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刚:我国大都市郊区古镇保护性开发模式探索--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古镇为例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9-22 浏览量:20

来源:世界地理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但也对古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与不断增长的乡土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为了缓解乃至解决这一矛盾,2016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34章指出,应该围绕和谐宜居城市的奋斗目标,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建设人文城市。同时,根据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大都市在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因此,探讨大都市郊区古镇保护性开发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古镇保护性开发的内涵

1.1 古镇的保护性开发

古镇,又称历史村镇或历史文化村镇,是中国特有的概念。国外相关研究通常以“历史小城镇”(Smaller Historic Town)作为研究对象。国内现有研究对历史村镇的概念界定大多基于1986年建设部、文化部在《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报告》中指出的“对于一些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可根据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公布为‘历史文化保护区’[1-2]”。保继刚等将古镇总结为以下特征:具有清晰的边界;作为有机体存在;布局独特基本上保留历史时期的格局和风貌[3]

“保护性开发”的概念起源于对国外城市历史街区(Historic Urban Quarters)的保护。保护对象由最初的文物古迹、单体建筑扩展到对历史街区、历史城镇,最后扩展到城镇周围环境的保护[4]。由于东西方国家在城镇体系、遗产保护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对保护性开发的界定主要依据我国相关研究。

我国古镇保护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阮仪三开启江南水乡古镇的调查研究及保护规划编制的先河,标志着我国古镇保护研究的起步[5]。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首次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纳入法制轨道。21世纪以来,古镇保护性开发的范围逐渐扩展。赵勇等[2]将古镇保护的工作内容总结为乡土建筑、文物古迹、街巷空间、村落形态、田园环境、乡村文化、村镇特性、土著居民和行为景观这十个核心要素。传统的古镇保护性开发工作主要围绕这些核心要素展开,相关开发模式的研究工作着眼于分析要素的异质性特征。现有地理学研究中的“保护性开发模式”最早产生于旅游地理学,大部分学者通过旅游地空间分布[6-7]、旅游地典型性[8]、旅游资源独特性[9]等角度探讨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的特征及作用机制。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保护性开发提倡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实现旅游发展与遗产地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环境互相协调促进[10]。这一视角的核心观点是将旅游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旅游开发的目的和归宿。除旅游开发外,部分学者已经开始尝试探讨更宏观尺度下的古镇发展模式。杨桂华[11]等提出将古镇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及乡村景观纳入古镇保护的框架,使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工作的范围从物质遗产拓展到周边环境,协调发展意识初现。王德刚[12]等从“文化嵌入”的视角指出将经济活动嵌入古镇文化价值观中,通过塑造古镇文化品牌提升古镇发展潜力。这不仅将古镇发展模式拓展到文化领域,还对古镇文化要素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综上,已有研究主要从旅游开发的视角分析、对比了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古镇发展模式,绝大部分研究都基于古镇某一(些)核心要素的保护和开发展开,就古镇而谈古镇。但古镇的边界是否会一直存在?古镇与其所在区域的关系如何影响古镇的保护与发展?现有研究中将古镇的发展置于区域发展宏观背景下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希望借助经济地理学领域对区域发展模式的探讨,面向人口、信息、资源频繁流动的郊区地域,探讨城乡关系协调背景下的古镇的发展思路和模式。

1.2 古镇保护性开发模式的研究

部分文献对特定古镇的保护性开发展开对比研究,例如卞显红[8]对比分析了周庄、乌镇等六个江浙水乡古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熊明均等[13]通过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古镇的发展条件分析,归纳不同开发模式的适用条件。这些模式的区分是基于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不同主体在推动古镇保护性开发活动的作用机制差异显著,根据地域特色划分的古镇发展模式不具有普适性。按照古镇发展模式的驱动机制,本文将古镇保护性开发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项目公司模式、经营权转让模式和社区参与模式(表1)。吴文智等[14]认为还存在结合以上四种模式的综合开发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自然景色优美、历史文化古迹众多、民族风情多样的古村镇。但综合开发模式相对理想且缺乏实践基础。刘杨[15]则认为政府主导项目公司模式是政府主导模式的一种,并将经营权出让模式细分为企业租赁经营和个人承包经营。但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中市场力量总体上占据主动,这与政府主导模式具有不同的驱动因素,不存在包含关系。而古镇的保护性开发本身涉及多重行为主体,过度细分的意义不大。区别于政府与企业强大的运作能力,保继刚[16]则认为采用社区参与的方式能有效地将旅游开发与本地社会经济转型挂钩。

