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一个明显的轨迹就是沿着流水的边线,从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地区走向下游及河口地区,从河口走向海岸带,从海洋走向全球。21世纪是人类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时代。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陆域资源、能源、空间的压力日益加剧,人类已将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移向资源丰富、地域广袤的海洋世界,未来海洋必将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主战场。
因此,从上世纪60年代起,沿海各国和地区都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并相应加大了海洋开发和管理力度,纷纷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国家和地区的长期发展战略。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宣称“海洋与宇宙同等重要”,“美国必须把海洋作为开拓地”[1]。1967年,“法国国立海洋开发中心”成立,统一安排全国海洋研究。前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海洋经济已有相当深度的研究,相继出版了《海洋开发的经济问题》、《大洋经济》等著作。1990年,日本政府出台了《海洋开发基本构想及推进海洋开发方针政策的长期展望》,提出以海洋技术为先导,着重开发包括海洋卫星、深潜技术、深海资源开发技术等海洋高新技术,用以加强日本海洋开发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地位[2]。1998年3月,澳大利亚发布了《澳大利亚海洋政策》,2003年初成立了海洋管理委员会,认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结果管理的模式[3]。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从1986年,权锡鉴发表的论文《海洋经济学初探》到2000年孙斌、徐质斌的《海洋经济学》一书,我国的海洋经济学研究先后经历了以学科任务、以区域研究、以地方海洋开发规划为重点的三个阶段,现在逐步向总体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方向推进。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拥有世界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如何在新一轮的海洋开发中抓住机遇,实现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本世纪上海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上海近代的迅猛发展就是依托濒江临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实现了以港兴城、以贸兴市、港城互动。上海未来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海洋,未来资源的获取必将来自于海洋,未来城市的空间拓展必然走向海洋。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既是上海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上海更好地服务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战略需要。因此,理清发展思路,分析其中的有利条件,找出制约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方针,对实现上海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上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最前缘,位于我国东部海岸的中心地带,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是我国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的结合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区位条件极为优越,在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其海岸线相对较短、海域面积相对较小,海洋自然资源远不及我国其他沿海省区市丰富,但是上海独特的经济区位、产业和科技优势十分明显,且又受益于江浙两翼深厚海洋资源的有力依托,具有以下有利条件能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发展:
(一)海洋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海洋产业已成为上海重要的支柱产业
“十五”以来,上海市海洋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海洋产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1281.43亿元增至2006年的3156.17亿元,总产值翻了近两番,年均增长率高达21.8%,远远高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年均16.7%的GDP增长速度(图1)。2006年,全市海洋产业生产总值为3649.17亿元,仅次于广东省,跃居全国第二,占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的53.1%。2006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37亿吨,同比增长21.3%,跃居世界第一大港。
随着海洋产业的迅猛发展,上海海洋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也逐年增加,已从2003年的7.5%上升到2005年的10.0%。2005年海洋产业增加值为916.58亿元,占上海市GDP的10.0%,仅次于占12.0%的信息产业,位居第二。即使不包括滨海旅游业,海洋产业也占3.6%,超过汽车制造业(3.4%),成为上海市的第六大支柱产业(表1)。目前,上海已基本形成了以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滨海旅游业为主体,海洋油气、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渔业、海洋工程装备等共同发展的海洋产业格局。
(二)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出台,海洋产业空间布局渐趋明显
2006年12月2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颁布《上海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了“十一五”时期,是上海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也是全面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确定了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布置了“十一五”期间上海发展海洋经济的主要任务,并提出了相关的主要措施。这是上海首次将海洋产业列为上海战略产业,是党代会报告中的一个新提法。
