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开发区现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的重要载体,“一区多园”模式可以将不同开发区整合为一个有序、有效交换的利益共生系统。基于共生理论,探讨了“一区多园”共生系统的组成和形成条件,并以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实证案例,分析了其共生系统的成功经验,以期望对开发区转型升级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共生理论; “一区多园”;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 - 7695 ( 2016) 07 - 0166 - 06
1 概念提出及文献综述
开发区作为人才、技术、知识、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已成为区域创新载体和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2013 年,我国210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造了全国12. 1% 的地区生产总值、22. 8%的工业增加值,可见开发区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随着“二次创业”、“二次开发”进程的推进,为解决园区土地空间有限、新区发展不成熟、开发区产业同构和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开发区之间开始尝试“一区多园”为代表的联合发展模式,但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深层次的交流合作。
“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又称为异地共建园区、联合开发区、跨省市合作共建园区、“飞地经济”模式等,可以有效地将不同开发区整合为一个有序、有效交换的利益共生系统,充分发挥组织间共生能量,为开发区转型升级提供途径。共生( Symbiosis)理论是德国真菌学家Anton de Bary 于1879 年提出,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主要研究复杂种群间合作共生的模式和环境以及信息传递、物质交流、能量传导机制。共生系统的本质是各共生单元协调合作,实现共赢,这也正是“一区多园”模式的目标导向,因此本文选择共生理论作为“一区多园”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目前国外学者对共生理论的研究多侧重于工业共生( Industrial Symbiosis) ,如: Engberg H[1]认为工业共生是企业为提高生存和获利能力相互合作、利用副产品的过程; Lifset R[2]认为工业共生不仅包括副产品交换,还包括诸如基础设施和服务共享等其他形式的合作; Ehrenfeld J[3]也认为工业共生还应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共享、学习机制等内容。
国内学者在系统分析共生理论的基础上[4],就共生理论在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区域创新系统、企业集群、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等主体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分析[5 - 9],如李骏阳等[10]、钱宁君[11]将共生理论引入开发区发展模式,但尚未展开详细论述。关于“一区多园”的研究视角各有侧重, 如李福[12]、陈建军等[13]、胡志军等[14]学者从开发区管理机制创新出发,认为开发区应具备协调机构并处于管理金字塔的最高层,不同发展阶段适于不同的管理体制模式,政府应明晰各职能部门的权责; 毛广雄[15]、赵敏等[16]从“一区多园”产生的效应出发,认为“一区多园”可以促进地区产业转移和创新扩散; 陈元志[17] 从商业模式的视角切入; 陈彬[18]从利益分享机制出发分析了异地共建园区的问题; 还有傅尔基等[19]、邢磊等[20]学者对异地共建园区进行具体实证分析。
综上所述,目前文献主要运用共生理论分析宏观地域之间的合作,或者更为微观的集群内部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用共生理论解释中观层面开发区“一区多园”发展模式的较为鲜见,因此本文以“一区多园”为研究对象,以共生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实证分析,以期望对开发区转型升级提供可行性参考。
2 “一区多园”共生系统分析
2. 1 “一区多园”共生系统组成分析
共生系统三要素包括共生单元( U) 、共生模式( M) 和共生环境( E) ,三者相互作用构成共生关系( 如图1) 。其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环境是重要外部条件。
“一区多园”共生系统中共生单元即各开发区,不同开发区存在地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差异,通过协同合作可以弥补各自在功能上的缺陷,打破行政区划壁垒,释放共生能量和创新活力,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一区多园”共生模式即开发区间的合作方式,合理有效的共生模式可以带动整个共生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如表1) 。共生模式包括行为模式和组织模式。行为模式有寄生、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等,其中对称性互惠共生产生的共生能量最大,是最有效率、最稳定、最理想的共生形态。组织模式有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一区多园”按开发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政府主导型、股份合作型、联合经营型。政府主导型指开发区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在另一空间上重新规划园区,新开发园区可沿用原有的政策优惠和经营管理体制。一般双方在规模等级、产业结构、经济绩效、能量分配上存在不对称性,多属于寄生和偏离共生模式。股份合作型指发展良好的开发区经过品牌输出、注资入股等方式与其他分区合作,双方成立的股份公司负责园区规划、开发、招商引资、经营管理等工作。双方存在能量的双向流动和多边多向交流机制,多属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统一经营型指由开发区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负责园区建设管理,实现利益共享,也可视为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开发区间的共生尚处于点对点分散式合作向一体化共生的过渡阶段。
“一区多园”共生环境即开发区以外所有因素的总和,包括园区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技术交流平台、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等,为园区发展提供文化、创新与公共服务,是园区发展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2. 2 “一区多园”共生系统形成条件分析
