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态文明理念在我国的提出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资源环境压力密切相关。实际上,我国不少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例如,上海市开展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实践探索,引起了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的国内外广泛关注。
崇明生态岛建设按照“生态健康、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管理科学”的总体思路,与国际生态理念接轨,聚焦形成了崇明生态岛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围绕资源、能源、环境、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六大行动领域,提出分阶段目标,力争到2020年形成自然生态健康、人居生态和谐、产业生态高端、国际竞争力强、引领示范作用突出的可持续发展岛域的基本格局。为更好地推进六大行动领域建设,上海市政府在《崇明生态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进一步将行动计划分解落实到16个行动子项、95个建设项目,涉及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六大重点领域,总投资约140亿元,其中上海市级资金支持约5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近100亿元。2010年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启动以来,成效显著,突出表现为:
“水土林”为重点的自然生态系统更加健康
着眼水源地水质安全,实施了“一库四厂”建设,推进崇明生态岛供水集约化,保障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利用;扎实推进土地复垦和存量土地整理,保障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有序,有效避免了崇明对外交通便捷化后的土地过度、过量开发;借助部市合作机制安排,深化湿地技术研究,构建东滩、西滩两大湿地保护示范区,创建国际性湿地科学实验站,技术开发与学术交流活跃,崇明生态岛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加快实施林地、绿地建设,有效保护岛内生态资源,全岛森林覆盖率位居上海全市首位;实施骨干河道综合整治,加快城镇生活污水截污纳管与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开创农村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研究与试点,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开展了生态环境预警监测评估体系建设,综合监测水平不断提升。通过水、土、林的系统建设,崇明岛屿生态环境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崇明岛新增生态保护地550平方公里,成功创建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并顺利通过中期成果验收,“水清、地绿、天蓝”的美丽崇明开始展现其巨大魅力。
基于结构调整的绿色产业体系初显端倪
成功引入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实行种养结合,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动农产品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以水稻和芦笋为代表的有机食品,逐步跻身高端健康食品行列,崇明岛成为上海市最大的蔬菜基地,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努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以整治铸造、危化、小化工、黑色金属冶炼加工、橡胶制品等“两高一低”企业为抓手,关停园区外污染企业188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创立了西沙湿地保护与利用双赢模式实践区,日接待高峰游客达到3.2万人,成为游客理想的休憩旅游目的地之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效应开始显现,崇明已成为上海市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县之一,崇明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同时稳步提升。
生态文明的制度设计取得重要进展
构建了《崇明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发布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编制了《崇明陈家镇低碳国际生态社区建设导则》,通过系统设计与规划引导,形成了生态岛建设科技引领意识理念,推动崇明确立低碳发展主线;实施了瀛东生态村、陈家镇国际生态社区、东滩湿地修复等一批科技示范工程,点线面结合发挥示范引领效应;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生态岛环境监测评估技术体系;加强与联合国环境署合作,开展生态岛建设国际评估,科学评价生态岛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在国内外影响日益扩大。展望未来,崇明应该在自然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其核心竞争力。而崇明生态岛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生态产业体系的实力和水平,因而需要聚焦崇明建立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目标,发挥自身生态环境优势,充分利用生态文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机遇,整合区域各种优势资源,推动技术创新,重视技术产业化,开展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崇明生态产业体系提供必要的保障。具体而言,崇明应该开展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设全球生态技术研发和信息服务平台
为了迎接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到来,中央政府制定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央政府、上海市政府、崇明县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充满期盼的有利条件,扩大现有专项研究资金规模,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崇明生态技术研发,适时启动崇明生态技术联合开发的大规模国际合作,开展生态技术的联合攻关,将崇明生态岛打造成为全球生态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实现与国际生态技术高端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交流及知识转化。同时,利用已有的“崇明生态岛国际论坛”,尽快启动崇明生态技术国际合作机制;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生态技术研发公共机构、私营单位、社会团体入驻崇明,着力建设面向全球的生态技术信息库和技术交易服务平台,使崇明成为国际重要的生态信息技术发布平台,成为世界生态产业生产标准、服务准入标准的基地,为崇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2.建设世界生态产业基地
在建设崇明生态技术创新平台和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崇明生态环境技术的产业化。努力使崇明成为生态要素集聚、生态产品生产、营销、服务一条龙的生态产业基地。有效整合崇明生态产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开展高水平生态产品、服务的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等完整产业链建设过程,对市场反应进行动态跟踪、评估,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更新和改良,最终将生态技术成果转化为符合世界绿色发展理念、附加价值高的生态商品和服务,将崇明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态产业中心。
3.创建中国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特区
所谓特区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实行特殊的经济体制和管理机制。与目前时代相比,生态文明时代的生产方式不同,社会组织形式各异。因此,应该通过设立崇明生态文明建设特区,启动崇明体制机制创新工程。根据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目标要求,瞄准自然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的建设任务,在吸纳全球生态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管理资源等方面,联合国际力量,开展系统的组织管理创新,发挥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示范带动作用。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