 

古镇不能孤立于城乡体系之外存在,遗产保护是古镇发展的基础工作,古镇所在地在区域内承担的功能也会投射在古镇的发展中。因此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开发模式在协调城乡关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表2)。首先,古镇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需要宏观规划和政策支持,而将古镇特色发挥又需要引入市场反馈,进一步巩固和实现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共同诉求。因此本文试图跳脱出旅游业单一的产业引导,厘清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提出基于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的新场古镇保护性开发模式,并对其内在机制进行解释。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新场古镇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南部,距离上海市中心约36公里,是大都市郊区为数不多的历史村镇。新场古镇是目前上海市保存最完整的原真性江南水乡古镇,目前,古镇保护区域面积达1.48平方公里,现有15万平方米的成片古建筑,68座古仪门,2000米长的老街,古镇区内古街、古门、古桥、古寺、古树、古风貌保存完整。新场古镇的原真性主要体现在古镇内原住民生活得到了较好的保留。目前仍有大量原住民居住在古镇核心区内,部分原住民仍在古镇内从事着商业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等工作,延续着传统江南水乡的生活习俗和文化活动,因此新场镇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遗产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曾评价新场古镇是“古代上海成陆与发展的重要载体,近代上海城镇演变的缩影,上海老浦东原住民生活的真实画卷”。

新场古镇作为上海市郊保存最完整、距离中心城区最近的水乡古镇,受到传统农耕文明和现代城市文明的影响,城乡矛盾尤为突出。同时,古镇风貌保护区与居住区、商业区边界模糊,致使新场古镇的遗产保护工作进展缓慢,加之缺乏其他支柱产业支撑地方经济,文化遗产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发生错位。上述问题是历史村镇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城乡关系矛盾的集中体现,新场古镇的探索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对历史村镇性开发模式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小组成员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间先后八次到新场古镇展开调研。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现象观察和二手资料的收集。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来新场古镇观光旅游的游客,刻画新场古镇的目的地形象及其核心竞争优势。深度访谈对象主要包括当地居民代表(A)、店铺店主(B)、政府行政人员(C)和部分游客(D),访谈样本详细信息如表3所示。本文主要对新场古镇保护性开发过程中的各利益相关方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质性研究,展示和说明新场古镇保护性开发中的核心问题。通过被访者对关键性事件的回忆,追溯新场古镇保护性开发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深度访谈从不同身份、年龄、性别的行为主体中抽选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二手资料包括新场镇统计数据、政府工作报告及分管部门工作总结、新场镇志及相关书籍等。本文通过新场镇镇政府提供的相关文件中对古镇相关工作的记录,特别参考了上海新场古镇投资公司的工作报告,并结合访谈资料确定了新场古镇保护性开发经历的不同阶段。对比新场镇志及《家在新场》、《新场古镇》等书籍中记载的古镇历史沿革及文化遗存,通过对新场古镇历史沿革的梳理佐证案例的典型性。网络资料主要来源于新场镇的官方网站及宣传网页,用于对新场古镇的开发情况进行信息比对、核实。

 

 

3 新场古镇保护性开发的经验和教训

3.1 新场古镇保护性开发历程

新场古镇的保护性开发经历了投入建设阶段、开发探索阶段和综合开发阶段,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在古镇的保护与镇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逐渐清晰(表4)。

 