在这一规划的指导下,为了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力争在201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船舶研发制造基地和我国海洋工程技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并考虑到各区县现有的资源、产业、区位条件,本文认为上海未来的海洋经济将以洋山深水港为核心,以临港新城、崇明三岛为依托,并与江浙两翼共同培育打造整个长三角滨江临海产业带和经济带,形成“一点、二面、一带”的特色海洋经济空间格局,实现“以点带面、以面促带、彼此呼应、联动发展”的新跨越。其中洋山深水港区将成为未来上海港的枢纽,也是上海港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港,将成为国际远洋班轮的主靠港,并兼有LNG、油气品运输等功能,重点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以及海洋法律咨询、海上保险、海洋物流等现代海洋服务业;临港新城位于上海南汇嘴、长江口与杭州湾交汇处,是洋山港的陆域腹地和主要的集疏运基地,也是未来规划容纳80-100万人口的上海新城区,将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机场,充分利用深水洋山港的辐射作用和区港联动的政策优势,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以现代装备产业为主体的国家级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以物流产业为核心的国际生产性服务业枢纽,完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港口物流、航运服务、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海洋产业体系;崇明岛是我国的第三大岛和最大的河口沙岛,是上海发展海洋经济的前沿,是上海走向海洋的桥梁,考虑其生态功能,将以综合开发为主,优先发展“高起点、高技术、高消费、高产出”的产业,重点发展滨海生态旅游业、远洋捕捞业、水产品加工业,适度优先发展海洋装备、现代船舶制造业和海洋高科技产业、新能源产业;滨江临海经济带是指浦东、南汇、金山、奉贤4区中濒临长江、杭州湾和东海的滨江临海地带,将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以海洋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促进各类海洋产业在该地区不断聚集,并与江浙两翼的南通、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等城市共同联手打造长三角滨江临海巨型产业带。
(三)海洋科技发展备受关注,海洋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海洋科技创新是促进上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动力源泉。《上海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将“坚持科技兴海”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第一原则;《上海市海洋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上海未来五年重点发展的“六大海洋科技领域”;《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涉及海洋科技工作的内容多达13处。上海海洋科技的特点在于研究门类齐全,工程实力强,在海洋工程与装备、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海洋环境监测、河口海岸、海洋地质、极地考察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有的基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比如以上海为核心完成的7000米载人深潜器,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上海外高桥完成的中国内地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并建造的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海洋石油117”号,即将成为中国渤海海域蓬莱“19-3”油田最大的油水气处理加工中心;研制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海洋环境立体监测和信息服务系统,初步完成上海海洋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海洋信息自动查询系统基本完成。
在海洋科技的推动下,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上海海洋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近年来,上海市政府继续推进沪苏浙区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合作;贯彻落实《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加大重大海洋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海洋倾倒许可证制度,调整了海洋倾倒收费标准;加强海洋倾倒区的跟踪监测和监督管理工作;协调和落实了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市海洋局继续加强海洋环境监督监测,深入开展了全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及趋势性监测,基本掌握了上海市海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尤其是2006年,政府印发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加强海洋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为规范海洋开发活动和开发秩序、保护海洋环境和防灾减灾,提出了一系列可供操作的意见与要求。2006年,上海海域清洁海域面积增加3.8%,劣四类海域面积减少了11.8%,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但含量较2005年分别降低了29%和24%,受其有利影响,赤潮发生累计影响面积少于上年,生态系统健康指数较去年有所增加[4]。
三、制约上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根据张德贤先生的海洋可持续发展模型[5],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制约上海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海洋产业结构失衡,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规模较小
尽管上海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奠定了发展海洋经济的良好基础,但海洋产业内部的发展很不平衡,2005年海洋三次产业构成为1.1∶8.4∶90.5,以海洋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为主体的海洋第三产业占了绝对垄断的优势地位。尽管由于统计口径的原因,把全市旅游业产值全部纳入了滨海旅游业,从而造成了海洋第三产业产值和比重的明显高估,但即使剔除滨海旅游业产值,2005年海洋三次产业构成为2.7∶19.4∶77.9,海洋第二产业仍然是总量小、比重低,明显处于弱势。此外,海洋产业总体上仍偏重于传统的海上运输业以及由此带动的相关服务型产业,新兴的海洋高科技产业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尚未形成规模,海洋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目前,上海海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与国内其它省市相比差距也不小,尤其是在海洋电力、海洋工程、海洋生物药业等方面上海明显处于劣势,海洋资源利用率较低,增值型、高层次的新兴海洋产业还有待培育发展(表2)。
(二)海陆互动机制不健全,近海生态环境亟需改善
海洋经济是人类利用和开发海洋资源、获取海洋产品的经济活动[6],其实质是海洋生态经济,是陆地生态经济向海洋的延伸和过渡,海洋开发活动是陆地开发活动的延展,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7]。但目前上海的海陆互动机制并不健全,严重影响了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首先,“海陆一体化”理念没有得到树立,尚未形成海陆整体发展规划机制。此外,海陆产业互动发展不足,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不能有效促进陆域经济的增长。在空间关系上,上海的陆域集疏运体系规模和完善程度远远跟不上港口的发展速度,在上海港集装箱公路、铁路和水路三种集疏运方式中,铁路和内河集疏运量比例过低,从内河港口到国际标准集装箱的运输基本上未与铁路、公路衔接,多式联运网络尚未形成;在技术创新上,上海生物技术力量雄厚,某些生物工程研究成果领先全国[8],却未给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在金融投资上,上海的金融业、风险投资市场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服务甚少;在生产联系上,上海先进的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在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之间的联系方面还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这些不足,必将严重影响上海港口对全市、长三角及中西部地区的辐射作用,进而影响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和东北亚集装箱枢纽港之战略地位的确立。
