分点,其他省市介于2-3之间(见表11)。

 

 

四、长江经济带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觉醒和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力度加大,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建设与绿色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功能区水平提升、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实现相对脱钩等。

(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成效

1.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长江流域水质的时间变化分析可看出,长江流域水质呈现出总体改善的趋势,Ⅰ-Ⅲ类比例从2003年的71.8%上升到2014年的88.1%,提升了16.3个百分点;而Ⅳ类及以下水的比例从28.2%下降至11.9%,尤其是劣Ⅴ类水质从10.7%下降至3.1%。2007年,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出现在螳螂川云南段、岷江成都段、乌江、沱江下游、河南省唐白河,以及太湖流域大部分水系;而到2014年,Ⅴ类和劣Ⅴ类水质面积大幅缩小,主要出现在螳螂川云南段、岷江成都段、沱江下游、湖北澧水、花垣河等河段(见图17)。

 

2.森林等生态用地面积显著增加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大力推进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5-2014年间,长江经济带造林面积占全国比重长期在30%-40%之间,远高于长江经济带土地面积占比21.4%,这反映出长江经济带造林工程取得显著成效,长江经济带森林面积增加幅度总体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长江经济带森林面积及森林覆盖率的时间对比来看,长江经济带九省两市森林覆盖率增长幅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全国森林覆盖率的横向对比来看,长江经济带森林覆盖率总体上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仅次于福建、广西、海南等华南地区省市;长江经济带九省两市仅有江苏、上海两省市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18)。

 

3.资源节约取得积极进展

长江经济带沿岸集中了较多的化工、造船、造纸等耗水型工业,其单位GDP用水量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近几年经过积极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长江经济带的单位GDP用水量与全国平均水平不断趋于接近。2005年,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单位GDP用水量分为为296.4立方米/万元和282.7立方米/万元,到2014年则分别下降为91.5立方米/万元和89.1立方米/万元。同时,长江经济带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也取得较大幅度提升,1995-2012年间,长江经济带GDP占全国比重基本保持在41%左右,而原煤、原油、天然气消费量占全国比重实现较大幅度下降,分别从1995年的35.7%、26.8%、44.9%下降到2012年的31.9%、23.1%和36.1%。从长江经济带水资源、能源资源消耗量占比变化趋势可看出,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资源节约利用也取得一定进展。

 

(二)长江经济带仍面临较大的生态环境压力

尽管近年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在高强度城镇化和高密度生产生活活动压力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建设仍面临恶化威胁。

2014年,长江经济带人口密度高达285人/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长江经济带还是全国城市的集聚带,1985年,经济带城镇密度为18.72个/万平方公里,2014年增长到44.25个/万平方公里,是全国水平的2.1倍。长江经济带沿江产业项目密布,沿江省市有相当一部分仍处于工业化中期,使得其生态足迹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对长江经济带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

有调查表明,长江已形成近600公里的岸边污染带。早在2012年,水利部水资源公告数据显示,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785亿吨中,有近400亿吨排入长江——几乎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快速推进也侵占了大量生态空间,最直接的表现便是对耕地等生态用地的侵占。2014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合计征用土地面积795平方公里,占全国征用土地面积的53.86%,长江经济带亟待采取相应措施,推动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五、构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十三五”期间,是长江经济带战略全部布局、全面深入的重要时期。从区域整体发展的战略布局着眼,要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机制,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特别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月5日在重庆调研时强调的,“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根据当前长江经济带发展所处的新阶段、新形势,以及其在国家发展中承担的重要使命,必须着力突破不利于各个地区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障碍,重点在五个方面采取积极有力的改革创新举措:

(一)全面构建积极有效的区域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必须动员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力量,构建多层次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以积极的机制保障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有力解决多年来一直难以突破的区域协同发展问题。一是应该设立更高层级的协同发展领导机构。如在国家层面设立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或在国家发改委层面成立长江经济带建设司等超越行政区的权威机构,确保有足够的领导力和权威性,将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局性的规划、指导、组织、协调、推动和管理,形成协同发展的领导保障机制,有效破除行政分割和碎片化发展问题,推动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及可持续发展。二是建立市场和社会力量主导的协同发展机制。在经济领域,构建开放、统一的区域大市场环境,让市场机制在长江经济带要素流动、资源配置、产业链和生态链重构中起主导作用。在社会发展领域,根据城市间人口流动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相关政策的有效对接,推动各个城市群同城化生活圈的实质性深化及城市功能的有序分工重组。支持区域性的非政府社团组织发展,使企业、非政府组织、居民等成为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行为主体及规则主导者。三是建立健全保障区域协同发展的资金支持机制。设立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资金,由成员地区和城市共同出资,适当吸引社会资本注入,做大总量规模,优化资金投向,加强使用监管,重点用于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领域和环节。

(二)组织编制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中长期规划

各个省市都有各自的五年发展规划,或更长跨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但这些规划放在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中,都带有诸如各自为政、互不衔接等问题。要形成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的合力及区域协同的合力效应,亟待国家层面有一个指导区域协同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这个规划,要以长三角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