3.1.1 投入建设阶段

2004年上海新场古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以后,新场古镇进入投入建设阶段。采取政府主导项目公司[19]的开发模式,在这一阶段,主要依据重点文物修复和重建工作目标对新场古镇部分核心区域的沿街、沿河风貌整治和古宅院、古牌坊、古桥进行修缮与恢复。市场因素并未进入古镇的保护和开发中。

“古镇近几年是以保护为重点进行开发,目前的主要工作为基础设施改造。具体说,即从微观层面开始,对古镇外围的基础管网改造,尤其是古镇两侧的雨污、给排水、强弱电、消防,因为要旅游开发,基础必须先做好……目前新场古镇不设门票,所以几乎没有收入”。(C1-古镇开发公司干部)

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开发模式使一些区位条件并不出众的地区通过与宏观政策对接获得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但宏观政策仅能覆盖保护和开发的基础性环节,如果持续投入却不能有效引入市场因素,古镇的保护和开发无法依靠政策拨款持续开展。一旦资金链断裂,保护和开发工作就将进入自发或停滞阶段。新场古镇投入建设期的低效运作是这种模式的直接后果。

“政府部门以及开发的公司在那些具体操作上执行力比较差,新场已经开发了这么长时间了还是没什么作为。当然开发周期这么长,除了开发无序,还有也是上面拨款毕竟有限(这么大面积的古镇)”。(C3-农办干部)

3.1.2 开发探索阶段

2010年左右,新场古镇制定了新一轮的保护性开发计划,开始着手对古镇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新场古镇开发探索阶段的具体措施包括对一些新场本地的传统民间手工艺进行保留,同时吸引其他传统手工艺者在新场古镇内集聚,逐渐将古镇北部核心区的洪东街打造成为传统手工艺集聚区,通过空间的整治和再造为新场古镇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和竞争优势。

“差不多在2010年的时候,新场古镇请我们搬到这里。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室开在这里。我原来家在杨浦的,现在搬到这边就在这里做创作……这里比较安静啊,也有地方给你。刚到新场的时候,会给我们免房租,这一间和旁边那一间都是给我用的,现在要加房租了,目前倒是还可以负担得起……”(B4-微雕手工艺人)

由于新场古镇内的古建筑并不是统一收购开发,一些新场当地原住民通过观察游客的喜好逐渐意识到利用自家房产的区位优势能够发挥旅游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因此在洪东街、新场大街等古镇核心区域逐渐形成商业中心。特别是在新场古镇北区的洪福桥附近形成了由本地原住民和外来业主共同组成的服务业集聚区,包括咖啡厅、茶馆、手工艺品店、小吃店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多元化商业形态。

“……这原本就是我自己家的房子。你看我的隔壁他们做彩灯啊、做篆刻什么的,我跟他们也不一样啊。这个(软陶)也不怎么需要我自己费力气。(您会考虑把房子租给其他的店主经营吗?)暂时不会的,不过也不一定。现在我这个我们二楼还是自己住的,以后如果他们要一起收走什么的也不好讲。现在我们这边环境多好,我也退休了,还有个小生意做做。”(B7-软陶店主)

3.1.3 综合开发阶段

这一时期,长期以来宏观规划和政策拨款维持的古镇保护性开发工作使古镇开发公司严重亏损,现实倒逼下新场古镇的保护性开发工作逐渐转向寻求多渠道资金支持,在引入社会资本的同时开始尝试以适度开发作为文化遗存保护的新方式。由于认识到构建古镇保护性开发循环机制的重要性,这一阶段新场古镇的地理边界被模糊,承载古镇居民生产生活的功能区都逐渐被市场的力量纳入古镇核心区。位于新场大街的原张宅和郑宅两座新场古镇保存较完好的古建筑经过进一步的修缮后被著名建筑师马清运的“农业都市主义”系列改造成生产、展示两用的城市更新案例,采用新场特产新凤蜜露桃作为原料酿制起泡酒;此外,这里还被改造成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更·新场”主题展览的举办场地。这种新兴的保护性开发模式带来了更丰富、更多元的受众群体,一些新场古镇内的个体业主也在此影响下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我这是新场第一个店……这个房子我盘下来之后都是自己装的……古镇里面这一块是最开始的店,之后在外面一点我还有个厂房(古镇外北边的旧仓库)那边是画室,还可以办活动,你们开个轰趴(home party)都可以来这边……(新场以前拍过电影你知道吗?)当然,我们这里有时候也会被剧组包了拍电影的……”(B1-酒吧(画廊)老板)

