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城市群经济机理与中国城市群竞争格局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9-26 浏览量:20

来源:探索与争鸣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格局中,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是否有若干综合经济实力强大的城市群与全球城市区域,它们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制高点。可以说,21世纪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已不是国家,也不是企业,而是城市群以及城市群中的首位城市。在日本,3500万人口拥挤在东京这块不足日本总面积4%的土地上,财富也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在美国,有2.43亿人口集中在仅占全国总面积3%的土地上,这些区域是全球生产效率最高的城市区域。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全球土地面积的1.5%聚集了世界一半的生产活动。在中国,“十一五”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受到技术革新、要素流动和产业更新换代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逐渐由传统的带状经济、省域经济和行政区经济向城市群经济转变,由地域上相近的不同规模和功能的多个城市聚合而成的城市群,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空间组织形式和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主要载体,发挥着区域增长极的作用,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空间发展格局在中国已经基本形成。

城市群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Gottmann在1957年首次提出“Megalopolis”的概念,国内对城市群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特定的空间单元,城市群的崛起有其必然性,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群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现有文献并未完全达成对城市群的统一认识,尤其是没有从城市群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出发揭示城市群的核心优势和崛起的驱动因素,没有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和系统的研究思路。基于此,本文从城市聚集与城市群经济的研究视角出发,将城市群核心竞争优势的分析置于特定的研究框架,着力探讨城市群核心竞争力的生成机理,揭示城市群竞争力与一般城市竞争力的区别,以深化对城市群的认识和理解。

城市群经济的形成与实现机理

1.城市群演化与城市群经济

城市群的崛起源于其特定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内生于城市群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之中。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高级化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群本质是要素在超越单个城市的更大范围的城市体系内的集聚与空间配置。城市伴随着集聚经济而发展,产生两个好处: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二者推动专业化城市和综合性城市的形成。具体而言,如果某行业的企业生产成本随着行业总产量的提高而降低,就会出现地方化经济。而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城市地区总产量的上升而下降时,就出现了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经济源于整个城市经济的规模,不单是某一个行业的规模。但是,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经济活动在单个城市的集中会带来集聚不经济问题,此时要素和产业会从中心城市以人流、资本流、信息流和商品流的形式沿着交通轴线和通信渠道向外围低梯度城市地区扩散,从而在区域其他地方产生新的经济中心,这些新的经济中心与原来的经济中心在发展和空间上相互联系、组合,形成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每个经济中心都会有与其规模相应的大小不一的外围地区,这样,区域中就出现了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1],大、中、小城市在地理空间上“聚集”在一起,并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由不同等级规模城市构成的城市体系,即城市群。

城市群形成中的要素集聚和扩散过程必然伴随着城市产业和职能的分工过程,由于产业生产链条的延伸和产业内、产品内分工的兴起,产业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分工的空间边界也在不断弱化,突破了单一城市空间的范围。[2]由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交互作用所导致的要素流动和重新配置过程,必定会使得产业也在城市群中重新配置,完整的城市体系会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完整的产业体系又会使得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形成统一的市场,产生大量的商品流和要素流。城市群是经济集中化的产物,也是经济集中化的高度体现。相对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对单一城市发展的好处,功能互补、联系密切的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在一定空间地域范围内的集聚,可以使大中小城市和相关小城镇充分发挥各自在促进产业发展和推进城镇化方面的优势,取得新的更强的集聚经济效应和正外部性,使城市群获得比单个城市更大的分工收益和规模效益。城市群作为一种空间组织形式,不只是简单的城市的**体,“群”的概念蕴含着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之间相互整合、相互协调,进而产生“1+1>2”的聚合效应,这种由城市彼此空间临近所产生的正外部性即城市群经济效应,是城市群的核心优势和城市群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也是城市群竞争力区别于城市竞争力和一般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方面。

2.城市群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城市群核心竞争力在于城市群经济效应,其最终实现受到多种要素的共同影响。城市群是要素在超越单个城市的更大范围的城市体系内的集聚与空间配置,从而城市群经济的实现需具备两个主要条件:一是要素在城市群范围的集中;二是集中于城市群的要素需实现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

城市群经济本质上是一种集聚经济效应,经济活动在城市群空间的集中是实现要素优化配置的基础。因此,城市群需要具备吸引要素不断流入的能力,其要素集聚能力越强,规模经济效应就越显著,竞争实力也就越强。要素集中一方面体现在城市群劳动力市场的扩大,另一方面体现为各种经济要素的集中。城市群的发展规模是其要素集聚能力最为直接的体现,只有城市群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资本规模、财政规模、消费规模和开放规模等达到一定程度,在城市群范围内才有可能形成一定的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相反,如果城市群规模较小,经济活动的密度较低,那么各个城市之间难以形成密切的联系和分工,城市集聚所产生的共享效应和溢出效应有限,城市群经济也就难以实现。