同时,海岸带处于海洋与陆地的结合部,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其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海陆联动、共同治理。上海近年虽然对近海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采取了积极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海陆之间的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的联动仍然不足,近海生态环境亟需改善。据上海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上海2006年监测的19个陆域排污口中,有18个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水,占监测总数的94.7%;监测排污口污水年排放总量为2.3亿吨,其中污染物排放总量为2.9万吨,有的排污口还检出萘、二氢苊、芴、氯代萘等多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受排污口污水排放的影响,排污口邻近海域底栖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布均偏低,分别是全海域平均值的8%和38%。可见陆地经济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仍然严重,需要相关海陆部门的联合治理。
(三)河口海岛资源开发不足,海洋后备资源有限
上海崇明、长兴、横沙三岛,扼居长江入海口,与黄浦江和钱塘江连通,通江达海、腹地深广,区位条件极为优越,具有以土地资源为核心的良好资源配套,包括港域空间、淡水、生物以及优越的环境资源。三岛陆域面积1411平方公里,约占上海陆域面积的22%,并且崇明东滩、横沙东滩等还在不断地“生长”之中。三岛共拥有岛屿岸线逾300公里,约占上海江海岸线的3/5,其中南岸岸段大都深水贴岸,多处岸段具备开发港口码头的条件,港域空间资源十分优越。三岛四周有宽广水域与外界污染源分离,岛上水、土、空气洁净,拥有上海地区绝无仅有的大面积的森林公园、芦苇塘、候鸟自然保护区以及滩涂和沼泽,生态自净能力极强。其中崇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第三大岛屿,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9]。
但目前三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不仅与世界上较发达的岛屿相距甚远,与国内沿海岛屿和上海其他郊县相比差距也十分明显。如,其面积约与香港各岛总面积相当,但2006年GDP却仅约为香港的1/146,人均GDP相差近13倍;2006年,其经济密度为765万元/km2,仅为浙江嵊泗县的1/6。崇明各项经济指标在上海几个郊县中均位居倒数(表3),且差距还在逐年加大。1997年崇明县(仅崇明岛)的GDP为43.6亿元,是上海市的1/8,与金山和奉贤相差不多;而2006年崇明县(包括长兴和横沙)的GDP为108.3亿元,已不到上海市的1/9,不及金山和奉贤的1/2,呈现出十分鲜明的“发达的城市、落后的岸线、贫穷的岛屿”这一不平衡发展的格局。这种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与其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条件显得极不相称。同时,对于海域面积仅占全国0.2%,大陆海岸线为全国的1%,海水可养殖面积仅为全国的0.12%的上海来说,其海洋开发的后备资源本就“先天不足”,河口海岛资源又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严重制约了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上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思想,突出创新
上海,来自于海上。一部上海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就是长江之沙与东海之水共同孕育塑造的历史,就是“千年塘外、向海发展”的历史。但长期以来,人们生活在上海却看不见海,地处河口海岸却普遍缺乏海洋意识;各级政府、媒体舆论乃至学术理论界长期都将上海定位于河港城市,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政府和广大市民对发展海洋经济的认识普遍不够重视,更未能达成共识、形成合力,造成了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一些误区。
在新世纪,要实现上海海洋经济强劲、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转变旧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海港兴城、海洋兴市”的战略意识,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推动上海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打破过去以海洋论海洋、以产业论产业、以上海论上海的局限性思维,牢固树立大产业、大区域的海洋经济发展新思路,注重海陆之间、岛陆之间、海洋产业内外之间以及城市地区之间的联动互动,跳出上海行政区域的限制,置身于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乃至全国中谋划新的发展;要突出创新的作用,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上海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无穷的动力源泉。其中制度创新是基础、科技创新是源泉、管理创新是关键。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首先,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方面应大胆创新,积极探讨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在落实崇明三岛海岛政策的基础上,争取将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国家政策向崇明延伸,赋予海岸地区和岛屿更多开发开放的自**和先行先试的机会;在港口发展模式上,以洋山保税港区为试点,逐步转变为自由贸易港区。其次,在资金投入上,规定一定比例的海洋产业收入返还于海洋科技的研发;政府牵头设立“上海市海洋高新技术发展基金”,与银行和大企业共同资助海洋高新技术研究及其成果的转化;通过重大项目公开竞投标等方式积极吸引境外大公司参与海洋开发。第三,整合科技资源,借助上海水产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迁入南汇临港新城的机遇,实行南汇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三区联动”创新模式,建立国际化、现代化、综合化的海洋高等教育模式,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海洋科技教育培训基地,作为海洋人才储备中心,提高海洋自主创新能力,以保证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第四,建立服务、激励机制,推行海洋综合管理方式,提高海洋开发整体统筹能力,进一步理顺全市各涉海部门的管理范围、权限,明确职责,解决职能交叉问题。
(二)产业升级,结构优化
首先,以第二产业为突破口,实现海洋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要把改善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作为重点,优先发展与上海产业优势、科技优势密切关联的海洋产业,形成以现代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服务业为核心,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装备制造业为支撑,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海洋渔业、海洋生物技术产业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针对三次产业比重明显失衡、海洋第二产业太过弱小的现状,上海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应以海洋船舶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海洋第二产业为突破口,予以优先开发、重点发展的相关支持。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建设上海海洋制造业新高地,使上海成为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船舶及海洋工程技术装备研发、制造中心,为海洋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奠定强大的科技和工业基础。