“……你可以买我做的东西,也可以来跟我学怎么做,20块钱一个人,保准你学会。”(B5-棕编手工艺人)

3.2 古镇保护性开发与城乡关系

古村镇的存续和发展自有其本身的规律,保证其文化生态的完整性是保护利用的前提[17]。古镇所代表的农耕文明能够在快速城镇化阶段获得后发优势,本质上是城乡文化价值在古镇发展中形成了互补。以此为代表的城乡融合还表现在土地等资源协调和经济功能的协调上。实现文化经济生态要素统筹规划才能使城乡关系由错位走向融合。城乡结合地区是城市与外部乡村地区交往最密切的区域,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与各群体共生形成的张力,使协调城乡文化、经济、生态关系涉及到多重利益相关方,古镇发展模式应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和矛盾在古镇保护和开发中的表现形式,并寻求协调机制。

3.2.1 经济利益错位

古镇开发的经济利益冲突主要来自于古镇商业开发的自发性和古镇公司对古镇整体规划开发目标之间的错位。政府主导的项目开发公司在古镇保护和开发的前期并未发挥政策与市场的互补机制带来的优势,仍依靠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一些店主反映经营管理者的短视行为使他们逐渐丧失了在新场古镇继续经营的信心。

“我差不多十年前来新场,那时候的我这100多平米的房租差不多是4万,现在直接翻番了,旅游也没开发起来,如果再这么下去连房租都交不起了……要是以后租金再往上涨,我们估计就要被挤掉……”(B1-酒吧(画廊)老板)

“……以前这个房子就白给我们用的,这两年开始收房租了。我也不住在这,平时就是个工作室,等交不起(房租)了就得换地方了。”(B6-纸灯手艺人)

管理僵化使新场古镇及周边地区的土地使用情况和经营管理趋向松散。由于古镇核心区内房屋的产权大多属于居民,因此古镇内的经营开发活动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逐利性。古镇开发近10年来的低效和无序迫使居民为了维持生计将房屋及土地使用权的层层转租,或在古镇内自发地进行与古镇整体风格不相称的经营活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古镇风貌。

“……本地人还在本地工作的很少了,是自己的房子也都转租给别人做。农民也是,那些种植户基本都是外地来的,做农技推广的难度都挺大。管理难度也很大。”(C3-农办干部)

此外,由于开发过程中统一规划与市场反馈脱节,致使古镇开发公司单纯追求短期的经济收益,忽视了文化背后长线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大都市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迫切需求。

“这个是洪东街洪西街的民间技艺的集聚区,当时把他们引入主要考虑的是业态的需要,希望打造一条民间技艺街。现在主要考虑是否与古镇相匹配,有些档次不高、品牌效应不好的可能会要求迁出。”(C1-古镇开发公司干部)

3.2.2 文化认同缺失

古镇中的居民是古镇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行为景观以及文化认同的载体。作为一个开放性强、人口流动相对频繁的郊区古镇,新场古镇中极具地方性的原住民文化正在逐渐消解。新场古镇与外部环境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的冲击是持续而客观存在的。

“我就在那边惠南过来的……每年基本都来,想看看这里要怎么变化……牌楼东路那边很多车但是停车不方便,古镇里面这些店铺什么的老要学人家的,这些路可以再修修……另外,我是觉得新场这里有点什么特色其实蛮重要,现在的文化底蕴还是不够……”(D3-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游客)

