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作为中国目前发育最成熟的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自由、高效、智慧、包容的全球城市区域,其核心是发展的可持续性,要突破纯粹重视经济发展的惯性思维、突破城市区划界限,促进长三角经济协同走向生态协同,建立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常态长效机制,并利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
破惯性思维,促长三角经济协同走向生态协同
长三角城市群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目前正在向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迈进。长三角沪苏浙皖四省市地域面积35.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亿,经济总量19.5万亿元,占到全国的23.7%,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工业文明之后生态文明的崛起,在强调经济协同的同时,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面临着生态协同的重要课题。
城市群作为地理上相互临近城市的集聚体,内部各城市间生态环境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生态协同要以城市群为空间载体,加强城市间跨区合作、协调联动,促进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变,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在更高水平上的协调统一。第一,要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探索区域与流域纵向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第二,要充分发挥长三角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全域旅游平台,探索建立资源共享、线路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通、市场互融的全域旅游合作新模式,建设长三角旅游经济命运共同体。第三,“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定义一个城市伟大与否的终极标准是文化,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成果的终极表现也在于文化。要切实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把长三角“红色文化”“吴越文化”“海派文化”“江淮文化”“徽州文化”五大文化资源转化成为长三角文旅品牌建设源动力,促进长三角文旅经济命运共同体建设。
破区域界限,促长三角生态环境治理协同
单个城市的环境问题,很难在该城市内部完全解决,必须在城市群的空间载体内通过协同发展与一体化发展来解决,因此,要打破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行政壁垒,实现行政边界、地理边界与经济边界的耦合。
推进长三角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不仅要能有效治理跨界污染等问题,更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合作长效机制。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全域联动完善环保合作机制。第一,要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共同的资源环境预警系统,加强各类污染监管合作与联动,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法律制度。第二,要建立城市群内部资源环境治理联系工作组,强化环保专项协作平台与区域一体化合作平台的联动。第三,以跨区域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整合绿色资源,在深化G60科创走廊的生态功能的同时,共筑G40生态走廊等绿色屏障,更好地利用基于自然条件的解决方案,部分替代仅靠技术手段治理环境污染的传统方案。第四,要突破单个城市内部空间框架,注重城市之间各类规划的衔接和协同,真正实现“多规合一”,合理确定城市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第五,注重顶层设计,增强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的战略决策功能;注重磋商沟通,提高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的协调功能;注重落实推进,充实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联席会议办公室和重点专题合作组的力量,通过强化三级联动,推动环保协作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构建聚合力、破难题、重实效的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常态长效机制。
破传统管理模式,促生态文明大数据建设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正在加快建设,并已出现了巨型城市区域的雏形,这是高铁建设和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物流和信息流顺畅化的结果,可以预期未来长三角生态文明建设也必然呈现智慧化新形态。因此,要将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打破传统管理模式,推动环境保护管理方式的创新。
全面支撑长三角生态大数据发展,提高政府决策、监管治理、环境预警能力,同时提升公众参与水平。首先,数据整合是基础,要汇聚多方优势资源,整合长三角环境、经济、产业等数据,建立环评数据库。其次,数据应用是核心,要在信息公开、统计分析、监测预警、预测应急等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建设覆盖全区的生态文明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为构建更加生态宜居、绿色低碳的新型城市群空间加油助力。最后,可选择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合肥为中心,在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范围内重点突破,率先形成跨区域、跨部门生态文明的大数据资源共建共联共享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