要真正实现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向城市群经济的延伸,城市群各个城市之间必须要形成联系密切、结构合理、布局优化的城市体系。城市群只有通过整合发展,构筑合理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产业分工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实现各个城市在市场一体化基础上的密切联系和交流,才能优化要素配置,发挥城市群经济的优势,从而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否则,城市群的运行效率会由于各个城市之间混乱无序的状态而降低,竞争力反而会削弱。要素的优化配置需要通过要素的不断流动来实现,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是城市群内要素流动的主要载体,其构成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主要轴线,是城市群网络的基本要素,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实现必须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

城市群经济会提高城市群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得城市群的生产效益和经济实力得到增强,人均产出、居民收入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都会随之提高和改进。而在城市群空间范围内,经济发展与社会和生态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较高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城市群经济具备可持续性的重要支撑。社会文化建设凸显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完善的住房、医疗、教育条件以及公平合理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分配,会为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城市群经济的不断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资源环境承载力则反映了城市群地理空间向经济空间转化的能力,绿化环保水平和资源环境利用效率决定着城市群所能容纳经济活动的限度,也是影响城市群经济未来总体实现的重要因素。

由此,在城市群形成和发展中,城市群经济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城市群要素集聚能力、整合发展能力、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影响城市群经济实现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中,前四项是直接实现要素,反映了城市群经济效应的现实实现情况,是判断城市群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的主要因素;后两项则体现了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城市群经济不断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要素,反映了城市群经济效应的未来实现能力。

中国城市群竞争力基本格局

近年来,城市群的崛起成为中国区域发展最为明显的特征,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都明确提到要将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发挥城市群在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方面的优势,根据已有发展条件打造国际性和区域性的城市群。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从国土空间开发的角度较为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布局,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各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划进行适当调整,中国目前的城市群结构体系主要由24个城市群组成。2012年,中国主要城市群以占全国29.06%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62.11%的人口,创造了86.87%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中,包括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在内的十大城市群, 更是以13.57%的国土面积, 集聚了43.2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68.05%的地区生产总值。可以说,城市群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引擎,其竞争力的大小决定着中国整体竞争力水平。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城市群经济的实现,本文从城市群经济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分解和细化影响城市群经济实现的六个要素,采用判别打分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中国主要城市群进行分析(详见表1)。

 

 

 

中国城市群的总体竞争格局呈现出以下特点:

1.城市群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竞争力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布特征

就实际发育而言,中国24个名义上的城市群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详见表2):有的已经发展成为成熟型城市群;有的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目前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发展型城市群;有的发展水平较低,正处于向城市群演变的阶段,为形成型城市群。总体来说,成熟型城市群的发展规模较大,要素集中度较高,核心城市已具备世界级城市的发展条件,对城市群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城市群内部节点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健全,城市间联系密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体系,城市群经济效应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城市群整体的发展水平较高。发展型城市群,也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具有一两个特大城市,中心城市的发展程度在我国属于较高的水平,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城市等级规模结构比较合理,城市间也具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联系,城市体系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城市群经济效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虽然目前与成熟型城市群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已具备发展为成熟型城市群的潜力。形成型城市群的发育水平最低,城市群规模较小,对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吸引能力不足,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有限,城市数量过少导致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也不够完善,同时,基础设施的发展仍不能保证要素在城市群范围内的充分流通,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城市群经济缺乏实现的基础。而在三类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方面,东部和中部地区多为成熟型和发展型城市群,形成型城市群则主要位于西部地区;城市群竞争力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梯度分布特征,竞争力最高的都是东部地区城市群,以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城市群也表现出一定的竞争实力,承担了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任务,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最为落后,竞争力水平最低。

 

2.城市群发展已形成三大增长极,但“第四极”仍不明显

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三大城市群,也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优先开发区域,其城市体系发育比较完善,城市群经济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空间正外部性。其中,长三角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水平最高,在要素集聚能力、整合发展能力、基础设施水平、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绝对的优势,长三角城市群目前已经具备了世界级城市群的条件,是代表我国参与世界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主要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水平仅次于长三角城市群,在城市群规模、城市体系的发育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等方面也具有较高的竞争力,珠三角城市群毗邻港澳地区,未来城市群要成为我国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实验区和深化改革的先行区,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具活力的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极,城市群经济正在京津冀地区逐渐显现,但是京津冀城市群仍存在一定的“虹吸”效应,北京和天津两个核心城市与次级城市之间的差距过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群的整合发展,当前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已成为重大国家战略,未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实现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