“像周浦、惠南这些离我们很近的地方,人家都不认为新场古镇有好看的地方……我们新场其实有很多历史的,古代的、现在的都有,但是这个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出一些宣传新场文化的书。”(D4-上海市浦东新区游客)

本地居民的地方认同由于经营管理的松散而逐渐流失。

“我们新场也开发了挺长时间了,一直不见起色。很多时候我们就发现这个资金用的不好,要把钱用在对的地方,不要在修建古镇的时候不要出现二次、三次返工的情况,没有必要的事情。”(A3-东城居委会居民代表)

人口流动性强的郊区地域,居民、外来人员普遍存在参与感匮乏的问题。他们多次表达想要参与到古镇的保护和开发中,但调研结果显示他们并未如愿。究其原因,目前新场古镇的保护性开发工作与居民并未形成一致的利益诉求,甚至经营管理者与居民的很多需求的是相悖的。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古镇,传统地域文化无法在新居民中形成强有力的情感纽带,而人口流动冲淡了本地的地缘、血缘传统。因此,位于大都市郊区的新场古镇迫切需要在原住民、新住民和经营管理者(企业)间建立新的利益共同体,从而促进地方文化再造,提升新场古镇的文化软实力。

3.2.3 环境效益有待提升

生态环境与历史村镇的关系多在生态旅游的研究中出现,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常被忽略。在参与调研的76名受访者中,有23人提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其中6人为本地居民,12人为游客,5人为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他们普遍认为生态环境对新场古镇的文化氛围和品牌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

“你在这里住一下就知道了,晚上还可以听见蛙声。环境非常好。”(B3-饮料店老板)

“……我们新场是水乡,可以把河道治理一下,现在水质还不太好。弄好了以后水上的项目也可以开开,水乡没有船,不叫水乡了。”(A6-工农居委会居民代表)

“这个古镇还应该把河水治理一下,除了保护建筑以外把那些有违和感的建筑、商铺都清掉。”(D11-上海浦东新区游客)

“除了生活垃圾,我们新场的建筑垃圾怎么处理也是个大问题。以后水乡古镇总归是要环境好一点,现在这样还是太乱了……”(C2-新场镇镇政府办公室干部)

“古镇树木太少,古树只有两颗。应当加强绿化,可鼓励认购树木。”(A2-南大居委会居民代表)

新场古镇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周边地区保存着大量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不仅有效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历史村镇的氛围塑造提供助力。

3.3 保护性开发模式的构建及其内在逻辑

中国的一些古镇,由于区位、经济等因素,交通封闭且缺乏发展工业的必要条件,在工业化飞速发展的时期缺乏政策上的引导和支持。这些古镇除了具有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能够被开发成旅游资源外,缺乏城镇化所需的发展动力[18]。“城市化”是郊区发展的初始动力。基于系统论的城乡关系表明,郊区地域是城乡系统双向耦合的产物,城乡要素在郊区共生。在新场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实践中,单纯的文化遗产保护或开发工作无法满足古镇及周边地区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进而凸显了协调城乡关系对古镇发展的重要性。

“新场古镇里面的老百姓一定要迁出来,不然古镇没法开发。说实话,现在还没有大规模开发,里面房子两三千一平米都没人要;但是里面一旦规划好要开发古镇了,几万块一坪给他,他都不走。可以将他们迁出来,就是给他们重新造房子都是可以的。要是已经确定开发了,到时候老百姓说,房子是我们的,凭什么给你们呀,就不好统一按规划开发了。而且里面的房子他们是不会住的,而是租掉,二租,三租都是可能的,到时候都找不到人去协商。”(C5-新场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干部)

“人人都想致富,所以在新场的开发中,各区块应当有所侧重,工业区赚钱,古镇多采取保护补贴的方式。新场有居民,所以才有特殊的古镇气息,这个应当大力保护。”(B2-建筑工程包工头、私营业主)

