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实现空间扩张,推动开发区共生进化。通过开发区扩张土地面积、“腾笼换鸟”回购企业,可以提升土地产出水平、开发区产业能级和开发区自身生存能力,为开发区共生进化积蓄能量。目前企业落户劳务生产成本、生活指数过高,成为开发区空间“扩界”的内生驱动。2008 年漕河泾成功回购新芝电子等12 家企业约17. 8 万m2 的土地并及时引入瀚博科技、思波通讯和来利自动化等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土地“腾笼换鸟”,之后对西区W19 地块回购,将原有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改建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通过跳跃式扩张,先后建立海宁和盐城分区,达到现开发区规划面积14. 28km2,实现了“一区多园”的互联共生。2014 年漕河泾土地集约指数( 976. 96) 位列上海开发区第一,远超过全市开发区平均水平( 561. 85) 。
( 4) 实现跨区域产业转移,产生共生绩效。不同开发区间质参量兼容,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项目之间的耦合和横向不同产业梯度园区间的合作,在合作中产生共生绩效( 即共生能量) ,最终实现跨区域产业转移。以漕河泾3M 公司为例( 如图5) ,作为园区内多元化全球500 强科技企业,3M 公司在一二期生产基地基础上,在漕河泾本部建立了全球第四大研发中心和三期工厂生产基地,并在浦江科技园建立医疗器械生产研发基地,形成完整上下游产业链,弥补了本部企业成长“生长空间”的缺陷,实现产业高端化发展。
以漕河泾海宁分区为例。海宁位于浙江省北部,区位方面处于上海半小时交通圈,地缘优势明显。产业发展方面,海宁产业结构为4. 0∶ 57. 5∶ 38. 5,第二产业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如皮革、纺织( 经编、袜业、染整) 、机械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而上海产业结构为0. 6∶ 37. 2∶ 62. 2,形成以生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存在明显产业梯度差; 加之上海急需产业转移,形成推力,海宁拥有土地资源存量、劳动力资源优势等条件,形成拉力,因此助推建立了漕河泾海宁分区。海宁分区通过与上海错位发展,承接了上海部分产业转移和科研成果转化,推进跨区域项目的分工与落地,如异地园区促成了法国博旭瓦公司、建中医疗、台湾兆阳科技、仲量联行等企业在海宁的项目投资和战略合作。根据漕河泾官方网站信息显示,截至2011 年,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本部已向海宁分区、盐城分区累计推荐招商项目50 余个。
( 5) 发挥地方化社会网络的比较优势,形成开发区间专业特色化发展。受资源禀赋条件限制,一般没有哪个城市或区域可以具备发展所有产业的优势条件和能力,也不具备培育众多产业化的孵化条件及产业配套体系,因此城市间或城市内部的开发区间应在考虑地方化社会网络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科学规划,选择合理数量的产业进行重点孵化和服务。目前漕河泾已形成“一区六园两分区”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分区产业发展侧重点不同,形成专业特色化发展( 如表4) ,凭借内嵌于地方化的社会网络,拥有更多的地缘、人缘乃至血缘等丰富的社会资本,便于获取更好、更有效的信息,减少交易成本。
4 “一区多园”共生系统路径分析
4. 1 对园区间利益进行合理分配,成立专门协调管理机构
“一区多园”共生系统涉及多个利益主体跨区域利益的合理分配问题。“一区多园”可能会导致新兼并的园区丧失部分权利,如果没有权衡好利益分配,可能会带来开发区的消极情绪,因此需要在开发区间设定科学财税补偿机制和转移支付机制,以弥补原有经济利益的丧失。比如,园区所在地政府可将园区新增增值税、所得税交由园区自行管理进行滚动发展,对于在不同园区布局各个生产环节的企业来说,明确各环节税收分成,如可将生产环节增值税在异地园区缴纳,其他环节税收在本部缴纳。另外,需要成立专门协调管理机构来进行沟通。以漕河泾为例,从2002 年开始漕河泾就与徐汇区共同成立综合协调办公室,办公室实行双主任制,由开发区总公司和开发区所在地政府各派出一名干部担任,负责协调管理开发区公共服务、政策引导、财政扶持投入、园区开发、招商引资服务、园区间利益协调等问题。此外,建议制定专门的跨区域合作政府绩效考核具体办法,化解行政壁垒,提升各地政府发展积极性。
4. 2 明确各区分工,突显地方化资源优势
“一区多园”共生系统强调园区之间的耦合,通过制定产业规划和发展规划确定不同园区的重点发展产业,明确各区分工,突出主导优势产业; 凭借税收优惠等制度设计吸引不同发展方向的企业入驻,或是依托跨区域的空间产业链,通过生产环节分工或者产品层面分工减少内部竞争,实现特定领域产业企业的定向转移,形成跨区域联动发展的产业链和产业发展网络。一般情况下, “一区”主要负责园区品牌效应、创新管理机制的扩散和共生服务平台的搭建, “多园”可以承接开发区的生产制造,实现产业梯度转移或者本区域产业能级提升,推动共生模式向一体化方向演进。
4. 3 建立一体化共生创新机制,形成开发区间网络式合作
每一个开发区可以看成是企业、政府、中介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组成的创新战略联盟,而开发区间的合作又是不同联盟间的合作,因此具有网络式的结构特征。在技术创新、知识共享过程中,应在开发区间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创新源头、中介结构为技术黏合剂、政府为技术提供政策与创新环境的一体化共生创新机制,共建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进行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联通不同地域专利技术交易网络,尝试共同出资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在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在开发区间形成开放、有层次的网络式合作。
5 结论