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之外,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都具有成为我国发展“第四极”的实力。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是我国环渤海区域的两个重要城市群,两个城市群都具有“双核”带动,济南和沈阳作为省会城市有着较好的工业发展基础,而青岛和大连作为港口城市都充分发挥了促进城市群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作用。依靠着较好的区位条件和较为成熟的产业发展基础,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水平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增长极,拥有重庆和成都两个我国西部地区最为发达的城市作为中心城市,同时四川省相对较为完善的发展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也为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撑,成渝城市群位于我国西部的核心位置,拥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具有发展成为成熟型城市群的潜力,但与京津冀城市群类似,“虹吸”效应的存在也限制了城市群经济的实现。由环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构成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是我国的另外一个主要经济增长点,这四个城市群都具有较为完善的规划,城市群整体发展较为合理,在长江中游地区中,环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群发育较好,综合竞争力水平相对较高,两个城市群都是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核心城市长沙和武汉也都是我国中部地区的枢纽型城市,其不仅肩负着各自省域发展的重任,更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江淮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由于临近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能够接受产业转移和溢出效应,竞争力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详见表3)

 

3.城市群竞争模式多为不平衡发展型,社会和生态发展不足制约着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群经济的实现受到城市群要素集聚能力、整合发展能力、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六个要素的共同影响,然而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较难实现六个要素的协调发展,因此城市群呈现出了不同的竞争模式。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是仅有的平衡发展型城市群,其六个要素的发展水平都较高,整体发展较为均衡,各个要素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程度能够相互匹配。而对于大多数城市群,由于发展条件、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的原因,在某一项或者两项要素方面往往存在一些发展缺陷,这类城市群属于不平衡发展型城市群,比如京津冀城市群在社会文化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成渝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在经济效益方面缺乏竞争优势等。另外,也有个别城市群,其整体竞争水平并不是很高,但是在某一要素的发展上表现较为突出,这些城市群的竞争模式为极度不平衡发展型,比如滇中城市群只在社会文化发展方面表现较好,北部湾城市群也只在资源环境承载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对于多数不平衡发展型城市群,社会和生态发展的不足是其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影响着城市群经济的未来实现能力和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提升中国城市群竞争力

总体来说,中国城市群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发展特征,城市群经济在大部分城市群的发展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从而造成效率损失和发展失衡。从城市群经济效应实现的角度出发,结合目前城市群的发展格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和优化城市群竞争实力。

第一,强化城市群发展概念,促进要素向城市群不断集中。在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约束决定了不可能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发展格局,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相比一般行政区经济,城市群有着更强的集聚经济效应,有助于促进要素向城市群的不断集中,能够进一步发挥城市群在促进区域发展上的相对优势。中国城市群的发展总体起步较晚,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目前仍然处于城市群的形成阶段,发展规模较小,经济和人口要素处于较低的集聚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群经济的实现。因此,区域发展要进一步强化城市群经济的概念,逐步打破行政区壁垒,促进要素从相对分散向城市群集中,提高城市群的要素集聚能力,从而提高城市群的竞争力水平。

第二,推进城市群一体化进程,提升城市群协同发展能力。城市群不是简单的城市**体,只有当城市群的各个城市之间通过协同发展形成一种聚合力,城市群才会发挥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行政区经济和地方市场分割,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存在竞争内耗、产业结构趋同、行政壁垒、市场分割、功能定位不清、缺乏联系等诸多不协调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制约了城市群优势的发挥。城市群未来要提高自身竞争力水平,需要不断完善城市体系,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职能结构和产业空间结构,深化产业链内部分工体系,同时进一步打破城市群内的市场分割,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促进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加强城市间的联系和交流。

第三,优化城市群基础设施布局,提高城市群空间可达性。要素在城市之间的流动需要克服空间距离,因此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是实现城市群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重要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群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要重点实现空间布局的优化,一方面是交通干线的布局,另一方面则是交通站点的布局。交通干线的布局需要与城市群的城市布局相契合,根据城市的空间分布在城市群内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从而将各个城市连接起来,实现城市群空间上的一体化。而交通站点的布局则应该综合考虑各个城市的规模等级和空间位置,尤其是城市群的机场分布,既应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又应保证所有机场的辐射范围可以覆盖整个城市群的所有城市。机场应该主要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同时大城市在进行机场位置选择时也要考虑到周边其他城市对机场的需求,从而最大化机场辐射范围,提高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第四,提高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经济效率提高、社会环境改善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是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也是城市群竞争力提高的必然要求。虽然存在非均衡发展的现象,但城市群在发展社会文化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规模化的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环境生产效率。因此城市群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城市联动,完善各城市间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的合作机制,推进社会治理的一体化进程和城市群发展的同城化趋势,促进社会文化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升,保证竞争力实现的可持续性。

注释:

①城市群及其空间范围详见张学良主编的《2014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本文的实证研究主要以表2与表3中的22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藏中南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由于数据缺失原因,没有包括在实证分析的样本中。表1各类指标的详细解释与计算,表2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判别标准与具体识别评分值,表3中国22个城市群的要素集聚能力、整合发展能力、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六个要素分别的因子得分值与城市群竞争力的总得分值,具体可参见本书。

参考文献:

[1] Friedmann J.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 America:M.I.T. Press,1966.

[2] 张学良.中国区域经济转变与城市群经济发展.学术月刊,2013 (7) .

基金项目2013 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与《面向未来30 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课题(2014-A-40-A)、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基地建设项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