根据新场古镇的典型性及其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取得的成效和正在进行的其他尝试,本文从案例中提炼出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开发模式需要重点解决历史村镇保护与开发工作中的三对关系,并尝试构建保护性开发框架,讨论古镇保护性开发工作中应如何协调城乡关系。

3.3.1 以开发促进保护协调城乡经济关系

大都市郊区的古镇频繁地要素交换导致城乡经济关系中有诸多粘连,主要表现在产业部门间的关联性和产业体系的整体性。因此,夯实大都市郊区古镇的经济基础需要依靠郊区靠近城市中心带来的更丰富的市场资源和多样化的职业结构,以多产业联动的方式将本地原有的农业、手工业与以内容包装、内容创造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相结合。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把古镇内外这些零散的个体户有效地整合起来,比如蒋桥村已经在推(进)的,把靠近古镇的个体农户,引导他们去种植多肉植物,然后让这些多肉大棚跟古镇里面的这些小店有一个对接。因为我(新场古镇)周边用地太分散了,农户种蔬菜的回报率太低。所以计划鼓励本地农民生产经营这类具有文化品位的农产品或衍生产品,以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值,从带动周边乡村农民收入增加”(C6-镇长)

经济基础的建立为古镇的保护和改造寻找多渠道的资金支持,而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又能进一步丰富历史村镇的品牌内涵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循环。

3.3.2 多方参与重塑地方认同

郊区的社会结构和职业结构都趋向复杂,因此地域文化也以多元化为主要特征。大都市郊区古镇承载着传统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对冲,身处其中的不同群体需要接受多元化的地域文化带来的认知差异。郊区地区大量的外来人口融入本地,重塑历史文化村镇的地方文化,需要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建立包容开放的地域文化,能直接提升原住民和新住民的主人翁意识。

一方面,开放的现实条件决定了这里缺乏恢复旧时传统的土壤。但另一方面,开放就意味着不断融合、不断再造,外来人员试图融入本地文化也为重塑本地文化提供了条件。

“……我家在杨浦……我在把我们新场(古镇)里主要的建筑做出来,想在这里开一个展览……江南水乡这个水很重要的,我们新场这些桥太普通了,我觉得应该把这些桥都做得各有特色,该恢复的都恢复了……我还把跟我们新场有关系的诗词整理了一下……”(B4-微雕手工艺人)

社区既具有诸如地缘、友谊、亲情、认同共生互助等传统内涵,也包括磨合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处理公共事务的运作模式、确立适合本地域生活方式等现代含意[19],发动社区力量,将社区建设成本地原住民和外来人口共同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平台,是社区成为诉求在保障各群体基本利益不受侵害的情况下重塑地方文化认同。

“(之后的工作)以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方式推进,将民众的利益引进项目中,鼓励社区参与。在组织方式上可以采用多种要素入股的方式,也可采用土地租用的方式灵活运作”。(C6-镇长)

3.3.3 生态可持续明确城乡功能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动量载体物质能量交换最频繁的区域,地域特征复杂,自然、社会、生态特征独特[20]。郊区除了承载城市发展的聚合功能和疏散功能,为城市预留发展空间外,部分郊区留有农田、片林等生态景观,是大都市不可多得的生态屏障和精神家园。快速城镇化带来的乡土文化的中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几乎要消灭了城市地域与乡村地域的异质性特征,使大都市的城镇化进程再度陷入“摊大饼”的同质化发展怪圈。在世界上一些知名的大都市中,郊区地带一直是居住条件最好、生态功能最完善的地区,郊区生态功能可以有效调节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

“现在我们基层行政单位的经济考核压力减小甚至不以经济指标为考核依据,因此更要守住生态底线、守住生态底线,建设宜居城市,老百姓满意是主要指标。因此新场古镇的开发是区别于初次开发的二次创业,是基于改造的开发”。(C2-新场镇镇政府办公室干部)