“一区多园”共生系统形成条件之一是共生单元质参量兼容,即决定共生单元性质的描述可以相互表达,也就是开发区间凭借自身条件可以互助共生。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园区之间不同质,这样就会存在产业梯度差异、资源禀赋差异和环境差异,可以提升园区间质参量表达诉求,增加共生迫切性; 二是园区间同质,可通过强强联合实现要素流动、资源互补和协调发展。
“一区多园”共生系统形成条件之二是存在共生界面,它是共生单元间接触方式和机制的总和,为共生单元提供接触的机会,保证彼此间物质、信息和能量正常交流,决定共生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主要包括有形界面和无形界面。有形界面指园区间定期组织人员交流互访挂职抽调,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创业中心、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创新驿站等,构建智慧园区信息互联网平台等。无形界面指园区间秉承“统一品牌、跨区布局、多点联动、协同发展”战略理念,完善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合作的战略联盟机制、共享各种行业技术标准、行业技术规范,制定各共生单元间合理的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明确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种流在空间的流动方式等。
3 漕河泾“一区多园”共生系统实证分析
3. 1 漕河泾发展概况
1984 年11 月漕河泾开发区在上海成立,成为中国第一个微电子工业区。1988 年6 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以下简称为“漕河泾”) ,成为我国当时14 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唯一以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高技术产业为主要任务的开发区。目前漕河泾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并且根据《2013 年上海市开发区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它的产业发展环境指数、管理服务环境指数均位列上海市开发区第1 位。已形成以电子信息为支柱产业,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汽车研发配套和环保新能源为五大重点产业、现代服务为支撑的“一五一”产业格局,高技术产业主导优势明显( 如图2) 。另外,开发区积极吸引生产链环节中的“大脑”型部门和高端服务业产业集群落户,实现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漕河泾近年来经济发展态势“稳中有进” ( 如图3) ,根据其官方网站公布信息显示,2013 年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实现销售收入2 778. 3 亿元,同比增长11. 7%;工业总产值1 043. 9 亿元,较去年下降1%; 利润总额164 亿元, 同比增长33. 4%; 地区生产总值( GDP) 905. 6 亿元,同比增长10%,以占上海市0. 23%的土地面积,为上海区域经济发展贡献了4. 19%的GDP。
在区域空间布局上,漕河泾已形成“一区六园两分区”的多中心网络化结构,空间形态呈现从中心城区向近郊、远郊乃至异地省( 区、市) 扩张,如表2 所示。
3. 2 漕河泾“一区多园”共生系统
漕河泾“一区多园”共生单元由内部所有园区组成。本文根据2013 年《上海市开发区统计手册》相关数据,选择漕河泾本部、浦江高科技园、松江园区( 由于外高桥分区、科技绿洲奉贤分区、科技绿洲康桥分区、海宁分区、盐城分区相关数据不公开,故本文只选择本部、浦江高科技园、松江园区进行指标对比) 2012 年经济效益指标( 包括单位面积产出、人均工业产值、外向型指数、总资产贡献率) 进行对比分析( 如图4) 。从图4 可以看出,不同分区经济效益优势的差异指向性明显,互补性强。本部由于地理区位条件好,产业能级高于其他区,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强,外向型指数明显高于其他两区; 松江园区虽然规模体量较小,但总资产贡献率高于其余两区,说明其资产盈利能力较好,具备一定发展空间; 浦江高科技园由于地处上海近郊,产业规模大且不受土地资源瓶颈制约,单位面积产出、人均工业产值均高于其他两区,但企业利润仍不及本部。
漕河泾“一区多园”共生模式中,寄生模式有盐城分区、新经济园临港产业园、科技绿洲康桥产业园。盐城分区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漕河泾方入股60%,盐城方未出资金,主要依托漕河泾总公司的品牌效应及相关人员进行运营管理。新经济园临港产业园由上海市政府重点推进建设,由总公司董事长担任集团总经理,管理人员大部分来自总公司,与本部存在不对称性和单向依赖性。科技绿洲康桥产业园由漕河泾总公司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得土地,产业规模较小。属于偏利共生模式有浦江高科技园。浦江高科技园于2004 年经国务院批准扩建,它可以享受本部原有的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与本部存在双向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属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有海宁分区、松江高科技园、科技绿洲奉贤产业园、外高桥亿威园区。海宁分区的建立,漕河泾方出资占注册资本的55%,海宁方占45%,最终按比例分享收益,与本部存在项目对接、交流互访、信息平台共享等多边多向交流机制。松江高科技园、科技绿洲奉贤产业园由开发区所属区人民政府与漕河泾总公司共同合作开发,外高桥亿威园区由漕河泾向外高桥开发区购得土地建设“园中园”,均可视为非对称互惠共生。具体如表3 所示。
3. 3 漕河泾“一区多园”共生系统经验分析
( 1) 实施品牌战略,发挥开发区共生界面的作用。共生界面是开发区间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有效机制,开发区凭借合理的共生界面实现共生合作。漕河泾“一区多园”通过在异地园区间实施漕河泾品牌战略,发挥品牌溢出效应,开辟创新的共生界面,将园区建设、经营、服务和管理规范、选址、产业定位、土地开发、楼宇建设、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标准科学地复制到分园区,破解由于行政区划分割带来的要素流动阻滞,增加了由共生带来的制度收益。
( 2) 实现组织间学习和创新扩散,提升开发区共生关联度。共生关系的建立为共生单元间提供相应渠道,有利于提升共生单元间分工联系的效率和迫切性。开发区间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间学习和创新机制,提升共生关联度。“一区多园”共生系统的组织间学习和创新具有层次性,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分为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主体层,以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为主的服务辅助层和以开发区公司、政府职能部门为主的协调层,通过多层次的互动学习,实现“知识溢出—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知识整合—知识创造”的螺旋式累积上升过程,最终实现知识创造和创新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