第二,以高新科技为抓手,提升传统海洋产业竞争力。目前,上海海洋产业结构仍然以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制造、海洋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为主。传统海洋产业的发展必须通过改制、改组激发活力,大力依靠高科技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则是其主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积极运用新技术和新成果,充分发挥海洋高新技术对海洋传统产业的强渗透能力,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推陈出新,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传统海洋产业向高技术化方向发展。同时,传统海洋产业也是高新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主要载体之一,其产品还拥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技术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与现有产业整合、融合,近期即可发挥较高效益。因此,要正确处理高新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以高新技术支撑传统产业的发展,以传统产业实现高新技术商业化和产业化。
第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扶持新兴海洋产业。海洋油气、海洋药物技术、海洋工程、海洋电子信息等新兴海洋产业,是未来海洋产业发展的重点,也是上海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应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努力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同时,政府应在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科技协作、产业政策导向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着力建设一批海洋产业区和新兴海洋产业项目,促进海洋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增强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新兴海洋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
(三)区域联动,发展海岛
区域分工合作、联动发展,是保证上海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从地理环境上看,江浙沪海域位居我国沿海的中段,并且是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区域。长江口和杭州湾在此处形成的“Σ”字型的水陆地理特点,在我国沿海独一无二,经济价值极大。溯长江西进,可深入江浙两省,将一般意义的“长三角”升级为“海洋长三角”。就上海而言,如何通过高层面合作,取江浙之长,补己之短,错位协调发展,互促共赢,对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优化港口资源,建设合理港群分工体系,共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众多,形成了以洋山港为主体的上海港群、以北仑港为主体的宁波-舟山-嘉兴港群和以南京港为主体的江苏内河港群等三大组合港群。各港群之间应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协调机制,实现功能互补,形成有分有合、合作竞争的港群组合体系,提高长三角港口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其中,应把上海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和东北亚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来建设;北仑港作为副中心,应充分发挥其建港岸线长、航道条件好、港域空间大的突出优势,加快专业码头建设;南京港应以承担长江中上游货物运输为主;其他长江内河港口则根据各自特色形成比较优势,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内支线港和喂给港。
第二,实施跨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海陆一体化,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江浙沪可共同协商建立“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联席会议领导小组”,负责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中有关重大问题的组织协调;制定统一的海陆发展规划和政策,打破主管部门分离、各自为政现象,建立综合的海陆管理体系,促进海陆产业一体化发展,催生联动效应,加强港口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系统,增强港口对内陆腹地的辐射作用;长三角在发展海洋产业的过程中,应在规范市场和促进竞争的基础上进行错位协调,形成海洋支柱产业配套发展、一般产业互补发展、新兴产业共建发展的良好格局;建立促进长三角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联动机制,积极贯彻执行“长三角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合作”的协议,多渠道筹集环保资金,制定鼓励发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的相关政策,加强各城市政府间的组织协调与合作。
第三,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联合发展海岛生态经济。一般而言,河口岛屿因其外通大洋、内联腹地的优越区位,多是商旅辐辏、经济繁荣繁华之地,如美国的曼哈顿岛和我国的香港岛。江浙沪所辖范围内海岛甚多,可以统一开发政策,联合开发。其中,尤以发展上海的崇明三岛最为紧迫。崇明囿于自然、交通、人为等原因,经济发展长期滞缓。未来的崇明应发挥长三角的整体优势,从长三角的整体去考虑其定位:崇明岛应综合开发、全面发展,使其成为长三角的“海上花园”;长兴岛为长三角的“海洋装备岛”;横沙岛则为长三角的后备水源岛。
参考文献:
[1]孙斌,徐质斌.海洋经济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50.
[2]于谨凯.我国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
[3]赵清华,崔爱林.澳大利亚海洋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及其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8,(2):167.
[4]上海市海洋局.2006年上海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R].2007-7.
[5]张德贤等.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型及应用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1,31(1):143-148.
[6]池元吉.简明世界经济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448.
[7]陈东景,李培英,杜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思辨[J].经济地理,2006,26(2):216-219.
[8]诸大建,侯鲁斌.推进上海新世纪海洋产业发展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02,13(4):34-41.
[9]上海崇明政府网.http://cmx.sh.gov.cn/cmwebnew/node2/node14/userobject1ai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