除了文化功能的开发,古镇及周边地区生态功能的完善有助于协调城乡关系、明确城乡功能,形成相互影响、协同发展的城乡系统。因此,必须将生态功能的实现放在古镇保护性开发的突出位置,建立协调传统农耕文明和现代城市文明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机制。

4 结论与讨论

与新场古镇相似,在中国的很多大中城市的郊区地带,一些古村镇或历史文化遗迹由于缺乏具有较高价值的文化遗存而走上了与一般农村地区相同的城镇化路径。由于区位条件不佳、经济基础薄弱,文化遗存的历史价值也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因而陷入发展困境,成为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价值洼地。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郊区古镇对丰富城镇体系、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并不是两条相互独立的发展路径,而是在功能协调的前提下相互依存,互为支撑,是一种模式的两个重点。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为高质量开发活动的基础,将开发活动获得的财富和社会资源转化为文化遗产保护所需的资金和新机遇,最终使得古镇的保护和文化再造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并推动郊区地带的城镇化进程。具体动力机制如图1所示。因此,大都市郊区古镇的保护性开发可以有效地利用文化、生态资源推动郊区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化,避免文化遗存的破坏、耕地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基于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开发模式采取统一的政策引导只能满足保护性开发中部分工作的推进,在此基础上应引入市场机制,根据原住民、城区中产阶级、外来务工人员等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诉求,构建一个包容开放、权责分明的全民保护和开发体系,将文化-经济-生态协同发展的理念贯彻到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以新场古镇的案例来看,保护性开发模式的构架是建立在一定的制度基础上。例如,在新场古镇周边开发建设现代休闲体验式农业需要在农地上修建满足游客需要的基础设施,但用地指标的限制使农业设施用地与农业生产用地分开规划,即使农户希望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仍需要面对用地限制的问题。

注释:

① 新场古镇的开发机制是由浦东土控集团作为新场古镇保护开发的投资开发主体和第一责任人,新场古镇公司作为其全资控股子公司,负责相关工作的具体实施,新场镇作为古镇区域的社会管理主体。 

参考文献:

[1] 吴必虎,肖金玉.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与相关性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7):6-11.

[2] 赵勇,张捷,章锦河.中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内容与方法研究[J].人文地理,2005,20(1):68-74.

[3] 保继刚,林敏慧.历史村镇的旅游商业化控制研究[J].地理学报,2014,69(2):268-277.

[4]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5] 张晓雯.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6] 熊明均,郭剑英.西部古镇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开发模式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3):75-78.

[7] 许芬,王林伶.中国北方古镇的保护性开发———以宁夏镇北堡为例[J].城市问题,2012(2):37-41.

[8] 卞显红.江浙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比较[J].城市问题,2010(12):50-55.

[9] 马晓京.民族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民族旅游的有效模式[J].人文地理,2003,18(3):56-59.

[10] 孙艺惠,陈田,张萌.乡村景观遗产地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浙江龙门古镇为例[J].地理科学,2009,29(6):840-845.

[11] 杨桂华,王跃华.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新思路[J].经济地理,2000,20(1):88-92.

[12] 王德刚,易金,田芸.古村镇保护与开发中的“文化嵌入”模式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95-102.

[13] 熊明均,郭剑英.西部古镇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开发模式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3):75-78.

[14] 吴文智,赵磊.中国古村镇旅游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10,11(30):1908-1914.

[15] 刘杨.湖南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协调模式研究———以黄丝桥古城为例[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0.

[16] 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J].地理学报,2006,61(4):401-413.

[17] 雷蕾.中国古村镇保护利用中的悖论现象及其原因[J].人文地理,2012(5):94-97.

[18] 保继刚,孟凯,章倩滢.旅游引导的乡村城市化———以阳朔历村为例[J].地理研究,2015,34(8):1422-1434.

[19] 保继刚,文彤.社区旅游发展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4):13-18.

[20] 齐童,白振平,郑怀文.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功能分析[J].城市问题,2005(2):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