现阶段,我国新常态经济过渡期要求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其转型升级对于推进经济向创新型驱动发展、承接区域产业分工合作、产城融合互动、推进城镇化、生态环保示范具有重要意义。“一区多园”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它可以有效解决单个城市无法解决的区域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区域性问题,实现区域资源共享、跨区域共建和产业合作等[22]。本文应用共生理论,分析了“一区多园”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不同开发类型所属的共生模式以及共生的形成条件。以漕河泾为实证案例,总结漕河泾“一区多园”共生经验是实施品牌战略、实现开发区组织间学习和创新扩散、实现空间扩张、实现跨区域产业转移,发挥地方化社会网络的比较优势,最后提出园区间今后发展路径应对园区间利益进行合理分配,成立专门协调管理机构,明确各区分工,突显地方化资源优势,建立一体化共生创新机制,形成开发区间网络式合作。
注:
①根据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官方网站数据整理获得。
②根据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各分区官方网站公布资料整理获得。
参考文献:
[1] ENGBERG H. Industrial symbiosis in Denmark [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1993: 25 - 26
[2] LIFSET R. A metaphor,a field,and a journal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1997,1 ( 1) : 1 - 3
[3] EHRENFELD J. Industrial ecology: a new field or only a metaphor?[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4,12 ( 8) : 825 - 831
[4] 袁纯清. 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5] 张雷勇,冯锋,肖相泽,等. 产学研共生网络: 概念、体系与方法论指向[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 ( 2) : 37 - 44
[6] 冯锋,肖相泽,张雷勇. 产学研合作共生现象分类与网络构建研究———基于质参量兼容的扩展Logistic 模型[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 ( 2) : 3 - 11
[7] 张小峰,孙启贵. 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机制与合作创新模式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3 ( 5) : 172 - 177
[8] 李天放,冯锋. 跨区域技术转移网络测度与治理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J]. 科学学研究,2013 ( 5) : 684 - 692
[9] 李煜华,武晓锋,胡瑶瑛. 共生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策略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 ( 2) : 47 -50
[10] 李骏阳,夏惠芳. 开发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 ( 2) : 55 - 60
[11] 钱宁君. 异地联合开发区建设的利益共享机制研究[D]. 兰州: 兰州大学,2013
[12] 李福. “一区多园”模式中的政府管理体制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 ( 1) : 106 - 110
[13] 陈建军,梁佳. 关于联合开发区的研究: 一般分析框架和管理模式[J].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 5) : 61 -72
[14] 胡志军,盛华根. 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路径分析———基于苏州、青岛和无锡高新区的实证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 ( 8) : 32 - 34,37
[15] 毛广雄.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产业转移研究: 江苏南北共建开发区模式解析[J]. 人文地理,2010 ( 4) : 91 - 96
[16] 赵敏,李谕齐,肖丕楚. 产业集聚、创新扩散与“一区多园”运行模式探讨[J]. 软科学,2008 ( 11) : 91 - 94
[17] 陈元志. 长三角跨域合作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异地联合建设开发区为例[J]. 改革与战略,2012 ( 5) : 131 - 134
[18] 陈彬. 基于上海异地共建园区的利益分享机制研究[D].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
[19] 傅尔基,杨光,陈拯. 推进上海国家级开发区跨省市合作共建开发园区上海漕河泾开发区跨省市合作共建开发园区的基本经验和借鉴建议[J]. 上海企业,2010 ( 1) : 42 - 45
[20] 邢磊,肖建. 异地园区典型案例分析及嘉兴的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2013 ( 9) : 121 - 123
[21] 刘家平.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高端产业与低碳发展的实践———以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例[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211
[22] 韩佳,徐长乐.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日本区域经济开发对长三角的启示[J]. 经济问题探索,2007 ( 8) : 70 - 75
收稿日期: 2015 - 03 - 12,修回日期: 2015 - 08 - 20
基金项目: 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专项课题“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合作障碍与模式研究”( 2014 - GR - 38)
作者简介: 韩睿思( 1989—) ,女,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开发区发展。徐长乐( 1954—) ,男,湖北大冶人,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