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走一条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城镇化战略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蒂格列茨(J.E.Stislitz)教授把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并认为城镇化是新世纪对中国的第一大挑战。
“城市化”还是“城镇化”
在我们很多的用词里,常常有时称城市化,也有时称城镇化,到底是应该用哪个词呢?城市化和城镇化,在英文中表述是同一个词:uRbanization蛐。所谓城市化,是一个学理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可以从入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其最本质的内涵是: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农村中城市特质的增加也属于城市化范畴。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转变的过程。
所谓城镇化,这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这一词的出现显然要晚于“城市化”。中共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
“城镇化”的定义: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城镇化的核心是:入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
从目前使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范围来看,学术理论界从学理的角度出发更愿意提“城市化”。从实践和政策设计上,更多地提“城镇化”。
从我国的现实发展的进程中,用城镇化概念更为现实些。我国实行的是以大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市为骨干,以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化方针。因此,我国的绝大部分的人口还是应该向城镇转移。我国的城镇是中国人口转移的主战场,我国的大部分人口应向城镇聚集,不是向大中城市转移。
由于我国城镇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与城市相比较,仍然存在着一定差异,绝大多数进镇人员和在大城市的居民在城市生活比较还有差距,这是由于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发展不平衡形成的历史原因,因此,在近50%的人口进入城市和城镇的态势下,且绝大多数人口进入城镇的现实情况下,我国提出城镇化的战略,是符合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现实基础。
新型城镇化对我国未来发展的影响
根据国家官方的数据,在2011年中匡总入口为13.474亿,其中城镇人口为6.908亿,中国的城镇化率在2011年达到了51.3%,首次超过了总人口的一半
从2010年的世界平均城市化率为55%的对照基数来看,以及参照欧美等先进国家的高城市化率,如美国82%,德国74%,日本的66%,应该说,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会带来无限的商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型城镇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有专家测算,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贡献为3个百分点左右。这意味着有15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平均每年至少创造出1500万个非农就业岗位。城镇化的发展通过增加投资和拉动消费,成为推动内需的持久动力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是新型城镇化对我国未来社会事业的重大影响。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据专家测算,在城镇化进程中,每增加1万城镇人口,可以直接带动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投资8亿至10亿元。如果按我国每年增加1500万的农村劳动人口进城务工,可直接带动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投资1.5万亿元。城镇化需要大量的生产性投资,以创造就业岗位井满足不断增加的消费品需求。城镇化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要对供电、供水、道路、通信、燃气、热力、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规划建设,要对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建设.要对商贸、金融等各类服务业的设施进行建设;城镇化需要大量房地产投资,满足住房需求和工商业生产经营需要。这些投资是由于城镇化发展引致的,是有客观需求的,一般不会造成新的产能过剩。
三是新型城镇化对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重大影响。城镇化带来的人口和产业集聚,推动了以金融、保险、物流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推动了以商贸、餐饮、旅游等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城镇化有利于城市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升了城市的发展质量,城镇化也扩展了城市空间,增加了城市的数量。
四是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影响。中国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双刃剑,既要保持经济发展又要做好环境保护,这是对新型城镇化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实现节约农业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就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